APP下载

用业绩写就书业华章——北京图书订货会回顾

2011-05-03赵铭

全国新书目 2011年1期
关键词:订货会订货书业

文/ 赵铭

北京图书订货会多年来都被业内视为新年第一次精神生活盛宴。参与其中,感受新的文化潮流,触摸中国书业的脉动,体味读书人的期望,无疑成了出版发行界新年伊始的“第一要务”。

图书订货会从1987年举办以来,已走过了24年的发展历程,它是中国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产物,也见证并推动了我国出版业的变革和发展。24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在全国各出版单位、发行单位及港、澳、台同行的支持下,在主办单位和参会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图书订货会取得了重大发展和骄人成绩。其规模从1987年的44家出版社和290位书店代表参加,成交码洋仅676万元,发展到近几年每年有2万多人参加、订货码洋达到20多亿的规模。订货会的功能不断创新、发展,成为中国书业的著名品牌。

正如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所言,北京图书订货会已成为调节和稳定出版物市场,展示我国最新出版成果,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平台,为我国文化事业和产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看样订货到多元平台

“出版社图书看样订货会”这个词组和它想要表达的内容,在中国出版发行体制改革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1987年5月,“首届社科图书交易会”应运而生。究其缘起,竟是一个目的:“看样订货”,让产销直接见面。人民、社科、中青、人文、外翻、新华、北京、北大等十几家出版社发行部的主任走到一起,试图改变“隔山买牛”的困境。一个自发创办的出版社图书看样订货会,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的东配殿诞生了。

这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这一步解决了长期以来书店主要靠200字简介的订货目录“一看订终身”的订货方式,变背靠背为面对面,变分散为集中,社店双方现场交流,订货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数量大幅增加,社店关系更加密切。这也是订货会24年来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1997年第10届开始,交易会正式定名为北京图书订货会,由版协、发协联合主办,总署发行司作为主管者也参与协调工作,这成为版协、发协通力合作办大事的一个成功范例。

之后十几年,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北京图书订货会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书业的著名品牌,成为具有看样订货、品牌展示、信息交流、业务洽谈、版权交易、现货采购、高层论坛等多元功能的大型展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对此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期望:“北京图书订货会是个了不起的平台。我们用20多年的时间,为中国出版业的改革开放建造了一个广阔的、结实的、漂亮的多功能平台。它是政府推动产业改革与发展,企业成长为市场主体,出版人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读者感受文化潮流,享受阅读愉悦的大舞台。”

图书订货会上的“第一次”

回眸24年的历程,图书订货会为出版业提供了一个改革试验的平台。中国出版业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经历的坎坷、探索、抗争、奋进,在订货会这个改革试验场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北京图书订货会的每一次创新与探索,都为出版行业改革提供了实证检验和新的理论基础。

第一个社店联合的省级新华书店

1995年,没有因为“一主三多一少”的图书流通体制改革而退出批发市场的浙江省店,第一个以社店联合的形式进入订货会,成为全国第一家参加北京图书订货会的省级新华书店。“以中国的国情,图书市场一定要有中盘”,他们在订货会上张扬着自己的信念,开始了创建图书市场中盘的探索。日后在中国图书市场中崛起的江苏、四川等省新华书店,也率先在订货会上亮相。

第一个集团名义参会的联合体

1996年,全国美术出版社第一次以集团名义参会,租用一个展厅设立专馆作集中展示;北京社科十联、京版九联、经济联、部委联、地图联等纷纷露面,以追求规模效应。订货方也以店店联合组团的形式前来订货。

专家荐书

2003年,媒体更广泛的介入和专家荐书活动的引进,大大加强了订货会的公众性,在全民阅读中的影响更加深远。“专家荐书”活动作为特色鲜明的又一个创举,多年以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导读、导购作用,获得了全国数十家甚至上百家媒体的青睐。精心遴选出的10位学者,年年到此时来导书、访书、评书、看书,还通过各路媒体将荐书意见加以传播,促使更多的读者关注精品,关注阅读,为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书业的良性发展尽心尽力。

开通网上订货会及设立期刊订货区

2004年,北京图书订货会开设网站,展示各个出版单位的新书。个人可以完成从浏览、下单到订货的网上一条龙操作,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订书。订货会结束后,www.bjtsdhh.com就成为“不落幕的订货会”。

民营书业首次推到前台

2005年,民营书业首次从遮遮掩掩的后台大大方方地走到前台,真正开始与国有书业在同一时间、同等条件下的公平竞争。101家民营企业,205个展位的民营展馆的设立,成为中国发行业历史性的突破。从某种意义上说,民营书业一路走来的历程也就是中国图书发行业逐步开放和市场化的过程。2008年,大会专为民营书业设置了奖项。

两岸四地出版界第一次“大团圆”

2004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向世界全面开放,外商可以进入中国图书发行市场;国内出版业面临着体制的重大转变。60多家海外书店83名代表的新面孔,第一次出现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订货会和版权贸易均取得了可喜成果,引起海内外的关注。

在连续两年邀请海外华文书店参会的基础上,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2006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首次邀请我国港澳台出版机构参展,当年就有145家台湾、香港、澳门的出版机构参展。原来只是大陆地区的图书订货会成为了两岸四地书业交流和谋求华文出版共赢的新平台,为北京图书订货会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华文图书盛会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两岸书业界在订货会上的交流和交易在业界和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届书稿版权交易活动

2006年,北京图书订货会首次举办书稿版权交易活动。活动采取多层次、全方位的书稿版权交易模式,设立特定展区,版权代理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在展区内接受著作权人的委托,代理书稿版权交易。2008年,该活动改名为全国作品(书稿)版权交易会,继续为广大作者提供免费书稿征集、免费荐稿等服务,并向全社会发布版权交易领域和图书出版业界的最新信息。

首届出版高层论坛及图书馆采购

2007年,出版高层论坛的举办使订货会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这年的另一个创举是设立全国图书馆采购专馆。“图采会”对推动图书馆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使订货会打造的平台更加开放,服务更加专业,进一步促进了书业交流与贸易的繁荣发展。

出版集团转企亮相

2010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是中国书业界转企改制后迎来的首个业务交易盛会。“展位抢手”是很多人对本届订货会的最初印象。展会期间,中国出版集团、山东出版集团、凤凰出版集团、时代出版传媒等纷纷在兼并重组、加深合作方面与有关单位进行了接触,显示出强强联合、跨地域经营的雄心与气魄。

首设数字出版专区、新媒体馆及举办中国电子书产业峰会

2011年北京图书订货会的突出主题是全方位为数字出版服务。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出版部门、终端开发商、网络出版商、平台开发商一起聚首数字出版专区,面对面交流信息,探讨业务,洽谈合作。新媒体馆将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业态纳入其中,以期最大程度地满足我国出版发行业和广大读者的需求。首届中国电子书产业峰会将分单元探讨中国电子书的发展问题。可以预见,这是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出版业的全业态交易盛会。

面向未来,图书订货会任重道远

北京图书订货会走过的24个春秋,正是我国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到以市场经济为主的24年。今后,订货会如何往前走,能够走多远,是业界关心的问题。

目前,中国出版业正进行第三次转型:出版单位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转变。这是一次实质性的转变,意味着出版业将真正实现市场化,图书生产经营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吻合。这是出版业创新的根本所在,而推动出版业创新则是图书订货会前行的最大动力。

北京图书订货会的官方网站

教育科学出版社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设立展台

24年的实践证明,适应形势、勇于变革是北京图书订货会生命力的根基。看样订货、版权贸易、海内外交流、理论研究创新、书稿现场交易、图采会、数字出版……这些创举凸显了订货会的风向标作用,也展现了它始终与时俱进、全心全意为出版发行业服务的精神。未来,北京图书订货会任重而道远。可以肯定的是,它将与中国书业一起不断开拓与创新。

猜你喜欢

订货会订货书业
书业再次盯上开团
电解式压载水处理系统技术订货分析
对书业的30个预判
寻找书业新流量
浅析国内军品营销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2016北京图书订货会1月7日开幕
2015北京图书订货会圆满落幕
2015北京图书订货会首次实行网上报名
2014北京图书订货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