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彼岸——记马里诺·马里尼的雕塑作品
2011-04-17林尧byLinYao
■ 林尧 by Lin Yao
1901年2月27日,托斯卡纳,这个经历了古希腊文明的沐浴与文艺复兴洗礼的意大利小镇,诞生了20世纪超现实主义雕塑巨匠——马里诺·马里尼。
马里尼自幼爱好美术,14岁到佛罗伦萨学习绘画。在这个艺术的殿堂里,他呼吸了古典主义的每一分空气。1929年他到蒙扎美术学院任教讲授素描,同年创作了第一件雕塑作品《人像》。这是件赤陶制作的双人胸像,没有华丽的修饰,单纯、朴实、古拙、凝重,给人感觉仿佛是悠远的埃特鲁斯坎文化的复活,充满了浑厚的意大利古风。显然,马里尼一开始并没有投入到20世纪初风起云涌的现代主义艺术革命中,而在意大利古老的文化中挖掘自己艺术生命的源泉。
马里尼的艺术风格承于古埃及、古埃特鲁斯坎文明,而与古希腊雕塑特别是文艺复兴后的古典主义、巴洛克风格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是毫无联系。灵魂属于古典文明的他只专注于人类启蒙时代的古典文化,在古罗马、古埃及和古代中国的雕塑中吸收着艺术的养分。他的作品大部分集中于三个题材;《女神》《肖像》和《骑士》。《女神》的构图呈现出古罗马雕塑的式样,直立,右脚支撑,左腿微微放松,无头手。胸腔与盆腔几乎没有转动,给人以庄严、稳重之感。这种古典主义的图式一直保持在马里尼的雕塑中,在其它作品里,几乎难以见到胸腔与盆腔的方向性运动,均保持一个面向,或站、或坐、或骑马,拒绝一切身体运动所带来的优美、灵巧、热烈,而走向严肃与稳重。他有意抹去头和手,只留躯干与双腿,一方面留下一种古代雕塑经历时间所带来的残缺之感;另一方面,抹去头手的情绪,用躯干本身说话,饱满结实的形体透出一种内敛的宁静和唯美。宽大的盆骨、浑圆的处理显示出一种早期文明的丰收、母性与力量。
肖像是马里尼创作的另一个永恒主题,在他一生400多件作品中,有三分之一的题材都是肖像创作。他们涉及音乐家、画家、雕塑家、政治家、作家、商人等各个行业,马里尼在此显示了自己卓越的雕塑天赋与才能。对雕塑形体的认识,对人物性格的把握都达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他每一件肖像作品创作时间都非常短暂,迅速抓住人物的性格和生命力。他说“我首先看到的是形,分辨出他是圆还是长的这些本质元素。你必须立刻发现它们,并将它们固定在自己的脑海中,然后立即进入到人物的精神世界中去……”马里尼在这里道出了自己肖像创作的奥秘。整体上把握对象的“形”——是圆还是长这些本质元素,在不破坏头像特征的情况下隐匿不必要的细节,把握住头的“形”。然后再迅速进入人物的精神世界。所以,马里尼的肖像作品总是以单纯、简练的面貌示人,形体内部的张力从头顶贯穿到脖子,一气呵成,仿佛水中的一颗颗鹅卵石,毫无阻力的圆润,坚硬,充满了内敛的力量。
“我将自己的精力分散在三类作品上:肖像、果神、骑士,而肖像是我的最爱,通过肖像这媒介,我极力去体现一种诗一般的意境,而非模特的表情与性格,就算是个非常善于交际的模特也不例外,每个人脸上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这种诗意……”显然,马里尼在这里寻找的是一种共相,一种彼岸世界永恒存在的东西。“在我的肖像里,我相信我已经以我的方式整合了这个世纪的历史……”可见,在众生浮华的背后,马里尼极力捕捉西方社会共同的思想与困惑,用一件件肖像反映那个时代欧洲民族共同的命运与精神。
骑士这个形象在欧洲民族里有着深刻的文化寓意,贵族、精神、荣誉、高贵……是基督教——希腊文明命运和前途的象征。1934年,马里尼参观了德国Bam berg教堂亨利二世骑马像,这个充满欧洲精神象征的符号给予了他创作的巨大动力。马里尼在此找到了一个可以注满自身精神追求的巨大容器。从1935年开始,《骑士》便成为了马里尼毕生孜孜不懈的创作主题。在《骑士》身上,马里尼完成了自身艺术追求和探索的转变。在早期的《骑士》中,骑士和马的关系较为平和,骑士静静地坐于马上,拉着马缰,仍然保持头胸盆骨中轴线的笔直。马直立或提起前腿稍微行走,保持了古罗马英雄雕塑纪念碑式的构图。整个雕塑较为安静、朴素、写实,并且在马的形象中,我们能找到古代中国唐风汉韵的影子。从40年代中期开始,《骑士》风格开始变化,静态的构图与风格开始转向激烈与不安,对人物和马的刻画开始削弱,重点转移到突出整体构图的形式感上,即探索人与马之间空间、比例关系上的构成关系。这时,人物和马的细节、运动关系开始减少,形体处理以面的关系进行概括,仿佛削出来一般。这个时期我们能明显感到马里尼受现代主义风格的影响,对形体、体量的塑造转向空间的探索与构成。马的动态开始几何化,四肢直立,头、脖、躯干呈水平状,与人的垂直构成了明显的直角,显示出一种干枯、刚硬的力量。雕像的情绪变化也开始增大,激烈地运动,仿佛从前期的和平的生活走向了战争硝烟。从前骑士的高尚与贵族感丢失了,出现了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挣扎和绝望。此时马里尼内心一定是充满不安和痛苦的,刚刚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他和欧洲大地带来了深刻的创伤。“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安宁的世界里,这种不安宁是从一种混乱的中心出发向外一波一波地蔓延……骑马像表现的是我们这个时代事件给予我的焦虑。”
1955年,马里尼创作了《奇迹》这件著名的木雕作品,强烈的形式感和令人窒息的绝望感深深地撕裂了空间与观者的心灵。倒地的马跪前蹄,头着地,后腿直立,奋力撑起躯体。骑者向后仰躺在马背上,仿佛是马跪前蹄前被抛的一刹那,显示出极为强烈的动势。整个雕塑构图取法三角形,向后仰躺的骑士躯体与倒地的马头指向相反的两个方向,产生出相互冲突的强大张力,仿佛从中间撕碎空间,震撼人们的心弦。
在《奇迹》这个时期,骑士们再也不如前期般镇定和从容了,脱去了高贵的外衣,裸露出内心的真实。他们或倾倒在半空,或仰望天空,或张开双臂。似乎在呼号,发问与嘶叫,他们每一个动作,他们每一个构图都显示出一种痛苦,一种挣扎和一种渴望。曾经的欧洲民族的精神支柱在这里仿佛陷入了悲痛与迷惘。马里尼借着骑士与马宣泄着自己的情感,将他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感受到的苦难凝聚为一个个痛苦的骑士作品。
1962年,作品《尖叫》问世,代表了马里尼《骑士》系列走向了巅峰。在《尖叫》中,我们再也找不到一个具象主义下完整的形,一堆横向排开的几何形组合在一起,在空间中挣扎、扭曲。看似凌乱的构成、尖锐的形体与灰冷的色调让人感到一种冰冷、死亡和凋零。这仿佛是马整体形象破碎后的几何体,是一片废墟,更是灾难后的遗迹。马里尼这时已经完全放弃了以往的塑造方法,以一种简练的概括和纯粹的构成来完成这作品。每一个尖锐的体块都相互连接与冲突着,充满了矛盾与争斗,两个模糊的马头朝着相反的方向嘶叫与哀鸣,在空间中构筑成一个环绕的S形,两个马头相互呼应,聚拢观者的视线。
《骑士》是马里尼艺术精神和历程的最为完美的勾勒。在塑造方法上,马里尼从前期的古典主义塑造方式转向后期构成主义处理方式,形体在不断地削减,削减到最后只剩下单纯的尖锐的几何形体,以一种空间构成的方式存在,宣泄着作者的思想情绪。从内心情感上,他经历了前期的平稳平和,从追求古典艺术的肃穆与内敛走向后期对现实生活的痛苦,绝望。古典主义的英雄形象在《尖叫》中完全破碎了,他用一个遗迹一样的作品来诉说着人类高贵精神和理性的坍塌与一切存在的毁灭。
每个人身后都有着自己民族的思想和文化。当他到这个世界上来时,便已然接受了这预备好的一切。马里尼便是如此,他沉浸于意大利那悠久古老的文明,在遥远的埃特鲁斯坎和古罗马文化中寻找着自己的精神源头,他用自己作品的痛苦和哀伤来展现着自身对意大利民族的深沉热爱。他给20世纪上半叶动荡、迷惘的欧洲民族找到了自己文明的发源之地,为此岸现实生活的痛苦找到了一个彼岸精神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