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不可替代化学实验
2011-04-13李慧
李 慧
(江苏省丰县中学江苏丰县221700)
多媒体不可替代化学实验
李 慧
(江苏省丰县中学江苏丰县221700)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倍受不少教师的青睐。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化学课上,教师也以多媒体实验演示代替了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化学实验被日趋边缘化。对此,笔者认为,多媒体实验演示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绝不能代替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化学是实验的科学,只有实验才是最高的法庭”。我国化学家傅鹰说过的这句话就是最好的证明。
一、多媒体无法替代演示实验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既便捷,又安全、无污染,但不能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不利于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化学演示实验,可以起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黑面包实验,尽管多媒体可以成功地演示该实验,但学生的感觉不如现场演示实验来的真切、细致、动人,更无法闻到实验中产生的刺激性气味。教师也只能告诉他们“这个实验还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但不能顺势提问:“这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如何产生的?”因此,准确、有效的课堂实验演示,不仅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起着示范作用,而且在实验中适当的提问,还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使所学的知识更系统深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多媒体无法替代分组实验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目前,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差,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教师只做演示实验,学生缺乏动手的机会;而随着多媒体的应用,教师又普遍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学生失去了亲自体验的机会。对此,我们应积极改进教学模式,把演示实验、多媒体模拟实验尽可能的改为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
如“原电池”实验教学,可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根据实验步骤提问:“实验2、3的操作有何不同?”学生找出不同之处后,根据实验现象接着问:“操作的不同导致现象有何不同?”由此便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问:“铜片上的气泡是怎样产生的?”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接着再问:“如何证明导线上有电子通过?”学生经过讨论、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实验完成后再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两极上发生的变化,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原电池的装置特点。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原电池的原理、组成、能量转化。由此看来,分组实验,不仅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关系,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实践证明,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一般都能独立完成。这样,不仅增加了他们的操作机会,还起到了两个作用:①检测一些通常被忽视的不规范的常规操作并及时纠正,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②实验中学生通过手、眼、口、脑的并用,操作、观察、表达、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从而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多媒体无法替代探索性实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前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几乎都是验证性实验。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索性实验应该说是一种很好的途径,比如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设计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实验设计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学习了氢氧化铝之后,可以布置一个课外作业:还有哪些制备氢氧化铝的方法。给学生时间,先独立思考,然后组织讨论,分析设计方案的利弊和可行性,并在实验室检验自己的设计方案,从而鼓励和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是创造的基础和源泉,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要比教师的讲授来的更真切,更有说服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使他们在探索中求真知,求创新,求发展。通过探索性实验,学生不仅掌握了认知领域的知识,也为他们提供一种科学研究的倡导理念。
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包括认知和操作两个方面。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多媒体实验演示属于认知活动的范围,它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学生“细心、耐心、恒心”等能力,只能在“具体的操作实验中”,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再者,多媒体实验演示也不能体现情感教育,只有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才能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熟练的实验技能影响学生,以其人格魅力感化学生。同样,在多媒体实验演示中,学生们也无法体会实验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更难体会到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于治学的重要意义。
实验是最直接、最生动的媒介,其他任何媒介都不可能取代它的作用。因此,化学教师不能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取代能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分析和协作能力的真实实验。
[1]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2]文庆城.化学实验教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蔡素萍.多媒体教学与化学实验[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10)
1008-0546(2011)10-0097-01
G633.8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1.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