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巨灾笼罩本州岛

2011-04-29郑元春

社会与公益 2011年4期
关键词:防震警报防灾

郑元春

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公里处太平洋海域突发9.0级强震,海底地壳瞬间出现一条长约400公里、宽约160公里的巨人裂缝,地震造成术州岛整体位移,地震掀起的海啸冲向本州岛东北部地区,浪高10米,致使岩手县、宫城县以及福岛县连环遭遇地震、爆炸、火灾、特大海啸以及核辐射的袭击,巨灾给日本造成近20万亿日元的直接损失,并重创了日本经济。

灾难之中凸显良好素质

海啸正在袭来,请立即撤离!宫城县居民在地震后收听到的这条反复播放的广播,引起了他们高度警惕,并立即采取避难行动。一位当地居民听到广播后,立即驱车冲到了地势较高的地方。在车上,她回头看到海啸快速逼近,瞬间就吞没了自己的家。

发出这个广播的是宫城县南三陆町危机管理科的工作人员远藤未希,收到海啸警报后,她立即向人们发出预警,提醒居民迅速到地势高的地方避难。由于广播及时,不少人在海啸到来前冲上高地。而远藤未希则一直坚守岗位,直到巨浪吞没她所在的工作大楼,她的声音才消失。

灾害过后,岩手、宫城和福岛等地大部分建筑被彻底摧毁。目之所及,遍地疮痍。但从目本电视台公布的实时画面上,或者国内媒体记者传回的报道中,都看不到灾民的慌乱。面对巨灾,日本民众一直显得很坦然和淡定。

据参与救援的人介绍,地震造成部分公路堵塞,撤离灾区的车队只能缓慢行驶,一直走走停停。停车过程中,一位司机因过度劳累睡着了,前面车开出很远他还没醒,面对这种情况,后面司机都给予了最大限度地理解,没有任何人鸣笛催促。安静地等待了很久,最后大家合力把该车挪到路边,才继续前行。

巨灾面前,人们大都有序地撤离和自救,没有打、砸、抢,没有骚乱。虽然本次遇难人群中老人居多,但并没有因为踩踏或者拥挤致死的例子。很多公共设施都优先老人和孩子使用。应急物资准备不足,有的地方出现几个人合吃一个饭团的现象,但没有人争抢,都很礼貌地谦让。

公交系统瘫痪,上班族步行回家,大街上挤满了行人,但没有慌乱,依旧自发地保持着良好社会秩序;公共场所楼道里坐满了避难的人群,但都自动把中间让出一条路,方便他人通行;超市里食品和水短缺,并且极有可能后续供给跟不上,但没有人疯抢、囤积和乱涨价,甚至没有代买、乱插队现象,进入到超市里面,也少有人疯狂抢购,大多只拿一些必需品就去结账。

不少社区和市民积极组织自救。人们或搀扶着老人离开灾区;或返回废墟中寻找未被损坏的生活必需品;或到公共信息板查询亲人的消息;或帮助救援队继续搜寻生命的痕迹。甚至有人自制木筱深入灾区救援未及时逃离的老人。

福岛第一核电站4个机组相继发生氢气爆炸和核泄漏,800多名工作人员撤离后,仍有50人坚持留守,轮流分批进入受损厂房替过热的反应炉注水降温、放气和清理火灾后留下的残骸。由于长时间受到大量核辐射,他们的生命可能会受到威胁。50个勇士中有一个老者还有半年就要退休了,但他坚持留下了。其中一名人员的女儿在社交网站Twitte上留言,“我爸爸去核电站了。从来没听到母亲哭得如此厉害。核电站的人们在拼命工作,牺牲了他们自己来保护大家。爸爸,活着回来吧!”

多重训练塑造个人能力

地震发生时正值上班时间,据一段视频资料显示,东京高层建筑物突然摇晃,屋顶吊灯随之大幅度摆动,但上班的人们没有过分的混乱,大部分人拿起救生用品有序地到室外避难,甚至有人仅仅抬头看了一眼,又继续忙手中的工作。

日本是一个灾难多发性岛国,历史上发生的大地震不胜枚举。据统计,日本每年发生有感地震达1000多次,仅东京地区就有40多次。狭长的岛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边缘,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带,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几乎全部的中源和深源地震。

日本人从幼儿园起就开始接受防灾常识和应急避险训练,自然灾害教育更是中小学必修课。平时,学校会定期安排中小学生进行防震训练。有时候学校还会邀请家长参加,训练内容会增多、加深。据参与过日本学校防震演习的人透露,日本中小学校紧急演习时,从发布警报到学生做好有效躲避,大概只需要一分钟时间,整场演习也仅仅五分钟左右。

为了更加真实体验身处地震中的感觉,加强演习的真实性,日本几乎每个城镇、每个区还设置了专门的灾难体验馆,学生每年来体验馆接受一次亲身体验。这种从小培养出来的防灾意识,每当灾难来临的时候,确实非常有效。据媒体报道,1986年4月9日,哈尔滨天鹅饭店起火,许多中国人、朝鲜人惊慌失措盲目逃跑,结果不是由于浓烟窒息而死,就是跳楼摔得粉身碎骨。而6名日本人在混乱中匍匐前进,通过浓烟翻滚的火场,沿安全通道神奇地逃了出来。面对同样的灾难,反应和结果截然不同,这并非国民的差异所在,而恰恰是日本的日常防灾意识使然。

忧患意识提升应对灾害的能力

地震发生之初,中、美、日對震级的测算数据均不相同,最后三国统一为9.0级。这个震级甚至超过了日本科幻小说《日本沉没》中幻想的8级大地震。该小说主要讲述地壳变动导致日本沉入海底这样一个大灾难。曾拍成电影风靡日本,成为灾难文学的先驱之作。

这部小说本身正是日本人强烈忧患意识的一个缩影。日本所处地质环境不稳定,灾难频发,由此催生的防灾意识深入人心。整个社会综合的防震准备和常态化的防震训练十分完备。日本大多数家庭都有专用的《灾害时避难所》地图,由政府发放,详细的告诉人们应对灾难时可以选择的最佳逃避路线和逃避方案。

日本家庭一般都会备有一个防震袋,里面包括安全帽、手电筒、急救药品、便携式收音机、特制蜡烛、干粮和水等各种应急物品,里面的食物可以用3至6天。有了这个袋子,即使地震时被埋入废墟,也有一定的生命保障。电视里还经常提醒市民注意防震袋中食品的储存日期,以防过期。按照当前物价水平,准备这样一个防震袋的成本最多不超过1000块钱。防震袋一般都放在类似桌子下这样方便拿到的位置,一旦地震突袭,拿起来就可以走。

市民基本都很清楚所在居民楼的防灾紧急通道,该通道决不允许乱堆乱站,时时保证畅通。居家布置上,他们尽量会用专门固定器把家具固定在墙壁或者天花板上,电视、电脑、音响以及容易损坏的器皿,都在四角处装上防滑垫,暂时闲置不用的物品收进家庭横拉门设计的壁橱里,有效避免落物伤人。家里没人时,都会关闭煤气总阀门,避免地震突袭引发火灾。

在东京,每个小区都有相应的避难所,一旦地震,人们都会往那跑。相对而言,避难所抗震性能更佳,里面备有充足的饮水、食品和住宿房间,专为临时受灾者服务。政府会不定期派发传单,告诉每个小区的人,该小区中避难所的具体位置。

东京目黑区东山小学是政府指定、提供给周边居民的第一避难所。学校有一个写着防灾仓库的铁皮房子,这是灾难发生时给人们提供避难物资的专用仓库。仓库里储存的食品保质期是5年,一般到第四年的时候就会更换,而更换下来的食品会在进行各种防灾演习时让人们吃掉,不会造成浪费。仓库里还备有照明取暖设备和发电机等电力设备,以及可以组装的便携式厕所。

每个学校、公司也都有类似的避难所。并且公园、学校、操场以及医院等公用设施也可以充当临时避难所。东京很多小公园只有几百平方米,但肯定设有免费厕所和救灾仓库。一些公园的下水道井盖都是专门设计的,一旦发生灾难,井盖可以向两边翻开,上面再放一个可折叠的简易棚子,就能充当临时厕所。

科学预警减少人员伤亡

当日地震发生后,东京的民众瞬间就通过广播、电视和卫星数据传输系统收到了地震警报。一些订阅了特殊预报服务的人还通过手机和电子邮件收到警报。电视上正常播放的节目内容被响亮的警报声打断,代之以日本NHK电视台播送的地震警报。电视警报出现一分钟后,第一次强烈震动来袭,高层建筑剧烈摇晃。

该地震警报来自日本地震预警系统,据报道,日本国家电视台几年前就开始运用这个系统,已经发出过17次警报。所谓“地震预警”,是指一场大地震发生以后,利用震中附近的地震台快速确定,并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的特点,向地震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示。这次地震震中距东京373公里,所以预警系统为东京争取了1分钟避难时间,几百万人及时逃到室外。

日本政府对灾害预警一直相当重视。有资料显示,进几十年来,日本包括相关科学研究在内的防灾预算,在整个国家年度财政预算中始终保持在7%左右,如果遇到特大灾害时,这个比例还会更高。

1995年阪神大地震中,日本政府暴露出了很多防灾、应灾方面的缺漏。对此,政府专门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完善灾难预警体系。

据资料介绍,目前日本地震预警已经形成一个相当成熟而复杂的体系,地震一旦发生,如果测算到其达到了足够的破坏强度,地震预警机制就能够迅速自动启动,把警报信息发送到交通、民航等运输部门以及企业、居民社区。接到预警,这些部门的专用预警机制同时启动,并通知各部门和附近居民迅速避难,将灾害的损失尽可能降低。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系统是公开的,公司內部也可以利用这个系统,向周围的居民传递预警消息。

专业知识增大自救几率

日本的《地震手册》避震知识10条中,第一条就明令地震时“要躲在坚固的家具下”。我国中小学校教授紧急避难也有类似条款,但殊不知,即使这种避震知识也是要讲国情的。日本倡导地震到家具下避难,是以日本地震多在数十秒内结束,并且天花板不会落下为前提的。

日本多地震,大部分民众都久经“震”场。面对如此密集的轻度地震,日本人习惯性的找个桌子暂避一时。但如果从安全角度出发,逢震必钻桌子是极其危险的。道格卡普是美国国际搜救队长,有非常丰富的灾后救援经验,十二年来国际新闻中的重大灾难救灾,他从没缺席。

道格呼吁,遇到地震,千万不要盲目钻桌子,而要以比桌子高度更低的姿势,躲在桌子旁边,即“三角空间”求生存。他解释说,天花板因强震倒塌,会将桌床等家具压毁,人如果躲在其中,后果不堪设想,而如果以低姿势躲在家具旁,家具可以为一旁的人撑起生存空间。

发生地震时,保持冷静的头脑十分必要。如果发现来不及跑到室外,可以迅速蹲在承重墙墙根或坚固家具旁,如果正在用火,应该随手关掉煤气或电开关,避免地震引发火灾,增加危险。如果家里有暖气片,暖气片边上是非常不错的避震场所,暖气片的承载力较大,富有弹性也不易断裂。另外,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员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存活期。更重要的是,被困人员可以击打暖气管道向外界传递信息,而暖气靠外墙的位置也有利于最快获得救助。

在高层楼房,可以选择厨房、厕所或浴室楼梯间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切忌盲目外逃甚至尝试从窗子逃生,也不能使用电梯。如果在户外或者地震之后跑到户外,只要避开高大建筑物,远离高压线以及石化、煤气或者有毒的工厂及设施,因为就像这次日本本州巨难一样,地震极易引发大火、海啸、泥石流、毒泄露甚至核泄漏等次生灾害。

责任编辑/张弦

猜你喜欢

防震警报防灾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震演练
基于北斗三号的人防警报控制系统及应用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防火防灾”大作战
单导线防震锤复位装置方案设计
假期终结者
家庭防震
是谁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