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语言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1-04-22黄文璐杨晓莉
黄文璐 杨晓莉
模糊语言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黄文璐1杨晓莉2
1.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2.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本质属性。模糊语言现象在英语教学中大量出现,研究模糊语言可以深刻认识语言的本质,有利于英语教学活动的展开。该文拟在分析模糊语言理论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模糊语言 英语教学 交际能力
1 引言
20世纪6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拉科夫将模糊理论引入到语言学的研究中,开辟了语言学新的研究领域,极大推动了模糊语言学的发展。在我国,伍铁平教授于1979年发表了《模糊语言初探》,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大家纷纷从多角度多层次对模糊语言进行分析研究,时至今日,模糊语言学已经成为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模糊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运用模糊语言理论可以更好更深刻地解释很多语言现象,从而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研究语言的新途径。深入研究模糊语言理论,无论是对指导外语教学实践还是培养师生交际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2 模糊语言理论
模糊性,就是指人们认识中关于对象类属边界和性态的不确定性。传统观念要求语言表达要尽可能做到清晰准确,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现象无法找到对应的精确语言,只能选用相对模糊的语言进行描述,而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运用模糊语言反而更能准确表达。
2.1 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本质属性
康德曾经说过:“模糊观念比清晰观念更有表现力,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是根本无法用准确语言表达所想的东西” 事物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往往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期间很难划出一个明确的界限,反映在语言中就不可避免要运用到模糊语言。例如,我们可以用“high”来描述一个人的身高,但是对于一个人的身高究竟达到多少高度才能用“high”来描述,我们却难以给出准确结论。语言的模糊性不同于语言的歧义性和含混性,其最大特点是缺乏明确的外延,具有亦此亦彼的性质,因而是不能用语境加以消除的。
2.2 模糊语言的语用价值
模糊语言表面上模糊,但实际上却体现了语言的严谨性和客观性。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说话者无法找到精确语言符号去描述所指对象,或者无法确定信息的肯定性,借助模糊语言可以更好表达自己的意思。模糊语言的另一个积极语用价值是使语言表达更加含蓄,委婉礼貌。日常生活中,有些言语难免侵犯对方的隐私和自由,伤害到对方的面子。模糊语言就好比是润滑剂,能够相对减少与他人的抵触,缓和紧张气氛。合理使用模糊语言可以帮助减少摩擦,顺利交际。例如May I know if you are married?在英语中询问他人的年龄,婚姻状况等是对别人隐私的冒犯,而使用may表明说话者知道自己不应该询问这个问题,相对来说较委婉,回答与否由对方决定,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社会约规,有利于双方交流。此外,生活中很多情况使用“the best”“the worst”显得太过于绝对,缺乏说服力。合理使用模糊语言可以使表达更加谦逊,谨慎。例如:It is now generally agreed that the amount 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atmosphere will double. 句中使用“generally”弱化了语言的绝对性,给出一个模糊的界限,使句子的论述更加严谨可信。
3 模糊语言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3.1 合理使用模糊语言利于师生互动,加强交流
教学是一门艺术,只有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才能更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同样要讲究技巧和策略。合理使用模糊语言一方面可以使语言更加含蓄得体,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或掩饰一些刺激性话语。尤其是在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时候,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从人本主义角度而言,只有在满足一个人的尊严,顾及其颜面,双方交流才能有效进行。教师采用模糊语言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可以维护学生的尊严,拉近双方的距离;而作为学生而言,应该了解教师的模糊用语策略,学会用模糊语言及时反馈自己的信息,这样的教学活动更加积极有效。
3.2 从模糊的角度看待英语,能深刻理解语言的本质
模糊是语言的一种本质属性,无论是在语言的学习还是在应用中模糊现象俯拾皆是。从教学法的角度看,各种流派各成一家又相互联系共同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很难将其整合优化,但借助于模糊集合论,这一问题便不难解决。从模糊的角度分析外语教学法不同流派的个性、共性以及彼此之间的模糊度,才能扬长避短,整合优化,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从教学的具体内容看,教师在诠释词语、句子、语法等过程中,从语义学的角度正确讲述区别与差异是应当的、必要的,但无论是语法规则还是词语解释都存在着“例外”,想要在它们之间找到一条严格的、清晰的、精确的界限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能的。这恰恰说明了语言中模糊现象的普遍存在。我们在教学中遇到这样的语言现象必须要用模糊语言的观点来加以指导,既重视语言规则的“准确性”,又兼顾其模糊性,才能避免绝对化和教条化;而作为学生而言有了模糊理论的指导才不至于生搬硬套语法规则。
3.3 研究和使用模糊语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交际。交际能力是指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来达到某种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研究和使用模糊语言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模糊性和精确性并不是矛盾的、绝对的,而是并存的、相对的。使用模糊语言不仅不影响人们的正常交际,反而能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此外由于模糊语言的不确定性,它又能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有时,遇到不便直说的情形时,常常需要借助使用模糊语言,以便不把话说得太死,留下必要的回旋余地。例如,I’m afraid your bid is somewhat on the high side. 虽然要表达的意思是指责对方要价过高,但由于使用了“ I’m afraid”和“somewhat” 使语气变得委婉客气,不仅表达出自己的意愿还兼顾了对方的感受,为交易的成功创造了机会。模糊语言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委婉含蓄、礼貌得体的语言表达。在交际中,特别是针对一些敏感性、刺激性的话题,使用模糊语言可以让交流更加顺畅。
3.4 模糊语言的研究有助于翻译能力的提高
由于人们个体认知的差异,再加上语言本身的模糊性,人们对语言的理解更是多种多样。莎士比亚的经典台词“To be, or not to be…”朱生豪先生的翻译是“生存还是毁灭”,梁实秋先生却理解为“死后存在,还是不存在”,而Martin Stephen给出的释义是 “It is better to submit it and live, or fight and die?”各种解释各不相同,但又都有道理。由此可见,在翻译教学中对模糊语言的研究非常重要,不仅要借助语义学,语用学和语篇分析有时还要联系语境来进行释义。在翻译实践中,语言的模糊现象比比皆是,而英汉的模糊表达法也各不相同,比如“四” “八”和“four” “eight”有时意思就不能对等。在翻译中应充分注意到语义的模糊性和译文的模糊等值原理,深入分析原文,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灵活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这样才能使翻译更加准确得体。
4 结语
模糊语言理论加深了我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将其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更好地安排教学活动,还可以解释英语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一方面,学生可以深入剖析语言现象,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另一方面准确理解礼貌策略,学会利用语言的模糊性达到交际意图,这对指导英语教学实践、培养学生交际技巧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1] 伍铁平. 模糊语言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 王宏. 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功能[J]. 外语教学,2003,24(2):9-12.
[3] 李超. 论模糊语言学与英语教学[J]. 山东外语教学,1999,(4):75-77.
[4] 林波. 从认知交际看语用模糊[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6-10.
[5] 张秀梅. 浅谈英语委婉语[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1):54-55.
[6] 余富斌. 模糊语言与翻译[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0):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