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乎“河神”
2011-04-29李湘涛
李湘涛
最近,一幅题为“哭泣的江豚”的照片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虽然水生哺乳动物专家已经给出解释:照片里的江豚流的不是眼泪,而是身体受到刺激后分泌的一种透明黏液,这种自发分泌的黏液可以使江豚在陆地上时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但专家也同时指出,这种液体是江豚身体对焦虑的一种应急反应。
怎能不焦虑呢?前一时期,向来“十年九涝”的长江中下游却遭遇到历史罕见的大旱,持续的干旱使部分地区的水域降到了多年来罕见的低水位,进入6月以来的连续降雨,虽使旱情得以缓解,却又给局部地区带来洪涝灾情。这种“旱涝急转”尤其是这一区域出现的历史罕见大旱的极端天气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也使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我国二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江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
善于“拜风”的“河神”
在古代,长江一带的渔民为了避免大风暴,往往要靠一种动物的行为来预测天气,而这个供人们膜拜的“河神”就是江豚。
江豚又叫江猪、海猪、海和尚等,体长为120-190厘米,体重100——220千克。它的头部较短,近似圆形,额部稍微向前凸出,吻部短而阔,上下颌几乎一样长,牙齿短小,左右侧扁呈铲形。眼睛较小,很不明显。身体的中部最粗,横剖面近似圆形。背脊上没有背鳍,鳍肢较大,呈三角形,末端尖,具有5指。尾鳍较大,分为左右两叶,呈水平状。后背在应该有背鳍的地方生有宽3—4厘米的皮肤隆起,并且具有很多角质鳞。全身为蓝灰色或瓦灰色,腹部颜色浅亮,唇部和喉部为黄灰色,腹部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灰色斑。一些个体在腹面的两个鳍肢的基部和肛门之间的颜色变淡,有的还带有淡红色,特别是在繁殖期尤为显著。
江豚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日本海和我国沿海及内陆河流、湖泊等热带至暖温带水域。它通常栖于咸淡水交界的海域,也能在大小河川的下游地带等淡水中生活,在长江甚至能上溯到宜昌和洞庭湖一带。长江江豚是江豚中的一个亚种,也是全世界3个江豚亚种中唯一生活在淡水中的一个亚种,与其他江豚亚种在形态和习性方面有不少差异。
江豚喜欢单只或成对活动,结成群体一般不超过4—5只,但也有87只在一起的最高记录。江豚能发出两大类声信号,高频脉冲信号由一连串的单个高频窄脉冲所构成,一般在20-120个之间,为声纳信号或称为回声定位信号,主要是在探测环境、捕食时发出;低频连续信号为时间连续信号。由于频率的高低不同,人耳听起来有的像羊叫,有的似鸟鸣。它与同在长江一带生活的白鳍豚基本上不合群,但也偶尔在一起共同嬉戏。江豚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很广,从4—20℃均能够正常地生活。
江豚的性情活泼,常在水中上游下窜,身体不停地翻滚、跳跃、点头、喷水、突然转向等动作。侧游时尾鳍的一叶露出水面,左右摇摆,从空中划过。受到惊吓后便急速游动,然后一次或连续数次使身体腾空,大部分露出水面,仅尾叶在水中向前滑行,偶尔全部身体都跃出水面,高度达到0.5米。直立游动时,身体的三分之二都露出水面,与水面保持垂直的姿势,能够持续数秒钟。如果江中有大船行驶,江豚常常喜欢紧跟其后顶浪或乘浪起伏。它还有有趣的吐水行为,将头部露出水面,一边快速地向前游进,一边将嘴一张一合,并不时从嘴里喷水,有时可将水喷出60—70厘米远。呼吸时仅露出头部,尾鳍隐藏在水下,然后呈弹跳状潜入水下。呼吸间隔一般为1分钟左右,但如果受惊,下潜的时间可达8—9分钟。一般如果入水时不弓着腰,在水下停留的时间就不会很久,但下潜时弓腰的幅度很大,则表示将要深潜,不会连续出水。当顺流游动时,下一次出水的位置一般在前一次出水位置之前10米左右,傍流时一般在前一次出水位置之前5米左右,而逆流时只能前进3米左右。如果即将发生大风天气,江豚的呼吸频率就会加快,露出水面很高,头部大多朝向起风的方向“顶风”出水,这可能是天气变化之前气压较低,使它不得不增加呼吸频率,以获得足够的氧气。在长江上作业的渔民们把它的这种行为称为“拜风”。
多彩的群体和家庭生活
江豚在我国古代就有很多记载和描述,其中最早的是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宋朝时孔武仲曾写过一首《江豚诗》:“黑者江豚,白者白。状异名殊,同宅大水。渊有群鱼,掠以肥己。是为小害,顾有可喜。大川夷平,缟素不起。两两出没,矜其颊嘴,若俯若仰,若跃若跪。舟人相语,惊澜将作。极人湾浦,踣墙布。俄顷风至,簸山摇岳,浪如车轮,氛雾相薄。舟人燕安,在如城郭。先事而告,昭哉尔功。”不仅指出了江豚和白鳍豚的不同,并且生动地描绘了它们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的生活习性。明朝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也有“江豚生江中,状如海豚而小。出没水上,舟人候之占风。其中有曲脂”的记载。
江豚善于集群游动,这种行为形式有利于保持距离和合作。它们在巡游时,个体的空间位置比较固定,年长的雌兽或雄兽担任为领头者,通常位居最低、最靠前位置,而最小的个体通常位居最高、最靠后位置。这种空间结构有利于声纳探测,减少信号干扰和加强个体间相互协作。在自然水体中,靠近水底的环境比接近水面的环境更复杂,更需要声纳探测。巡游时领头者的位置最适于使用声纳探测水底环境,并且会最先发现前方水体中的鱼群或异常情况,同时还能最有效地向群体发布信息。领头者发出的各种信号也容易被跟在其后的其他个体接收到,并很自然地成为协调群体游动方向和调整个体间距离的重要信号。由于个体间有一定距离,因此个体间声纳信号相互干扰的机会可以减少,甚至可以避免。当发现鱼群时,处于从属地位的个体接收到领头者的信号后可以很快地从鱼群两侧包抄过去,协作捕食效率较高。江豚巡游时的群体空间结构还有另外一个特征,即个体间相互遮挡视线的情况很少出现。即使只有两只一起游动,它们也很少完全并排而游。居后的那只的吻端很少超过其前方那只眼睛的位置。居上的那只的腹部很少低于其下方那只的背部。这种空间结构不仅可以避免相互遮挡对方的视线,而且有利于发挥各自的视力作用,并有效地借助视觉通讯保持距离和合作。
江豚的食物包括青鳞鱼、玉筋鱼、鳗鱼、鲈鱼、鲚鱼、大银鱼等鱼类和虾、乌贼等,随着所处的环境不同而改变。觅食的时候首先快速游动,多为深潜,露出水面频繁,呼吸声也较大,有时嘴上还沾有污物,在水面激起数十厘米高的涌浪。发现猎物后就向前猛冲,接着快速转体,用尾叶击水、搅水,驱赶鱼群,使其惊散。接着快速游动,迅速接近猎物,头部灵活地转动、摆动以便准确定位。咬住猎物后,将鱼头调整为正对着咽喉的方向快速吞下,然后再进行下一次捕食,也有时将较小的数条鱼都
衔在口中后,再一次吞下。饱食后便缓慢地游动或悬浮在水中。如果集体发现鱼群,就协调行动,彼此分开游动,潜水不深,游动方向不定,常伴有前扑和甩头的动作,将猎物包围,被追逐的数十至上百条银白色的小鱼被迫跳出水面,使水面一片银光闪闪,场面蔚为壮观。江豚捕食时,空中盘旋的鸥类也会及时赶来,趁小鱼露出水面时不停地飞速掠过水面,抢食小鱼。
江豚的求偶行为十分热烈。雄兽不停地追逐雌兽,有翻滚、侧游、仰游等多种姿势,水面常常被搅得波浪不止,水花四溅。两情相悦之后,雄兽和雌兽相互伴游,平行地露出水面或潜入水中,不时地用身体的不同部位相互触碰,有时还用吻端相碰,逐渐引发交配。
江豚的雌兽每年10月生产,每胎产1仔。雌兽有明显的保护、帮助幼仔的行为,表现为驮带、携带等方式,非常有趣。驮带时,幼仔的头部、颈部和腹部都紧贴着雌兽斜趴在背部,呼吸时幼仔和雌兽相继露出水面。幼仔长大一些后,雌兽就常用鳍肢或尾叶托着幼仔的下领或身体的其他部位游动,呼吸时也相继露出水面。携带的方式更为常见,雌兽和幼仔靠得很近,相距大约5-10米远,但身体并不接触,也是前后相继露出水面。授乳时,雌兽和幼仔常出没在水较浅、较缓的区域,雌兽身体稍微侧向一边,将一侧鳍肢露出,幼仔则紧贴雌兽的腹部,每次授乳的时间大约为5-10分钟。有时雄兽也参与抚养幼仔,让幼仔游在雄兽与雌兽之间,但一般更靠近雌兽。“一家子”在水中同时沉浮,几乎平行地露出水面。
或许重蹈白鳍豚的覆辙
长江干流是淡水豚类最理想的栖息环境,著名的我国一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豚就曾是其中的“旗舰”物种。但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展,长江豚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2006年4月以后,科学家再也没有发现过白豚的踪影,他们怀疑这一珍稀的物种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事实上,除了白鳍豚,白鲟、(鱼宗)鱼、拟尖头鲌、鲥鱼等4种长江珍稀鱼类也多年未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了。
因此,江豚也许是目前唯一生活在长江里的淡水哺乳动物了,但近20年来,与白鳍豚形体相似、习性相近、活动水域相同的江豚的种群数量也在快速衰减。资料显示,1991年,长江中的江豚数量大约为2700多头,到2006年已不足1800头,而现在,它们的数量可能仅有1000余头。按照国际上规定的种群内成熟个体少于2500头即可被列为濒危物种的标准,长江江豚已进入此列。现在长江江豚的下降速率为每年6.4%,虽然相对5年前每年7.3%的下降速率已有所放缓,但整体生存状态仍然堪忧。
非法及过度捕捞、水体污染、航运开发、航道整治等,是造成长江流域珍稀、特有水生生物濒临灭绝的重要原因。因此,江豚也面临着与白鳍豚同样的威胁,上述的各种因素仍然在继续危及江豚及其生存环境。
人类活动无疑是造成江豚如此窘境的罪魁祸首。在迄今已收集到的江豚死亡标本中,人类活动因素导致其死亡的占全部死亡数量的95%。由于江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捕杀江豚的非法行为难以杜绝。此外,非法的渔业活动也十分猖獗,电鱼、毒鱼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江豚的正常生活。
长江水域的污染也是加速江豚数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水土流失、农田排水是影响长江整体水质的重要因素。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为排放的各种污染物使得长江内的鱼类大多受到污染,而江豚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这些有毒物质特别是重金属在江豚体内的长期积累,无疑会对江豚的身体产生严重的危害。
人为造成的外来物种入侵现象也值得注意。俗称小龙虾的克氏原螯虾出现在洞庭湖等水域之后,不仅繁殖迅猛,而且与江豚争夺鱼、虾等食物资源,打破了这一水域原有的生态平衡。
长江中下游航运业发展迅速,船舶密度极高,这直接造成江豚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破坏了它们的生活环境,而江豚被螺旋桨击伤致死的事件也越来越多。采沙作业也一直是江豚面临的威胁之一。在长江与洞庭湖的交汇口等处,众多的挖沙船、运沙船在频繁作业,水域的浑浊度也很高。此外,长江水下不断增大的噪声强度不仅影响江豚个体之间的通讯以及探测能力,甚至干扰了它们的求偶、繁殖的正常进行。
还有一些水利设施,像长江沿岸的护坡、桥梁建设等都会造成淡水生态系统的破碎化,使江豚陷入生存的困境。比如鄱阳湖,它属于洪泛湖泊,最大的特点是季节性水位的变化,夏涨冬落本是自然规律,这样有利于水底植物的生长和水环境的改善。但如果要在此处建坝修闸,将会导致湿地植被发生根本改变,破坏食物链。同时大坝也截断了江豚的洄游路线,从而导致它们被迫改变自己固有的生活习性。
保护江豚的努力和希望
为了保护长江的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资源,避免江豚成为“第二个白鳍豚”,有关部门和研究人员一直都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积极寻找各种办法。
从2002年开始,为保护长江渔业资源,维护长江水生态环境,我国在长江中下游试行春季禁渔,次年起在长江全面实施禁渔期制度。国务院还批准颁布《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确定了“渔业资源保护与增殖”、“生物多样性与濒危物种保护”和“水域生态保护与修复”3项重大行动。近十年来,长江的渔业资源衰退趋势得到初步扭转,水生动植物物种生存环境也有所改善。
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湖北石首长江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江在流经湖北石首时绕了一个弯,形似倒置的英文字母“U”。1972年江水自然裁弯取直后,便形成了一个长达21公里、水域面积近20平方公里的长江故道。故道内水质洁净,鱼类资源丰富,是适合白鳍豚和江豚生活的理想
82科技智囊2011年7月场所。世界上最先进的淡水豚馆——白鳍豚馆就在这里。2002年,由于在该馆生活了近23年的白鳍豚“淇淇”的离世,目前该馆的功能主要用于江豚的人工饲养、人工繁殖等研究。在对江豚的饲养方式进行不断的总结改进以后,2005年世界上首例完全在人工饲养条件下自然繁殖的江豚幼仔——“淘淘”出世,并且至今一直健康成长。
20世纪90年代初,天鹅洲引进3头江豚进行迁地保护,由于保护得当,江豚的种群数量逐年增加,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有近30头江豚的繁殖群体。专家还计划在今后几年内不断补充,使故道内的江豚数量增长到80头一100头。
从2001年开始,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天鹅洲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采取岸上定点、流动观测、水上流动观测,以及安装无线电信标及卫星追踪器等方式,对保护区内的江豚进行实时监测。其中,江豚配带的彩色信标可以向跟踪的科考船发出电波,使专家能够及时了解江豚在潜水时的呼吸状况和大
脑波动的信息;而那些身背卫星追踪器的江豚的潜水深度、游泳速度、呼吸和群体生活情况等信息都通过卫星转送到地面追踪中心,从而使研究人员对江豚的分布、生活习性、种群数量等做出更准确的研究和判断。他们还每年开展一次无伤害围网捕获,通过采取血样和细胞组织材料,对江豚进行健康检查和DNA测试,鉴定它们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为保护区内江豚种群性别的调整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作为世界上唯一进行海豚类动物迁地保护并初步取得成功的地方,这里的研究和探索也为其他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2004年6月以来,在天鹅洲开展了长江故道湿地的抢救性保护、恢复故道与长江的季节性联系、帮助故道的渔民和农民发展环境友好的替代生计以改变人豚争鱼的局面、推动故道湿地的保护以扩大江豚栖息地范围等工作,使这里成为江豚迁地保护最理想的地方。
目前,长江沿线共建立了7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一系列行动,让长江水生动植物物种生存环境有所改善,也为江豚的保护奠定了基础。由于这种保护办法所受的干扰因素很少,环境相对来说比较正常,有助于江豚数量的增长,这也是上述的近年来江豚数量下降速率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保护区内江豚从以前的雌雄比例严重失调,到现在已几乎恢复为正常的1:1。不久以前,科研人员首次对江豚实施了“软释放”:即将两头分别人工饲养了7年和3年的江豚——“阿宝”和“洲洲”从网箱中迁至天然围网,从而逐步恢复江豚的野外生存能力,使其最终能够重返大自然。
干旱将成为江豚的灭顶之灾
正当人们为江豚的生存进行着不懈努力的时候,却不幸遇到了罕见的大旱,这对于江豚来说,很可能是灭顶之灾。
事实上,气候的异常变化导致长江水域超低水位频繁交替出现的现象,极易造成江豚搁浅死亡,这也是导致江豚走向濒危的一个重要原因。2D08年的冰冻灾害也曾造成江豚的窒息死亡。
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严重,中国气象局气候监测显示,从1月1日至5月23日,长江中下游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三成至八成,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平均降水量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少。
因此,位于湖北省石首市的天鹅洲自然保护区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持续的干旱已使保护区内的水位、水体面积降至建立以来最低。整个保护区的水域面积已经由以前的3万亩下降到了目前的1万多亩,原来21公里长的长江故道,现在有水的江段已不到10公里。湖区大部分深不足3米,个别地方甚至低于2米,让江豚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对于体长就有一米多的江豚来说,2米深的水已经是其生存的底线了。
如果水位继续下降,这里的江豚将无法生存。在正常情况下,江豚都有自己适应的活动区域,现在水位下降,造成了江豚的活动区域减小,有时候会冲到岸上去,搁浅了就不能游回来,最后死亡。除此之外,由于水位下降,水生植物大面积减少,洲滩裸露之后鱼类无法产卵,江中鱼类的繁殖能力有所下降,这也让以鱼为食的江豚面临着食物短缺危险。
更严重的威胁来自于人类对水源的争夺。在干旱面前,成片成片干涸的土地像嗷嗷待哺的婴儿,导致附近的农民前往长江故道取水。因此,为了缓解低水位所造成的影响,保护区工作人员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一方面希望周边乡镇停止在保护区内开渠抽水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希望政府加大投入,组织机械从长江引水补充到故道,以增加故道里的蓄水量,否则会导致旱化、陆地化和水质污染加重。
4至6月份,正是江豚产仔的时候。而江豚雌兽在产仔、哺乳期间喜欢到不被打扰的环境中独自活动。因此,保护区的水面急剧缩小,将极大影响江豚的产仔及幼仔成活率。
虽然当地政府已经明令立即停止从天鹅洲长江故道取水,以确保保护区内的江豚能够安然度过这个干旱的春季,但遗憾的是,没有水将面临粮食绝收,因此取水一直在进行。更为严重的是,到6月底,今年为期三个月的禁渔将要到期,到时候捕鱼的强度将非常大。在干旱与滥捕的双重夹击下,江豚的生存会面临更大挑战。
我们呼吁,保护江豚,刻不容缓!千万不要让白鳍豚的悲剧在长江上的“河神”——江豚的身上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