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永久免维护草坪建植研究
——以昆明巫家坝机场东非狼尾草草坪为例
2011-04-25董仲生李暾旭文吉伧陈治伟杨国荣
董仲生,余 丁,李暾旭,文吉伧,陈治伟,杨国荣
(1.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12; 2.云南省空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00;3.昆明空港绿化景观工程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00; 4.昆明机场安全运行保障部,云南 昆明 650200;5.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12)
机场草坪要求平坦、土层密实度高、草层高度不超过20 cm。昆明巫家坝机场草坪面积100 hm2,草种植株高,生长速度快,每年需要刈割6次以上,割草费用高;野生草坪四季结籽,吸引鸟类前来觅食;草层高低错落、疏密不一,便于鸟的隐藏,机场每年开支约200万元用于驱鸟,仍不能完全消除鸟害隐患;野生草坪斑秃面积较大,反射性强,机场噪音大。2004年,云南省空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特邀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论证,决定开展“昆明巫家坝机场东非狼尾草(Pennisetumclandestinum)永久草坪建植研究”。
东非狼尾草,又名隐花狼尾草、铺地狼尾草,是禾本科狼尾草属的多年生匍匐型下繁草。来源于海拔1 830~3 050 m,年降水量约1 000 mm的东非高原,1983年我国从澳大利亚引进威提特(Whittet)品种[1]。在云南亚热带和暖温带已种植27年,表现优异。其根茎发达,根系入土深达3 m,匍匐茎蔓延能力强。集牧用、草坪、水土保持等多功能于一身[2-3]。耐瘠、耐旱、耐涝、耐践踏、耐重牧、耐侵蚀,生命力特强[4-5],对毒、害、杂草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一旦建成,永久使用,正在被推广应用[6]。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种茎 供试东非狼尾草种茎采集于“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东非狼尾草的应用研究实验基地”。
1.1.2试验地 在巫家坝机场飞行区22号区域选择样地1.5 hm2(长300 m、宽50 m)。将其中以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蚊子草(Filipendulapalmata)、球茎草芦(Phalarisaquatica)、扁穗雀麦(Bromuscatharticus)和海法白三叶(Trifoliumrepens)为优势草种的5个野生草坪区域(长方形),依次划分为Ⅰ区、Ⅱ区、Ⅲ区、Ⅳ区和Ⅴ区,其中面积最小的为Ⅰ区,面积1 300 m2。每区内划分4个密度处理小区,分别用于扦插4个密度的东非狼尾草;每个密度处理小区再分为2个除草处理区,分别用于观察除草2次和3次的结果。
1.2方法
1.2.1整地、清理野生杂草 2004年6月2日-5日,将坪地内的野草割至约5 cm;翻耕(深度约15 cm),清除土层表面较大的石块,用旋耕机再耕一遍。6月11日,再用旋耕机耕一次表土,去除野生杂草;6月17日又复耕一次。
1.2.2扦插
取种茎:2004年6月18日,在“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东非狼尾草应用研究基地”,采集东非狼尾草匍匐茎36袋,按试验要求保存至扦插完为止。
扦插:2004年6月19日-21日,将种茎剪至含4~5个茎节的小段,保湿备用。在5个试验区均以20、40、60、80 cm的行、株距进行扦插;无雨的当天,用洒水车喷灌一次,至水浸入土层10 cm以上,以后不再浇水。
除草、施肥:2004年6月30日-7月2日,第1次除草;施复合肥(200 kg/hm2)。7月25日,第2次除草;施尿素(100 kg/hm2)。8月15日,第3次除草时,5个试验区均留1个小区作不除草的对照,且均不施肥。
1.2.3草坪绿化效果观察
生长速度的观测:以每个区域对角线上的5个1/4分界点为中心,在1 m2内随机选5株东非狼尾草,测量主茎生长速度;计数,测定东非狼尾草与杂草的比例。
平整度、高度、密度、斑秃的观察:肉眼观察平整度,踩踏坪面感觉;越野车在坪面上以20 km/h的速度行驶的颠簸记录,与5种相应的野生杂草为优势的草地进行比较。用软尺测量草坪基层和最高层的高度。在每个小区草坪上走4×300 m,肉眼从垂直方向观察草层的密度,表土是否裸露。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年均在5月进入雨季旺盛生长前及10月割草前各观察一次。
枯草期的观察:连续6年,观察冬季枯萎,春季返青的情况并记录。
抗逆性观察:连续6年,观察草坪的生长、退化状况、其他物种入侵草坪的情况并记录。
吸音效果的观察:在草坪西侧,离边线2 m处,取一条与滑行道平行的线,在东非狼尾草草坪中100 m长的范围内,选间隔30 m的点3个;野生草坪上也取间隔30 m的点3个,分成3个组,每组含1个东非狼尾草草坪观测点、1个原有草坪对照点。录制波音747起飞前最后3 s的声音,复制为5 min长;用皮卡车载组合音箱,播放录音,以100 m/h匀速在滑行道上行驶;用2台CEL-490噪声分析仪,在草坪草层上方40 cm处,对准滑行道方向,记录车行走时传过来的噪音峰值。
年刈割次数:2004年9月开始,草坪高度达到20 cm时刈割,记录需要刈割的次数。
生态环境观察:观察草坪上草的种类、鸟类食源、鼠类活动的情况。
抗断性:每年4月观察草坪土层的开裂状况。
2 结果与分析
2.1生长速度 4个扦插密度的东非狼尾草草坪,在10周以内的生长速度无显著差异。扦插密度与覆盖速度呈正相关,4个密度处理的草坪盖度均在当年达100%,故选择最经济的80 cm行株距进行统计分析。
2.1.1主茎 扦插后3 d观察到主茎有明显的营养生长,但3周以内生长缓慢;从扦插后22 d开始,匍匐生长速度加快(表1)。盖度超过70%以后,匍匐的生殖生长逐渐转向向上的营养生长,不再测匍匐生长速度。Ⅳ区地势稍低,土壤水分充足,东非狼尾草生长最快。
表1 扦插后东非狼尾草主茎生长速度 cm
2.1.2覆盖速度 Ⅳ区和Ⅴ区内未进行第3次除草的区域,在杂草的协同下,扦插后90 d时覆盖度达100%(表2);除草3次的小区内只有东非狼尾草,90 d时的覆盖率分别为41.2%和32.9%;到120 d时,Ⅰ区和Ⅱ区均100%覆盖,约比Ⅳ区和Ⅴ区推迟1个月。从Ⅲ区看出,扦插150 d以后,东非狼尾草仍继续生长;至扦插后300 d时,5个区的东非狼尾草草坪盖度均达100%。
表2 不同时期东非狼尾草草坪覆盖度 %
2.2平整度、高度、密度与斑秃
2.2.1平整度
目测:6年共观察12次,平视与远视整个草坪,均无凹凸现象。
踩踏感觉:2004年10月,草坪盖度达100%的初期,踩踏能感觉到粗壮(2.0~6.3 mm)的地上茎编织成的网状结构;2005年,有弹性;2006年及以后草层厚密,弹性足,无凹凸感。
越野车30 km/h行驶:在厚实的东非狼尾草草坪上,只有坪面起伏的感觉,无簇状野生草坪的颠簸感。在野生草坪上,成簇状的草根与空隙的高度差异3~7 cm,人在上面行走容易崴脚;越野车在上面行驶,颠簸剧烈,不能开到30 km/h的速度。
2.2.2草坪高度 Ⅰ、Ⅱ、Ⅲ、Ⅳ区的基层高度平均为9.4~13.4 cm;Ⅰ、Ⅲ、Ⅳ区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Ⅱ区与Ⅰ、Ⅲ、Ⅳ区之间,前3年差异显著(P<0.05)。Ⅴ区的基层高度平均为16.0~19.3 cm,显著高于Ⅰ、Ⅱ、Ⅲ、Ⅳ区(P<0.05)。连续6年,整个草坪未超过机场草坪草层高在20 cm以内的要求(表3)。
2005-2009年,草坪高度除原以白三叶为优势草种的Ⅴ区略有下降外,其他4个区变化不明显;2010年,除原以扁穗雀麦为优势的Ⅳ区,草层高度没有明显的改变外,其余4个区均下降,认为这与昆明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有关。
2.2.3密度 肉眼俯视观察,草层浓密无缝隙。
2.2.4无斑秃 连续6年,每年4月观察,表土覆盖率均为100%。
表3 不同时期东非狼尾草草坪草层高度 cm
2.3枯草期 2005-2010年,从表面看,在每年的冬至节来临后,重霜期后即进入枯草期;每年的雨水节令后,下雨即返青。在枯草期内,翻开枯草层观察发现,贴地东非狼尾草的茎、叶呈绿色。东非狼尾草能耐轻霜,重霜仅冻死离地较高的茎和叶;枯草期短,在60 d以内。
2.4抗逆性
2.4.1与野生杂草的竞争力 2004年6月30日-8月15日,连续3次除草前,杂草均旺盛生长,3周以上即可将匍匐生长的东非狼尾草掩盖;尤其芦苇,出土1周即达20 cm高。进入9月以后,杂草生长减缓,10月10日以后,东非狼尾草显示出生长优势。进入11月,杂草停止生长,东非狼尾草占绝对优势。
2004年11月20日,5个试验区,杂草比例均超过50%。2005年4月观察,完全返青后的草坪,除Ⅴ区外,杂草的比例每年约减少50%。以后,每年约以50%的速度减少。
2010年4月,在Ⅰ、Ⅱ、Ⅲ、Ⅳ区中,均能找到数种杂草,但总比例≤0.5%,可忽略不计。
2.4.2第3次除草的效果 Ⅰ区、Ⅱ区、Ⅲ区和Ⅳ区,2005年4月,第3次除草的区域内杂草比例在9.6%~26.3%;逐年锐减,至2010年4月,杂草已经稀少(≤0.5%),成为单一的东非狼尾草草坪(表4)。
2005-2007年,Ⅰ、Ⅱ、Ⅲ和Ⅳ区,2005年4月,除草3次的处理区内杂草比例在9.6%~26.3%;逐年锐减,至2010年4月,杂草已经稀少(≤0.5%),成为单一的东非狼尾草草坪(表4)。I、Ⅱ、Ⅲ和Ⅴ区,除草2次的处理区内杂草比例显著高于除草3次的处理区(P<0.05)。
表4 东非狼尾草草坪建植后不同时期杂草比例 %
2.4.3抗逆性 经过6年的观察,整个试验草坪无新的外来草种入侵,原有的杂草,除白三叶大量存在外,原呈优势草种的杂草,在东非狼尾草成为优势草种后约每年递减50%(表4),呈逐渐消失的趋势,至2010年基本消失。
经过6年的观察,单纯的东非狼尾草草坪及有白三叶分布的东非狼尾草草坪,均无杂草入侵现象,也未观察到草坪的退化现象。
2.5吸音效果 各3个测试点,均测定3次的东非狼尾草草坪与杂草的噪音峰值分别为41.3和55.6。浓密的东非狼尾草草层100%覆盖表土,错落排列的茎、叶,吸音效果好。检测结果表明,通过东非狼尾草草坪传过来的噪音,分贝数比天然草坪低14.3分贝(15.7%),差异极显著(P<0.01)。
2.6刈割次数 2005年刈割3次。2006-2009年,每年刈割1次即达到机场草坪草层高度不能超过20 cm的要求,去除的主要是零星的杂草,还坪后不造成影响。野生草坪各草种交叉抽穗,抽穗期拔节速度快,每周生长15 cm,生长量大,只有反复刈割(每年4次以上)才能控制在20 cm以下的高度。
2.7生态环境 2010年4月21日观察发现,只有Ⅴ区为东非狼尾草与白三叶两个草种组成,其他4区为单一的东非狼尾草草坪,杂草比例低于0.5%,物种单一。在整个试验区,除东非狼尾草和白三叶两种草外,无鸟类的食源。对鸟类而言,东非狼尾草和白三叶的适口性差;东非狼尾草的草种很小,包在叶鞘内,鸟不能采食;白三叶开花结籽,但种子小(千粒重0.5~0.7 g),因此鸟类很少采食。
因草层低矮、浓密、平整,鸟、鼠均不能隐藏,昆虫也不多。据机场驱鸟队介绍,该区几乎无鼠、蛇的出没,也无猛禽光临;与原有草坪相比,在近5年试验区活动的鸟很少,没有在试验区使用过驱鸟弹。
2.8抗断性 东非狼尾草地上茎和地下茎盘根错节,在土壤表层形成30 cm以上的密集根系,在地表有强大的拉力,坪面抗拉强度大;草层与根系的保水效果良好,土层更不会出现开裂现象。连续6年检查,整个试验区地表无干裂现象。特别是在百年一遇的大旱之年,土层也未出现龟裂,保证飞机安全迫降。
2.9开始免维护的时机选择 东非狼尾草在匍匐生长期间,地上茎和地下茎同时生长;进入旱季后,地下茎的生长速度超过地上茎;昆明地区,每年的冬至节后才出现重霜;重霜后,5 cm以上的草层被冻枯,停止生长,地表保持绿色的地上茎生长缓慢。只要土壤中水不缺墒,地下茎就能持续生长。即东非狼尾草一年四季均在生长。夏秋季生长的杂草,入冬后枯萎,停止生长;进入3月后,冬春季生长的杂草停止生长。因此,四季生长的东非狼尾草,只要能存活,就能逐渐、自然地成为优势草种。
因此,一旦东非狼尾草在草坪上占有优势,草坪即可进入免维护期。特别是在机场,扦插成活后,以刈割野草等方式控制草层高度,保证东非狼尾草有足够的光照,即可逐渐替代其他草种,进入免维护阶段。只是仅靠东非狼尾草的竞争优势,达到单一草种达95%以上的覆盖,需要的时间会延长。
3 讨论与结论
3.1保持东非狼尾草冬、春季常绿的管理方法 重霜时,高度在5 cm以上的东非狼尾草均会枯竭。2009-2010年的秋、冬、春三季,昆明长期持续的特大干旱,不浇水的情况下,到4月中旬,巫家坝机场的试验草坪表面枯黄,但底层依然呈绿色。进入冬季后,割至高度低于5 cm的草茎、草叶不会被冻枯,保持常年绿色。
3.2杂草白三叶的存在 在贫瘠土层,不施肥的情况下,有白三叶的存在,必然与东非狼尾草呈交替优势[7],经6年的观察,进一步确认其周期约为2年。
3.2.1优点 在冬春季,草坪的绿意更浓。春、夏、秋三季均有白花点缀,东非狼尾草草坪更富美感。
3.2.2缺点 豆科的白三叶固氮能力强,与禾本科的东非狼尾草互补,使草坪生长速度加快,初期的刈割成本较高。只要控制好表土的密实度,也易实现免维护。冬季不同区域东非狼尾草和白三叶的比例不同,呈现不同色块。对这一现象的评价,褒贬不一。作为机场草坪,单一的东非狼尾草草坪已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以不留白三叶为宜。
3.3草产量与免维护 东非狼尾草是在肯尼亚等地培育的优良牧草品种,作为牧草种植,它很耐肥,在氮肥充足的条件下产草量高。在瘠土上种植,则表现对氮肥敏感[8-9]。施尿素后,立即生长,肥效过后,转为生殖生长,不再长高。即使在肥沃的土壤中种植,茂盛生长一段时间,连续刈割几次,随着土壤中氮的消耗,生长速度渐缓。所以,在整个机场,只要有合适的土层,不刈割也能维持低矮平整的草层。本研究表明,第1年单位面积的年割草费不到原有草坪的10%;无杂草的区域第2年即可免维护。
结合东非狼尾草在昆明小哨27年的牧用、超过25年的绿化应用,以及在非洲和澳洲的资料分析,可以确认,在巫家坝机场,东非狼尾草草坪已经成为免维护的草坪,免除了每年割草的工作量和机械保养。
[1] 董仲生,杨国荣,申光华.东非狼尾草的特征特性及应用[J].草业科学,2005,22(1):36-40.
[2] 董仲生,杨国荣,俞浩.用东非狼尾草替代紫茎泽兰的建议[J].中国草地学报,2006,28(4):118-120.
[3] 匡崇义,奎嘉祥,薜世明.东非狼尾草的引种应用研究[J].四川草原,2001(2):9-12.
[4] 王跃东.牧用、草坪、水保兼用型的优质草种——东非狼尾草[A].21世纪草业科学展望——国际草业(草地)学术大会论文集,2001,7(1):413-415.
[5] 朱熙梅.优良牧草——东非狼尾草[J].草业科学,1990(4):64-65.
[6] 董仲生.劲草替代大毒草,草地掀起大革命[A].云南农业发展论坛论文集翠[C].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12:440-440.
[7] 匡崇义,奎嘉祥,徐学军,等.云南省种羊场放牧条件下的牧草混播组合试验研究[J].四川草原,2002(4):17-21.
[8] 董仲生,张成基,扬明华,等.荒山养兔,发展畜牧生态经济[J].草业与畜牧,2006,8(4):7-49.
[9] 沈益新.早春施肥对东非狼尾草生长的影响[J].草业科学,1990,7(6):38-39.
[10] 王勃,徐驰,李富萍,等.不同脱粒方法对狼尾草种子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J].草业科学,2007,24(4):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