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不出户上哈佛

2011-04-29张华

国际人才交流 2011年1期
关键词:桑德尔字幕组耶鲁大学

张华

网络公开课如从天而降的知识盛宴,在不经意间闯入国人生活。它是一个人的大师课,也是一群人的新生活。

“假设你是一名电车司机,你的电车正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在轨道上飞驰。在轨道的尽头,有5名工人正在施工。你想让电车停下来,却发现刹车坏了。你感到绝望,因为如果电车撞向那5名工人,他们全都会死。这时你突然看到,在轨道右侧有一条侧轨,而在侧轨上只有一名工人在施工。方向盘还没坏,所以只要你想,就可以把电车转到侧轨上去,牺牲1个人,挽救5个人的生命。

换了你会怎么做?何为正确的选择?”

轻点鼠标学哈佛最火课程

“司机的选择”,这是哈佛大学哲学公开课《公平与正义(Justice)》的第一讲,主讲人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J,Sandel)用这样一个故事作为开场白:杀人的道德侧面。“这堂课的难度在于,它在教你一些你已知道的事,它使我们一些本来毫无疑问熟悉的事物,一下子变得陌生。”

《公平与正义》是哈佛历史上最受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桑德尔教授30年前开设这门课后,共有1.4万名学生上过该课。近年来,每学期选该课的学生达上千人,课堂只好设在哈佛古色古香的Sanders剧场。

好信息来了。现在,如果想体验这门最受哈佛学生欢迎的公开课,不需远赴重洋,不需要严苛的考试、高昂的学费,只要在网上轻点鼠标,就可以找到《公平与正义》12次课的视频。而且,在中国能看到的大部分课程,都配上了中文字幕。

都市自领:第一次不为文凭而学习

赵青是一名白领,崇尚自由,拒绝加班。但现在,她经常在单位待到晚上八九点才回家,显得特别“敬业”。

“其实我是在网上‘淘课,自我充电。”小赵说。

小赵“淘”的,正是麻省、哈佛、耶鲁等国外名校的网络公开课。

初次接触这种课程是在一年多前。“老板让我帮他收集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瓦尔特·勒温(Walter H.G.Lewin)的讲课视频,顺便做一下翻译。”小赵说,刚开始,她听得昏昏欲睡,但很快就被这个72岁的老头儿吸引住了。

为了介绍钟摆的周期与吊挂物体的质量无关,勒温教授曾躺在从天花板垂下的吊索上,让自己像钟摆一样摆荡。“各位请看,这可是钟摆之母。”他在讲台上荡来荡去,然后喊道,“物理学果然不假!”教室里掌声和欢呼声响成一片。

“连我这种‘物理白痴也明白了这个原理。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原来学习也可以这么有趣。”接下来的日子,赵青动用所有网络资源,迅速将自己融入到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高校的公开课程当中。原本只想提高英语听力水平的初衷,也变成了纯粹的“为了学习而学习”。她还用iPod将所有的课程下载下来,午间咖啡、上下班坐车的时间统统利用起来学习。赵青觉得自己的单身生活逐渐丰富起来,甚至变得有分量。在所有看过的课程中,她最感兴趣的还是和自己工作相关的课程,比如耶鲁大学的《金融市场》、《经济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弈论》。最近,赵青还从亚马孙网站上订购了教学大纲中所列的参考书目。

“我就像一个刚进大学的新生,每一门课都想选,都要听。人生头一次,不是为了文凭而学习。”v高校学子:不爱逃课爱“淘课”

“死亡?这么避讳的话题,他会怎么在课堂上讲?”北京语言大学的大四学生张晗用“好奇”来解释她看公开课《死亡》的理由。张晗是在校内网上看见这一课程的转帖的,她没想到这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喜谈论的话题,居然是耶鲁大学的一门哲学课。

此外,《幸福》、《人性》、《西方世界的爱情哲学》……五花八门的名校公开课让张晗很是兴奋。

“这些有意思的题目几乎从来没有出现在国内高校的课程名单里,网上的这些视频,给了我们近距离接触世界名校的机会,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课程和思想,增长了见识,弥补了我们未能到名校学习的遗憾。另一方面,它也打破了全球学术教育的壁垒,将知识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张晗如是说。

某高校大三学生小王每年都要找各种理由逃很多课,有时候,他甚至搞不清楚一门课的老师是谁,但他最近也悄悄看起了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法学系列课程视频。

“课中无课,心中有课。”谈到这些视频,小王用这8个字总结,“与其说哈佛有名师,不如说哈佛有成就名师的优秀学子;与其说哈佛有优秀学子,不如说哈佛有造就顶级学子的精神氛围。一流的大学,在于其精神,追求真理、享受奋斗的精神。”

与国内高校一板一眼的教学模式不同,哈佛、耶鲁等的公开课堂、随性自然的主讲教授们,似乎构造出一个更符合大学精神的讲坛。

《死亡》的主讲人、耶鲁大学教授雪莱·卡根(Shelly Kagan),在第一节课开始便客气地“邀请”学生称呼他为“雪莱”而不是“卡根教授”。他还自我解嘲般地说,随着自己越来越“德高望重”,叫他名字“雪莱”的也越来越少。

说这话时,这位胡子看上去比头发还要浓密的瘦削老头儿,已经把一条腿盘上讲台,接着,很自然地将另一条腿也放了上去。

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张萌影注意到另一个细节,“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哈佛大学《公平与正义》课程的桑德尔教授每次都会问学生的名字,并且与学生一直讨论问题,这让回答变成了一种交流。”张萌影说,这种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她并没有在自己学校的课堂上感受到。

在《公平与正义》课程的最后,桑德尔教授说:“这门课程旨在唤醒你们永不停息的理性思考,探索路在何方。”在张萌影看来,这是网络公开课的意义所在,“提供另一种思维方式,填补我们在以往生活中的空白;提供一种远离标准牢笼、勇于质疑的精神。”

对于很多美国名牌大学来说,开放课程已经不是新鲜事。早在上世纪90年代,麻省理工就将大量课程资料传到互联网上,以便全世界的学习爱好者能够自由地分享知识、交流思想。

有数据显示,麻省理工开放课程的使用者中,a2%是在校注册学生,43%是校外自学人士。耶鲁大学的情况也类似,校外的资源使用者占了69%。

但是,由于语言障碍,很长一段时间里,世界名校的精品课程在中国却乏人问津。2010年,互联网资源分享平台VeryCD与一些美剧字幕组合作,推出配有中英文字幕的课程视频提供免费下载,直接促成了当下这波“淘课”热潮。

目前,“哈佛公开课”等已成为国内各大视频网站、下载站点的热门词汇,数百万计的点击量超过了《百家讲坛》。这些视频中不乏在国内未被充分重视的前沿课题,如麻省理工学院的《电影哲学》,共4课,由辛格(Singh)教授讲授;耶鲁大学的《死亡》,共26课,由伦理学教授卡根(Kagan)主讲。这些视频赢得了网友们的一致好评,有网友不无夸张地评价说:“如果不图混文凭,以后在家认真看这些视频就够了,没必要花那么多钱出国留学。”

字幕组成员:只图快乐无私奉献

几所名校的无私奉献,惠及了全球的学习者,全世界的人们都在为这些课程的公开欢欣鼓舞。2010年年初,借由美剧翻译组的“无心插柳”,破除了语言藩篱的网络公开课才正式席卷中国。

在2010年11月份新浪、搜狐相继推出公开课视频专区前,已有十多门、约六七十集翻译后的课程在网上出现,并在网民间通过美剧论坛、电驴、校内等站点口碑传播;而两大门户网站的加入,则更是推波助澜,以颇受欢迎的哈佛公开课《幸福》第一至四集为例,点击率已超过150万。目前,公开课视频专区已成为视频中回访率最高的部分,达85%,甚至超过了影视剧。此外,国内部分高校的校内论坛上,也出现了公开课视频专区。

随着翻译、推广的不断进行,配有中文字幕的课程源源不断地上传到了国内视频网站上。最初关注公开课程的是一些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时至今日,已经有多个字幕组为公开课制作过视频。

久负盛名的YYets(人人影视)字幕组是最早接手公开课的字幕组之一。字幕组负责人梁良说,最开始是从YYets的纪录片翻译组以及到论坛求翻译公开课的网友们那里知道有公开课这个事情。“太专业了,实在不敢接这个招呀!万一功力不够败下阵来,那就丢脸了。”国内也没看到有字幕组敢做,此事暂时搁下。

2010年5月,经不住一家视频网站内容编辑的软磨硬泡,梁良答应接下耶鲁大学《死亡》课程的翻译工作。出乎梁良的意料,视频上传后,网上几百楼的回复,全部都是支持叫好,有些同学都感激得不知道怎么用文字表达了。梁良本以为翻译质量会被骂,但大家都觉得还好。“看到这么多的支持,我在思考我们是否需要招募专业人士来专门做开放课程。”

与翻译美剧、电影相比,严肃的公开课难度更大。字幕组教程组组长小e说,大家必须要查很多资料,才能保证正确性。一集有1000多句,教授用从句比较多,比如文科类欧洲文明,可能会有诗歌翻译等。不过翻译组也有很多“专业组员”,他们有的是研究生,有的是专业从业的人员,“比如耶鲁大学的《金融市场》,就由大学教金融的老师来翻。”

目前,教程组有超过150位组员。根据课程内容分为《金融市场》、《哲学:死亡》、《古希腊历史简介》《聆听音乐》等11个小组。这些字幕组的人以翻译字幕为乐趣,没有任何金钱上的回报,单纯地为大家服务,享受着“在视频上看到自己名字”的简单快乐。

对中国而言,这场“开放课运动”不仅拉近了国人与世界高水平教育的距离,也许还会让国人对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产生新的认知。至少,它让“淘课”者们体验到了没有功利目的,全凭兴趣的学习生活;而对中国教育机构来说,这场运动也将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从而缩短自己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

猜你喜欢

桑德尔字幕组耶鲁大学
耶鲁大学完成“起死回生”初步实验 猪死亡后器官被“复活”
亚历山大诉耶鲁大学:美国依据第九条提起的校园性骚扰第一案
Love and politics in The Tempest
耶鲁大学的52岁新生
浅析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字幕组传播效果
字幕组翻译行为侵权问题研究
字幕组翻译行为侵权问题研究
改变乔布斯的一句话
桑德尔之问
字幕组都是活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