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模式的吉林实验
2011-04-17董俊
文|本刊特约记者 董俊
“这个产业有他自己的生命力,需要慢慢地成长,需要市场一步步拉动。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得很累,但是会越来越好。”洪浩表示。
“我国现有生物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潜力相当于22亿吨标准煤的能源商品,这里有10万亿的存量资产,将会有成千上万家企业进入,可带动5000万~6000万人就业。”身为武汉东湖高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上市公司的掌门人,董事长陈义龙的呼声余音在耳,而“商业化道路尚需时日”又是大部分生物质能源产业人士的共识。究竟中国式生物质能产业模式突破口在哪里?国内的商业化道路是否真的需要10~15年,甚至到2030年才能实现?吉林辉南宏日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运作实践为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烧“柴”供热
位于长春的吉隆坡大酒店多年来深受集中供热无法达到要求的困扰。从2009年起,酒店改用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这种燃料是用山上的树毛枝、枝丫材、树皮等林业“三剩物”压制而成,每公斤热值能达到4500大卡,相当于柴油热值的1/3。
吉隆坡大酒店的工作人员算了这样一笔账,酒店从使用这些成型燃料后,供热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在4.5万平方米的供热范围内,房间温度能达到24摄氏度,大大高于之前18摄氏度的室内温度。据统计,吉隆坡酒店比原来使用燃油每年要节约费用50%,减排二氧化碳3000多吨。
吉隆坡大酒店是吉林辉南宏日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的三大示范点之一。
“从供热来看,目前每吨蒸汽的成本价格,燃气、燃油分别是生物质颗粒燃料的1.4倍和2倍。随着经济形势回暖,石油价格回升,可再生燃料的效益优势还将进一步明显。”吉林辉南宏日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洪浩说,“另外,许多城市都存在着集中供热无法满足医院、酒店等一些特殊建筑用能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处于城市集中供热管道末端的用户,供热经常达不到要求,这是城市供热管道固有的结构性问题。同时,对于工业用能的蒸汽用户,由于蒸汽压力需求、时间需求不一致,加上管道热损失,一方面管道尾端20%~30%的用户得不到稳定的蒸汽供应;另一方面,集中供热公司也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生物质成型燃料恰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三剩物”中的能源市场
洪浩走上这条能源利用之路缘自一次偶然。洪浩的父亲原来在吉林农科院工作,受父亲的影响,洪浩攻读硕士学位选择了华南农业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开始搞农业开发。他首先想到了父亲同事、著名草地改良学家吴青年的种草治沙技术,早在上世纪60年代便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把这个闲置了40多年的技术找了出来,从2000年开始到2006年,每年都种植10多万亩草场,解决了大片碳酸盐土壤的盐碱难题,土地钙质恢复到80%以上。
看到洪浩成功了,吉林省林业厅负责人又提出希望解决东部山区的枝桠柴问题:常年堆积,量很大,容易引发山林火灾,如何变废为宝?这一难题启发了洪浩,让他看到了蕴藏在林区“三剩物”中巨大的市场潜力!经过研究,他确定了废弃资源能源化利用的方向。
洪浩说,最初是想直接引进德国技术,但经考察后发现,德国的技术参数是根据德国的资源特点设计的,所针对的原料主要是木材粉碎后的边角废料,各种成分相对单一。相比较而言,我国可供利用的树毛枝、枝丫材、树皮和边角碎料等原料则要粗糙的多,也复杂的多,所以设备研发只有自己重新做一遍。
2006~2008年,在洪浩带领下,其研发团队历经3年时间,研发了适应我国资源特点的生物质固体燃料成型核心技术,形成3项发明专利,产品通过了世界权威认证机构SCS认证。
2008年9月,宏日公司成型颗粒燃料终于从标准生产线下线量产了。他们将曲柳、杨木、桦木等采伐剩余物经过粉碎、成型、烘干等工艺加工成直径6厘米或8厘米、长度1~5倍于直径、每立方米1.1~1.5吨、每千克4300~4500千卡热值、可以直接燃烧的颗粒燃料。世代习惯烧木柈子的林区人,将原来多半弃之不用的剩余物变成了高热值可再生的商品能源,形成了年产量1.5万吨、产值1000余万元的新能源产业。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曾到辉南宏日公司考察。他认为,颗粒燃料在生物质能源发展中投资最少、社会效益最高、显示度最强,是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优势,具有广阔的市场。
截至2010年,宏日新能源已建成辉南、蛟河、王清3座标准化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厂,年生产能力达到4.5万吨。同时,已完成供热面积80万平方米,涵盖工业、商业、民用等各类客户,预计到2015年可实现生物质供热1000万平方米。
产业路径的探索
在洪浩看来,生物质能产业是一定能够生存下来的。目前,由于生物质能规模普遍不大,故受重视程度不大。而风能、太阳能则是靠政府的扶持,扶持力度很大,所以引来众多关注。
从国际、国内能源形势和企业运作实践出发,洪浩形成了对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的三阶段观点。他认为,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是贯穿一、二、三产业的产业链,生物质资源源于农林第一产业,成型燃料加工属第二产业,供热服务又是第三产业。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的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首先必须由政府主导,扶持龙头企业以市场化手段整合或建立产业链,创造出市场以吸引社会资本,目前我国正处于这个阶段;第二阶段,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社会资本的大规模介入,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会形成专业的产业集群,带来产业的爆炸式成长,目前欧洲正处于这个阶段;未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将带动农业形成能源农业,将林业的生态建设纳入产业成为第一环节,从而实现成型燃料产业与农林业共同发展的局面。
对此,东北林业大学马岩教授表示,目前我国林业每年有5.64亿吨废弃物可用作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每推动1亿吨林业废物转为固体燃料,每年将创造1000亿元产值,实现6000万吨标煤的化石燃料替代,通过CDM项目按目前的价格可以获得大约15亿欧元的减排收益;带动数百万人就业;减排二氧化碳1.8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