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渭北黄土台塬区水资源供需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1-04-14刘战军

陕西水利 2011年3期
关键词:渭北供水量用水量

刘战军

(陕西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 渭南 714000)

1 概况

渭北黄土台塬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0′~110°36′、北纬 34°08′~35°52′N,东起韩城市,西至陈仓区,南接渭河平原,北界北山,涉及渭南、咸阳、铜川、宝鸡四市的20个区县,是八百里秦川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面积广阔,大体呈东西向延伸,各土地利用类型总面积达21521.67km2,物产丰富,一直以来就是陕西省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之一。

渭北黄土台塬区属于典型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带,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该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0℃~12℃,通常7月份气温最高,约为26℃,1月份气温最低,约为-4℃。由于黄土自身的特性,含水量相对较差、热容量相对较小,所以黄土覆盖的黄土台塬区地表温度变化较快且变化幅度较大。春季气候转暖,地表迅速增温;夏季光照强烈,地表温度较高;秋季转凉,地表降温较快;冬季温度较低,地表大量散热。该区降雨量较少且年内分布不均,冬春干旱,夏秋降水稍多,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50mm~700mm,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8月、9月这三个月,这三个月的降水量一般占到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总体来讲,该区降水西部多于东部,南部大于北部。该区属于水资源短缺地区,地表径流除了泾河、洛河等几条过境河流流量稍大外,大部分河流流量很小,大多数为季节性河流,无水期长。渭北黄土台塬区土层深厚,地下水埋深一般超过50m,开发利用较困难。

2 供需分析

2.1 用水现状

根据部门用水统计显示,2007年渭北黄土台源区实际总用水量为14.04×108m3,该区水资源易用率为31.7%,已经超过联合国规定的30%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率标准。从该区的用水结构可以看出,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总量超过该区总用水的80%。其中,农业用水量为8.86×108m3,占总用水量的63.1%,由此可见,农业用水是该区用水大户;工业用水量为2.56×108m3,占总用水量的18.3%;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量为2.12×108m3,占总用水量的15.1%;生态用水量为0.18×108m3,占总用水量的1.3%;其他用水量为0.32×108m3,占总用水量的2.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该区水资源分配极不平衡,农业用水比重过大。

据资料显示,1990年~2007年,渭北黄土台源区总用水量由8.18×108m3,增加为14.04×108m3,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率为3.08%。由于近年来该区工业迅速发展,工业用水量由 0.97×108m3增加为2.56×108m3,增加了2.6倍多,变幅相对最大。随着人们对环境的愈加重视和大量生态环保措施的实施,生态用水需求不断增加,由 0.07×108m3增加为 0.18×108m3,相对变幅仅次于工业用水。作为该区用水的第一大户,农业用水比重由1990年的73.4%减为2007年的63.1%,呈逐年减少趋势。这一方面是由于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的挤占,另一方面也归功于该区农业内部种植结构的调整、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加强和改善。该区其他用水因受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精神文明生活逐步提高的影响,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1990年~2000年,其他用水由0.17×108m3减少为 0.1×108m3;2000 年~2007 年其他用水由0.1×108m3迅速增加为0.32×108m3,这反映了该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2.2 供水现状

根据渭北黄土台塬区的供水工程情况,主要可分为地表供水工程和地下供水工程两大类。其中,地表供水工程包括蓄水工程、引水工程和抽水工程;地下供水工程包括机电井工程。据资料显示,截止2007年底,已建成大小水库等蓄水工程近30座,总库容达0.88×108m3,基本设施灌溉面积约151.57×104亩;已建成各类引水工程约970处,总供水能力达 1.12×108m3,引水渠道超过500条,基本设施灌溉面积约覆盖141.04×104亩;抽水站约有240处,装机容量约8543kW,有效灌溉面积达113.26×104亩;已建成机电井约6160眼,总装机容量约74.68万千伏安,灌溉面积达139.7×104亩。

据统计,2007年渭北黄土台源区各类水源工程总供水量为13.24×108m3,较1990年相比净增长了2.46×108m3,年增长率约为1.15%,增速较快。其中,2007年地表工程供水量约为6.22×108m3,较1990年净增加了0.55×108m3;地下工程供水量约为7.02×108m3,较 1990年净增加了 1.91×108m3。虽然地表水工程和地下水工程供水量均在增加,但是地下水工程增幅较大,这和近年来机电井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2.3 供需矛盾

1900年~2000年,供水量均大于用水量,基本保证了台源区水资源的动态平衡趋势;2007年,台源区的供水量比用水量少0.8×108m3,出现供小于求的局面,近几年供水缺口更有明显增大趋势,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资料显示,2007年,台塬区实际常住人口为815.51万人,由此可以看出,以全国统一标准的人均综合用水量(500m3/人),测算的台源区可承载人口数量远远小于实际人口数量,表明人口严重超载。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黄土台塬区的水资源承载力愈显不足。台源区20个区县均属于水资源超载地区,这些区县的水资源承载指数均高于1.33,水资源超载率均大于33%。其中,武功县、径阳县、三原县、富平县、蒲城县、王益区为水资源严重超载地区,凤翔县、陈仓区、岐山县、扶风县、永寿县、乾县、礼泉县、白水县、澄城县、合阳县、韩城市、耀州区为水资源过载地区;金台区、淳化县为水资源超载地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限制该区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3 对策措施

为了缓解渭北黄土台塬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根据该区实际情况,特提出以下对策措施。

3.1 加强节水宣传

黄土台塬区水资源短缺已是事实,各地区、各部门要立足现状,大力加强节水宣传。激发全社会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切实深入推行节水型社会建设。重点宣传当前节水的形势和意义,普及节水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推广节水经验,树立节水模范。针对不同层次的受众,采用多种载体,有针对性的行节水教育,以求达到全方位的效果。为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健全和完善宣传节水活动的各项保障措施,落实人员和资金。

3.2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推广节水灌溉是干旱缺水地区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业效益的有效措施。不难看出,农业用水是渭北黄土台塬区的用水大户。因此,在保证农业增产增收的基础上,从节约农业用水着手,可取得显著成果。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可根据当地地形地貌、水源条件、财力水平、作物种类、经营规模等因素,分别采取不同的节水措施。在地理位置优越,地势平坦的地区可采用滴灌、渗灌等节水措施;对于靠近水源,地势相对起伏较大的崎岖,可从高处引水,采用低压喷灌、微灌等节水措施;对于距水源较远的干旱缺水区,可采用管道输水,膜上灌、沟灌等节水措施。

3.3 大力修建小型水利设施

大型水利设施的兴建不仅仅取决于财力物力水平,更重要的是受天然地形因素的限制,所以,解决渭北黄土台塬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主要还是要依靠大力修建中小型水利设施。修建小型水利设施,投资小、见效快,易于被当地接受,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力手段。修建小型水利设施包括:在田间兴修水窖,并将同一高程上的水窖用暗管相连,形成小型地下水库,积蓄雨水以备不时之需;开挖沟渠,并对新旧沟渠进行防渗处理,大大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增加机井数量,保证在一定区域内的机井分布;在地势较高地区修建提灌泵站,保证基本人畜生活用水和关键时期农业用水等。

3.4 加强绿化涵蓄水源

良好的植被可以涵蓄水源,改善微气候,加强黄土台塬区的植树种草力度是缓解该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虽然黄土台塬区的植树种草早已开始,但是其植被依然稀疏,这固然主要是由当地的气候环境造成,也和管护力度不够有关。所以,植树种草要植护结合,植一片成一片,成一片管一片,而且要管护到底落实责任。渭北黄土台塬区的绿化要依据实施区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对水土保持至关紧要的地段,种植水保林,并封禁治理,政府全额补贴;对水土条件较好的地区实行退耕还林,大力种植经济林,提高收益,最大程度调动当地人民积极性;对地势较高,水土条件较差的地区实行禁牧,并人工种植抗旱性强的低矮灌木,林草结合起来共同遏制水土流失。

4 结语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渭北黄土台塬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会越来越明显,其主要矛盾集中在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上面。虽然随着党和政府对黄土台塬区水土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视,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得不承认该区生态环局部改善和整体恶化的局面依然并存。研究黄土台塬区水资源供需特点,找到改善该区生态环境的科学有效的方法,不仅是再造秀美山川的历史使命,更是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渭北供水量用水量
成都市主城区日供水量的气象相关性分析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兰溪市供水需求侧气象条件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两个苹果品种在渭北旱塬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河南省供水结构变化及不平衡性
邢台市生态环境用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红色渭北颂
渭北明珠
——林皋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