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代 诗 风 的 开 启 者
——十年来高启研究综述
2011-04-13□赵敏
□赵 敏
(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在相对寂寥的明朝文坛,高启应该说是被后世评价最高的一个,对明代的诗风具有开启之功。被评价为“有明一代诗人,终莫有能及之者。” 、“一涉笔即有博大昌明气象,亦关有明一代文运。论者推为开国诗人第一,信不虚也。”(《瓯北诗话·卷八》)。从其实际创作来看,高启被授予这样的称赞无可厚非,仅以诗歌而论,在世短短三十九年间,他就留下了二千余首诗。并且高启好学勤奋,从学于多位当时著名的诗人,作品呈现出多样的风格,“青丘才力、天分、工候,皆极其至,所为诗,自汉、魏、六朝及李、杜、高、岑、王、孟、元、白、温、李、张、王、昌黎、东坡,无所不学,无所不似,妙笔仙心,几於超凡入圣矣。” ,“然自元至今,所有诗家,无出青丘右者,洵可直继遗山,为一大宗矣”。(《筱园诗话·卷二》)高启跨越了元代和明代两个时代,这样看来,对高启诗歌和诗歌理论的研究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对1995年——2005年学界对高启的研究做一个简要的综述,从而能为今后的研究整合一些资料,方便学界对这方面的研究。笔者由于资料有限未能找到关于研究高启的专著,所以,将以发表于CNKI的关于高启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 在这十年间,公开发表的以高启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共有25篇。主要涉及他的生平思想、诗歌风格、创作理论等方面,本文也将试图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和整合。
一、关于高启生平和创作的研究
论述到高启生平及思想方面的文章在近十年中共有6篇,刘君若考证得知高启除了号青邱子、槎轩外 ,还有别号“吹台”;考证得出高启本应该是吴县人而非长洲人;在正戊戌、庚子年间出游吴越两地两次,第一次是至正戊戌冬季至己亥春季,第二次是至正庚子春季至本年六月夏季;刘君若还对高启的诗歌进行了重新考证和编年,使得史料更加值得推敲。傅强则搜集史料对高启和杨维桢的交往进行了考证,认为高启与杨维桢并没有交往,并探究到了具体的原因是他们在诗歌理念和创作态度上有很大的差异。杨维桢强调学习诗歌应从汉魏六朝入手,高启则主张“转益多师”、“蒹学众长”。房锐发表的《高启生平思想研究》、李晓刚的《高启的悲剧人生与思想性格》、邢丽凤《“无用”的悲哀:高启论》、何春根的《高启渐趋消沉的心路述略》这四篇文章都是从高启悲剧性的人生入手,来研究他的人生态度和思想发展轨迹。其中房锐的《高启生平思想研究》对高启生平的研究较为系统,论述了高启从元顺帝降生,至明太祖洪武七年被腰斩这39年的经历:其生逢动荡之世,不求仕宦,一生致力于诗文创作。文章分为少年诗人、乱离之世、入明以后、惨遭腰斩四个部分并进行了详实地阐述,为今后高启生平的研究提供了详尽的参考资料。有关研究高启创作方面的共有19篇文章,对高启的诗歌、词章、文方面均有涉及,以诗歌研究为重点。其中,涉及到具体作品的共有4篇,傅强和房锐对高启的代表作《青丘子歌》的作年进行了争论,傅强认为《青丘子歌》并不是作于至正十八或二十年,经考证得出是作于洪武三年。房锐则依然认为此诗应作于高启第一次隐居青丘时,即元至正二十年到至正二十二年间,这两篇文章主要集中在对于高启具体诗篇创作年代的求证上。郑伯勤的《“四海永为家”的高亢颂歌——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解析》,张维《“明代第一诗人”的自画像——读高启<青丘子歌>》这两篇文章则从高启的代表诗歌入手,分别从创作背景、诗歌内容、诗歌意象、诗歌内蕴和外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论述,为今后研究高启的诗歌提供了参照的蓝本。
二、关于高启诗歌风格的研究
这一时期研究高启诗歌风格的文章较为丰富详实,其中诗歌总论方面的文章有14篇,房锐在文中提出《吴越纪游十五首》是高启在元末写的一组纪行诗,真实地记录了高启的游踪,抒发了他当时的思想情感,反映出了元末乱离之世的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认识价值。刘民红则对不受人重视的游仙诗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了其丰富的艺术价值及精神追求。纪映云经考证认为“梅花”是高启诗歌中一个重要的意象,诗人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自我心象。高启的梅花诗中抒发了各种不同的情志和心绪,把梅花形象同诗人的生活经历和特定的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我们也可以从这些断面看出高启的精神世界和情感追求。同时,高启对梅花诗这种古老题材的继承和发展也有着不容忽视的贡献意义。李鸿渊则进一步探究了高启的怀古诗,认为高启孤独一生,形成了其悲剧的性格,所以他通过怀古诗探究历史的兴衰成败,抒发自己的心境,同时感慨世事变化。怀古诗兼备众体,有浓郁的吴地风情,且具有考据的价值。他的怀古诗堪称明代一大家,对后世颇有影响。 关于高启诗歌风格和特色方面的研究和考证,汪渊之将高启的诗放入了整个明代初到明代中叶的诗坛进行了考察,通过查阅他认为高启诗歌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其所写了大量的感怀诗和抒发壮志的豪情诗,与同时期的吴中诗歌风格比较,更显爽朗、明净、刚健、清新。张春山、傅强都对高启“兼师众长”的艺术特色进行了探讨。张春山明确提出高启是我国文学史上兼师众长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傅 强则通过更加详细的研究指出“兼师众长”是高启诗歌理论的重要内容。从创作方面来看,“兼师众长”这一风格就是强调风格要多样化;就文体学的角度而言,就是应该兼工各体。高启的这一理论说是以宋元诗歌发展的历史为基本前提的,还有其现实针对性。这一学说表现了高启学习各家之长、形成集大成的宏阔的艺术视野;同时也表明了高启具有继承和发展的史学观。高启对“兼师众长”这一理论的提出和运用,为明代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并昭示了宋以后诗歌发展的正确方向。司马周则在文中分析了高启的大量“梦”诗之后,认为这些诗中,通过这些“梦”的意象诗人寄托着自己的情感与情绪 ,这些都成为了诗人抒发感情的寄托之物。明代初期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当时诗人所处的生活环境与其美学追求 ,是其梦诗生发的主要因素。刘君若具体论述了高启对于开启明代诗风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高启对明代诗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博采众长、随事摹拟的创作方法;稳健沉着的创作旨趣;格调与灵性兼有的诗歌追求。其中刘君若在论述格调这方面对于今后的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她根据高启的“格以辨其体……体不辨则入于邪陋”指出了格是用来辨诗体的一个手段,入格可使诗作避粗陋,格既是诗歌的体制风格同时也是外在形式,高启也是身体力行有效地将这一理论运用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这些研究都对高启的诗歌进行了深入分析、系统归纳,是这十年的重要研究成果,为今后解读高启的诗歌提供了详细的参考资料。
三、关于高启诗歌理论研究
在高启诗歌理论方面的研究共有 4篇文章,分别是赵海岭的《拊缶而歌 自快其意——简论高启的诗歌理论》、刘君若的《高启与明代诗风》《高启的“自适”诗论和他的诗歌创作》、尹戴忠的《高启诗歌用韵研究》。赵海岭认为高启的诗歌理论截然不同于传统的诗歌理论,在高启看来,诗歌不应该是政治的工具,而应该是抒写性情、表达思想的载体。高启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家。所以 ,高启特别注重对诗歌的内部进行研究。刘君若提出,高启论诗讲求自适的心理 ,并在诗歌创作中予以运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生活闲趣的抒写,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二是在抒发感情不是一味的呻吟,而是讲求理智;三是对安静而绵长的意象的情有独钟,例如对“雨”的选择。 此外,尹戴忠从诗韵方面对高启 创作的乐府诗、古体诗进行了研究,最后发现了一些较为有价值的语音现象。如:灰泰合口呼押入支微部 ,尤侯部唇音字“妇”押入鱼模部,佳韵夬韵系部分字押入家麻部,鱼模部与支微部相押,皆来部个别字与支微部个别字相押,寒先部与真文部混押等等。
四、关于高启词、散文的研究
与诗歌研究的丰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启词、散文研究的薄弱。在词研究方面,孙家政在《论刘基和高启的词的创作》和《明词衰蔽的原因》认为高启的词以直寄性情、尚实写真见美,其共同处在于能够继承宋、元词余绪。他们词中自觉摅写主体的情性襟抱,应是其诗文同样内容的有力补充。张淑婷在《论高启的词》中认为高启词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在艺术上师承苏辛、也兼学柳李,有独到的艺术成就。由于高启散文相对诗歌的创作相对较少,在散文方面的研究仅有1篇,是张春山、 张晓凯的《论高启的散文》,他们提出,虽然高启并不是一位散文家,但他的一生写有许多散文,而且其散文师承孟子、韩愈、苏轼等人,其政论文有股浩然之气 ,而且说理透彻。其传记散文形象鲜明、富有新意。其游记散文语言优美。综上所述,可以看出,1995年到2005年这十年间,对高启的生平及诗歌的研究相对来说较为丰富和充分,对他思想主张的探索是研究的重中之重,从这个意义上看,这几年在这方面的研究是可喜的。而在创作方面的研究还是多集中在他的诗歌,在文、词方面还较少,这当然与其本人的创作情况基本相符,但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显不足。依笔者之见,以下两个方面应该给予进一步的重视:一是将高启与其他诗人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和元好问等诗人进行比较。前人曾有论及,“李青莲诗,从未有能学之者,惟青丘与之相上下,不惟形似,而且神似。”(《瓯北诗话·卷八》),“然自元至今,所有诗家,无出青丘右者,洵可直继遗山,为一大宗矣”(《筱园诗话·卷二》)可以作为深入研究的借鉴。二是对元诗的继承性可以作为进一步的研究。高启虽被归入明代诗人,但他大部分的时间还是生活在元代,所以是否对于高启在元代诗坛的意义有所忽视。以上仅是个人粗浅之见,敬请诸位方家教正。
参考文献:
[1]刘君若.高启生平事迹补正[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2]傅 强.高启与杨维桢无交往原因探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3]房锐.高启生平思想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4]李晓刚.高启的悲剧人生与思想性格[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 (4).
[5]邢丽凤.“无用”的悲哀:高启论[J].山东社会科学,2002,(5).
[6]何春根.高启渐趋消沉的心路述略[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7]傅 强.高启《青丘子歌》作年辨证[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8]房锐.高启《青丘子歌》作于何年——与傅 强先生商榷[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9]郑伯勤.“四海永为家”的高亢颂歌——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解析[J].名作欣赏,2000,(5).
[10]张维.“明代第一诗人”的自画像——读高启《青丘子歌》[J].阅读与写作,2004,(9).
[11]房锐.高启吴越纪游诗简论[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2001,(3).
[12]刘民红.高启游仙诗初探[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
[13]纪映云.论高启梅花诗的精神意蕴[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4).
[14]李鸿渊,黄国花.高启怀古诗初探[J].船山学刊,2005,(2).
[15]汪渊之.高启诗与“吴中四才子”诗之比较——兼论明初至明中叶吴中诗风的演变[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16]张春山.高启诗歌再探——二论其诗兼师众长的艺术特色[J].运城学院学报,2002,(6).
[17]傅 强.高启“兼师众长”说论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18]司马周.“月明归梦遂成迷”——高启笔下的诗梦意象及发生原因[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4).
[19]刘君若.高启与明代诗风[J].肇庆学院学报,2004,(6).
[20]赵海岭.拊缶而歌 自快其意——简论高启的诗歌理论[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2).
[21]刘君若.高启的“自适”诗论和他的诗歌创作[J].肇庆学院学报,2001,(3).
[22]尹戴忠.高启诗歌用韵研究[J]. 娄底师专学报,2000,(1).
[23]孙家政.论刘基和高启的词创作[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24]张春山,张淑婷.论高启的词[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25]张春山,张晓凯.论高启的散文[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