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洋插队”们的奇闻轶事

2011-04-29杨佳萌

国际人才交流 2011年1期
关键词:老外外籍工作

杨佳萌

“洋插队”们本国的福利那么好,为什么还要来中国工作?他们在中国的工作是否一帆风顺?他们如何在这片“广阔天地”中“大有作为”?

每天清晨。

路边卖豆浆油条的小摊旁,人声鼎沸的300路公交车里,居民小区内的公共健身设施间,丁零作响的自行车上,总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或悠闲或匆忙,或淡定或严峻,或便装或制服……和你我他一样,他们正在为今天和明天的生计四处奔波着。唯一不同的,便是他们的肤色。他们就是大家常说的“老外”。

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中国百姓都习惯地认为“老外嘛,不费劲就能挣比中国人多好几倍的工资,生病要进高级医院,走到哪里都有‘特殊待遇。”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Patrick——爱尔兰式雷锋

提起在中国的老外,尤其是来自欧美国家的老外,人们心中不免发问:他们本国的福利那么好,为什么还要来中国工作?其实老外们来华工作的目的都是单纯而直接的。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他们对中国的爱。这种爱并不是泛泛而谈的“喜爱中国美食,喜爱中国文化”,而是对某种生活和工作氛围的喜好。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到我的第一个老外朋友,来自爱尔兰的Patrick。

说来很巧,认识Patrick那天是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入职第一天,也正好是Patrick入职后的第四天。匆匆办完入职手续,我便被告知有一个“大活儿”要接:给一家7口老外办理就业证注销以及居留许可延续。在此之前我从没给任何外籍员工办过任何手续,接过7本厚厚的护照,我顿时心里慌了起来。正当我在网站上苦苦搜索申请表的时候,听到了一个不急不慢,带有一点儿东北口音的中国普通话:“这个表我昨天已经填了你带上营业执照副本就可以了。放心,我经常自己去办,我跟你去吧,办一次你就知道了。”我开始还以为是哪个好心的同事,但一抬头马上愣住了;只见一个40岁左右,戴毛线帽子的胖胖的中年老外正笑眯眯地看着我。他就是Patrick。他边说边拿出一张用中文填写完整的“就业证申请表”,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中文,字虽说不上漂亮,却比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写出来的工整很多,在“中文姓名”一栏上,非常有力地写着3个大字:北京人。

当天下午,我与Patrick一起去办理就业证注销。通过在途中与他聊天我才知道,原来他已经在中国待了14年,原先一直在黑龙江工作,3年前搬到北京,一直工作至今。

“知道吗,其实我们就是‘洋插队。”他笑呵呵地对我说,自己和妻子虽然早已在爱尔兰得到了统计学的硕士学位,但最终选择在中国工作,正因为他们喜欢这里“暖洋洋”的人情味儿。他刚到中国时,在哈尔滨一所大学里教统计学。那时大学里外教都没几个,更别说现成的英文统计学教材了,所有材料都要他一个人准备。当时的他,所能求助的就只有现成的中文教材了口当他近乎“绝望”的时候,是他的同事和学生们帮助了他。大家牺牲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时间,向他介绍目前学生们的学习进度,目前教材的特点和缺陷,甚至连教英语的同事也担当起了义务翻译。就这样,两个多月过去了,完整的英文统计学教材终于在新学期开始前编写完成。

“能看出来,大家是真心帮我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种情况在我的国家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Patrick若有所思地说,“以那时候起,我就下决心要尽早了解这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化,这样就可以帮助我的朋友和同事们了,只要他们需要我的帮助。”

走进劳动局办理大卮Patrick用中文很随意地与接受办理的大婶大叔们打招呼。他说话的声音很柔和,但当我细细查看他5个孩子的护照照片时,我感觉到了一个普通老外的努力与坚持,以及一个父亲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小朱——想当自己的老

板的“京片子”

如果说对中国的爱是老外们留在这里的原因,那么实现自己的梦想便是他们在中国打拼的最终目的了口正如同国内每年无数的奔向北京、上海打拼的“北漂”、“南漂”一样,这一点是不分国界的。

小朱原名George,是个来自加拿大的黑人小伙儿。我认识小朱是在2010年北京外籍人才招聘会上。当时我坐在Chinajob的展位里,询问老外们的求职意向并登记。正当我低头忙着记录时,一句正宗的“京片子”让我好奇地抬起了头:“你北京人吧?听口音能听出来。”只见一个黑人小伙儿手里攥着厚厚一沓求职材料向我打招呼。他的中文简历上写着:姓名:小朱;来华时间:3年。

从没见过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用如此流利的北京腔与人对话的老外。见我愿意与他交流,他就大大咧咧地聊了起来:“我真不是学中文的,你看,我本科是读机械工程的,毕业于加拿大一个挺牛的学校。爸妈都是开小卖铺的,希望我能干个稳定的工作,但你知道吗?我就想当自己的老板,我喜欢跟人打交道。”一口“京片子”让我忍俊不禁,同时暗暗佩服他:在他的家乡,一个工科学位就相当于一份稳定而体面的工作了。但为了理想,他把职业定位在了中国这个遥远又陌生的国家。当他了解到北京的三里屯是老外们最集中、最熟悉的地方后,就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名为“中国娃娃(ChinaDoll)”的酒吧,目前酒吧在“屯里”已经小有名气了,但小朱却因为经营方法的不同与合伙人分道扬镳。目前,他正一边学习中文,一边酝酿着自己的T--个创业计划。“我就想当自己的老板。”小朱自信满满。

老外生存也艰难

当然,仅仅有爱和理想是不足以支撑老外们长时间在中国打拼的,较高的生活性价比也是中国吸引老外的一个重要物质因素。Patrick曾经说,只要一回国,在机场打车时就能发觉:中国的物价真是比爱尔兰低太多了。虽然在中国的工资相对比较少,但房租、水电、尤其是食物都比欧美国家要便宜很多。“真不敢相信,在中国花不到一欧元就可以买到很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而在爱尔兰,高昂的价格让我们不得不嚼维生素片代替。”Patrick经常这样描述两国的差异。

即使如此,“洋插队们在中国的工作也并非一帆风顺。想要在这片“广阔天地”中“大有作为”,老外们必须通过至少两大难关,那就是工作性质与选择的限制以及聘用单位相关管理规定的不完善。

工作性质与选择限制多

不可否认,中国主要城市的国际化程度已经很高,但从整体上看,教育机构仍然是目前招聘外籍员工的主要单位。从国家外专局有关部门组织的历届外籍人才招聘会的数据来看,教育机构与非教育机构的参展比例为6:4。这就为普通老外求职设置了两大障碍:第一,可选择性少,很多学理工的老外来华不得不从教数学、物理等工作做起;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教育机构的性质决定了其所雇用的外籍员工有很

大的局限性。很多学校为了“给学生家长一个交代”,非欧美人士不招,而且必须是“白皮肤,黄头发”的欧美人士。

Fred是我曾经工作的国际学校里数一数二的教授研究生预科英美文学的老师,他拥有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历、在他本国十几年的英语教学经历以及随和的性格。但当初招聘他真可谓一波三折:他主动打电话给教学总监毛遂自荐,总监听到他纯正的美式口语和经验,立即索要了他的材料,但当得知他拥有棕色皮肤、来自巴基斯坦时,险些把他的简历永久打入“冷宫”。幸亏Fred的坚持,隔三差五地打电话争取:“让我免费试讲一次吧,我坚信自己可以胜任这个工作。”又过了一个多月,总监终于同意让他无偿为研究生预科学生试讲,谁知这一讲效果竟是出奇地好。尽管如此,Fred也先后经历了总监、副校长的4次面试才被正式录取。他也知道机会得之不易,工作任劳任怨,为了提高学生成绩经常主动要求加班与补课。他的教学地点在廊坊大学城,为了保证完成当天的任务,他干脆申请住在了校园内。

不懈的付出终有回报,一年后,他就成了学校里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同时也是唯一一个非欧美国家的英语老师。为此Fred丝毫不敢松懈。“这就是你们中国人常说的‘危机感吧。”他总是笑着说。

对老外们的限制岂止在教育岗位。对于国内普通城市的普通中小型企业,工程技术类职位不愿意招老外,因为“没有资金为他们另找翻译”,销售公关类职位不愿意招老外,因为“他们不懂中国市场与人际关系”。种种限制使得老外们不得不涌向北京、上海等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寻求机会,这无疑使已经很激烈的竞争白热化:从每届外籍人才招聘会上,老外们越来越流利的中文、越来越长的队伍便可见一斑。

聘用单位管理规定不完善

国家外国专家局已经制定了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的相关管理规定,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对在华工作外国人权益的保护,但现实中,60%左右的老外对此都不甚了解。在外专局组织的TEFL(外籍语言教师(英语类)职业培训)中,我负责给老外们讲授中国法律法规课程。讲的内容不多,但每次都努力控制时间才能讲完,原因是:每讲几句话,所有的老外学员们都要轮番问一遍问题。从他们或惊讶、或凝重的表情看,他们对讲述的内容知之甚少,即使很多人已经有若干年的在华工作经验。国内的一些聘用单位,尤其一些中小型私企,似乎不愿意让老外员工们知道他们应该享有的福利,如保险、签证以及其他权益。更有甚者,个别单位为了节省成本,在聘用合同上与老外们玩起了“文字游戏”。一个学员告诉我,在她与一家私企签订的合同中规定给她提供“标准宿舍”,但当她兴高采烈地把行李拉进屋才发现:那只是+罐头似的四方小盒子,没有床,没有厨房,没有电话,不能上网,可对方却振振有词:“这就是我们的标准宿舍啊!”

于是,无可奈何的老外们只得凭借“群众的力量”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些“雷区”:网络上的各大英文论坛、社区,到处是老外们关于如何申请签证、哪个单位“靠谱”的讨论与对策。但这些对策究竟是否有效,是否可行,只能老外们自己掂量了。更不用说目前尚存在很多不具备聘请外国人资质的单位,仍在非法雇佣外籍员工。这种管理上的不完善,是一个急需我们关注与解决的问题。

或许你会问:“如果一个老外,自身资质很好,对中国法规也了解,在华工作就没问题了吗?”非也。巨大的工作压力,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误解,与亲人的长期分离,自身交际圈的狭窄,时时刻刻考验着“洋插队”们。

不久前接到了Fred的一个电话,他的语气有些激动:“知道吗,我成功地申请到了英国使馆文教处兼职雅思考官的职位。英国使馆文教处总共也没几个非欧美国家的雅思考官啊!”

“你做到了!”我向他祝贺。

挂了电话,我在心里默默地祝福他,以及千万个像他一样拼搏着的“洋插队”们,工作顺利,心想事成!

猜你喜欢

老外外籍工作
第十届编辑委员会外籍编委简介
第十届编辑委员会外籍编委简介
第十届编辑委员会外籍编委简介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张福利
老外说汉语
吃饺子
不工作,爽飞了?
红军中的老外
老外自荐当“楼长”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