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专家帮治湖北涝渍地

2011-04-29周冬霖

国际人才交流 2011年5期
关键词:湖北专家日本

周冬霖

长湖、三湖、白鹭湖、洪湖“四湖”位于素有“干湖之省”美称的湖北。由于地势低洼、连年涝渍灾害十分严重,涝渍已成为“四湖”地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大障碍。因长期受到洪水、内涝、血吸虫病威胁,在防治血吸虫病上有“全国血防看两湖(湖南、湖北),两湖血防看四湖”之说,“四湖”成为了湖北闻名的“水袋子”、“虫窝子”。

为改变这种恶劣环境,1997年7月,中日合作“湖北省江汉平原‘四湖涝渍地区改造与综合开发项目”正式实施,到2002年1月项目虽然告一段落,但双方的合作远远没有结束。

纪念碑

在长江大学校园内,屹立着一尊由中日专家共同竖立的“中日技术合作纪念碑”。这座历史的丰碑,凝聚着中日专家的友谊,记载了1800多个日日夜夜,由中日农业科学家所书写的合作佳话。

人们常用“两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来评定湖南、湖北两省在中国的农业地位。湖北省中南部的江汉平原,作为全省首屈一指的鱼米之乡,经过漫长的自然演变和人为开发,其地位日益重要,现已成为中国十分重要的粮食、棉花、油料和淡水渔业生产基地。

然而,随着当地人口增长,与涝渍相关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困扰该地区开发的瓶颈。为了综合解决涝渍地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农业生产水平,大家把目光投向了近邻日本。

日本农业科研技术实力强,农田整备理论对中国的涝渍地综合改良具有很现实的借鉴作用。日本以农田整备为特征的涝渍地开发规划、方法,有着一种全新思路,它的排水规划、排水决策的数理模拟方法,设施设计和施工管理规范,脉冲编码调制项目全程管理技术,流人施肥和缓释肥料,优良水稻、蔬菜品种与栽培方法等先进的农业科学与技术,已应用于涝渍地开发实际,这一系列全新的观念与做法,对“四湖”乃至对中国整个南方地区的涝渍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经过项目前期反复调查论证,中日两国政府于1996年10月在武汉签署协议,决定正式启动中日技术合作项目“湖北省江汉平原‘四湖涝渍地改造与综合开发”。1997年1月,以中村洋司为第一任组长的5位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的专家漂洋过海来到古城荆州。

项目实施5年间,JICA先后派遣土地利用规划、排水规划、施工设计、施工管理、土壤肥料、作物栽培等专业领域的长期专家13名,派遣测量、排灌、作物病虫害、种植体制、培训规划、机械化耕作、设施设计、计算机利用、草莓和甜瓜栽培、脉冲编码调制等领域的短期专家16名,派遣6个工作代表团计34人次。他们在中方30多名对口专家的紧密协作配合下,在江汉平原上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严寒冰冻和高温酷暑中接受了自然的考验,绘制了一幅幅美丽的蓝图。

后劲足

授人以渔的涝渍地开发专门人才培养计划,也是一项可持续发展计划。

5年里,湖北省先后有23人赴日本进修学习,另有1人获准在日本攻读博士学位。如今,这些研修生已成为涝渍地开发事业的中坚力量,其中有6人先后获得高级职称,多人获得中级职称,2人成为重点学科带头人。

在基层骨干培训方面,每年分农业和水利两个班各培训25人。通过培训,在“四湖”地区培养了一批涝渍地开发的骨干技术人员,他们在实用技术普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5年共举行各种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的培训班108次,共培训第一线农民技术员和农民1.8万人次。

当然,项目产生的效应还将是持续的。中日项目结束之后3年里,湖北省涝渍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又先后继续为潜江市培养骨干350人,为项目区培养技术骨干1400人。这些骨干利用本项目的技术,在荆州、潜江两市先后改造农地20万亩,多熟制耕作制度推广100万亩,总计达两市涝渍面积的1/4以上。

涝渍地、干旱地、盐碱地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三大阻碍,早就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重视,国家将江汉平原列为中国内陆地区六大重点改造、发展地区之一,与之相关的江、河、湖治理,也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起列入国家的重中之重。

2007年3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将“四湖”流域治理列为全省5个专项治N212程之一。半年后,围绕防洪工程、排涝工程、水污染防治和水利血防工程进行了大规模建设。“十一五”期间,湖北省财政安排了3亿元用于疏挖整治。西干渠是“四湖”流域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区域,国家对西干渠水利血防工程投入了上亿元。“四湖”流域有5处大型灌区的水利改造,结合灭螺工程纳入了《全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水利专项规划报告》,重点进行实施。

传佳话

整治“四湖”是由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科技部、农业部、水利部、湖北省政府与日本农林水产省、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共同参与的项目,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中外农业科技合作项目之一。如果说纪念碑凝聚的是中日两国友谊的话,那么,“湖北一日本周”则是记录两国合作的佳话。

2008年12月13日~19日,由日本驻华大使馆与湖北省人民政府联合在武汉举办的“湖北一日本周”隆重展出了湖北境内中日合作项目的各项成果,也全面介绍了日本现代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的发展成就。

日本驻华大使宫本在时任湖北省副省长李春明的陪同下,出席了活动周。观展时,雷慰慈教授形象直观地介绍了中日合作项目持续发展中已经获得了6.55亿元的经济效益。宫本大使和李春明副省长听后回应以热烈鼓掌。当雷教授说起宫本来湖北现场视察还是一名公使时,李春明副省长风趣地插话说:“你看,‘四湖项目搞得好,公使升成了大使了。”

随后,雷教授转向宫本介绍,说项目实施期间,李春明副省长还是时任的荆州市市长。机敏的宫本大使听了后马上打趣地说:“你看看,‘四湖项目选得好嘛,你也从市长提成副省长了啊!”

这次“湖北·日本周”较详细地记录了中日对改造“四湖”涝渍地的合作成果。成果有:

项目执行期间,日本政府派出了29位专家来华工作,其中参加过该项目的两位日本专家组长谷宏则、日高修吾先后被授予了中国政府“友谊奖”,这是中国政府为外国专家颁发的最高荣誉奖项。

JICA通过技术合作项目的实施,为项目提供各种所需的器材设备总计价值1566.91万元,此外,又协助提供了建设示范区圃场整备设施及运营经费近200万元。

实施项目建立起的300万亩开发带,已经建立了环“四湖”地区的新月形开发带,共建成各类示范样板基地6个,建成各类产业开发带6个。

执行引进日本以及国内100多项新技术、新品种、新理论、新方法,建成了优质大米、双低油菜、西甜瓜等7个主导产业,在“四湖”区域推广,获得辐射效益65亿元。

引进日本先进的仪器设备261台套,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总价值达1700万元人民币。

建成了两个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和高效农业示范区,为中国南方涝渍地开发和湿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适用技术与先进经验,探索了涝渍地综合开发的新路。

培养了一批涝渍地开发研究的专门人才,其中有24名对口专家赴日学习培训,一批年轻的专家迅速成长。与此同时,中日双方共同为中方基层培训技术骨干150名,培训农民技术员1.8万人次,使示范区的农民素质得到了提高。

经过中日双方专家分领域合作和共同努力,取得了20多项技术成果,形成了一套融中、日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涝渍地综合开发技术体系。如今,“四湖”变成了财富源源不断的“钱袋子”。烛光晚会,已经过去10年了。

10年来,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超旧人,“四湖”的事业,在历经弯道后跨越前行。

10年来,中日专家互访50多人次;中方专家按合作模式又书写了5本专著,干余篇论文,培训了农民100万人次;当年20、30岁的年轻人,今天,有10多人成了博±、教授、院长……R/D协议验收时,双方约定,涝渍地中心永存,现在,涝渍地中心已经升格成了国家教育部的重点工程中心;长江大学、爱媛大学签订了长期合作的协议书;一项重大的NGO新农村合作项目(1亿日元合作)又正在孕育、洽谈之中,一个又一个的代表团或代表还正在赴日途中……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日本大使要离任回国了。雷教授又一次以湖北唯一代表的身份接到了宫本大使的邀请,赴京参加离任宴会。当时,雷教授因病在医院接受住院治疗,听到消息后,拔下吊针,在专人护送下,急赴北京。由于堵车,当赶到大使馆时,宴会已结束,但大使还在苦等教授的到来。两位老人拥抱了,一个安慰病人“不该来”;一位欣慰地说“不该等”,大使送走了所有客人后,又专门陪教授喝了酒。雷教授书赠大使一匾:“历历业绩在,款款深情留”,在依依不舍的气氛中,又合影留念。

两位老人相约:上个世纪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中日友好的深情传为佳话,“我们也要学他俩!在新世纪为中日友好事业干一辈子!”

“四湖”5年辛勤培育的“壮苗”,在中日友好的沃野上,正在开花,正在挂果!(本文撰写得到湖北省外国专家局、荆州市外国专家局的协助,在此表示感谢!)

猜你喜欢

湖北专家日本
The rise of China-Chic
日本元旦是新年
致谢审稿专家
探寻日本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黄金时代》日本版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