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纪念活动在京举行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2011-04-17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在5月20日环境保护部举办的“中欧生物多样性项目成果交流会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纪念活动”上,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说,经十几年努力,我国生物多样性相关法律体系已初步建立,保护机制逐步完善,生物多样性基础调查、科研和监测能力得到提升,生物就地和迁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李干杰说,今年是我国全面推动实施2011—2030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2011—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十年”的启动之年,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森林与生物多样性”,共同的目标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李干杰强调,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列为重要任务之一,《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也特别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4种类型之一,并在限制开发区中划分出8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类型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国家总体发展定位中已放到了重要的位置。李干杰透露,去年我国成立了由25个部门为成员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国家委员会,制定了活动方案,组织实施了系列活动。2010年9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明确了3个阶段性战略目标、8项战略任务、10个优先领域、35个优先区域、30个优先行动和39个优先项目,成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纲领性文件。
据悉,“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是目前为止欧盟资助的最大规模海外生物多样性项目,已实施了五年多。环保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庄国泰在会上透露,中欧项目在12个领域共取得了50多项标志性成就。其中,促进了将生物多样性纳入环评进程,创新生态补偿新模式,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2009年2月,我国正式启动了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评工作。”庄国泰说,在中欧项目支持下,环保部将生物多样性纳入了其中的北部湾和成渝两个区域战略环评,实现了首次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国家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评。中欧项目还在四川省甘孜州开展将生物多样性纳入矿产资源开发和旅游开发规划环评工作,结果已被当地政府采纳。
“中欧项目还对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生态补偿做了很多突破性的尝试。”庄国泰说,云南玉龙对农民被禁止利用野生植被资源的损失进行补偿;广西石灰岩地区对居民被禁止樵采,转而使用其他燃料的额外支出进行补偿等。其中,甘孜在国内首次引入当地寺院的资金注入人兽冲突补偿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