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才,转型发展的驱动力

2011-04-29王辉耀

国际人才交流 2011年12期
关键词:海归转型人才

王辉耀

人才规划的颁布,正是中国面临经济转型、反思发展模式之时,中国应当审视过去的发展战略,发挥人72对转型发展驱动力的作用。

去年中国颁布了第一个《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这为中国今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人才规划的颁布,正是中国面临经济转型、反思发展模式之时,中国应当审视过去的发展战略。在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将不再是其他的资源,而是人才。因此,在中国未来发展的趋势当中,如何培养、引进人才,发挥人才对转型发展驱动力的作用至关重要。

中国要实现以才八个转型,要靠人才驱动。

第一,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型。

在过去30年,中国依靠人口红利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2.25亿农民工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个趋势已经受到严重的挑战,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人民币升值已经达到了30%。另一方面,中国未富先老,老龄化在不断加速,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经达到1.7亿,这说明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

中国目前每年毕业大学生600万左右,2008年大学生占劳动人口比例9.2%,达到了9800万;按照人才规划纲要,到2020年大学生占人口比例将达到20%,接近2亿人。如何从2亿多的农民工转化到大学生的专业市场,将成为一个新的挑战。

第二,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

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享有知名度的中国品牌却寥寥无几,世界500强里面有中国市场份额的很少。中国的很多科技成果,也是追赶型,而不是创新型。所以中国要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必须创造千千万万的创新人才。

第三,从招商引资向招才引智的转型。

在过去30年中国靠招商引资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未来30年中国要从招商引资向招才引智转型。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3.3万亿,成为外汇最多的国家。人才紧缺才是中国面临的更为关键的问题。

第四,从硬件建设向软件建设的转型。

中国在过去30年修建了大量的地标式建筑,但在教育、文化及社会保障和软件方面显得不足。中国要发展教育、公共建设与发展、节能与环保、社会福利等领域,将大大依赖于人才的发展。

第五,从投资拉动经济向人才拉动经济转变。

目前中国经济仍然靠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拉动,投资拉动占到中国经济的45%,所以中国需要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刺激国内的消费,提升目前中国的服务业。中国目前的服务业只占GDP的43%,而美国的第三产业占GDP的77%,法国占GDP比重79%,中国香港达到了95%。这实际上是一个人才驱动型经济。

第六,从资源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增长方式的转变。

中国经济增长要从重速度、重规模转到重质量、重效率,粗放式的经营已经不能持续,节能减排,提高效率,关键也是在人才。

第七,从只重视科技经济创新到经济与社会创新并重的发展模式转变。

在中国目前多元的发展情况下,要求社会公平、实现个人价值的多元社会需求方面,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的社会投资,将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而这些公共建设,包括公共政策制定、社会智库和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都依赖于人才。

第八,从主要面向国内人才资源到面向国内、国际两种资源。

按照去年《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目前理工科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滞留比例最高,而且绝对数也是最大,人才滞留是我国的一个大问题。

世界各国都对高层次人才打开大门,吸引外籍人才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也出台了很多计划,如“干人计划”、“外国专家干人计划”。

我曾和几位美国教授一起做了一个调查,发现中国和印度海归回来创业大幅度增加,71%的中国海归和60%的印度海归认为,能够为祖国发展作出贡献是回国很重要的原因,将近60%的中国海归认为国内生活水平已经达到国外水平,60%的印度海归认为,祖国的市场非常重要。

为了实现这样的转型,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等方面,我提出如下的建议:

首先,尽快改革教育体制。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育系统,但我们却面临大量的人才外流。我建议用我们过去30年成功改造经济的经验,也就是合资企业国际合作的模式,来办教育,来培养创新人才。

第二,实行强调科技人才创新与重视人文社科管理人才创新并重的原则。

第三,要加大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华,争取5年内吸引100万外国留学生来中国留学,并留住其中优秀的人才在中国工作。吸引外国优秀人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吸引人才的战略。

第四,要对海外人才实行年度的万名绿卡计划,现在的绿卡计划还是名不副实,发放比例非常少。改进签证制度,重新评估海外华人的国际战略,特别是可以发放海外侨胞证,海外华侨可以实行免签证。

第五,出台中国的“海鸥计划”,我们除了有海归,我们还有海鸥,来回流动。我也提出了中国“鸟巢计划”,就是我们中国有大量的海外的退了休的,可以吸引海外人才落叶归根,这些人也不需要太多的费用,可以很好地实现国际人才向中国流动。

第六,中国现在到了一个吸引全球人才的时代,中国需要外籍人才到中国工作,如建立国家人才猎头机构,吸引诺贝尔奖获得者或者海外院士来中国长期工作。

第七,建立国际人才特区,用人机制和国际接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是由经济特区首先推动的,这种模式现在已经面临很多瓶颈,我们需要创新。未来30年要用人才特区的经验带动全国发展。

第八,中国要积极参加建立国际人才流动的新秩序的建设。在WTO、IMF之外建立新的国际人才的协调机构,建立新的游戏规则,让中国积极参与。这也是未来需要全球合作的一个新的任务。

除了政策以外,我们还需要打造一个中国梦,人才强国战略是一个庞大又复杂的工程,其中通过国家形象塑造、构建软实力,吸引海外人才,打造一个中国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中国梦必然是一个让全球人才愿意来中国发展,也愿意来中国安家的梦想。一个愿意来中国挣钱,也愿意把钱在中国花的梦想。所以说这个中国梦不仅仅是获取物质财富的中国机会,也是留下物质财富的中国归宿。

尽快改革教育体制。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育系统,但我们却面临大量的人才外流。我建议用我们过去30年成功改造经济的经验,也就是企业国际合作的模式,来办教育,来培养创新人才。

猜你喜欢

海归转型人才
人才云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为新征程汇聚海归磅礴力量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转型
“海归”返乡当“猪倌”
新海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