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当代大学生网络阅读心理问题及调整
2011-04-13金立
金 立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6)
信息时代的阅读方式已从单纯的纸本阅读发展到电子阅读以及网络阅读共存的方式。网络阅读或可称为“网上阅读”,顾名思义,它是建立在互联网或者局域网平台上的阅读方式,它主要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上所传递的数字资源为阅读对象,通过人机交流来获取读者所需要的包括文本在内的多媒体信息的行为。其广阔开放的文献信息资源,新颖独特的阅读环境以及通俗易懂的阅读,使读者的阅读方式和渠道得到了的拓宽,逐渐深入人心,甚至成为生活中难以缺少,不可复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大学生中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
1 大学生网络阅读的现状
大学生作为信息时代最积极最活跃的人群,已经成为互联网使用的主要用户,网络阅读已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作者曾在几所普通高校发放500份调查表,通过问卷匿名式回答,再加上召开小型座谈会,对大学生网络阅读的有关问题作了初步调查,深感大学生的网络阅读方式有喜也有忧。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97.9%的人经常上网,只有2.1%的人没有上网或者很少有上网的经历。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普遍认为网络阅读及电子阅读具有信息量大,搜索快捷,图文并茂,语言简单易懂,文字简练通俗等优势,很多学生甚至表示,网络阅读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纸本阅读方式。
2 大学生网络阅读心理因素分析
笔者依据在几所高校的调查,当代大学生网络阅读的心理特征大致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查询信息,获取知识。如今的大学生生长在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年代,互联网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互联网,他们可以轻松获取各种学科信息和知识,通过互联网学习,既增强了学习效果,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还能为基础知识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基础。
(2)好奇心驱使,猎奇心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虽然已经成年,但是还没有走向社会,对于事物的好奇心会不断驱使他们去寻求未知事物的答案,而海纳百川的互联网则为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提供了有效平台。而互联网又具有信息量大搜索简易的特点,这就使得已经具备较强独立思考、阅读能力的大学生们能够自由自在地在互联网海洋中遨游,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增长了见识。
(3)自我释放,自我调整。当代大学生的心态比较矛盾,他们刚刚成年,还处在人生的转轨期,极其渴望摆脱束缚,自由独立。然而现实生活的残酷性又使他们难以面对,他们只能借助互联网的娱乐方式来彻底释放自我,调整自我。利用简单而便捷的网络阅读,大学生们不但能获得自己感兴趣的文献资料,而且可以浏览更加直观、生动的图片和视频文件,互联网的广阔和无界也为他们与网友,同学交流提供了方便。
(4)崇尚个性,追求时尚。当代大学生都是标准的“90后”,极易接受新生事物,喜欢一切时尚而有个性色彩的东西。而网络阅读则正好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这一需求,在互联网上,他们可以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网络阅读已成为他们追求时尚、彰显个性的最佳载体。
3 大学生网络阅读中容易导致的不良心理倾向
3.1 大学生网络阅读目的和动机不明确
阅读是人类从书面材料(包括文字,符号、公式、图表等)中获得信息的过程,读者获取信息后必须要经过大脑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信息才能真正被利用。
笔者通过对某高校学生的调查问卷表明,有70%左右的大学生在网络阅读行为中都会持一种简单而盲目的态度,对阅读信息仅仅满足于标题的扫描和快速浏览,很难做到深入阅读。网络阅读水平仅仅停留在浏览休闲娱乐信息和聊天沟通等肤浅的层面上,并没有或很少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和完善,培养的也只是简单、跳跃的“快餐式”思维,从而丧失了思考,挖掘,创新的能力,影响大学生网络阅读质量的提高和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3.2 大学生网络阅读过程中极易形成“网瘾”
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的信息量大,更新快,多媒体资料引人入胜这些特点,给了大学生读者们强烈的感官刺激。不经意间,就很容易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患上“网瘾”,有的同学甚至表现出短时间离开网络就会表现出烦躁和无所适从。他们经常夜以继日的守在电脑前,大脑呈现持续亢奋状态。一旦结束阅读,可能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失眠。过量的网络阅读还会导致严重的人际关系问题,严重的可能导致自闭。给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不小的影响。
3.3 大学生读者在网络阅读时极易产生阅读焦虑
互联网上的信息是海量而无序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文献检索技能,不能掌握必要的检索工具,就会对阅读对象和内容无所适从。在检索文献和利用文献时,很容易引发阅读选择困难,从而使大学生对阅读产生茫然和焦虑心理。在阅读的同时,还有许多与阅读主题无关的其他内容诱惑着他们,一些极富煽动性的链接使得他们一次又一次浏览到垃圾信息。这些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他们的阅读心理负荷,从而产生阅读焦虑现象,长此以往极易使他们在阅读中产生挫败感而厌倦阅读。
3.4 大学生读者普遍法制观念淡薄,自我约束能力不强
很多大学生读者未踏入社会且法制观念淡薄,认为浏览色情网站和视频,色情聊天,进行网络非法交易,扮演“黑客”而入侵其他部门计算机系统不属于法律约束范围。由于他们的自控能力差,当面对纷繁复杂的互联网环境和诱惑时,极易产生一些不符合法律或行为规范的不良阅读行为。
4 大学生网络阅读心理辅导
4.1 稳定心态,明确目的
笔者对大量在校大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作为一名读者,如果能拥有良好,健康的阅读心态,才更容易发挥和调动其自身所蕴藏的阅读潜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出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争取更好的阅读效率。因此,在网络阅读这一崭新的阅读方式中,大学生首先要稳定自己的阅读心态,转变自身阅读观念,由被动的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地获取信息。同时,大学生在进行网络阅读之前,应明确自己的阅读方向和目的,自己需要哪方面的信息,可以通过那些途径来获取这些信息以及怎样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等。
4.2 培养能力,掌握技巧
培养大学生健康并高效的网络阅读能力,能够帮助他们在互联网上快速有效的获取信息,使其在互联网海量信息中所产生的茫然与挫折感大为降低,为学生在以后的学术和科研活动中提供经验和动力。所以,大学生在网络阅读中必须要拥有较全面的阅读能力和方法,掌握文献的检索-获取-分析-过滤-储存-利用的基本程序。在网络阅读过程中,大学生应该在实践中探索属于适合自身而高效的阅读方式,还要能够灵活地根据信息内容的特点、阅读目的以及具备的相关条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技巧,使得网络阅读方法技巧得到有效整合。
4.3 引导互动,创新模式
笔者在和大学生的访谈和沟通中感觉到,在网络阅读中,良好的阅读互动,可以有效地激活读者原有的认知模式和结构,促使大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来适应和调整阅读内容,使其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进一步的加强和巩固,从而促使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有效地组合和创新。因此在网络阅读活动中,大学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高效而开放的互动平台,通过搜索引擎、论坛BBS以及博客﹑微博等在线互动方式,以拉近作者和读者的距离,通过这种无界的沟通方式,来促进读者更有效的获取信息,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创新。大学生读者通过这种方式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过滤掉不健康的部分并加上自己的观点,才能够使其网络阅读能力及阅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才能为以后的学术和科研打下牢固的基础。
5 结语
网络阅读相比传统阅读的优势不言自明,但是如何使网络阅读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仍然是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做好大学生网络阅读心理辅导工作是一项调整和规范人的思想、行为的工作,过程也许是长期而艰巨的。高校图书馆只有坚持不懈地向前推进,勇于探索创新,使得读者真正地从内心形成良好的网络阅读习惯和规范,在大学校园里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阅读氛围。
[1]余训培.网络阅读指导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5(4).
[2]林小勇.高校图书馆对高校学生网络阅读的指导[J].图书馆学研究,2008(1).
[3]暨群霞.大学生不良阅读心理分析与引导[J].图书馆,2004(3).
[4]张莲,肖海鸥.网络用户分类及阅读心理特点探讨[J].现代情报,2003(12):(4-5).
[5]谭泽红.网络环境下大学图书馆的阅读教育[J].图书馆论坛,2006,(5).
[6]邢志强等.网络阅读:不能不读,不可乱读[N].中国教育报,2004-10-28.
[7]徐雁.信息时代阅读的多元化取向[J].图书与情报,2006(1).
[8]耿华.大学图书馆读者不良网络阅读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