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涝”心“城市病”

2011-05-02尹丽丽

民生周刊 2011年27期
关键词:内涝积水暴雨

□ 本刊记者 尹丽丽

“涝”心“城市病”

□ 本刊记者 尹丽丽

2011年6月23日,对于很多北京人来说都是个不眠之夜。这一天,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暴雨几乎淹没了京城,也阻挡了人们回家的路。内涝,似乎和交通拥堵一样,成了很多城市难以治愈的顽疾。当雨过天晴,“洪水”退去,这场暴雨,又将留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到北京去“看海”

6月23日下午,北京遭遇十年以来最大降雨,局部地区雨量达到百年一遇的标准。截至当晚22时,北京全市平均降水41毫米,其中城区平均63毫米。据北京市气象台发布消息称,多数站点雨量达到100毫米,达到暴雨级别,其中石景山区模式口出现了192.6毫米的最大降水量,这也是建站以来的最大值。

冷冰冰的数字似乎并不能直观地说明问题。而更多经历了暴雨的人们,则用自己的亲身感受,印证着那一晚“水城”北京的痛。

下午4时许,暴雨裹挟着雷电,从城西北一路杀入市区,而此时,也正是首都交通晚高峰来临之际。瓢泼而下的雨水很快占领了全城几乎所有的主干道,积水越涨越高,暴雨却未见停歇。北京仿佛成了一个大型水库,水位急剧上涨。于是,地铁告急、公交告急、机场告急……

由于地势低洼,北京的西城和南城成为最直接的受害者。西三环莲花桥的主干道很快成了波光粼粼的河道,汽车在半米深的积水中化身一叶叶寸步难行的“扁舟”,有些甚至几乎整个被淹没,只剩下白色的车顶,成了名副其实的“潜水艇”……这里也成为当天北京各条主干线上积水最为严重的一段;而在南三环,陶然亭地铁站惊现“瀑布”的场面更是成了各大门户网站、微博、论坛、都市报争相刊载的头条图片。

这一夜,故宫变成了“龙宫”,停车场变成了蓄水库,地铁一号线、亦庄线部分区段停运,很多人直到凌晨仍被困在回家的路上……这一夜,大暴雨让北京人明白了这样的道理:

“世界上最浪漫的事,就是和心爱的人来北京看海,在地铁口看瀑布。”“北京地铁站昨晚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积水潭。”“身在北京的人们都是‘北漂一族 ’。”

北京怎么了?

网友们的总结固然不乏调侃戏谑的成分,然而,经历过这场灾难性的暴雨之后,很多人不禁会问,作为首善之区的“帝都”北京,这究竟是怎么了?

落后的城市排水设施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

三年一遇,这是北京市防汛办主任、总工程师王毅给出的北京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如果用数字量化,那就是只能够适应每小时36到45毫米的降雨。这样的排水系统,在十年一遇乃至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面前显然不堪一击。

脆弱的不只是北京。据媒体报道,目前我国很多大城市的排水能力与北京类似,不过是每小时36毫米-50毫米左右。也就是说,但凡出现每小时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排水设施都难免捉襟见肘,城市内涝自然不可避免。

所谓城市内涝,主要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这一现象在过去数十年中并不鲜见,但近年来却显得尤为突出,且愈来愈严重。

2011年5月以来,随着中国南方地区持续遭遇强降雨的侵袭,浙江、湖北、江西均出现了严重的内涝。于是,“去武汉看海”、“到杭州观水漫金山”、“长沙东入海口建成”一时间成为新的网络流行语,自嘲与娱乐的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城市逢大雨必大涝的质疑。

“建在地下的工程看不见,往往让位于地上工程。”很多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的思路上不谋而合。中央广播电台的一位评论员评论道:“就像有的人穿衣服,可能外面的西装很昂贵,但是内裤上面还有洞。我们的城市建设可能也是这样。”

预警难见效

城市的合理规划建设向来是个宏大的话题,改造地下排水设施,对于很多城市而言,也并非一朝一夕便能向巴黎、东京等国外发达城市跑步看齐。从我国大多数城市的现状出发,一旦暴雨当前,及时有效的预警机制或许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内涝带来的影响。

事实上,此次北京城的特大暴雨并非“突然袭击”。

6月22日,北京市气象台就已经发布了暴雨橙色预警,提醒市民在23日傍晚到前半夜,北京将会遭遇到今年以来最大的降雨,并提示大家做好防雨准备。6月23日16时,气象台再次发布暴雨蓝色预警,称北京市北部已出现局部地区暴雨,预计雷雨云团逐渐向城区移动,部分地区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

6月23日上午,北京市水务局网站发布消息称,北京市防汛指挥中心副总指挥、副市长夏占义为此次暴雨亲临市防指办公室,部署降雨应对工作。这说明此次应对暴雨并不是一场措手不及的“无准备之仗”。可是,肆虐的雨水为何仍在首都的大地上一泻千里,几乎淹没了整座城市?

综合规划缺乏协调的现状或许值得相关部门反思。

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博士生导师陈艳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尽管近年来北京市相关部门在对水涝的预警和部门联动应急方面做得越来越好,但由于缺乏对积水点地埋管线复杂情况的全盘掌控,很多时候在做相关准备工作时是“按下葫芦起了瓢”,难以统筹兼顾。

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王毅介绍说,城市的综合规划缺乏协调,各方面建设存在时间差,进行统一的建设和改造,需要相当一段时间。

普通的北京市民或许对积水点、排水管线标准这些专业术语并不了解,但一个极其简单的例子,便足以印证城市各部门间联动应急机制的短板——

6月23日16:50左右,暴雨开始的半小时以后,一辆北京环卫的洒水车在雨中从容驶过望京桥北,挨个给花坛浇水。在这颇为滑稽的一幕背后,相关部门之间僵硬死板、缺乏联动、面对极端情况无法灵活应急的弱点暴露无遗。

2011年6月23日下午,北京迎来大范围强降雨。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积水,受此影响,城区部分路段出现拥堵现象,首都国际机场所有进出港航班均被取消。

变灾害为资源

无论是提高城市排水设施标准,还是加强暴雨预警协调机制,似乎都是应对“灾害”时采取的“对抗性”措施。从根本上说,都是被动的应对手段。其实,即使是因多年苦心经营下水道而闻名的日本东京,2010年7月也曾因一场台风带来的暴雨而全城被淹。在建设排水设施以外,大都市的治涝难题,也许还需要更多远见和智慧。

与众多南方城市不同,地处华北腹地的北京本是一座极度缺水的城市,如何能够充分利用雨水,把灾害变成资源,正是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思考的问题。

在俞孔坚看来,将“城市内涝”归咎于排水管网,显然是“抓错了问题的关键”。“不能怪地下管网不够粗,多粗的管网都无法消化这种暴雨。”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副所长向立云也曾对媒体表示:“排水能力可以提高,但经济成本并不合算。相反,如果能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就有蓄洪的意识,城市暴雨后的问题更容易被解决。”

“洪水不应是灾害,而应是资源。”俞孔坚曾经不止一次地提出这个说法。他认为,如今的北京过分依赖地下管道等人工排洪系统,城市原有的河流反而丧失了调节洪水的天然能力。就在暴雨后的第二天,北京市内的两条河流——清河和玉泉河却仍然缺水。

而向立云则认为,如果这些大量雨水没有随着饱受诟病的排水管道奔向遥远的江河湖海,它们还可以流进占北京市总面积50%的绿地。

在北京,为了突出城市景观,几乎所有的城市绿地都高出了地面。“如果绿地能比路面低20到30厘米,就可以吸收200到300毫米的降水”。向立云表示。如此一来,城市绿地也可以承担起滞洪的作用,内涝问题也能得到极大程度的缓解。

在日本东京,公园、绿地和广场均采用“沉降式”,比周围地面低半米到1米左右。停车场和人行道等也广泛采用透水性材料,雨水可迅速渗透到内层,最终进入城市的地下水系。欧美发达国家一般都有排雨水的“小排水系统”和排涝的“大排水系统”,一旦特大暴雨出现,地下停车场、运动场和蓄水池都可以作为临时存水的地点,在加大排水能力的同时,也可用来储存雨水,最大限度地利用雨水资源。

□ 编辑 刘文婷 □ 美编 阎 瑾

猜你喜欢

内涝积水暴雨
“80年未遇暴雨”袭首尔
暴雨
当暴雨突临
复溜穴在输卵管积水中的应用初识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小熊当当玩积水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国外应对城市内涝的智慧:从“驯服”到“巧用”
城市内涝的形成与预防
我国城镇内涝防治:由理念到标准体系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