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闻的大众化之路

2011-04-16杨万里

中国地市报人 2011年9期
关键词:可读性南阳新闻报道

□杨万里

(南阳晚报,河南 南阳 473014)

经济新闻的大众化之路

□杨万里

(南阳晚报,河南 南阳 473014)

经济新闻在新闻报道中占有不小的比重。但长期以来,不少经济报道内容呆板乏味,缺乏可读性、鲜活性,以及报道公式化、概念化、数字化、浅表化等屡见不鲜。因此,经济新闻难写,而受众对一些肤浅的经济新闻也不欢迎,使读者群受到一定限制。经济新闻在报道的思想和方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恰恰是提高经济新闻报道可读性的“拦路虎”。本文从提高经济新闻报道写作的可读性入手,探讨了写作经济新闻如何走大众化之路,以及如何让新闻更具接近性和亲和力,以期经济新闻的写作更能体现民生民意、做大做强。

综观如今的经济报道,虽然经过有益探索,出现了许多新的报道方式和方法,但在大量的经济报道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沿袭已久的呆板模式。写作方法缺乏新意,存在公式化、概念化、数字化、浅表化等现象,另外角度雷同、题材老化,致使行文枯燥、乏味,没有可读性、鲜活性和亲和力,令读者望而生厌,难以卒读。

如何使经济报道活起来,使这类具有权威性、指导性的新闻作品具有较强的震撼力和穿透力,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渴望?成功的新闻实践表明,要想使经济新闻显露生气,为读者喜闻乐见,最关键的是要转换视角,创新题材,表现方法灵活,语言通俗,运用形象思维,把专业的东西通俗化、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宏观的事物微观化,经济新闻才能更具活力和魅力。

转换视角 让报道引人入胜

经济报道总是与各类经济现象相关,而这类经济现象多以静态的数字、工作总结、抽象图表、趋向预测等表现出来。要让经济报道有可读性并具有生活化倾向,只有转换视角,才能更引人入胜。

以前大量的经济新闻语言是枯燥呆滞的“专业术语+数字+图表”,让读者看了厌倦。实践证明,做经济新闻,如果不转换思维角度,由“成就新闻”向瞄准读者的诉求转换,并有针对性地将新闻从众化、通俗化,新闻永远都不可能得到受众的认可。

应该说,如今的读者群,对经济政策、经济信息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多是从自身的利益角度去认识经济政策和经济现象。怎样满足他们的需要,是经济报道工作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也对经济报道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方面,《南阳晚报》在一些经济新闻报道中有过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本报以《翻翻南阳人的小账本 看看他们的家庭CPI》为题,报道了在消费价格整体走高的背景下,老百姓的钱到底花在了哪里?市民感受离CPI的统计数据又有多远?但同时,本报又没有仅仅列举数字,而是通过市民的小账本以及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CPI等一些冷硬的概念和数据,尽量做得让整个报道主体明显,内容丰富,在确保经济报道专业性的同时,使文章更加大众化、通俗化,令人回味。

其次,经济报道总是与大的经济活动和现象联系在一起,看上去与百姓生活似乎没有太大关系。其实,如果转换视角,就会发现百姓与经济本身就是一个分不开的共同体,记者只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从百姓的视角切入,将经济现象与百姓生活、身边事结合起来,“大”题“小”做,就能让百姓从阅读中找到共鸣点、兴奋点,从而让读者与经济新闻贴得更近、更密切。

创新题材 使经济现象更生动

经济报道要想写得有血有肉、生动活泼,题材的创新和运用必须恰到好处,必须满足深层次受众人群从内容到形式对经济报道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领域取得的成就惊人,人们的经济生活方式和衣食住行变化很大,新生事物不断出现,但写作经济新闻时如果仍沿用原有的程式化方法,仅运用罗列数字来表现这些变化,不但表现力差、呆板,也不能给受众带来新意和共鸣,新闻效果不明显。《南阳晚报》曾推出一组系列报道《从“新”开始回顾“十一五”看发展新亮点》,该组报道用通讯的形式,从吃、住、行等方面,对南阳“十一五”期间的重大发展,赋予微观化表现形式,通过百姓的普通生活表现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以小见大,知微见著,读者不仅感受深切,而且看得见、体会深切,易引发共鸣,不仅拓宽了写作思路,还深刻地表现了当前丰富的经济生活,文章耐看,老百姓容易理解,系列报道刊发后深受读者欢迎。

另外,对于经济现象,要想更生动、全面地予以反映,以点带面也是一个好办法。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变化五彩缤纷、日新月异,要想整体全面予以报道、反映,全部连篇累牍大面积报道几乎不可能,这就需要报道者必须另辟蹊径,把局部有特点的经济事件突出“放大”,比如在报道南阳城区这几年居民收入整体增长时,《南阳晚报》在采写相关报道时没有仅列举数字,直抒南阳人这几年每人多收入了多少钱,而是通过两个普通家庭的前后变迁的对比,整体反映市民生活的重大改善,以局部的发展,彰显大局的变化和成就,生动再现经济形势下的丰厚内容,达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写法灵活 让新闻“立体再现”

经济新闻要想鲜活、生动,写作方法灵活、多变是关键。过去,经济新闻往往是“见木不见林”,写事不写人,写人不写思想,写思想不写情,单调、枯燥、乏味,总之,“平面”新闻多,缺乏立体感,难以引起受众的兴趣。

因此,经济新闻要想得到读者的认可,在把握经济报道特点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要注重经济事实本身的特征。

对于经济新闻而言,多一点灵活的表现方法,可以增强经济新闻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这就需要探索“立体”写作,讲究写作技艺,也就是说要全方位地用好“活”字,要讲究表现方法,抓住新闻的特点,让新闻“立体再现”,活灵活现。作者必须注重提炼语言、美化标题、巧用数字。写作时,要多用场面,巧用动词,最好不作平淡乏味的陈述,少概括,多表现,动静穿插结合,要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观察经济现象,文章中要有物、有人、有主题,不作表面文章,使内容可闻、可触、可感。

在手法上,要善于挖掘和捕捉最能表现文章主题的情节和现象,将经济现象和经济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用通俗的手法展现出来,用一些小细节去体现、深化主题,用具有代表性的情节激起波澜,使经济报道“动”起来,达到提挈全篇的作用。另外,在提升舆论氛围、提高影响力方面,要通过深度报道,如系列报道、连续报道、组合报道等形式,开拓报道深度,形成新闻穿透力。

语言通俗 让新闻大众化

要做好经济新闻报道,语言通俗是基本前提。经济因其自身原因,有着很强的个性特点,很多专业术语、名词外行人不容易看得懂,而作为媒体,服务对象是广泛的大众,因此,报道内容一定要“从俗化”,要让读者看得懂、看得明白。中国的汉语言十分丰富,任何高深的术语、冷僻的名词都能找到通俗化、语言化的解释。做经济新闻时,将专业名词、术语等技术性语言“翻译”好,也是写好经济新闻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对业务性较强的名词、术语,因其专业性和知识性较强,如果写文时直抒于文章之中,一般受众不明白所要传达的信息,就会在潜意识里抵触。但如果把专业术语转化为俗称或其他巧妙的解释,就会让人“柳暗花明”,耳目一新。在写经济新闻报道时,能够避开不用的专业术语、名词,要尽量避开不用,惜字如金,一字千鼎。

其次,做经济新闻,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拟人手法对一些经济现象进行报道,也会达到很好的效果。比喻或修辞手法都能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拉近受众与新闻的接近性,报道在形式上也比较通俗,易于被人们所接受。比如在报道物价上涨幅度时,如果仅写上涨的百分比,就显得呆板,《南阳晚报》在报道菜价上涨时,没有使用数字,而是形象地称“以前买一斤肉的钱现在只能吃两斤青菜”,不但语言通俗,而且意思表达明确,整个新闻报道也“活化”起来。

经济新闻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数字多。经济新闻离不开数字,但灵活生动的数字又不好掌握,使用如果不当,会让人感觉枯燥无味,反之,如果使用得恰到好处,却能为新闻增光添色。

将枯燥的数字进行堆砌是经济新闻写作的一大忌,只有活化、巧用经济新闻的数字,才能对经济新闻写作大有益处,这就需要提高写作者对数字的驾驭能力。写经济新闻引用数字时,关键在于要有“神来”之笔,巧妙点明所引用数字的目的和意义。数字只要巧用,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变、人变我新”,才能点石成金、沙里淘金,化腐朽为神奇,使受众顿有感悟,印象深刻,产生很好的效果。比如《南阳晚报》曾使用夸张扩缩法进行数字报道,南阳市两年建廉租房1450套,比上两年增长15%,这个数字不容易记忆与理解,进行报道时,标题为“两年来我市平均两天建两套廉租房”,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另外,对于数字使用,最好做到陈旧的、重复的不用,未经核实的不用,可用可不用的不用,切忌拖泥带水长篇大论。

猜你喜欢

可读性南阳新闻报道
可读性
本期缩略语表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一朵盛开在大美南阳的爱心之花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报纸专副刊可读性探究——以湖北日报《档案解密》为例
在增强地方时政新闻可读性上用足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