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卫星热红外技术预测台湾海峡油气资源远景之研究*

2011-04-23王洪涛郑师春强祖基

海峡科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台湾海峡盆地红外

王洪涛 郑师春 强祖基



应用卫星热红外技术预测台湾海峡油气资源远景之研究*

王洪涛1郑师春1强祖基2

1.福建省地震局 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首次应用卫星热红外技术研究海峡油气资源区空间分布,并结合台湾石油勘探资料,探索卫星热红外异常增温与油气资源的内在相关性,以及评估该区油气资源的远景。

海峡裂谷构造 油气沉积建造 卫星热红外异常 油气远景评估

台湾海峡地处中国大陆与台湾岛弧之间,属于弧后盆地。在地质历史上自中生代晚白垩纪~新生代时期,受中国南海盆地扩张的影响,产生大陆裂谷构造,形成一系列呈北北东—北东走向的盆地群,沉积约4~10公里的滨海相、浅海相、河流三角洲相地层。据海峡东侧盆地油气钻井勘探和海洋地球物理探测表明,该裂谷区存在油气资源与储集油气构造。

现代空间卫星遥测技术迅速发展,促使地球观测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卫星遥测技术已成为观测地球气象灾害和资源分布的重要手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强祖基教授等人,首次应用卫星热红外辐射增温识别技术,对强烈地震引起的地面增温前兆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很有意义的科学成果[1]。本文作者受此启示,从上世纪90年代始,依据油气富集区域存在着地下碳氢化合物的放气作用与温室气体效应现象,致力于应用卫星热红外辐射增温与油气富集区关系的研究。经过多年的断续探索,在台湾海峡裂谷区逐渐发现该区域存在八个油气富集的远景区。进而结合海峡东侧盆地油气井勘探的资料分析,对台湾海峡的油气远景作了评估,旨在抛砖引玉,期待两岸学者携手合作,关注海峡油气资源开发利用,造福两岸同胞。

1 台湾海峡裂谷构造背景

1.1 大地构造位置

台湾海峡裂谷及邻区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武夷—戴云隆褶带和台湾中央山脉隆起带之间。其西侧与福建沿海中生代变质带相邻,东侧为台湾中央山脉中—新生代隆褶带;北部与东海陆架的欧江凹陷相连,南部延入珠江口盆。裂谷区展布范围大致在北纬23°~30°,东经118°~122°,呈北北东—北东轴向展布。在裂谷区东侧以屈尺—潮州断裂为界,西侧有福建滨海断裂控制,北界分布着北西向的宁德—三貂角断裂,南界则被义竹断裂和七星岩断裂所围限。由此可见,所谓的台湾海峡裂谷区,实际上是中、新生代时期在东南沿海陆缘带内,由强烈的断块差异升降与拉张裂陷活动而形成的裂谷构造区。

1.2 地壳结构特征

1.2.1福建地壳结构

台湾海峡西侧福建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进行了多次爆破地震探测深剖面研究,揭示出福建陆域地壳结构具如下特点[2]:

① 地壳平均厚度约31±1公里,地壳介质平均速度为6.33公里/秒,地幔顶部Pn波速度,从沿海向内陆由7.90~8.10公里/秒,属大陆型地壳结构。

② 地壳可分为三层,上地壳速度结构层平均厚度3公里,层速度5.45~5.63公里/秒;中地壳平均厚度约15公里,层速度为6.05~6.35公里/秒;下地壳厚度约12公里,层速度为6.48~6.92公里/秒;其中在中、下地壳间存在一低速层,厚度3.0~4.0公里(位于地表下15公里附近),层速度5.52~5.91公里/秒,低速层主要分布在莆田—诏安一线,比较连续分布。低速层分布地带往往有明显的地热异常和温泉出露。

③ 地壳结构在纵、横上均具有不均匀性特征,在沿海剖面,上地幔顶部呈波状起伏状态,在莆田—诏安一线存在壳内低速层,莆田以北的地壳—上地幔则呈梯度增加的特点。在各段之间往往有深切地壳至上地幔的大断裂。在横向上,地壳厚度由沿海向内陆从28.5~33公里逐渐加厚,向台湾海峡则明显减薄。

1.2.2台湾海峡地壳结构

根据台湾学者的研究(吴大铭,1976;李元正等,1978),认为台湾海峡及台西平原地区的地壳结构为两层结构,其主要特征是:

① 上地壳厚约16公里,上部是数千米厚的新生代沉积层,密度为2.22~2.40g/cm³,相应的层速度约3.9~4.6公里/秒;下部是前新生代基底,密度为2.55~2.58g/ cm³,相应层速度为5.4~5.5公里/秒。

② 下地壳厚约10公里,密度为2.89g/cm³,层速度为6.95公里/秒,相当玄武岩层。上地幔顶部的纵波速度为7.6公里/秒。说明台湾海峡地壳具有明显减薄的特征(约26公里厚),但向台湾山岳地带地壳又明显增厚。由此可知,台湾海峡裂谷带是上地幔隆起带,地壳减薄而速度结构异常。

1.2.3台湾中央山脉地壳结构

中央山脉地壳结构模型类似于台湾海峡具二层结构,但其上地壳厚度增厚约20公里,在苏澳—达仁断裂以东层速度相当增大。该区出露了大南澳变质岩为较高密度岩。下地壳厚度接近20公里。上地幔顶部纵波速度为7.75公里/秒。纵谷以东地壳厚度又明显减薄到20公里左右。台湾中央山脉的上地幔顶部纵波速度为8.0公里/秒。在中央山脉底部25公里深度以下有一低速带,可延伸到50公里,呈狭窄而陡的倾斜,在雪山和玉山之下有两个速度极低点(在地表下25~35公里内)。

综上所述,在闽台之间的台湾海峡地区,其地壳结构具有裂谷拉张减薄特点。由于上地幔物质上涌与地壳物质混合形成壳幔混合带,造成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降低,这与世界上裂谷区是很相似的。

2 海峡油气地质特征

2.1 沉积盆地建造

从海洋地球物理探测和石油地质勘探资料[3,7]揭示,台湾海峡裂谷区内,新生代地层是发育在白垩纪变形地层的基底上,沉积了一套浅海至滨海相为主的碎屑岩,主要有砂岩、粉砂岩、页岩及少量砾岩和石灰岩,局部发育多层以玄武岩质为主的火山碎屑岩,总厚度达一万米以上。其中,下第三系沉积岩厚度在裂谷东西两侧的差异不明显,但在上第三系时期,沉积中心向盆地东部迁移,西薄东厚,呈向东倾斜的盆地。在盆地内因多次断裂活动的切割,形成断陷成坳陷与隆起相间的形态。在盆地东部坳陷内有新竹凹陷、苗栗凸起、台中凹陷、北港隆起、台南凹陷;在西部坳陷内主要有晋江凹陷、澎北凸起、九龙江凹陷、韩江凹陷。在东、西部坳陷盆地内具有油气储集层的沉积层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白垩系、古新统、始新统、渐新统、上新统及第四系地层单位。其地层发育完整的主要在海峡东部盆地。

裂谷东侧盆地中新统地层为一套厚度约在2850~7850米的滨海至浅海相含煤建造,沉积物由北向南厚度增大,粒度变细。该中新统有三个明显的沉积旋逥,每个旋逥的岩性由砂岩—粉砂岩—页岩炭质页岩夹煤层组成,厚度300~700米。三个旋逥层分别称为野柳群(E3—N1)、瑞芳群(N1rf)、三峡群(N1-2Sh)地层单位。这是台湾重要的3个含煤和油气储集层。其次是上新统锦水组为一套浅海一半深海相深灰色页岩夹砂岩、粉砂岩、薄层泥岩,厚度80~400米,属上新世中晚期,该层中砂岩夹层具油气潜力。同样在锦水组上部的卓兰组为一套厚度500~2500米的浅海相细砂岩、粉砂岩和暗色泥炭与页岩互层,在砂岩层也具油气潜力。此外,在古新统-始新统、渐新统地层中也有油气产层。海峡西侧盆地相似地层在钻探中也见有油气显示特征。

2.2 油气生成条件分析

① 台湾海峡东部盆地

据台湾石油地质和地球物理勘探资料,以及1978年以来100多个钻井的揭示,在东部盆地内生油岩系地层有机质丰度与不同时代的沉积物关系十分密切。其中,尤以中新统地层为最主要的油气形成母岩(见表1)。由表1可知,野柳群木山组有机碳平均含量0.88%,大寮组碧灵页岩0.69%,瑞芳群的石底组0.76%,南港组打鹿页岩0.77%,三峡群南庄组0.89%。而且在上渐新统的五指山组暗色泥质页岩中平均有机碳为0.85%,属中等生油岩。在始新统泥板岩有机碳平均为1.43%,属好的生油岩。在古新统泥岩中则为1.43%,也是本区重要油气地层。

② 台湾海峡西部盆地

由于历史原因,对西部盆地的油气勘探工作十分有限,未达到勘探阶段。但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该区油气前景日益重视。因此,先后在西部盆地进行多次综合地球物理调查和油气地质研究[3]。从而逐步认识到西部盆地的中、新生代沉积地层及构造与东部盆地具有相似性。表现如下特点:

(1)在构造上西部盆地可分为三个新生界沉积的凹陷区,即晋江凹陷、九龙江凹陷和韩江凹陷,具东断西超覆的半地堑构造特征。其中,晋江和九龙江凹陷经震波探测新生界地层厚度最高可达5000~6000米和7000~8000米。与磁性基底测深的结果相吻合。

(2)根据震波层组资料研究,认为晋江凹陷晚渐新统至第四系沉积层厚度从盆地西北向东南,由400米增至2260米;九龙江凹陷则由600米增至1700米。

(3)该盆地的震波层组T30—T20是本区最发育的沉积层,时代为始新世,以浅海相泥质为主,沉积层厚度可达3800~5400米。到始新世中晚期只有火山碎屑沉积和火成岩侵入活动。震波层组(T40—Tg)为白垩纪—古新世沉积层,主要分布在凹陷中心部位,最大厚度可达2600~3400米,为海陆过渡相或浅海相砂泥岩沉积。其上分别为T30—T40、T30—T20震波层组,分别代表始新统和渐新统沉积层。

表1 台湾东部区暗色泥质岩有机质丰度

资料来源:台湾石油地质,第19卷,1983;台湾石油季刊,第17卷,1981;台湾石油通讯,第1期,1989;中国地质学会会刊,第18期,1975。括号内为样品数。

(4)根据上第三系佛昙层钻探,揭示出该地层主要由玄武岩、砂砾岩、泥岩夹褐煤和油页岩等组成,属于滨海—海湾相及三角洲相沉积。其中玄武岩具有多次喷发的特征,时代一般为20Ma~1Ma。该层由陆向海逐渐增厚,具生油指标。

(5)由海洋地球物理探测,发现西部盆地内T30—T40震波层组中发育断块构造圈闭,以及半背斜、滚动背斜、披复背斜等有利油气储存的构造型式,并分布于东侧主断层或斜披带。

(6)西部盆地邻近地区,钻井内的地温梯度达3.4~4.2℃,其生油门限深度为2300~2500米(灵隆1#),或2500~2600米(珠五井)。这表明在台湾海峡西部盆地内油气层的生油门限深度约在2400米。因此,在台湾海峡西部盆地的白垩纪至古新统、始新统乃至上第三系地层存在油气田的前景。

3 卫星热红外异常与油气富集关系

3.1 热红外遥测技术原理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观测地球表面地形地貌,如今已有很大的进展。同时,通过红外光谱的接收能够观测地面热红外辐射的异常增温现象,为探索地球资源的分布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根据电磁理论指出,当电磁辐射的波长为0.75~1000微米时,可划为红外线区的辐射现象。其中,波长大于3微米的辐射主要与地球表面辐射有关。对3~15微米波长的红外线称为频谱的热区(即热红外辐射),进一步研究发现波长3.5~5.5微米和8~14微米红外辐射具有穿透大气的特征,因此可以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接收和观测。

目前,美国诺阿(NOAA)气象卫星上装载有高分辨率的红外辐射计(AVHRR),该辐射计共分有5个波段,即3.55~3.93微米、10.2~11.3微米和11.5~12.5微米的3个红外波段通道。这种卫星在空间分辨率为星下点1.1平方公里。所以它不仅能够大面积观测地球表面陆地和水域的温度。同时,可以探测云顶的辐射温度,观测温度的灵敏度为0.5K。由此可见,应用这一气象卫星所探测的红外辐射图像和数据,可以研究地面异常增温及其红外辐射与油气资源分布关系。

3.2 地球放气作用与热红外辐射异常

近年来,为了研究热红外异常辐射产生的机制,首先关注到地下气体产生的问题。根据地球化学研究指出:在地壳深处由于岩浆活动或火山喷发,不仅导致深部物质的大量迁移,同时伴随着地下热能和气体物质释放,如H2O、CO2、N2、H2、Ra、He等向地壳浅部及地表散发,造成气体物质的扩散晕。不过当地壳处于构造活动相对稳定状态时,这些气体物质绝大多数被封闭在岩石裂隙或矿物包体内部。同理,在油气区地层内的碳氢化合物,通常都被圈闭在油气构造内,只有当地壳构造产生相对活动时,如陆、海板块俯冲—碰撞运动,或地震断层活动情况下,将引起地下岩石中的气体物质迅速向地表大气扩散,产生所谓的地球放气作用。事实上,这种地球放气作用时刻都在进行着,由此人们通常可以利用观测地表土壤层气体扩散晕的方法,作为寻找矿体标志,这就是地球化学气体扩散晕找矿法。不过在一般情况下,气体扩散晕的量级比较微弱,只有当地壳构造受到构造应力作用,引起岩石微破裂迅速扩展,断层沟通乃至发生地震时,这种地球放气作用将出现大规模扩散,并在震源区或油气区形成异常。从而,为我们在大气中观测气体物质,提供有评判意义的信息[5]。例如1991年5月30日在唐山5.1级地震前20多天,北京塔院断层土壤气的CO2/Ar比值和其它惰性气体同位素比值有明显的升高变化。同时,在5月21~29日北京地区地气出现异常,CH4含量可达到2.29ppm和2.36ppm。此外,在卫星热红外图象上,分别在5月8~10日、17~20日显示出自北京经唐山止于锦州的北东向增温条带异常。同时,在北京白家疃记录到低空电场突降异常(达到-422V/m)现象。又如1988年11月6~7日在滇西南澜沧、耿马一带发生7.6级、7.2级强震时,澜沧、耿马震区出现了大面积异常增温,增温时间-空间明显从东北向西南沿构造走向往震中区推进,形成卫星热红外异常增温的线性图象。由此可见,在大气电场激发条件下,地球放气作用是引起地面增温及其热红外辐射异常的重要因素。

3.3 增温效应机制实验研究

为了进一步探索热红外异常辐射的具体物理过程,我们曾经应用岩石破裂方法进行模拟实验[1,5]。采用的岩石样品可以是花岗岩或沉积岩,并将其置于密闭容器施加压力让岩石破裂,进行气体扩散和增温效应观察试验。模拟实验显示,当岩石逐渐加压时,随着岩石微破裂的扩展,断层沟通,容器内多种气体组分就逐渐逸出,并且浓度迅速增加(如CO2、CH4、N2、H2等),说明岩石破裂过程中明显伴随着岩石放气作用。同时,当在容器内叠加上一定电场时,发现逸出的气体达到高峰时会吸收电场能量迅速产生电离,其中,CO2、CH4、N2等温室气体,因受激而辐射热红外图像,被红外光谱计所记录。这就是说,当温室气体浓度到达一定程度时,由于受到电场的激发作用,使之分子处在不稳定状态,并吸收能量而增温及辐射热红外光谱。这种情况犹如CO2、CH4、N2红外激光器一样。通过这一实验,可以说明,随着地球放气作用的加剧而释放出的温室气体,当达到一定高峰时,会受到大地电场的激发产生温室气体效应和热红外异常辐射现象。由此,证实了震源区或油气区受构造应力作用时,所发生的热红外异常辐射的宏观现象,是导源于上述的物理—力学机制。

4 海峡油气远景区的预测

4.1 远景预测概况

根据台湾海峡油气地质、岩层含油性及其卫星热红外辐射增温效应的综合分析表明,在热红外异常增温范围内,它的油气远景量明显与增温的幅度、面积大小息息相关。因而在特定的远景区,选择具明显增温效应的卫星热红外图像(即在受地震激发下图像),可以对油气远景量进行评估。

目前,国际上发射的气象卫星有两类,即极轨(NOAA)和静止(GMS)卫星,其空间分辨率有所不同,极轨卫星星下点为1公里,而静止卫星为5公里。极轨卫星为1日两次原地重复扫描,而静止卫星每小时扫描一次。极轨卫星红外波段为10.3~11.3um,而静止卫星所用光谱为10.5~12.5um。我们目前采用的红外图像是极地卫星资料,其空间分辨率较高,且原地重复扫描,有利于判读油气富集区的位置。

为了获得可供海峡油气资源远景评估的卫星热红外异常增温的图像,我们通过与中央气象台遥感中心凭常恭研究员等人协作,从近10多年以来气象卫星遥感图像磁带中,选择台湾海峡地区有地震活动时段的热红外异常增温图像进行计算机处理,从而得到与油气富集区放气作用及其温室气体效应明显的异常图像,见图1。通过对热红外异常时—空分布及增温状况对比,反映出本异常区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4.1.1增温区总体范围呈NNE—NE向展布。其中西部热红外异常区与台湾海峡西部盆地晋江凹陷和九龙江凹陷有关,该凹陷区的油气源岩沉积厚度较大,为西部盆地主要的油气远景区。

4.1.2从卫星热红外等温线分布图反映,异常增温是在NE向增温范围的背景上分布着几条高温带和不连续的高温点。这些带或高温点与NE向与NW向或NE与近EW向断层相交汇的构造节点吻合。这些交汇点也是中、强地震活动场所,说明由地震破裂激发而引起的油气区温室气体增温效应并非是偶然的现象。

4.1.3异常增温区的规模大小和异常幅度与油气田碳氢化合物含量有关。例如在台湾海峡东部盆地已知油气田区域的新竹凹陷、台中凹陷,其热红外异常区十分明显。在台湾西南海域也有类似特征。

4.1.4通过多次地震激发作用所显示的热红外异常区分布在空间上与油气田区具有重复性特点,它排除了地物或气象因素干扰所产生的假异常。

4.1.5从每次地震激发引起异常增温变化趋势表明,异常变化具有在大面积增温背景上逐渐向油气区集中收缩特征,而且增温方式由不稳定增温变成稳定式增温。显示这一异常增温与油气富集源息息相关。

图1 台湾海峡裂谷区油气分布预测图

4.2 热红外异常区的地质解读

为了比较具体地分析本区油气田的热红外异常关系,现分别对热红外异常区进行地质解释,列举如下几例。

4.2.1一号异常区

位于台湾岛西北部新竹、苗粟及其沿海地区。在该区内有长康、长胜、长安及锦水、铁砧山—通宵油气田等数十个。其中在新竹岸外的长康油气田已探明天然气储量46×108m3,凝析油114×104吨,长安(CBA)2#日产凝析油30.82吨,天然气16×104m3。铁砧山—通宵气田含油气层位厚28m,锦水气田最多产层多达七层,总厚度平均48m。这些油气田均为背斜构造圈闭为主。并且发育一系列逆冲断层,或者被高角度的正断层分割,成为几个背斜—断块型的构造圈闭。说明这一地区是台湾东部盆地有良好油气远景区之一。同时,在新竹、苗栗地区又是台湾西部强震活动相对比较集中的构造位置,因此,在地震激发作用下,可见有热红外异常增温的现象。据异常图像可以看出,热红外异常增温达24度,增温中心位于苗栗地区。说明热红外异常形成与油气田有关。

4.2.2二号异常区

位于台中凹陷,该区已知有6个含油气构造,其中有振安油气田(位于鹿港外海),从振安(CDA)1#勘探发现始新统砂岩中存在工业油气流,日产天然气70×104m3,凝析油39.8吨。此外还有鹿港西、国姓、二尖山、内林等油气构造。从热红外异常可知,该区异常温度达22度,增温中心位于台中凹陷。说明热红外异常与油气田有关。

4.2.3四号异常区

位于台湾西南盆地(包括台湾岛西南平原)。该盆地东部被屈尺—潮州断裂斜切。凹陷中心的新生代沉积厚度达8000米,其厚度自西向东增厚。在盆地中央断隆带上钻探揭示,它主要是晚第三纪沉积层,厚度在3000米左右,为浅海相—半深海相砂页岩,下伏的地层是渐新世滨海相—浅海相砂岩、粉砂岩夹薄层灰岩,厚度53~430米,基底由白垩系地层组成。这些地层均为台西南盆地重要的生油岩系。由热红外异常图象显示该区热增温现象显著,面积较大,几次强震都有热红外异常,所以是台湾海峡东南部很有油气远景的地区,其异常中心,增温幅度为1.5~2.0度。

4.2.4五号异常区

位于闽江口外凹陷,台湾观音隆起西北地区。该区南界为马祖—基隆断裂,北部与东海欧江凹陷相邻。根据磁性基底研究,认为该盆地新生代沉积层可达8000米以上,在构造上可能属于台湾海峡裂谷与东海陆架坳陷带过渡带。该区是至今为止尚未开展海洋油气探测的空白区,资料十分缺乏。但从东海南部温州6—1—1#揭示的始新统有机碳含量为0.87%~2.65%,古新统—白垩系有机碳含量为0.36%~1.52%的资料表明,在该盆地存在油气潜力。该区热红外增温幅度达2度。说明这一异常现象暗示了该盆地具有一定的油气前景。这是本次研究所提出的远景区之一。

4.2.5六号异常区

位于晋江凹陷,该区始新世的最大厚度3400~3800米,其中生油岩厚度可达1700米,下伏古新世—白垩系地层,最大厚度为2400~3400米。凹陷沉积厚度东厚西薄,而且中部厚,南、北减薄,凹陷主体最大沉积厚度可达7800米,凹陷面积5800km2。总体为长条形呈北东—南西走向。地震剖面显示凹陷具先断后坳的双层结构,并以T30为界,T30以上地层“坳陷”型沉积不发育,T30—Tg的地震反射层呈东断西超的箕状结构,断陷型沉积比较发育,沉积中心的展布方向与主断层走向一致。在凹陷内发育大小不等的正断层,形成时间,主要有两期:早期从始新世到中新世晚期结束,以北东东向为主,分布南部斜披带。晚期从中新世晚期至第四纪更新世,以北东走向为主,多分布在凹陷东北部,以断层型构造圈闭为特征。根据邻近地区钻探,揭示在始新统地层中有机碳含量为0.87%~2.65%,古新统—白垩系地层有机碳含量为0.36%~1.52%,表明属中等—较好的生油岩。故该凹陷具有良好的油气田前景。从热红外异常显示,其异常区分布与凹陷形态基本吻合,增温幅度可达1~2度。因此,该凹陷是台湾海峡西部很有油气远景的地区之一。

4.2.6七号异常区

位于九龙江凹陷,其北面为澎北凸起,南面和东面被澎湖—北港隆起区包围,凹陷面积约5600km2。凹陷内新生界—白垩系地层最大厚度达8000米以上;同样是东厚西薄和南、北减薄特征。地震反射层组的结构类似晋江凹陷,以T30—Tg层组的箕状断陷沉积比较发育。并且有多个沉积中心偏于主断层一侧。凹陷中始新统最大厚度为2000~2600米,上渐新统至第四系最大厚度达1700米。凹陷内断层以北东和北东东为主,形成断鼻和断块型圈闭构造。其有机碳含量与晋江凹陷类似。据热红外图象显示异常区与凹陷基本吻合,但面积小于晋江凹陷,增温幅度为1~2度。表明该凹陷仍为我省沿海主要油气远景区之一。

4.3 油气资源评估

在评判卫星热红外异常增温与油气储集区关系的基础上,依据热红外异常面积结合油气地质、生油岩(厚度、体积)含油性参数(包括有机碳转化系数、排烃系数、聚集系数等),采用有机碳法和体积速度法初略计算了海峡各主要凹陷盆地内油气资源远景量(见表2)。由于在海峡西部盆地群油气勘探资料很少,对其盆地油气资源量评估明显偏小。

表2 台湾海峡各凹陷区热红外异常增温评估的油气资源量一览表

5 结论和建议

通过上述几个问题的论述,归结起来可以得到如下认识和今后工作建议。

5.1 应用卫星热红外异常增温识别技术,进行油气资源远景的评估,是现代空间技术用于探测地球资源方法之一。研究表明,在一定的地质、地震环境下,采用这一新技术评价油气田资源远景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具有快速、成本低的优势,为台湾海峡今后油气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新的线索和资料。

5.2 卫星热红外异常增温现象,是导源于地球放气作用和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这种异常增温现象,主要受地下油气源岩规模大小、油气富集程度和圈闭构造特征,以及断层活动特点所控制。研究认为,在海域条件下,使用该方法探测油气资源远景有比较好的适用性。

5.3 通过本专题的研究指出,在台湾海峡裂谷区存在几个具工业开发价值的油气远景区。根据初步的计算和评估,认为本区油气资源总量约达34.91×108吨。其中,在海峡西部盆地占15.33%,在东部盆地占51.25%。同时,我们还发现在台西南盆地占33.42%,此外,在台北凹陷及钓鱼岛还存在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

5.4 本专题的研究是首次应用空间识别技术,对油气资源进行探测和评估的尝试,显然还存在一定问题,但本报告所提出的信息,有助于海峡两岸从事海洋地区油气资源远景评价提供参考。

建议海峡两岸有关部门和学者能够携手合作,加强应用卫星热红外技术,对台湾海峡裂谷及邻近地区进一步开展油气资源探测与研究工作,进而共享油气资源经济效益,造福两岸人民。

[1] 强祖基,凭常恭,等.地球放气、热红外异常与地震活动[J].科学通报,1992, (24).

[2] 福建省地震局.福建省地震志[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 地矿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福建省地质矿产局.台湾海峡中、新生代地质构造及油气地质[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4] 高天钧,黄辉.台湾海峡地质构造特征与演化[J].地质学报,1994,68(3).

[5] 王洪涛,强祖基.应用卫星热红外异常预测地震的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 1995,10(6).

[6] 强祖基,王洪涛.活动构造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7] 周瑞敦,杨健一.台湾西部沉积盆地之特性及其储集油气潜能[J].台湾石油季刊,22(1).

* 福建省科技委员会(厅)资助自然科学基金(94010号)所取得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台湾海峡盆地红外
网红外卖
闪亮的中国红外『芯』
盆地是怎样形成的
TS系列红外传感器在嵌入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二叠盆地Wolfcamp统致密油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
基于快速递推模糊2-划分熵图割的红外图像分割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