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2011-04-17刘校瑾李广丽陶春燕
刘校瑾 李广丽 陶春燕
【摘要】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手术均获成功,术后7~12 d拆线,患者术后消化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治疗效果良好,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加强手术后病情的观察和精心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护士应熟练掌握术后护理的要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护理
作者单位: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近年来,胰十二指肠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是一种复杂且对患者有侵袭性的手术,如果术后护理不当,甚至会危及生命。我科自2007年2月至2010年10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0例,通过护理观察,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35~78岁;均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经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术后消化功能恢复良好,且并发症少,效果良好,均顺利康复出院。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讲明手术治疗该病的重要性,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该病的知识,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因手术范围广、时间长、患者衰弱,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每15~30 min测量血压、脉搏、呼吸1次,术后24 h给予心电监护,待血压、脉搏、呼吸平稳后改为每4 h测量1次,持续3 d,根据血压、心率、尿量调整输液速度及量,维持有效血容量,记量24 h出入量,注意口腔及皮肤护理;患者术前多合并糖尿病,术后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等升血糖激素升高;或胰腺大部分切除术后,胰岛素分泌减少,使术后血糖升高[2],应遵医嘱监测血糖。
2.2 营养支持 严密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度,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输液勿过多过快,保持液体进出平衡;静脉补充所需营养,输入人血白蛋白、新鲜血、血浆,纠正低蛋白血症;早期进行肠内营养,良好的营养状况可以增加手术的耐受力,可提高免疫力及手术质量,且可减少并发症。
2.3 胰瘘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常见[1]和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妥善固定好引流管,引流管的长度要留有翻身的余地,要防止套管滑脱;严格无菌操作;调节好吸引压力;控制冲洗速度:根据冲洗液混浊程度,调节冲洗速度,早期快速冲洗,之后持续缓慢冲洗;引流瓶内吸出的液体要及时倾倒,每24 h更换1次,并做好记录;术后要注意腹腔引流的性质和量,测定其中淀粉酶,一旦发生胰瘘,早期应保持引流通畅,漏出液较多时应用负压吸引,可给善宁0.1 mg2次/d皮下注射,并保护腹壁皮肤,胰液漏出在适当处理后常可自愈。
2.4 出血 胰十二指肠根治术因手术范围大[3],吻合口多,腹腔内出血多发生在术后48 h内,应密切观察腹腔引流液的性质和量,严密监测心率、血压、尿量的变化,本组1例出现腹腔内出血,因发现处理及时未造成不良后果,应注意患者若出现烦躁、口渴、脉搏快、血压下降为失血性休克的表现,应考虑腹腔出血的可能,一旦明确诊断,立即予以止血药物:如立止血1 ku肌内注射,1 ku入壶,并补充血容量,输血等抗休克治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手术探查及止血。
2.5 肺部感染 每天进行室内通风2次,限制探视;定时翻身、叩背;鼓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切实做好口腔护理2次/d;观察呼吸的变化,加强听诊,同时留痰液做培养,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本组无一例肺部感染发生。
2.6 应激性溃疡 应激性溃疡多出现在术后1周左右,与手术创伤较大,患者应激程度较低,体内激素分泌增加有关;为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术后应使患者做好充分准备以减少精神应激,术中尽量缩短时间,术后给予营养支持,术后预防用药:给予0.9%盐水250 ml,泮托拉唑40 mg静脉点滴1次/d,一旦发生应激性溃疡,立即给予0.9%盐水100 ml,加凝血酶1000单位胃管注入,闭管1 h,每4~6 h重复1次,直至胃管内血性液消失。本组有2例发生应激溃疡,因及时处理均痊愈。
2 结果
本组手术均获成功,术后7~12 d拆线,除1例出现肺部感染、2例应激性溃疡经及时对症处理均全愈,术后未发生继发性出血、胰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患者术后消化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治疗效果良好,均顺利康复出院。
3 小结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较复杂,创伤大,极易出现并发症,胰腺癌患者往往全身情况较差,为术后护理增加了一定难度。加强手术后病情的观察和精心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护士应熟练掌握术后护理的要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邹彩容.3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观察与护理.当代护士,2006,6:21.
[2] 何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2例的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5):1162-1163.
[3] 孙鹤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观察与护理.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5):63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