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3S技术提高天然橡胶产量

2011-04-18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李海亮

中国农村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垦区橡胶树天然橡胶

文|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 李海亮

天然橡胶产业已成为海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

海南垦区是区域化最明显的农业区,作为热区资源工作的一个方面,根据需要开展区域优势农产品专项区划,是热区农业进行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

天然橡胶与钢铁、石油、煤炭并称世界四大工业原料,是国防和工业建设不可缺少的战略物资。随着中国经济及国防事业的快速发展,天然橡胶被广泛应用于轮胎、汽车配件、工程机械配件、鞋制品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物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资源约束型战略资源,天然橡胶具有不可替代性。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国内天然橡胶供求都无法保持基本的平衡。我国继2001年成为橡胶第一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后,对橡胶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

天然橡胶产业是典型的环境约束型产业,我国适合发展天然橡胶的土地资源极其有限,目前仅在海南、云南、广东、广西和福建等省(区)有种植。海南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橡胶种植面积45.46万公顷,总产量27.75万吨(2008年)。天然橡胶产业已成为海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保障国家经济建设的橡胶供应安全,促进海南农民增收,扩大海南城乡居民就业,促进海南经济发展,改善海南生态环境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发展橡胶的土地资源极其有限。目前,海南天然橡胶发展的现状是:一是走外涵式发展橡胶的条件还不够成熟;二是国家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严禁砍伐森林和开垦荒地种植橡胶;三是垦区内部又出现了村并队“闹退场”风波和土地纠纷等问题,植胶面积减少。

海南天然橡胶的产胶潜力

在国内外天然橡胶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下,为了缓解国家对进口天然橡胶的依赖程度,作为中国最大的橡胶种植基地,海南有责任提高本垦区的产胶能力,而海南垦区严格上仍属于非传统植胶区,不仅扩大天然橡胶种植面积的潜力十分有限,而且天然橡胶生产经常受到寒害、旱害和风害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橡胶产量会受到破坏性的打击。所以要在有限的自然资源条件下提高垦区的天然橡胶生产能力,就必须提高垦区橡胶树的单位面积产量。由于诸多原因,海南垦区天然橡胶单产与云南和世界几个主要产胶大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这些原因主要有:死皮率偏高、死皮株数偏多;自然灾害频繁,单位面积保存株数较少;品种结构单一;树龄结构不合理;表土冲刷严重、自然肥力下降;营养诊断配方施肥重视不够;更新速度缓慢等。海南垦区内地形、地貌和气候差异较大以及风、寒、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垦区内天然橡胶单产区域性差异较大,中西部优势区橡胶单产最高、西部、北部、东南部沿海次之、其他非优势区最低。

海南垦区各时段的平均干胶单产为:1960年前258kg/hm2;1961~1965年310.5kg/hm2;1966~1970年486kg/hm2;1971~1975年495kg/hm2;1976~1980年742.5kg/hm2;1981~1985年862.5kg/hm2;1986~1990年916.5kg/hm2;1991~1995年990kg/hm2;1996~2000年1086kg/hm2;2001~2005年1062kg/hm2;2004年单产最高达到1200kg/hm2。历史数据显示,海南垦区的天然橡胶在各学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在选育种、栽培措施、割胶制度等方面的优化单产稳步增加,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在初级系比实验中发现单株干胶35kg以上的胶树,如果以每株35kg计算,每公顷以375株计,每公顷产量可达1.3万kg以上,比目前生产上高产的胶树每公顷3000kg高4倍以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提高胶树的产量还有极大的可能性,潜力不小。

应用3S技术提高天然橡胶产量的几点思考

进行产胶潜力研究,挖掘产胶潜能。从物质平衡角度,通过天然橡胶林净初级生产力的遥感估算,进行海南区域天然橡胶产胶潜力的研究,得到海南区域天然橡胶产胶潜力的现状,对照植胶单位的历史产量数据,分析植胶单位干胶产量与产胶潜力的差距,找出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并寻求解决方案,从而指导海南橡胶区域发展,提高垦区产胶能力,这对增加植胶区橡胶产量、提高胶农收入及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为降低我国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作出积极贡献。

优化种植布局,改造低产胶园。海南垦区是区域化最明显的农业区,作为热区资源工作的一个方面,根据需要开展区域优势农产品专项区划,是热区农业进行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天然橡胶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地区差异十分明显。以《中国橡胶树生态适宜区区划》为基础,应用3S技术,依据海南省宏观决策和区域特点进行海南省的橡胶树种植区划。在此基础上进行海南省的天然橡胶新胶园建设,调整优化种植布局。在低产胶园的改造上遵守“宜胶则胶,不宜则废”的原则,宜胶区加大投入,改善胶园基础设施,强化管理;不宜胶区则进行彻底的改造,不再进行橡胶树的种植。

建设推广海南天然橡胶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利用GIS技术建立一套天然橡胶气象信息服务系统,通过这套系统科学指导和管理橡胶生产,提高效益。通过系统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橡胶生产单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割胶生产,减少了雨冲胶。充分发挥系统的优势和作用,准确及时地做好橡胶树白粉病病情预测及相关防病天气预报,使橡胶生产单位提前搞好橡胶树病虫害防治工作。该系统可预报橡胶树开割、停割期,进行橡胶树病虫害监测预警、指导抗旱定植。该信息系统的全面推广应用,将提高橡胶产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从而提高垦区的天然橡胶产量。

天然橡胶台风灾害监测。台风是危害沿海热带地区的最大自然灾害之一,海南、广东、福建等地几乎每年都受到台风的袭击,橡胶在台风灾害中受损十分严重,如2005年的达维台风,海南全垦区橡胶树受灾率100%,其中开割胶树报废477万株,断主干210万株,半倒树1305万株,断主枝3134万株。台风对天然橡胶的生产影响巨大,海南天然橡胶林进行台风灾情监测与灾后评估从而指导灾后补救与恢复生产工作对垦区橡胶总产量的提高具有现实意义。由于台风灾情信息多样性和信息需求的紧迫性,不可能用一种影像即可完全满足台风灾情决速、精确分析要求,因此利用多源遥感影像来进行台风灾情监测是比较科学适用的一种方法。

(本文属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海南省天然橡胶产胶潜力研究”RDA1007)

猜你喜欢

垦区橡胶树天然橡胶
江苏沿海垦区暗管排水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模拟
橡胶树寒害减灾技术研究
中国热科院突破橡胶树死皮康复技术难关
中国热科院突破橡胶树死皮康复技术难关
2016年9月天然橡胶价格
对垦区道路运输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初探
天然橡胶行情(2016.05.16—06.24)
橡胶树开割季在5月已经开始
天然橡胶市场行情(2016.02.15.—02.26)
天然橡胶行情(2016.01.11—2016.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