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肉鸡饲养技术要点
2011-04-13刘国忠
冬春季节,由于气温低、早晚温差大,不利于饲料的存储,影响饲料的品质,且易于各类病毒、细菌的生存和传播。饲养肉鸡的时间短,生长速度过快易导致肉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致使肉鸡的饲料报酬低、经济效益不显著。为进一步做好冬春肉鸡饲养管理,减少或杜绝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增加肉鸡饲养的效益,需要做好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两个方面的工作。
1 加强饲养管理
冬季气温低,鸡舍由于保温需要通风量小,水分蒸发少,冬季对鸡舍的防寒保温尤其重要。肉鸡生长速度减慢将大部分营养物质转化为热量。肉仔鸡所需最适宜的温度为,第1周龄33~35℃,以后每周下降2~3℃。小鸡1月龄后保持温度在15℃以上,切忌温度忽高忽低。冬季为了保温和节省燃料,养殖户常常增大饲养密度。冬季肉仔鸡适宜的养殖密度为体重<1.3 kg时养殖20~24只·m-2,体重在1.3~2 kg时养殖16~20只·m-2,体重>2 kg时养殖不超过16只·m-2。在网上饲养肉仔鸡时,密度可适当加大。
饮用水为20~30℃温水,一般饮水是耗料量的2~3倍。及时维修坏水线,防止因水线或饮水器漏水,造成湿度过大或地面积水。加水不宜过满,及时更换湿度较大的垫料。进雏前1~2 d鸡舍升温到33~35℃。雏鸡入舍前半小时,加强通风,将舍温基本接近运输温度,防止造成雏鸡热应激。严禁非饲养人员进入鸡舍,更换饲料要逐渐过渡,饮水要保证适宜的温度,减少应激反应。
适当增加能量饲料,能量饲料所产生的热量,主要用于维持生长,维持体温(维持生命)。一般情况下,冬季饲料消耗增加10%~15%,除蛋白质外,应添加能量物质。适当增加多维等抗应激的药物。
2 疾病防控
进雏前对雏舍进行严格的冲刷、消毒、熏蒸,用具、衣帽、房舍等彻底清洗。由于肉雏鸡生理特点的需求,入舍后先饮水后开食,尤其长距离运输的鸡,可及时补充机体所失的水分。对于不愿意活动的鸡,应采用人工轰赶强制采食的措施,但应注意动作要轻,不要造成挤压致死的现象。光照时间宜缩短,不宜延长,不可随意改变光源的位置、时间、强度等,使舍内光照强度均匀。
认真抓好环境消毒工作,坚持消毒2~3次·周-1,搞好带鸡消毒,除免疫前后24 h以外,坚持隔天消毒1次;带鸡消毒用水温度一般以20~30℃为好,遇大风天气,应补充一次带鸡消毒及环境消毒。根据疾病流行情况,适时调整免疫剂量和免疫方法。免疫时间应选择上午10:30以后进行,免疫用清洁温水。对应激较大的疫苗,饮水免疫时添加脱脂奶粉,免疫剂量、点眼或滴鼻比平时增加0.2~0.5羽份·只-1,饮水比平时增加0.5羽份·只-1。
肉仔鸡的呼吸道很敏感,在冬季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因此,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等进行预防。每天要对饮水进行消毒,每2 d要用过氧乙酸对鸡进行1次喷雾消毒。肉鸡一旦发病,要紧急处置,对症治疗,严格消毒,防止继发感染。坚持带鸡消毒、消灭鼠害、严防鼠害传播疾病、病死鸡烧埋处理、病鸡与健康鸡隔离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