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测定

2011-04-23沈晓真张义俊王艳玲郭萃萍刘圣勇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色谱分析亚麻酸甲酯

沈晓真,张义俊,刘 鹏,王艳玲,郭萃萍,刘圣勇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部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2)

近年来,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短缺,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加之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寻找一种可替代能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物柴油因其独特的可再生性以及环境友好特性,成为可替代能源中最具有潜力的一种能源[1].一些国家利用动物植物油脂来制备和生产生物柴油[2~5].中国对生物柴油的研究和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之生物柴油的成分复杂、其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较多,建立一种简单、准确的生物柴油成分的样品分析方法,对生物柴油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使用不同原料油所生产的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的组成不同,因而在测定时所需要的气相色谱条件与方法也不尽相同[6~8].本研究使用 Agilent 6820 气相色谱仪,采用HP-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酸甲酯和亚麻酸甲酯的含量.为生物柴油的成分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测试手段.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及仪器

Agilent 6820型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安捷伦中文色谱工作站,1μL微量进样器、AL204电子天平;HP-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25 m×0.200 mm ×0.2 μm);大豆油(市售);生物柴油(自制).十一酸甲酯、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和亚麻酸甲酯标准品(GC级,西格玛-奥德里奇(上海)贸易有限公司,≥99.9%),正己烷、甲醇等其他试剂均为AR级.

1.2 大豆油生物柴油的制备

将 100 mL 0.33 mol·L-1的 Na2CO3倒入等体积的0.33 mol·L-1的 CaCl2中,室温下磁力搅拌30 s,静置10 min,离心分离出沉淀,水洗3次,丙酮洗3次,空气中干燥后即得白色粉末CaCO3.然后,将所得的白色粉末在马沸炉中1 000℃焙烧2 h,即得所需的催化剂CaO.

将一定量所制备的催化剂CaO和无水甲醇置于250 mL三径瓶中,水浴加热到65℃,立即加入一定量预热过的大豆油,其中催化剂与原料油质量比为3%,醇油摩尔比为9∶1,在65℃下搅拌反应3 h.待完全反应后,减压蒸馏除去过量的甲醇,离心除去甘油和固体催化剂,可得到大豆油生物柴油[9].

1.3 色谱分析条件

载气:高纯氮,氮气:0.4 MPa;氢气:0.14 MPa;空气:0.2 MPa;柱前压:0.1 MPa;进样量:1 μL;分流比:50∶1.进样口温度250℃;FID检测器温度:260℃.柱箱温度采用柱升温程序[10]:初始温度140℃保持9 min;以40℃·min-1的升温速率升到220℃,保持11 min.在此色谱分析条件下,对混合脂肪酸甲酯标准溶液和产品溶液进行色谱分析.

1.4 脂肪酸甲酯标准溶液的配制

准确称取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和亚麻酸甲酯标准品,配制成40 g·L-1的脂肪酸甲酯混合物溶液,然后稀释为2,4,6,10,14,18,22,26,30,32,34,36 g·L-1质量浓度梯度的溶液.分别取上述浓度梯度的溶液1 mL,加入1 mL质量浓度为2 g·L-1的十一酸甲酯内标溶液,进行气相色谱分析[11,12].

1.5 用于回收率测定溶液的配制

在线性浓度范围内,将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和亚麻酸甲酯标准品用正己烷配制成8,16,32 g·L-1质量浓度梯度的混合标准溶液,取各质量浓度梯度的溶液0.5 mL,再加入0.5 mL的十一酸甲酯内标溶液(4 g·L-1),进行气相色谱分析[13,14].

1.6 用于精密度测定溶液的配制

取0.1 g的生物柴油样品于10 mL的容量瓶中,加入1 mL质量浓度为1 g·L-1的十一酸甲酯,用正己烷定容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6,13,14].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品和产品的气相色谱分析

对脂肪酸甲酯标准品和产品溶液分别进行气相色谱分析,得标准品和产品的气相色谱图见图1,图2.

由图1和图2可知,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亚麻酸甲酯的保留时间分别为 14.714,17.589,18.032,19.021,20.490 min.

2.2 线性关系的测定

取脂肪酸甲酯混合标准溶液进行线性分析,以各脂肪酸甲酯的质量对内标物的质量为横坐标(X轴),以脂肪酸甲酯各组分的峰面积对内标物的峰面积为纵坐标(Y轴)作标准曲线,得各脂肪酸甲酯的线性回归方程见表1.

表1 线性关系的测定结果Table1 Experiment results on linearity

从表1可以看出,各脂肪酸甲酯质量浓度为4~32 g·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3 回收率的测定

在给定试样的质量浓度范围内,5种脂肪酸甲酯配成的混合溶液重复进样5次,由表2可以看出,脂肪酸甲酯的平均回收率在 98.28% ~101.8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31%,该方法准确度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表2 回收率的测定结果Table2 Experiment results on recovery rate

2.4 精密度的测定

用精密度测定的产品内标溶液重复进样5次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由表3得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和亚麻酸甲酯的变异系数分别为 0.63%,1.59%,0.26%,0.17% 和1.04%,该方法精密度较高.同时,可以得到原料油在完全甲酯化反应后棕榈酸甲酯含量为110.36 mg·g-1,硬脂酸甲酯含量为 39.50 mg·g-1,油酸甲酯含量为229.36 mg·g-1,亚油酸甲酯含量为554.90 mg·g-1,亚麻酸甲酯含量为 49.84 mg·g-1,5 种甲酯总含量为 983.96 mg·g-1.该方法精密度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表3 精密度的测定结果Table3 Experiment results on precision

3 结论

本试验采用Agilent6820型气相色谱仪,HP-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25 m ×0.200 mm ×0.2 μm),以十一酸甲酯为内标,分流比 50∶1,测定生物柴油中各脂肪酸甲酯的含量.用毛细管色谱柱及柱升温程序来分析生物柴油,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0.992 8;在给定试样的质量浓度范围内,脂肪酸甲酯的平均回收率在98.28% ~101.8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31%;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5种脂肪酸甲酯的变异系数在0.17% ~1.59%.该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为生物柴油的研究开发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测试方法.

[1] 李昌珠,蒋丽娟,程树棋.生物柴油——绿色能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 SRIVASTAVA A,PRASAD R.Triglycerides based diesel fuel[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00,4:111-133.

[3] ALTIN R,SELIM C.The potential of using vegetable oil fuels as diesel engines[J].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01,42:529-538.

[4] CVENGROSJ,CVENGROSVA Z.Quality control of rapeseed oil methyl esters by determination of aeyl conversion[J].JAm Oil Chem Soc,1994,71:1349-1352.

[5] SHIMADA Y,WATANABE Y,SAMNKAWA T.Conversion of vegetable oil to biodiesel using immobilized candida antarctia lipase [J].J Am Oil Chem Soc,1999,76:789-793.

[6] 郭登峰,盛 梅,罗士平.气相色谱法测定生物柴油中多种脂肪酸甲酯[J].中国油脂,2004,29(4):44-46.

[7] 方 芳,曾虹燕.气相色谱法测定生物柴油中的脂肪酸甲酯[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5,25(1):35-37.

[8] 刘祥华,刘灿明,吴苏喜.气相色谱法测定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J].化 学 研 究 与 应 用,2006,18(5):591-592.

[9] BAI H X,SHEN X Z,LIU X H,et al.Synthesis of porous CaOmicrospher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atalyzing transesterification reaction for biodiesel[J].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2009,19:674-677.

[10] LIU X,HE H,WANG Y,et al.Transesterification of soybean oil to biodiesel using CaO as a solid base catalyst[J].Fuel,2008,87(2):216-221.

[11]李玉芹.镁铝复合氧化物制备及其酯交换多相催化过程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6.

[12]唐胜兰.生物柴油的制备及其能值分析[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08.

[13]李玉芹,曾虹燕.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成分的气相色谱法测定[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1):50-52.

[14]傅樱花,马长伟.阴离子交换树脂及气相色谱法测定腊肉中的游离脂肪酸[J].食品科技,2003(3):43-44.

猜你喜欢

色谱分析亚麻酸甲酯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苯甲酸甲酯
20%吡噻菌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35%精广虎复配制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冷冻丙酮法提取山核桃油中的亚油酸和亚麻酸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黑豆中α-、γ-亚麻酸含量
团头鲂幼鱼饲料中α-亚麻酸、亚油酸的适宜含量
一种实现“外标法”绝缘油色谱分析自我诊断的新方法
K/γ-Al2O3催化丙酸甲酯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钙剂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超导可视联合卡前列甲酯用于早早孕无痛人流术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