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雕塑与空间:第17届中国雕塑论坛综述

2011-04-17byourreporter

雕塑 2011年6期
关键词:雕塑空间艺术

■ 本刊记者 by our reporter

2011年12月17日,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雕塑》杂志社、中共枣庄市委宣传部以及枣庄市文联主办的第17届中国雕塑论坛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古城举行开幕仪式,与会的主要领导嘉宾有:枣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景瑞,枣庄市政协副主席王宗兰,台儿庄区委书记王广金,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副秘书长王永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赵萌、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王中、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于小平、北京龙吟文化艺术品投资集团董事长林建洪、《雕塑》杂志执行主编宋伟光等。开幕式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主任朱尚熹主持,台儿庄区委书记王广金介绍了台儿庄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绝大多数嘉宾知道台儿庄,是因为李宗仁在这里指挥了台儿庄大战,取得了中国抗日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第一胜仗。通过王广金书记的介绍,才知道原来这里是京杭大运河中的一段,由运河带来了商业的繁荣,汇聚了中国八个地方的建筑风格,只是由于日军的侵略,原来的古城被夷为平地,现在的台儿庄古城是在2008年开始重建的,是一个需要重新注入文化活力的古城。经过简短的开幕式,参加此次论坛的代表们在古城的西门进行合影留念。

上午9时30分,第17届中国雕塑论坛的主题论坛正式开始。本次主题论坛持续了一整天的时间,分为上午和下午两场,共有13位代表宣读了论文。上午的论坛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赵萌主持,下午的论坛由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王中主持。论坛开始,赵萌指出,自首届中国雕塑论坛到本届已经是第17届了。17年的历程是一个艰辛的历程、但也是一个辉煌的历程,论坛的组织者为推动中国的雕塑艺术和学术理论的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它给中国雕塑界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即使是保守地估计,每届论坛精选出的论文以60篇计,参会人员以100人计,那么在这17年中,它至少产生了近1000篇文章,参会的人数达两千人次。这是两个有着相当分量的数字,它标志着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和业界的同仁们为推动中国的雕塑事业,所作出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这种对于中国雕塑文化的持续建设与热情是颇为令人感动的。

范伟民社长作为中国雕塑论坛的发起人和指导者,第一个宣读了题为《雕塑空间形态的轨迹与延伸:第十七届中国雕塑论坛主题阐述》的论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指出,雕塑与空间的探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当下语境中重新审视雕塑的本体语言,对于深化雕塑的表现功能有着重要意义,雕塑与空间关系的构造问题,仍然有深入挖掘的必要。范伟民概括地梳理了西方雕塑与空间关系的演变历史,从古希腊到博伊斯,每一个时期的雕塑家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地拓展这种空间观念。他总结说,本届论坛“旨在进一步探讨在当下文化语境下雕塑艺术创作的材料、手法、表现方式等本体问题,旨在探讨雕塑艺术这种具有空间性艺术在演进过程中的多项度的发展可能,旨在探讨雕塑与心理与环境之间‘构造’关系”,雕塑由三维走向多维,这是雕塑发展的必然,我们应当依托雕塑的本体语言不断探索它与空间的关系。这篇具有提纲挈领性质的文章,给本届中国雕塑论坛定下了基调。

随后宣读论文的王中以其一贯的批判态度,对中国当代公共艺术提出了质疑。他指出,公共艺术在中国是被误读的,这种情况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发生在现代城市建筑中,即使是在对中国古代建筑的改造利用中也同样存在。他举例说,明代十三陵在原来的布局中,空旷的原野和高大的建筑以及山陵会给人们一种敬畏感,但是现在在神道周围种满了树盖满了兜售纪念品的小房子,空间格局完全变了,这种敬畏感荡然无存,那么,“你怎么能怪游客爬到那些石雕神兽上面去拍照留念?”他提出,城市的建设逐渐让市民缺少了愉悦感,城市建设应该多聆听专业人士的意见,而不是领导们的声音;要让城市的建设具有立体感,而非仅仅在平面上下功夫。一个城市应该有尊严,公共艺术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它最终留给世人的应该是精神上的东西。

翁剑青的文章为《雕塑空间的若干维度与意味》,他以严密的逻辑将雕塑的空间形态和意味归纳为自身呈现的物理性的以及显现的心理性与体验性的两部分。前者可以分为三种方式:1、封闭性及内聚性空间;2、开放性、构成性及贯通性空间;3、活动性及发散性空间。而后者则可以分为衍生性及想象性空间、邀请性和可参与性空间两种。他认为,公共艺术应该吸引公众进入其中,使得那些公共场所成为公众活动的空间,才能实现公共艺术的价值,产生实际效应。

在一些学者眼中,雕塑不仅仅是形而下的雕塑作品,它还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比如邓乐的《雕塑空间》一文的开篇就这样写道:“雕塑不仅是雕塑,同时还是艺术活动中关于改变空间的方法论。”他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汉语“雕塑”一词的词性进行分析,将其作为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三种不同形态来研究雕塑的内涵与外延,探讨雕塑空间的多种可能性与潜在价值。前面两种词性一般人都能理解,而作为形容词的“雕塑”,邓乐是站在“从体量雕塑向时空雕塑概念转化的观念角度来看的”。在这篇文章的另外一部分有关“空间”的讨论中,他着重分析了西方现代艺术家的作品,他说:“空间的存在是永恒而客观的,但悟到的空间才是空间,可创造的空间才是艺术空间,空间艺术才能进入到我们当代的知识范畴、表现领域。”在文章的结尾,他提倡花一些时间研究艺术学中的本源,让艺术家的灵感来源不至于枯竭。

黄丹麾将雕塑的空间分为静止空间和动态空间。在静止空间中,他分析了摩尔和贾科梅蒂的作品。他指出,摩尔将空间由雕塑本身向周围的环境延伸和扩张,其作品的精神内涵与中国的人文精神具有极大的相似之处。摩尔以雕塑包围空间,使雕塑出现了空间之中还有空间的特征。贾科梅蒂的作品则具有丰富的视觉和哲学源泉,以压缩扁长的异化空间开启了雕塑的新境界。在动态空间部分中,黄丹麾分析了杜尚、考尔德等人的作品。动态雕塑与光效应及金属焊接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而发展到多媒体雕塑时代,画面、声音、背景、光电等手段全部都用上了,从各个角度刺激人的感官。雕塑由静止的三维空间走向多维的动态空间,这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这有力地说明任何有关雕塑的定义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总是处于发展的过程之中。”

亨利·摩尔是现代雕塑中绕不开的一个人物,在本次论坛中,几乎所有的文章都谈到了亨利·摩尔,但是,以亨利·摩尔的雕塑作为个案来研究雕塑空间的只有滕小松的《形而内外:亨利·摩尔的雕塑空间拓新》。“形而内外”的概括并没有脱离雕塑的本体意义。摩尔的各种探索源于他对布朗库西那种超然的空间以及贾科梅蒂舞台布景般的空间的怀疑与拓展,从而以开洞、断体、穿弦这三种手法作为自己的注册商标进入雕塑史。滕小松指出,开洞和断体是摩尔试图在形体内拓展空间,穿弦则是他企图在形体外拓展空间。他简略地指出了摩尔这三种手法的起源和动机:开洞是想摆脱布朗库西的影响,断体是在一次对雕塑草稿的修改过程中偶然得到的暗示,穿弦则是在科学博物馆观看时受到一个数学模型的神启。这三种手法是摩尔对于雕塑自身的形体空间做出的新探索,但是实际上,他的空间观念十分前卫和宽泛。在对待雕塑的环境上,他也常常费劲心思。滕小松以雕塑的草稿研究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在这一方面有着更多的体会,他从摩尔的一张雕塑草图上得到了启发,提出了“预设空间”的概念。研究雕塑史上的雕塑家,其目的仍然是为了给当代的雕塑家一种参照,所以在文章的最后滕小松提出:“摩尔用草稿对空间所作出的成功预设与表现,是非常值得当今的雕塑家学习和借鉴的。”

乔迁将雕塑与空间的关系视为绘画中的“图——底”关系,但是他也指出,雕塑中的“图——底”关系存在着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并且有时候这种“图——底”关系会组成密不可分的整体。在西方,雕塑家主动地去追求这种“图——底”关系要到罗丹之后,此时,封闭的形体被打开,空间和光影也被视为雕塑的创作元素纳入进了雕塑本体之中。20世纪初,“负空间”的概念又被引入雕塑领域,作品的结构本身获得了独立的生命力,从而使雕塑在空间运用的自由度上获得了无限的可能。乔迁将雕塑在空间形式上的历史发展作了一个简短的梳理,但是在演讲的最后,他总结说:“在当代,雕塑与空间是不必讨论的问题。”

尽管在乔迁那里这个问题不需要再进行讨论,但是曾岳仍然提出了“折叠空间”的概念。这个现象主要发生在多媒体时代,“将形色质媒、声光影像折叠成新的雕塑景观‘场维’,由多媒质叠现空间丰富的精神内涵。”它突破了雕塑的象征与叙事层面。曾岳以自己参与设计的川美新校区为例指出:“以折叠的方式,它能创建一个存储、交互记忆的空间深度。”现代雕塑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它与许多学科和材料相互穿插,导致“空间折叠”,其目的在于让雕塑艺术介入信息大空间,重塑艺术的空间深度。

与众多的学者以西方雕塑为例说明问题不同,谭勋站在中国文化本位的角度来思考雕塑与空间的问题。他认为:“当代雕塑观念的拓展重点最终还是思考在知识体系融合后的思想观念如何表达上,其需要观念上的反思和视觉经验上的不断转化过程。我们需要传达的是东方的文化和价值观;表现的是中国自己的民族气息、民族特色;传递出我们自己的审美品格,也就是当代东方的审美品格。”站在当代立场,以传统文化为视角,他从本源、物我、物格、人格、天格这五个方面详尽分析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关于雕塑的物质技术资源和思想观念的精神资源。

参加论坛的学者绝大多数都来自于大专院校,教书育人自然是其本职工作,于俊峰的文章就主要谈论雕塑教学中的空间观念问题。他指出,雕塑教学中的空间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专业训练的问题,也是雕塑空间的自然属性与心理和文化属性的问题。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空间意识的启发,除了正空间之外,确立学生的“负空间”意识尤为重要。其次,要将学生对雕塑空间感知观念进行拓展,使其明白空间的探索永无止境。最后,着重对学生的雕塑空间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文章的最后,他提出,对学生的雕塑的空间观念的培养“不是模仿而是感觉与体验”、“不是固定的思路而是思路的拓展”、“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整个雕塑的创作过程”。

另外的一些学者本身就是雕塑家,他们在自己的文章中,结合自己的作品,强调个案的研究。例如,景育民的《对接·启程——一个旅游城市空间的公共艺术实验报告》和韦天瑜的《“介入”公权力?——上海世博雕塑策划》就是如此。前者以自己在北戴河火车站所做的公共艺术为例,后者则以上海世博会的一次策划为例,讲述了一个艺术家在创作一件公共艺术作品时的艰辛。相对来说,同样是雕塑家,朱尚熹的演讲则要显得自由而宽泛,他不断地强调雕塑的本体性,指出雕塑创作与雕塑理论都有各自的体系,雕塑家不必受到理论家的言论所左右。他以斩钉截铁的语气说,雕塑必须是什么,而不应该是什么。他说,在当代中国雕塑家这里,必须要解决空间问题,空间问题是雕塑家的根本问题。许多当代雕塑家缺乏纵向思考的能力,只是横向拓展自己的作品,导致了许多作品雷同。雕塑不是文学,不要矫情地讲故事;也不是哲学,不要空泛地谈论观念。

本届论坛精选了50余篇学术论文,因为时间有限,不能全部宣读,所以在这里做一个简略地介绍。宋伟光以严密的逻辑和轻松的文笔饶有兴致地阐述了时间性艺术与空间性艺术的历史脉络,贯通古今,横跨中外。阐述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提倡艺术家不应该过分强调观念,而更应该回归艺术本体。在文章的结尾,他担忧地指出:“当代艺术它关注的是艺术之外的东西,但这也许正是当代艺术所缺失的。”陈绿寿的文章站在画家的角度,谈论了空间艺术中的艺术空间,它指向公众心理层面但是又不脱离物理空间。杜国建讨论了当代雕塑中的物质空间和造型内涵,对中国当代雕塑家寄予了希望。郭秋英立足于山西本土,分析了善化寺金代彩塑的保护性维修。何力平以一种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警告当代雕塑界:雕塑形式创新正在走向毁灭。孙振华在《雕塑与空间三题》中表述了人类空间思维与雕塑的关系问题。孙龙本谈的是环境雕塑与城市空间的功能、尺度以及风格材料,许正龙谈的是实空间与虚空间。杨晓见以散文一样的笔调来阐释自己对雕塑空间的理解,王强分析了中国古代雕塑的空间处理手段。蔡增杰探讨了当代雕塑中的色彩问题,黄胜则从现代雕塑中区挖掘里面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的空间意识。顾春芳站在形而上的高度,表述了雕塑空间的美学构成。同样是结合具体案例来分析,刘志超指向的是当代城市户外雕塑的背景与空间层次,而司开国以绍兴为例指出合适的现代雕塑能够激活古城空间。罗瑾研究了安放在户外的建筑式的陶瓷雕塑的特征,谷重介绍了湖湘木雕与实用空间的关系。钱瑛从心理空间出发来研究雕塑,蒲鸿指出当代雕塑的艺术实践正在由可视性空间转向剧场化空间。有一些文章将视角伸向中国古代雕塑,例如谭金平比较了秦汉雕塑之间处理空间方式的异同,而吴灿则将注意力集中于敦煌雕塑的“塑”与“绘”的问题。更多的文章将现代城市公共雕塑作为重点来研究,王洋指出公共艺术的建筑性正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更为丰富的角色,温洋探讨了城市公共环境中的雕塑与建筑空间的关系,王忠林通过对雕塑空间的敬畏感的分析指出当代雕塑中的这种敬畏感正在丧失,祝帅通过分析公共雕塑与空间关系表明公共雕塑与设计类学科的关系更为接近。此外,夏娃强调了当代雕塑中所包含的时间性,曾令香表明艺术家应该尊重艺术作品安置的场所,全惠民分析了室内装饰壁画发展的新趋势。学者们的知识背景和治学方式都有不同,因而给这届雕塑论坛带来的观点也就显得异常丰富和鲜明。

在主题演讲结束之后的自由讨论时间里,许多学者的观点有时会争锋相对。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的雕塑家赵军安提出疑问:“为什么在台上演讲的学者谈的都是西方雕塑和抽象雕塑,而几乎没有人谈具象雕塑和中国传统雕塑?”朱尚熹和乔迁都说:“我们谈的只是雕塑和空间,不分具象和抽象,东方和西方。”在后来,各种观点交锋到了白热化阶段,北京大学教授张浩达站出来提醒说:“我们在使用概念时需要准确理解它的来历和出处。”《雕塑》杂志执行主编宋伟光也批评当代的理论家“套用概念”“制造概念”,并没有“回到原点思考概念”。大家带着对雕塑的热爱,站在各自的角度阐述自我的观点,气氛热烈而融洽。

12月17日晚,来自北京汇众科技公司的高飞镝和周宇在马可波罗会议室举行了“数字雕塑研究与应用”的讲座。12月18日,雕塑论坛组委会分别举行了分组研讨会。其中,由朱尚熹主持的“雕塑规划建设”在马可波罗会议室举行,张浩达主持的“人文关怀与公共空间”在三恪堂会议室举行。前者立足于现实,侧重于对台儿庄古城的规划建设进行出谋划策;后者立足于学术,侧重于从精神层面来谈论公共空间与人的关系。

本届中国雕塑论坛移师山东台儿庄,使“雕塑与空间”的学术主题延展到更加切合中国“雕塑规划与建设”的实际问题中来。延展出由雕塑本体性意义所引发出的多项度、多元性问题。本届论坛不仅仅具有其学术意义,同时且具有理论建构与雕塑的实际空间场域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指导深化雕塑规划与建设的实际性意义。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态度不仅在本届论坛中得以体现,这也是历届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的中国雕塑论坛的主要出发点。这已经成为论坛的学术特色了。

17年了,17届了。本届雕塑论坛置于当下艺术的语境中来探讨问题,是具有新的价值的。第17届中国雕塑论坛表现出了良好的学术气氛,必将进一步为中国当代雕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正如范伟民在论文中指出的那样,本届雕塑论坛的召开是为了“使雕塑艺术的发展与人类的思维轨迹相互印证,使我们的雕塑艺术展现出富有精神气质的时代风貌”。

猜你喜欢

雕塑空间艺术
巨型雕塑
空间是什么?
我的破烂雕塑
创享空间
写实雕塑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