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语

2011-04-13

关键词:史学史梁启超史学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

主持人语

:中国史学源远流长,享誉世界,历代不仅相继有著名史学家呕心沥血撰成的名著问世,又每有见识高明的学者对历史编纂问题发表真知灼见,形成优良的传统。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由于研究者的努力和广大读者的关心,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的论著大量涌现,形成良好的发展势头。《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多年来对这一学科予以热心支持,不断推出佳作。为了进一步为全国广大学者搭建平台,提供发表新的学术成果的园地,今又决定开设“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专栏,相信在广大作者和读者的精心呵护下,能够获得良好的成效,共同为繁荣学术作出贡献。本年专栏中,特组织了四篇文章。《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的学术成就》一文,提纲挈领介绍著者殚心竭虑撰成的这部名著的出色贡献,其表现进步史识、多层面反映历史真实、谱写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评价历史人物和总结古代灿烂文化的成就,都是对中国优秀史学传统的自觉继承和发扬,因而成为传世之作。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可以加深认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治史风格,并增强我们对于推进当前中国史学的信心。《视点创新和学术进路——梁启超学术史研究的方法论意蕴》一文,系第一次论述梁启超从时代思潮出发系统地研究学术史的独特视角和精辟见解,以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梁启超“新史学”理论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是提倡写“普通人民大众的历史”,要论述国民全体的进步和各方面的社会情状,以激发读者的爱国心,并作为促进当前社会进步的借鉴。20世纪著名清史专家萧一山作为“新史学”流派的重要人物,在其巨著《清代通史》中即对此作了成功的实践。《萧一山对清代民生与民俗的研究及其意义》一文,认真发掘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论述《清代通史》关注清代人民的生计状况与发展趋势,并展开对清代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民间风俗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记述内容丰富,翔实生动。以此说明,萧一山著史,不仅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大的方面着笔,同时能深刻地关注清代各族普通民众的生活状况、日常生活的民族特色,以及其所反映出的社会政治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历史发展的眼光,因而成为“新史学”流派在断代史领域的成功范例。《新时期先秦史领域跨学科研究的成就与问题》一文,则系及时地总结近30年来先秦史领域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探讨其成就和存在问题,具有鲜明的当下性,相信也能给读者诸多有益的启发。

主持人:陈其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史学史梁启超史学
这个结论应可商榷
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梁启超的开场白
论白寿彝先生对范晔和《后汉书》的研究
梁启超的妇女观研究
史学漫画馆
方志学与史学史(上)
知命与努力:作为“新民”的梁启超
史学漫画馆
当代史学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