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生活指导
2011-04-17兰贤枝
兰贤枝
【摘要】 目的 探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生活指导方法。方法 对激素治疗NS患者93例,采用整体护理和生活指导。结果 93例患者中,症状完全缓解70例,部分缓解19例,无效4例;除3例患者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余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副反应。结论 激素治疗NS期间,通过加强对患者的整体护理和生活指导,能减少并发症及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激素;护理
肾病综合征(NS)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肾小球病变为主的一组综合征。NS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临床常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临床应用中并发症及副作用较多,因此在应用激素过程中应该加强观察药物反应,配合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和指导,以减少并发症及副作用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3月至2009年7月我院收治的NS患者93例,均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男62例,女31例,年龄18~66岁。纳入患者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大量蛋白尿:24 h尿蛋白定量>3.5 g;②低蛋白血症:血清清蛋白<30 g/L;③高脂血症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质蛋白、磷脂等,一项增高或全部增高;④水肿可轻可重,颜面及双下肢足背径前水肿,一般较重,甚至浆膜腔积液;①和②为诊断必须条件,其余为参考条件。
1.2 方法 治疗方法常规口服强的松,强的松1 mg/(kg·d),每日晨起后顿服,口服8~12周后每1~2周减原用量的10%,当减至20 mg/d左右时,症状易反复,应持续半年左右,然后再逐渐减量至停药。
1.3 疗效判定标准[1] ①完全缓解:尿蛋白定量≤0.3 g/d,连续3 d,血ALb≥35 g/L,NS症状完全消失,肾功能正常;②部分缓解:尿蛋白定量0.31~2.0 g/d,连续3 d,NS症状完全消失,肾功能好转;③无效:尿蛋白定量2.0 g/d,NS症状未改善甚至恶化,肾功能无改善甚至恶化。
2 结果
93例患者中,症状完全缓解70例,部分缓解19例,无效4例。除3例患者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余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副反应。
3 护理指导
3.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激素及相关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应事前将激素的副作用和预防方式告知患者,停药后相关副作用可消退。必要时与患者家属相沟通,嘱家属多与患者沟通,并监督患者回家后的治疗情况,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
3.2 饮食指导 根据NS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相应的个体化饮食指导。嘱患者戒烟酒,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
作者单位:710025 西安市第九医院护理
低盐、易消化食物,应少食多餐,切忌暴饮暴食。NS患者蛋白较低,应适量补充蛋白质,特别是含有丰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鸡、鱼等。如无明显肾功能损害,每日蛋白摄入量1 g/(kg·d),慢性肾功能损害患者,则应低蛋白饮食0.6 g/(kg·d);NS患者多伴有水钠潴留,应低盐低钠饮食,3 g/d,同时应限制水的摄入,以减轻水肿,防止血压上升;高脂血症患者应低脂饮食,少食油腻肉质食物,多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2]。
3.3 预防感染 NS患者长期低蛋白血症,加之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机体免疫能力降低,很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应嘱患者保持室内整洁干净,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保暖,防止感冒,避免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接触;做好口腔护理,每日早晚刷牙,经常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做好皮肤护理,经常更换床单、被罩,勤换衣服,擦洗皮肤动作轻柔,避免皮肤损伤,皮肤损伤后注意伤口清洁消毒,预防褥疮发生;室内应用器具经常消毒;室外活动时应戴口罩,避免到人员集中地带活动防止感染。
3.4 用药指导 根据病情需要,长期及逐渐减量服药,正确讲解激素治疗的必要性和方法,应严格执行医生的医嘱,定时、定期、定量服用,定时复诊,不能突然停药。向其讲解激素应用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如有不良反应事件应及时就诊。
3.5 运动指导 NS患者蛋白大量丢失,如过度活动及运动,会加重蛋白丢失,嘱其多休息,可从事轻度体力活动,比如散步,打太极拳,以不感到疲劳为度,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动。
4 小结
NS临床治疗多采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类药物治疗,容易引起感染等并发症及副作用。本研究中应用激素治疗NS患者,治疗中和治疗后配合精心的护理及生活指导,93例患者中,症状完全缓解70例,部分缓解19例,除3例患者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余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说明激素治疗NS期间,通过加强对患者的整体护理和生活指导,能减少并发症及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潘华,潘红.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34例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7,13(3):12.
[2] 夏青.肾病综合征的饮食护理体会.现代保健杂志,2006,3(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