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形态学框架下的汉语存现句结构类型分析
2011-04-13李素枝
李 素 枝
(河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分布形态学框架下的汉语存现句结构类型分析
李 素 枝
(河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分布形态学是与最简方案同时出现的生成语法理论,它与最简方案理论的主要区别是持非词语主义的观点,主张词法与句法同构。本文用该理论分析汉语存现句的结构认为:可以不出现主语的存现句是单纯动词存现句,必须出现主语的是复杂动词存现句;带“有”字的是显性复杂动词存现句,不带“有”字的属于隐性复杂动词存现句;“着/了”问题不是存现句的本质问题,应该单独研究。
存现句;分布形态学;动词
一、引言
存现句是语言学界长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现代汉语的存现句是指某处或某时存在、出现、消失某名物的一种句子,即由处所(或时间)词语+动词+名词构成的表达事物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句子。不少进行英汉语比较研究的学者把汉语的存现句与英语的there倒装句,特别是there be句相提并论,但汉语的存现句有自己的特点:一是没有显性的相当于英语there的虚位词,二是方位短语位于句首。从这两点来看,汉语的存现句其实与英语的there be句差别较大,不可等而论之。与其他许多句型一样,存现句的名称是基于语义范畴的,但这种名称却用来指语法范畴,这是导致把汉语的存现句与英语的there倒装句对应的直接原因。汉语的存现句有的没有方位主语,有的是方位名词短语充当主语,后面跟动词和名词短语。近年来关于汉语存现句的研究大多基于最简方案理论,研究得还不够深入。本文试从分布形态学的角度,讨论汉语存现句的动词类型及其对存现句结构的影响。
二、基本语料
本文在Yang和Pan[1]提供的语料基础上提出新的语料,对汉语的存现句进行新的分析。Yang和Pan按照动词的语义类型将存现句分为九类。即有类,如:有鬼;出现、消失类,如:(家里)来了一个人;放置动词类,如:桌上放了(着)一本书;处置动词类,如:锅里煮了(着)一些土豆;姿势动词类,如:窗外站了(着)一个人;放光/烟动词类,如:桥头上亮了一个烟头;产出动词类,如:黑板上写了(着)一个字;运动动词类,如:水里游着一条鱼;其他动词类,如:台上唱着大戏。
这些语料所代表的句型是文献中常常谈到的,但这个列表以及前人的许多研究都是建立在单纯动词的基础上的,在相当程度上却忽视了汉语的一个重要而且与印欧语不一样的现象,即复杂动词问题。如:
(1)炕上铺有紫红色炕席,炕的一头摆有放置被褥的炕几,炕几上放有叠成条形的绣花被褥。
(2)一口海鲜锅里煮有北极贝、基围虾、花蟹等海味珍品……
(3)拍完戏下来,一看到场外站有记者,我就觉得自己浑身发抖。
(4)我们发现了一节客车厢,玻璃窗里亮有黄晕的灯光。
(5)背上写有一个大大的“佛”字,靠近头部和尾部还分别写有“王毛”和“一九五八年五月十九日”等字样。
(6)现在路上跑有很多汽车,请问按照用途可以分多少类?
(7)有多人发现了水库里游有一条非常恐怖的怪物……
不少学者强调存现句的话语因素或语用因素,但笔者认为:虽然话语或语用等因素对存现句的出现起限制作用,但一个存现句如果能成立,必须在句法结构上是正确的;无论话语或语用因素起多大作用,句法因素都是不能回避的。
三、分布形态学理论
分布形态学(Distributed Morphology)理论由Halle和Marantz[2]提出,是生成语言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枝,它主要探讨词的生成过程。该理论吸收了“分离假说”[3]中将句子的语音实现和句子的语义、形态以及句法特征相分离的思想,否认了传统意义上词库的存在,认为词的生成过程与句子的生成过程一样,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句法操作来完成。因此,分布形态学实际上是一种从句法角度研究构词法的形态学理论,它重点研究词从浅层结构到音系式的生成过程,与最简方案着重关注句子从词库到逻辑式的狭义句法互补。
分布形态学区别于其他形态学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句法词法同构、词汇项后插入(lateinsertion)以及词汇项特征不完全设定(underspefication)等。句法词法同构指词的结构与句子结构并没有本质的差异,两者都是由一个运算系统得来的。换言之,在词的整个生成过程中,所有推导都是有句法性和层次性的,其生成严格受到句法推导相邻条件的限制。
词汇项后插入指句法推导所生成的句法结构,其终端节点带有抽象的句法语义特征,但不带音系特征。音系特征是在句法操作完成后,在拼出这一过程中通过词汇项目的插入加上的。词汇插入使终端节点有了音系特征,但不增加其句法语义特征。
分布形态学的代表人物Harley[4]认为,除了前人提出的作为基本语法成分的GO,HAVE也是某些语言的基本语法成分。Harley认为,如果一种语言有相当于英语give的词,这种语言就是有HAVE的语言(give可以理解为CAUSE+HAVE)。汉语有相当于give的动词“给”,按照这个思路分析,汉语的“给”和“有”都有HAVE的成分。
词汇项特征不完全设定,指的是要插入的词汇项的语法特征可以不必完全设定,它的语法特征只要是终端节点上抽象语素语法特征的一个子集就可以了。也就是说,词汇项的语法特征可以无值,或缺少抽象语素的某些特征。
四、存现句结构的分布形态学分析
如果忽略着/了问题,第2节中所列的汉语存现句其实只有两类:带“有”(来)的和不带“有”(来)的,前者又包括动词是单纯词“有/来”的一类(这一类可以没有主语)和动词是含“有”的复合词的一类(必须有主语)。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使用什么理论,这些句子都必须放在一起讨论,它们不仅在形式上有共同之处,在语义上也是有密切联系的。笔者认为不带“有”而表存在的句子在结构上含有音系内容为空的HAVE,由于这个空成分的存在,另一个音系内容实在的成分通过嫁接式并合出现在谓语动词的位置,于是就生成了不含显性“有”字的存在句。
因此,根据分布形态学的理论并参照Cuervo[5]对西班牙语的存现句结构的分析方式,我们可以把汉语存现句的结构大致分为以下三种:(a)简单动词存在句(如:“家里有人”),(b)简单动词出现句(如:“来了一个人”),(c)复杂动词存在句(如:“炕上铺有/铺着紫红色炕席”)。在(a)中,上层的功能语类是νBE,词根(Root)的意思是“存在/有”,动词最终以形式上单纯的“有”的形式拼读出来,整个句子表现为单纯动词“有”字存在句。在(b)中,上层的功能语类是νGO,词根的意思是“来”,整个句子体现为单纯动词“来”字出现句。在(c)中,上层的功能语类是νBE,下层的词根由两个词根复合而成:Root1和Root2。Root1表示“存在/有”的意思,Root2表示“存在方式”的意思。这里,Root1既可以表现为有形的“有”字,也可以表现为没有语音成分的零形式(可标记为Ф)。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动词最终以复杂的形式出现(如“铺有”);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动词最终以简单的形式出现(如“铺”),但其语义仍是复杂的“铺有”。
根据上文的分析,汉语存现句的主语在单纯的存现句中可以不出现,而在谓语为复杂动词时,主语必须出现。根据(c)对后者结构的分析,无论动词表现为复杂的复合词的形式,还是表现为一个单纯词,动词的结构都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是词根HAVE最后拼出的形式是“有”还是零形式Ф。所有的可以不带主语的存现句都是形式上简单语义上也单纯的存现句,仅表示存在或出现,而所有的必须带主语的存在句的谓语动词结构都复杂,意义也复杂,除了表示存在,还表示存在的方式。纯粹的存在可以理解为世界上存在,而“世界上”是没有必要提的,在这种情况下主语就可以不出现(比如说“有鬼”),但像“屋里有人”这样的句子的主语除非语境允许,主语是不能不出现的,因为这里显然是“具体地方”有人,而不是“世界上”有人。类似地,“来了一个人”可以没有主语,因为“来”只表示指向说话者,并不表示具体地方。所有谓语动词复杂的存现句都表示“具体地方有”,所以主语是不能不出现的。
既然汉语存现句的主语并不总是必须有的,它的语法地位到底是什么呢?依照分布形态学关于Appl结构分析法[5,6],这个主语应该源生于一种Appl的标志语的位置,经移位而成为句子的主语。
我们再看看着/了问题。有些研究者探讨存现句中带“着”与“了”的差别,似乎认为凡是存现句都必须带“着”或“了”。他们尽管观点各异,却都忽略了这样的事实,有的存现句既没有“着”,也没有“了”,如上文举的复杂动词存在句,以及表可能存在的句子,如:书架上可以放不少书。这说明,存现句中的着/了问题其实没有什么特殊性,只是一般的着/了问题在存现句中的具体表现而已。这样,我们可以认为着/了问题不是存现句的本质问题,如果要研究的话也应该单独研究。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分布形态学理论对存现句结构类型作了新的分析,对复杂动词存现句现象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具有跨语言的解释力。同时指出单纯动词存现句可以没有主语,而复杂动词存现句必须有主语,这是由复杂动词里面的表存在方式的部分造成的,因为存在方式表示是与具体的存在处所联系的。如“站”、“跑”、“煮”等,在存现句中的意义实际上是“以站(或跑、煮)的方式存在”。相比之下,单纯表存在或出现的动词不一定跟具体处所有关系,所以句子可以没有主语。此外,我们的分析把着/了问题从存现句的研究中剥离出来,认为着/了问题与存现句的结构问题是两个相互独立的问题。虽然存现句中可以出现着/了(当然也可以不出现),但这不是存现句的本质问题,应该单独研究。
[1]Yang,Suying & Pan,Haihua.constructional analysis of the existential structure[G]//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II.Hong Kong:Linguistic Society of Hong Kong,2001:189-208.
[2]Halle,Morris & Alec Marantz.Some key features of Distributed Morphology[G]//MIT Working Papers of Linguistics 21:Papers on phonology and morphology.Cambridge:MITWPL,1994:275-288.
[3]Beard,Robert.Morpheme-Lexeme Base Morphology[M].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5:69.
[4]Harley,Heidi.Subjects,events and licensing[D].Cambridge,MA:MIT,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1995:106.
[5]Cuervo,Maria Cristina.Datives at large[D].Cambridge,MA:MIT,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2003:25.
[6]Pylkkänen,Liina.Introducing arguments[D].Cambridge,MA:MIT,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2002:46.
[责任编辑海林]
H146
A
1000-2359(2011)03-0234-03
李素枝(1965-),女,河南辉县人,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FYY010)
2011-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