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糊语的口译策略

2011-04-13

关键词:招待会译员口译

廖 建 乐

(中山大学 南方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心,广州 510970)

1 模糊语现象

语言是传达信息的工具。使用语言时,我们一般都尽量使自己的语言清晰、明了,并以为只有这样,我们的交流才会成功。而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往往难以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时,我们出于好玩或者礼貌等原因,甚至故意把话说得不明不白。这时,模糊语就产生了。比方说,一位朋友邀请你和你爱人一起去他家里吃饭,你明知你爱人不喜欢这个朋友,不想去,但是出于礼貌,又不能直接明了拒绝,于是说:“她有些事情,不方便去了。”至于是什么事情,你显然没有讲清楚。“有些事情”在这里就可算作模糊语。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高”和“矮”这两个词,就形容人的身高而言,多高算高,多矮算矮,众说不一。因此,这两个词是模糊语。

2 口译场合中的模糊语

模糊语广泛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口译场合也不例外。实际上,跟日常交流所用的模糊语相比,新闻发布会上使用的模糊语更值得译者注意,因为说话人很可能是有意使用这些模糊语以达到实现某种交流目的。而模糊语的出现往往给译者造成困难。因此,采取有效的口译策略对译者尤为重要。

3 模糊语口译策略实证分析

下面,笔者以中国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及当时中国政府译员的翻译为语料探讨模糊语的口译策略。经笔者总结,主要有四个策略:

3.1 模糊对模糊

这个策略是使用最为广泛、最忠实于原文的策略。采用该策略的前提是译文尽管也是模糊的,但不妨碍听众的理解。该策略最好地保留了原文的语气、文体,恰当地给听众留下遐想的空间。

1)…我们还有两位新任副总理,一位是张德江,一位是王岐山,他们都曾经担任过“地方大员”。

...And we have two more new Vice-premiers, Mr. Zhang Dejiang and Mr. Wang Qishan and they used to beinchargeofmajorprovincesandmunicipalities.

——2008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记者招待会

温家宝总理在介绍两位新任副总理时,将他们称之为“地方大员”,幽默之意不言而喻。“地方大员”在过去指担任重要职位的。该词并未具体点明他们的职位,因此算是模糊的信息。译员译为in charge of major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也未具体讲明两副总理的前任职位,以模糊对模糊,虽然未能保留温总理的幽默语气,也属难能可贵了。倘若换做笔译,也许还可以再对译文做推敲,换之以更为幽默的词,比如“heavyweights”。

2)……我们在确定今年的经济政策时,提出两个“防止”。

...In making the economic policy for this year, we have made it a priority to do two “prevents”.

——2008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记者招待会

这里“防止”一词显然是对中国某一经济政策的简称,之所以模糊是因为政策的内容不能单从该词得知,只能猜测该政策主要是为了防止某些对经济发展不利的因素产生。这里译者以模糊对模糊,译为“prevents”,动词名词化,可谓不得已而为之,但却又译得恰到好处。反正说话人这么说,我们也只能这么译了。

3.2 精确对模糊

由于其及时性的特点,译员在口译场合往往没有足够时间做到严格忠实于原文,即很难以模糊对模糊,给原文找一个相似的译文。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摒弃原文的风格,将其具体意思译出,以免僵硬的模糊对模糊的译法让听众摸不着头脑,毕竟听众的理解最为重要。

3)今天我还想加上一句话,就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And today I would like to add a few more lines that… one should not fear changes under the heaven, andoneshouldnotblindlyfollowoldconventionsandoneshouldnotbedeterredbycomplaintsofothers.

——2008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记者招待会

温总理喜欢引经据典,这里又是一例。“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之所以模糊,是因为我们知道,这里的祖宗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祖宗,但具体指什么又不明了;人言有好有坏,这里指的是好还是坏,也不清晰。译者干脆按自己理解,将其具体译成“conventions”和“complaints”,以精确对模糊,意义就一目了然了。

3.3 省略不译

与思维严谨的英文相比,重意合而不重形合的中文往往过于随意,语言重复地方较多。而且,中文喜欢对仗,其实际意思往往只强调一方面而已,另一方面只是为了语言上的工整,无实际意义。以上两种情况中,都容易出现模糊语。译员在碰到这些情况时,时间紧迫,来不及多想,不妨将大意译出,省去次要而模糊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口译与笔译不同,这样的口译策略是允许的。

4)5年已经过去了,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也是人民书写的。

Five years has passed.Whatonedoesnowwillbefairlyjudgedbyhistory. History is created by people and written by the people.

——2008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记者招待会

“行事”与“是非”究竟所指是什么,终究难以考究。总理只这么一说,却又没了下文,而转而言他。但从前后文看,不难看出总理要强调的其实在后一部分,即“是非公于后世”,想要表达“人现在所做的事情将会得到历史公正的评价”。译者译为what one does now will be fairly judged by history, 省去前半部分不译,不知道是忘译了还是因为时间仓促,没来得及多想,但大意已经译出,已经无伤大雅了。

3.4 概括

不同于同声传译,连续传译在给译者时间做笔记的同时,也给译者一定时间对发言人的原文重新进行一番“排版”,用概括的方式译出。需要指出的是,概括本身就可能包含了对某些次要信息的省略不译。

5)有一些国家……另外呢,有一些国家的舆论批评中国在一些……哦……以不干涉内政为由,在国际社会关切的一些国家侵犯人权和腐败等问题上,不愿意施加更大的压力。那么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SomecountriescriticizedChinaforbeingreluctanttoputmorepressureonthosecountrieswithsuchproblemsofhumanrightsviolationandcorruptionundertheexcuseofnotinterferinginthosecountries’internalaffairs. What is your view on it?

——2007年外交部长李肇兴记者招待会

作为第一个提问的人,这位记者有点紧张,语无伦次,说话逻辑也不清晰。我们比较原文与译文,不难看出译者对原文进行了重组。相比较而言,译文逻辑更清晰。

6)我是韩国KBS记者郑永成。最近六方会谈工作组会议已经正式启动。中国与朝鲜半岛……哦……朝鲜半岛无核化工作组主持这次会议。请问,中国计划怎样进行这次会议?还有呢,中国对实现六十天的……起步阶段……以后的措施……有什么计划。

I am a correspondent with KBS of the Republic of Korea.Recently,themeetingsoftheworkinggroupsofthesixpartieshavestartedtheirefforts...onrelevantfronts.ChinaisthechairoftheworkinggrouponthedenuclearizationoftheKoreapeninsular.Whatkindofplandoeschinahavetochairthismeeting?AndwhatkindofmeasuresdoesChinahaveonitsmindregardingwhatstepsaregoingtobetakenafterthesixty-dayperiodofinitialactions?

——2007年外交部长李肇兴记者招待会

这位韩国记者中文讲得不好,思维也较为混乱,让人听起来摸不着头脑。我们比较原文与译文也不难发现,译者已经对发言人的意思进行了概括、重组。

4 结语

从以上讨论可知,模糊的口译策略主要有四种:模糊对模糊、精确对模糊、省略不译和概括。需要指出的是,有时在一段话里,翻译时需要同时综合运用到这四个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讨论,能给口译工作者一些启发。

[1]Channell, J. Vague Language[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2]Newmark,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Pochhacker, F. (ed.) 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M].London: Routledge Taylor &Francis Group,2004.

[4]Zadeh, L. A.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Subsets[M].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5.

[5]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6]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张乔.模糊语言学论集[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招待会译员口译
口译中的“陷阱”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论机器翻译时代人工译员与机器译员的共轭相生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
蛇开记者招待会啦!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
论联络口译中译员的角色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
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