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给力散预事业“三位一体化”发展
2011-04-13刘国龙周小勇
刘国龙 周小勇
2010年,新余散预事业得到跨越式发展,多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创造了又一个“新余现象”和“新余经验”,为新余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新余经验”怎样实现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三位一体化”发展目标?新余用实实在在的业绩写出了漂亮的答卷:2010年全市散装水泥供应量再创历史新高,达158.89万吨,同比增长42.68%。预拌混凝土供应量突破200万方大关,高达260.15万方,同比增长32.61%。预拌砂浆发展初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完成预拌砂浆供应量达1.2万吨,预拌混凝土城市禁现率高达99%。2010年全市仅发展散装水泥一项就相当于节约优质木材52 434立方米、标煤12 393吨、电1144万度、减少粉尘排放715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860吨,节约综合经济效益高达2.22亿元,这对一个人口小市来说,实属不易。
一年前,江西省在新余市召开了全省散装水泥工作会议。在全国唯一地市级“新余市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展示厅”现场会上,江西省大力推广“新余经验”后,新余一心一意谋“发散”,聚精会神图“减排”,始终以加快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三位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以“发展散装水泥,大力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积极促进节能减排”为工作主线,把提高水泥散装率、实现城区全面禁现放在工作第一位,锐意创新,扎实工作,知难而进,奋勇争先,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2010年,全市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健康持续发展,超额完成了“十一五”既定发展目标。“十一五”期未,全市发散环境显著改善,综合发散能力持续提升,全市散预事业实现质的飞跃。
一、改革攻坚迸发动力,开辟农村发散“根据地”
2010年初,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动建材下乡”的要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又提出了“支持1万个行政村建设新村庄”,这为新余发展农村散装水泥改革攻坚提供了契机。为此,新余将散装水泥下乡作为农村推广散装水泥的重要措施,积极开辟农村发散“根据地”,努力探索“一个中心带动三个网点”的发展新模式。
2010年,新余发展新模式主要围绕进一步完善农村散装水泥推广中心建设,充分发挥散装水泥推广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多个散装水泥销售网点,以点带面,不断推进乡镇农村散装水泥工作,逐步形成“一个中心带动三个网点”的农村散装水泥发展新模式。新余市罗坊农村散装水泥推广中心所属的第三个推散网点建成投产后,证明了这一发展模式是有效的、是成功的。该网点位于新余市人口大镇罗坊镇,项目投资100多万元,散装水泥供应能力达到30万吨,该中心三个推散网点成三角态势分布于罗坊镇,形成了完善的农村散装水泥配送网络,带动全市散装率提高10个百分点。
在新余,越来越多的农村散装水泥推散网点开辟了一个又一个农村发散“根据地”。
二、政策推动发掘潜力,巩固城区禁现“主战场”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发展的最后一年,也是新余散预事业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时期的重要一年。新余以城区全面“禁现”为目标,以加快散预事业法制化发展为重点,加大政策推动力度,发掘散预发展潜力,继续巩固城区禁现“主战场”,努力营造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良好的发展环境,大力推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行业的持续、和谐和健康发展。
一是助推出台《新余市预拌砂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2010年初,为加快预拌砂浆行业的发展,在城区实现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全面“禁现”目标,新余散预办积极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市场调研,不断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多次向主管部门、市委、市政府请示汇报后,在征求全市十五个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基础上,经过九次修改,2010年12月15日,《办法》草案最终在新余市第七届人民政府第90次常务会议上全票通过。《办法》共18条37款,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新余市从此翻开了散预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开创了新余市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三位一体化”发展的新时代。
二是助推出台相关规定。2010年5月12日,按照市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规范商品混凝土市场的要求,新余市散预办积极会同市住建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部门,深入市场进行调研,草拟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新余市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行业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和《新余市政府投资工程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竞标采购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向县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广泛征求意见,力促出台新规定,逐步建立以消费者为主导的建材市场,避免出现垄断,维护行业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创新实践激发活力,“加减乘除”推进产业发展
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行业发展初期,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行业发展困惑,没有“禁现”政策的支持难于推广,“禁现”政策没有预拌砂浆行业的发展意义何在?没有政策、缺少资金,成为企业“成长的烦恼”。而新余创新实践让产业发展大有作为,这得益于新余的“加减乘除”产业政策。
加,加大资金投入。新余散预办大力支持企业申请市级和省级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的扶持,专项资金的90%重点补助新增加的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线。2010年,新余散预办先后为符合资格条件企业,申请拨付市、省两级散装水泥专项资金项目补贴高达93.5万元,补贴金额之大、专资利用率之高、扶持效果之明显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减,减轻企业负担。为减轻水泥生产企业的发散成本,切实推动“建材下乡”这一惠农工程,新余市散预办根据实际情况,将部分专项资金用于补助农村散装水泥的销售使用,具体按每吨3元的标准给予相应的专项资金补助,以支持农村使用散装水泥建设自用住房,支持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使用散装水泥,让广大农民朋友在使用散装水泥过程中,得到实惠、偿到甜头,使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从而大大推动散装水泥的发展。
乘,发挥资金“乘数效应”。为加速推动产业发展,新余市散预办充分发挥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经济杠杆作用,投入专资近百万元,撬动约1.5亿元投资,产生显著发展效应。2010年,新余吸引外商、通过多种融资渠道投资建设预拌混凝土搅拌站5家,预拌砂浆搅拌站1家。全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开始驶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时期,预拌砂浆行业开始驶入快速发展轨道。
除,坚持优胜劣汰,推进产业发展。近几年,新余散预事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产业的发展,大量社会资金竞相投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行业。为进一步推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新余市散预办依据2009年颁发的《新余市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布点方案》相关精神,进一步整合资源,坚持优胜劣汰,科学合理布点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搅拌站。目前,全市已有12家预拌混凝土搅拌站、2家预拌砂浆搅拌站,实现了以“规范、合理、提升”为基本发展思路,以规范市场秩序和协调行业矛盾为切入点,通过建立健全行业管理体制,推广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的使用范围,合理搅拌站的空间布局,提升预拌混凝土企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新余市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行业发展跃上新的台阶。
发展散装水泥、推广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是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新余既注重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产业发展数量和规模,更注重产业发展的结构和质量,一个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三位一体化”发展的生态文明新余正阔步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