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回顾与思考

2011-04-13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民生中国共产党

康 洪

(湖南师范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回顾与思考

康 洪

(湖南师范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民生问题,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基本问题。新的历史时期,关注民生是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之基。在长期改善和处理民生问题实践中所形成的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考察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历史渊源,梳理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探讨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现实意义,是当前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回顾与思考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民生问题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基本问题,也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作风和优良传统。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这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真实写照。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精神实质,深入开展对党的民生思想的思考,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思想渊源

《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这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是指,凡是同民众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广义上的民生概念,充分强调了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和综合性,但其概念范围太大。狭义上的民生,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是二者的统一。它的形成与发展,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集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孙中山民生思想为一体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形成的直接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都非常重视民生,都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为人民谋利益的重要手段。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学说中,最重视的是人的发展,最关注的是人的生活,最关心的是人的幸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并且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他们理应是社会历史的主人。也就是说,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不但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同时,人民群众还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要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就必须高度关注民生,重视民生问题的解决。然而,民生的改善,民生问题的解决,既取决于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也取决于合理进步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为此,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1](P35)“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2](P638)从本质上来说,民生问题,就是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就是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问题,也可称之为生产力与民生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两者存在辨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力发展是人的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最基本条件,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则是生产力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最终目标。所以,高度关注民生,重视民生问题的解决,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前提和基础。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把民生问题当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问题加以重视和关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人民的承诺,更是对中国社会历史的责任。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直接来源。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形成的文化来源。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意为人民只要勤于劳作,生计就不会匮乏。民生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早在尧舜禹时期,重民思想就已基本形成。到了周代,已经开始认识到人心向背与政权之间的关系,意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并提出了“以德配天”和“敬天保民”的思想。这种思想,一方面要求当政者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要求他们“保民”和“省刑”,“闻小人之劳”,“知稼稿之艰难”。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对“民生”思想的最初描述。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极力宣扬“敬德保民”思想,他将“保民”、“惠民”、“恤民”、“养民”、“富民”作为德政的重要内容。孟子则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在《孟子·尽心上》提出了“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以及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思想。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比较重视民生问题。他认为,为君之道,必须以民为本,要克奢省费、轻徭薄赋、藏富于民。唐太宗深刻认识到,君主的地位有赖于国之存亡,国家的兴衰系于民之苦乐,因而处处以安百姓为己任。明、清时期,这种重民思想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治国必先安民,施政的首要目标是争取民心;人民是国家的基本组成单元,富国的前提首先是富民。而清朝的康熙皇帝在《康熙政要·论君道》中认为:“为人君者,但能为天下民生忧心。”纵观中国历史,可以看出,重视民生、关注民生,是历代帝王将相治国之道,也是历代仁人志士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重要的思想渊源。这些思想和观念,为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机理,因而成为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形成的民族文化来源。

最后,孙中山的民生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形成的重要来源。孙中山的一生,始终贯穿着“关怀民生”的理念。早在1894年初撰写的《上李鸿章书》一文中,他就提到“民生”一词,而后又多次使用这个概念。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为主要内容的三民主义。其中,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社会革命”纲领,它包含着关怀劳动人民生活福利的重要内容。然而对民生概念作出定义性的解释,则是孙中山在1924年写的《民生主义》一文中。他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3](P802)“生存”,是指人民大众享有必须的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命的存在。他强调,人民的生命是任何历史存在的前提。如果大多数人民的生命不存在了,国家也就亡了,历史也就不存在了。他甚至认为,共产主义是民生主义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区别。孙中山指出,解决民众的生活问题,是民生主义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指出:“我们现在要解决民生问题,并不是要解决安适问题,也不是要解决奢侈问题,只要解决需要问题。这个需要问题,就是要全国四万万人都可以得衣食的需要,要四万万人都是丰衣足食。”[3](P865)在这里,尽管孙中山突出了历史主体的人,尤其强调维持人的生存的经济生活是重心,是具有一定积极性和合理性的。此外,“节制资本”是孙中山民生思想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旧三民主义中,孙中山认为,节制资本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将大实业国有化,并希望依靠西方国家的援助来发展中国的实业。在新三民主义中,孙中山提出了“节制资本”和“发达资本”相结合的方针,最终达到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之根本。孙中山的民生思想,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这种主观社会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尤其对于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形成具有不可否认的积极意义,因而成为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形成的重要来源。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作为一种思想体系,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形成是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以及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相继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为民思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富民思想、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利民思想以及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民思想,从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些思想理论,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问题、重视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为民”思想。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和奋斗目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中国革命运动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力量之源,也是中国革命的价值所在。他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的领导机关和每个党员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他说:“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4](P1096)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为民思想,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一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对此,毛泽东指出:“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4](P864)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共产党人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群众。我们只能为人民服务,而绝不能为别的什么人服务。二是为人民服务不能半心半意或三心二意。毛泽东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把坚持党的宗旨和实现正当的个人利益统一起来,不能以追逐个人利益作为行为的出发点,而是要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在为人民作贡献中实现正当的个人利益。三是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毛泽东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甚至骂群众、压群众的官僚主义。他要求共产党人绝不能搞官僚主义,而要密切地和群众结合在一起,和群众建立鱼水般的关系,在群众中生根、开花、结果,了解并反映群众的情绪、群众的疾苦、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四是关心群众生活,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毛泽东指出,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就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诸如油盐柴米、妇女生孩子、小孩子要读书等等实际问题。这是为人民服务最具体、最实际的体现。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为民思想,才能够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爱戴。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富民”思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重大历史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他指出,要把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看作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他说:“哪有什么贫困的社会主义、贫困的共产主义!”[5](P22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P373)共同富裕的思想不仅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问题,而且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实践问题。为了实现共同富裕,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制定了的“三步走”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实际上也就是共同富裕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到20世纪80年代末,解决温饱,摆脱贫困;第二步,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走向富裕;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正因为邓小平共同富裕战略的富民思想,对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问题作出了明确回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科学界定,因而它不仅成为了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成为这一理论体系的主要支点。总之,邓小平共同富裕的富民思想,集中地体现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体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对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既是坚持、继承,又是创新、发展,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朝气和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利民”思想。上个世纪80年代末,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发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中国和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挑战。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个重大的时代课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利民思想,是工人阶级政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执政条件下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关节点,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方向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因此,江泽民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6]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才能无往而不胜。他强调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7]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定安的全局。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正是在这一执政理念和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和国家不仅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情况下站稳了脚跟,而且开创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好局面。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民”思想。新的历史时期,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党的民生思想,提出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民思想,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体现了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明确指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8]当前民生问题,是党和政府关注最多的问题。民生,顾名思义就是人民的生活、生计问题,它包括民众的衣、食、住、行、用,生、老、病、死等方面。民生是一个历史概念,不同的社会阶段、时代赋予民生以不同的内涵。妥善处理当今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交汇点和落脚点。关注民生,关心和改善群众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党90年历史的一根红线和优良传统,也是党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力量源泉。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党中央之所以高度关注民生问题,还在于改善民生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彰显了实现公平正义这一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课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总之,民生问题既有历史继承性,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一定的经济关系在社会层面的反映。随着不同时代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民生问题的要素也是不断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民生思想的表述方式也不尽相同。毛泽东从规范共产党人的思想和行动出发,阐明了民生思想的价值;邓小平从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出发,指明了民生思想的目标;江泽民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出发,发展了民生思想的理念,胡锦涛则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出发,进一步深化了民生思想的要求。总而言之,所有这一切都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规律、执政规律和自身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只有民生问题不断地得到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才能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才能够形成共建、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局面,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时代思考

民生问题,民心所系,国运所系。民生问题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人心的向背。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职责,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高度重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其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在于彰显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实现公平正义的一贯主张。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是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思考之一:改善民生,是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之基。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全面揭示了改善民生工作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出发,把发展置于“第一要义”的关键地位,要求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落实到民生问题上,发展则是改善民生的前提和基础,是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之基。为此,我们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着眼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改善民生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在这个问题上,离开发展谈民生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民生谈发展,就不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科学地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来改善民生,就必须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同时,在改善民生的实践中,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保证阶层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民在发展成果、发展机会、发展权利等方面具有公平的享有权。此外,必须把坚持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贯彻落实到改善民生问题之中。我们只有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才能真正处理好关系到十几亿人口的民生发展和社会稳定问题,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思考之二: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自古以来,民生问题与社会安定和谐紧密相连。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身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社会和谐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我们党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国家财政向与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倾斜,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一是强化教育的要求。教育是民生之基,是富民强国的根本之策。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定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二是充分就业的要求。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充分就业是人民群众维系基本生活、享受经济发展成果、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和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为此,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岗位。三是扩大社会保障的要求。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是社会运行的“稳定器”,是人民群众的“生命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只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切实加强对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指导和服务,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四是收入分配合理有序的要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五是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解决当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广大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大好局面,使全社会呈现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思考之三: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我们所要建设的小康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要体现在改善民生上,要让全国人民特别是农村、欠发达地区群众和低收入群众都能充分享受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的好处。只有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去。所谓的“切实”,就是指处理和解决好民生问题必须要贴近实际,贴近生话,贴近人民。贴近实际,就是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真实地把握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民群众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不和谐因素,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特别是要千方百计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贴近生话,就是要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正处于攻坚阶段,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关注民生,越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贴近人民,就是要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办人民之所盼,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体现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此,各级领导干部要走下高楼,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到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去,多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多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诚心诚意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掌握群众的思想脉博,倾听人民群众在想什么,了解人民群众需要什么,从人民群众的角度考虑党和政府应该如何改善民生。只有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为老百姓解难题,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稳定,从而更有力地推动经济的发展。唯有如此,各级领导干部才能心系群众,尽可能把群众的困难想得多一些,尽可能为群众多做实事,使群众得到的利益多一些,真正做到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思考之四:改善民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重视民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化。忧民之忧,民乐其乐。我们党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奉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做好民生工作是坚持立党为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全面改善民生问题,才能从根本上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根本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区别。只有用唯物史观武装起来,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真正英雄的观点,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正确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改善民生,既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着眼点,也是奉行党的执政理念的着力点。胡锦涛曾经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这些话不仅饱含着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而且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表达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第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尽心尽责为群众谋利益。因此,能否解决好民生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而且关系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我们只有把全面改善民生的要求,具体深入地落实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中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真正筑牢我们的执政基础,巩固我们的执政地位。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孙中山.孙中山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7]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8]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10-15.

(责任编校:彭大成)

Reviewing and Thinking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Though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KANG Hong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1,China)

The issue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is the basic topic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revolution,construction and opening and reform.In the new era,concerning the people's livelihood is the foundation of study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The people’s livelihood thought,forming in long-term improvement and the practice of solving the issue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is an important weapon for China’s success of revolution,construction and opening and reform.Examining the history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thought of CPC,sorting out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people’s livelihood thought of CPC and probing the new era’s thinking on the people’s livelihood thought of CPC are the inevitable demand of implementing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ng the harmonious society.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the people’s livelihood thought;reviewing and thinking

D58

A

1000-2529(2011)03-0065-05

2011-01-20

康 洪(1969-),湖南新化人,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师,博士。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民生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能源富集区资源红利与民生问题——以晋、陕、蒙为例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