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结构构件结构性能试验检测及结果分析

2011-04-22张清川高传东

四川建筑 2011年2期
关键词:加荷保护层测点

张清川,高传东,张 萍

(重庆恒意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重庆 400060)

传统的检测手段和无损检测技术均是结构局部损伤的检测方法,难以预测预报结构整体的性能退化,无法实现实时的健康监测和损伤诊断。本文以房屋建筑结构构件的性能检测为例,介绍了建筑工程结构构件结构性能试验检测中的静载试验、结构构件尺寸、钢筋位置等性能的检测技术,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

1 工程概述

本工程为南川市水江镇农贸市场改造项目4号、5号楼。主体结构9层,结构总高度为30.5 m,采用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的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属A级高度高层建筑结构。按建筑工程抗震分类属丙类建筑。结构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建设单位:重庆市大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广东建筑艺术设计院有限公司。

目前该工程的一二层主体结构已施工完毕,由于该工程的楼板梁混凝土出现下沉的情况,为了解下沉对楼板梁结构性能的影响情况,由施工单位委托我公司对该楼一层5#-A/5#-13~16梁,采用均布荷载进行静力加荷检测。

2 现场检验情况

通过对委托的一层5#-A/5#-13~16梁进行了误差测量、静力加荷检测、混凝土强度检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裂缝观测。

2.1 误差测量

通过对检测梁进行现场测量,测得误差数据如表1和图1所示。

?

图1 实测梁的几何尺寸

本次测得检测梁的尺寸误差最大值为74 mm,大于规范规定值:l0/250=32 mm。

2.2 静力加荷检测

根据委托单位的委托要求、设计图纸提供的设计荷载参数及(GB 50009-2001)中的有关规定,使用PKPM进行受力分析计算,确定检测的梁的正常使用荷载检验值Qs为1.5 kN/m2。

检测荷载采用混凝土空心砖分级加荷;每块砖按其多块平均重量15.0 kg计算。

在Qs荷载级下,以框架区域内0.5 kN/m2,1.0 kN/m2,1.5 kN/m2分三次加荷,每次加荷时间8h,每2h记录一次,加载至Qs荷载级时,停止检测。加荷载区域及百分表的布置位置如图2所示。

图2 荷载及百分表布置

静力加荷检测结果如表2和图3所示。

?

图3 检测构件荷载-挠度曲线

2.3 混凝土强度检测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法采用回弹法,回弹前先用砂轮或砂纸将测试表面打磨光滑,清除杂物及浮浆,然后进行回弹;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上,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 mm,测点应避开气孔或外露石子,同一测点只能弹击一次。每一测区应记取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估读至1。回弹值的计算取计算测区平均值回弹值,应从该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取余下的10个回弹值作为评估依据。

回弹法测混凝土强度结果如表3所示。

该工程所抽检1个构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大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

2.4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采用非破损方法检测;对选定的构件,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了检测。

?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

?

通过对南川区水江镇农贸市场改造项目5号楼的1根现浇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所检测构件:现浇梁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点率为100%。

2.5 裂缝观测

在加荷前和加荷后均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规定,详细地对检测梁进行了裂缝观测。

2.6 检测用仪器设备

在加载的过程中,采用HY-65系列数码位移传感器对每级荷载下梁的挠度进行检测。检测用仪器见表5。

?

?

3 检验结果

(1)检测测得检测梁的截面偏差最大值为74 mm,大于建筑工程验收规范规定值;

(2)对一层5#-A/5#-13~16梁的加荷检测,在加载至正常使用荷载检验值Qs持荷8 h停止检测,测得梁的跨中最大变形值为1.212 mm;

(3)回弹法测得混凝土强度满足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

(4)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允许偏差之内;

(5)在加荷前和加荷后均未观测到可见裂缝;未出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标志。

4 结论

根据以上检测数据,对本次检测构件得出如下检测结论。

(1)所检测构件加荷至正常使用荷载后无明显的结构变形(最大变形值仅为1.212 mm),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

(2)回弹法测得混凝土强度满足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在允许偏差之内,在加荷前和加荷后均未观测到可见裂缝,构件成型结构尺寸偏差超过允许值可以判定为是因施工不当造成的,不会引起结构安全问题。建议对此次检测构件进行修整处理。

[1]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2]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3]JGJ/T23-200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S]

[4]GB 502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

[5]GB 107-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S]

[6]GB 50164-9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S]

[7]GBJ 50152-9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S]

[8]GB 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9]GB 50068-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S]

猜你喜欢

加荷保护层测点
液压支架整机静强度试验及等效应力分析
基于CATIA的汽车测点批量开发的研究与应用
浅析盾构管片型式检验在合肥地铁的应用实践
水泥恒应力加荷压力试验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加、卸荷应力路径对粉土应力-应变关系影响的试验研究
——基于平面应变条件
寻找空气保护层
近距离煤层群上保护层保护范围的数值模拟
保护层开采工作面过地质异常区期间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拱坝结构损伤的多测点R/S分析
强制放顶技术在己14-31010保护层工作面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