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9年大庆市高中入学新生HBsAg、HBsAb、ALT检测分析
2011-04-18于德军张兴华陈景芬
于德军,张兴华,陈景芬
(大庆市第二医院检验科,黑龙江大庆 163461)
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原因。1992~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HBV感染率为57.6%,HBsAg携带率为9.75%[1]。自1992年我国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和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以及卫生部/全球免疫联盟乙肝疫苗合作项目实施以来,接受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的人越来越多。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HB-sAg携带率为7.18%,与1992年的调查结果相比下降了26.36%[2]。本文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调查,旨在弄清本地区15~16岁的高中一年级学生HBV感染、乙肝免疫及ALT异常情况,为本地区学生高中阶段制订出乙肝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5~2009年的每年9~10月份,大庆市市区所有的高中一年级入学新生60238名。年龄15~16岁。
1.2 方法
①标本采集:空腹采集静脉血3~4mL,带血液凝固后离心,分离血清。②试剂:上海科华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ELISA法乙肝五项试剂盒,日本和光株式会社生产的ALT试剂。③仪器:意大利4PBRO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7170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 统计分析
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 SPSS 13.0对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认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表1 2005~2009年高中一年级学生HBsAg、HBsAb检测结_果_
由表1可以看出2005~2009年体检的60238名学生的总HBsAg阳性率为2.39%,自 2007年始,高中一年级学生的HBsAg阳性率明显下降,2007~2009年平均为2.0%[(261+246+265)/(11686+12511+13591)],2005~2006年平均为3.0%[(323+344)/(11633+10817)],两者有显著差异(χ2=146.36,P<0.01)。体检的 60238名学生的总HBsAb阳性率为 54.31%,各组间无差异(χ2=4.216,P>0.05)。
表2 2005~2009年高中一年级学生ALT、HBsAg检测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学生ALT异常率(A LT>40U/L)为2.36%;ALT异常的学生中 HBsAg阳性率仅为12.33%,非乙肝因素导致ALT异常占85.93%。
3 讨论
乙肝病毒(HBV)是引起乙型肝炎的病原体,本病传染性强,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人类被HBV感染后易发展为慢性肝炎,部分可演变为肝硬化和或肝癌。世界卫生组织已将HBV感染列为全球十大疾病死亡原因之一[3]。青少年是乙肝易感人群,采取积极预防和治疗措施是保护和提高青少年健康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预防和控制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免疫接种乙肝疫苗,是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比较有效措施,它的安全性、免疫性和保护性已得到肯定[4]。自1992年我国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和2002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以及卫生部/全球免疫联盟乙肝疫苗合作项目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接种乙肝疫苗能使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乙肝病毒感染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5],不仅预防急性乙肝,还可降低乙肝的发病率和死亡率[6]。党如波等[7]运用决策树模型法对我国1992~2005年实施的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策略14年共避免发生HBV感染65229476人。五桂英等[8]对上海市1992~2001年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效果的研究显示,10年累计减少HBsAg阳性携带者54864人,慢性乙肝4885例、肝硬化 455例、肝癌48例。本次调查数据中显示五年高中一年级学生(15~16岁)总体HbsAg阳性率为2.39%,显著低于1997年大庆高中一年级学生6.13%的阳性率[10],显著低于2006年全国乙肝流调15~59岁人群8.57%的乙肝携带率,略低于5~14岁人群的2.42%的携带率[2]。2007~2009年高一学生HbsAg阳性率呈逐渐下降趋势。本次调查的2007年以后高一学生均是1992年以后出生,这说明我国1992年实行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由于出生后及时接种疫苗使乙型肝炎携带率逐渐下降。乙肝疫苗在乙型肝炎的预防中起到了显著效果,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具有重大意义。本次调查总体HBsAb阳性率为54.31%,各年度之间无显著差异,与2006年全国乙肝流调相比略低于5~14岁人群的56.58%,高于15~59岁人群的47.38%。从数据可以看出HBsAb阳性率与年龄成反比。一般情况下乙肝疫苗接种后或自然感染免疫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HBsAb)随时间而下降,初免3~5年约有1/3~2/3的人抗体水平以下降到10IU/L(保护水平),甚至丧失,之后未能进行定期监测采取加强免疫;正常人接种乙肝疫苗后约有5%~10%出现HB-sAb无或弱应答现象;人与人之间有个体差异,一些人产生的抗体滴度不够,甚至有些人会产生免疫耐受[9]。这就要求我们在乙肝疫苗接种中一定要达到全程接种,接种后还要定期复查,及时了解是否产生保护性抗体或抗体效价是否已降低,以便及时加强免疫接种,有重大意义。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5~2009年度ALT异常率为2.36%,其中乙肝所致仅占14.07%,非乙肝病毒感染因素占85.93%,显著高于1997年55.81%的比例[10]。由于目前我国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营养过剩、学习压力、乱用药物等因素成为损害学生肝脏健康的因素,因此呼吁政府、社会、学校、家长应高度重视这一校园新型疾病,及时给予干预手段,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全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R].2008
[2]卫生部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EB].
[3]卢敏,陆志檬.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分册),2005,32(1):58-59
[4]陈全景,范伟,魏平.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远期效果研究近况[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1999,10(1):30-32
[5]陈园生,王晓军,梁晓峰,等.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现状[J].中国计划免疫,2006,12(4):246-249
[6]装辉.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分册),2004,31(3):133-136
[7]党如波,张顺祥,张卫东,等.中国新生儿乙肝疫苗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4):385-357
[8]武桂英,龚幼龙,于淑丽,等.上海市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分析[J].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04,25(6):474-478
[9]陈慰峰,金伯泉.医学免疫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7-197
[10]张玉芳.大庆市六所寄宿高中新生乙肝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1999,20(5):393-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