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梅毒1例报告
2011-04-13钱若兵魏祥品傅先明
吴 旻,钱若兵,魏祥品,傅先明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合肥 230001)
患者男,53岁,长途货车司机,因左下肢麻木伴乏力半月余,二便障碍 5 d,于 2010年 5月 17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 36.7℃,神志清楚,全身皮肤黏膜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T7平面以下浅感觉、痛温觉减退,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下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Ⅳ级弱 ,双下肢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减弱,双侧Babingsiky征、Chaddock征阳性。辅助检查:白细胞 11.41×109/L,苍白螺旋体抗体阳性、抗HIV-Ab阴性,梅毒初筛试验阳性,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阳性。胸段脊髓 3.0T磁共振平扫+增强显示,T6~7椎体水平脊髓肿胀,呈等T1长T2异常信号,边界欠清,蛛网膜下腔变窄;增强后T6~7椎体水平脊髓呈梭形不均匀强化,大小约2.5 cm×1 cm×1 cm。患者自述有冶游史。术前诊断考虑为T6~8节段脊髓内髓内肿瘤,在气管内全麻下行T6~8椎板减压 +髓内病灶切除术。术中见T6~8节段脊髓肿胀,沿脊髓后正中切开后见病灶呈灰色,质地较韧,血供不丰富,与周边脊髓组织无分界,在显微镜下作病灶全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示,病灶内间组织星形细胞增生伴灶性凝固性坏死,坏死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及类上皮样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未见多核巨细胞,银染发现梅毒螺旋体。病理检查报告为脊髓梅毒。术后应用苄星青霉素抗梅毒治疗 3周,随访 2个月后左下肢麻木及乏力好转。
讨论:神经梅毒系由苍白螺旋体感染人体后出现的脑、脑膜或脊髓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晚期梅毒全身性损害的重要表现;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有 10%最终发展为神经梅毒。由于临床病例稀少加上神经梅毒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临床上误诊、漏诊、误治较多,而脊髓梅毒更为罕见,诊断更为困难。
Hooshmand等关于神经梅毒提出了下列诊断标准:①患者有神经梅毒眼征或其他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加上FTAABS试验阳性;②脑脊液(CSF)内淋巴细胞>5个/ml,加上血清和CSF的FTA-ABS试验呈阳性;③患者血清和CSF的FTA-ABS试验呈阳性,加上有不能解释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疾病,经青霉素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转化。HOOK提出,MRI有异常发现加上CSF的FTA-ABS试验呈阳性和青霉素治疗有效即可诊断神经梅毒。本例有以下特点:①隐匿起病,缓慢进展,潜伏期长。②症状有腰腿放电样疼痛,行走不稳,二便障碍。③体征有共济失调步态,Romber征阳性,跟膝胫试验阳性,肌张力减低,双下肢肌腱反射减低,双下肢痛觉减退,下肢肌力减退。本例临床表现为单发脊髓内损害,血清梅毒试验呈阳性,MRI发现证实存在髓内病变,最终经病理检查确诊。虽然神经梅毒是一种良性疾病,如治疗不当可有严重后遗症。目前最有效的治疗仍为大剂量足疗程地使用水溶青霉素。本例术后静脉大剂量应用青霉素G治疗 3周,结合激素、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后,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