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云南省云龙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纪实

2011-04-18云南省云龙县科技局邓庆雄

中国农村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中药材产业化发展

文|云南省云龙县科技局 邓庆雄

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实施资源开发利用是山区实现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作为山区、民族、贫困、偏远四位一体的国家级重点扶持县——云南省云龙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胆变革对绿水青山的“靠法”和“吃法”,科学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使中药材成为带动农民群众增收、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朝阳产业。

云龙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现状

云龙县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部,地处横断山南端澜沧江纵谷区。境内最低海拔730米,最高海拔3663米,海拔高差达2933米,年平均气温16.1℃,常年降雨量800毫米左右,“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明显。这为多类中药材的生长发育和人工训化种植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环境条件。

云龙县国土总面积4400多平方公里,系大理州第一大县,也是云南省内国土面积位居前列的县份。据当地农业部门土壤取样调查,其中相当一部分土地面积适宜种植中药材,这为中药材规模化栽培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据当地卫生部门曾于上世纪80年代开展的中药材资源专项调查结果表明,云龙县境内有资源分布的中药材共有225种,其中植物类药材79科172属213种。在全国药普办审定的356种中药材中,云龙县有资源分布的138种,占38.8%,在云南省药普办审定的250种中药材中,云龙县有资源分布的154种,占61.6%。丰富而广布的自然资源,为云龙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目前,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和统一,推动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致力于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合力进一步提升。

截至2010年,云龙县人工训化种植中药材6.7万多亩,其中,重楼1000多亩、续断3万多亩、红豆杉2万多亩,五味子、秦艽、天麻、草果、苦胆草、虫草、金银花等类中药材共1.6万多亩,中药材种植户广布全县11个乡镇86个行政村(社区),全县中药材总收入突破4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药材种植经营收入的比重明显提高。

在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投入不足。农民经济基础薄弱,对中药材生产的物力、财力投入乏力;县乡财政困难,支持中药材种植发展的资金投入有限;上级专项扶持门槛较高,争取难度大;金融借贷扶持覆盖面有限,力度不足。二是中药材种植技术偏低,管理粗放,综合效益不高。三是品种结构不尽合理,重点不够突出,缺乏拳头产品。四是生产与市场衔接度不高,盲目发展的问题突出。

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中药材产业是具有较强地域性、潜在市场竞争力和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同时,又是生产周期较长、投入较大、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产业。加快云龙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针对中药材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选取切实而有力的对策措施。

一是进一步强化规划引导。规划是具有法规性质的文件,是一个领域发展的蓝图。要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就应当而且必须将中药材纳入云龙县产业发展规划乃至云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方向、品种结构、发展重点、发展步骤、发展目标、保障措施等内容在规划中进行充分阐释且进行全面而深入地宣传,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布局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所知晓、所了解、所掌握。从而,将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与行动引导和统一到规划上来,为规划的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规划的推进提供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支持与监督。真正实现中药材产业发展从民间自发行为向政府有计划推动转变。

二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从某种角度而言,产业投入水平决定产业生产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要针对目前中药材产业发展上突出存在的资金投入渠道单一,资金投入绝对数量不足的问题,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力度,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格局。一是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中药材产业发展支持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与该产业的发展规划目标任务相协调,实现本级财政从权宜性投入向稳定性投入转变,真正发挥财政投入对其它投入的引导功能和对产业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二是切实加大社会投入力度。积极引导与激励产业协会、行业协会、企业及民间有实力的人员投资中药材种植开发,同时,积极动员广大农民群众以联户、合股、单干等形式发展中药材种植。三是切实加大上级专项扶持争取力度。通过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精心包装,将条件成熟的项目及时向上申报,争取上级更多的专项扶持帮助。四是切实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适当降低和放宽金融融资条件,综合运用抵押、质押、信贷等方式加强对中药材种植开发的放贷支持,使金融支持成为中药材产业发展资金的又一重要来源。

三是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对一个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和保障作用。要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中药材产业政策。如何完善?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将中央的有关政策地方化、本土化和具体化。重点在三个层面着力:一是在完善引导政策上着力。按照中央产业政策尤其是农业政策的要求,结合地区实际,对中药材产业在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发展模式、发展目标上的引导政策进行修订完善,使引导政策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导向意图更具体、更明确,支撑引领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二是在完善扶持政策上着力。对中药材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支持方式和支持力度、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及使用、技术研究和推广等相关政策进行修订完善,进一步健全中药材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切实增强其促进支撑作用。三是在完善激励政策上着力。着眼于产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对推进中药材产业化,促进产业队伍培养、锻炼、素质提高及管理使用等相关政策进行修订完善,为产业建设、劳动队伍建设和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协调推进、统筹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

四是进一步抓好科技推广。科技始终是一个产业赖以发展进步的重要支撑。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必须下决心抓好科技应用推广工作。一是切实抓好科技宣传。综合运用会议、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手段和手机、互联网等现代传输途径,对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进行深入、全面、持久、扎实地宣传,切实培育和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技意识和依靠科技振兴中药材产业的思想。二是切实抓好科技培训。紧跟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过程,采取多种形式,分期分批对产业队伍进行科技尤其是实用技术培训,切实提高中药材产业队伍的技术素质。三是切实抓好科技应用。结合中药材的种植管理,指导和督促广大人民群众把相关的科技知识应用于种植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具体环节,实现产业与科技的高度融合,促进中药材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科学化发展。

五是进一步推动企校合作。企业具有设备、管理和劳动力优势,而高校则拥有知识、技术和人才优势,实现两种优势的有机结合是加速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推力。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必须切实推进企校合作。一是强化合作平台建设。由政府牵头,参照企业合作意向,定期不定期地举办项目推介会议、企校座谈会议或企校联谊活动,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穿针引线。二是构建企校合作长效机制。企业和高校分别结合自身实际,本着相互依托、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相向联动,建立健全合作机制,确保企校合作稳定化、渐进化和长效化。三是促进企校合作成果转化。企校合作成果是企校合作价值的体现,是企校合作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企校合作成果转化工作,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提供及时而有力的支持帮助,促进企校合作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和地区经济社会进步。

六是进一步健全考核机制。考核是促进工作落实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措施。要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应当而且必须健全考核机制,强化考核工作。重点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在健全激励机制上下工夫。把中药材产业发展速度、发展成效等项指标纳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干部职工实绩考核范畴,并与干部职工的职务晋升、评优评先、表彰奖励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干部职工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在健全惩处机制上下功夫。把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懈怠、失职、失误等问题纳入监督和问责范畴,并与干部职工的管理使用结合起来,以增强部门及广大干部职工推动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把考核的沉重压力转化为推进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猜你喜欢

中药材产业化发展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