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现状与对策

2011-04-13杜勇杰杨家民河南省濮阳市畜牧局4570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1年7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流行性猪只

杜勇杰 杨家民 (河南省濮阳市畜牧局 457000)



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现状与对策

杜勇杰 杨家民 (河南省濮阳市畜牧局 457000)

在引起猪腹泻病的各种病因中,病毒性腹泻的危害是最为严重的,它可以引起仔猪的死亡,成猪的掉膘,饲料报酬的降低,增加人工费和药费的开支等,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

1 引起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

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轮状病毒是我国流行性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同时其他病毒:肠病毒感染、猪腺病毒感染、星状病毒、杯状病毒、诺瓦克病毒、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也可以引起猪只的腹泻,病毒性腹泻的病因十分复杂,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 主要病毒性腹泻病及其特点

2.1 猪传染性胃肠炎(TGE) TGE是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各种年龄的猪只都可以感染,以引起7~10日龄仔猪呕吐、严重腹泻和高死亡率为特征,而周龄较大或成年猪只虽然几乎没有死亡,但是掉膘、降低饲料报酬,药物和人力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非常严重的。

本病病原为冠状病毒属成员,有两种流行形式:暴发性流行、地方流行性。当TGEV侵入一个全部或绝大部分猪都是易感猪的猪场,TGEV很快感染所有不同年龄的猪只,尤以冬春季节严重,猪只发生不同程度的厌食、呕吐、腹泻。哺乳仔猪发病最严重。哺乳母猪发病导致无乳,造成仔猪死亡率上升。冬春季节气温寒冷,冷冻潮湿、病毒,附着在车辆或其它无生命物体上,运输饲料或动物期间,猪场间的传播有较大可能性。

病毒感染后潜伏期为8~18h,长者为2~3d或更长时间,特点是传播快,几天内可以蔓延到全群。严重腹泻仔猪粪便中常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气味腥臭。发病持续时间长短和死亡率与猪年龄呈反相关系。不足1周龄仔猪出现临床症状后2~7d死亡。2~3周龄以上仔猪将存活,但在一段时间内体质虚弱,也可能形成僵猪。肥猪、母猪和公猪的临床症状表现轻重不一样。普遍为厌食,个别呕吐,严重腹泻的猪排出水便呈喷射状。泌乳母猪发病严重,体温升高,厌食、呕吐和腹泻,泌乳停止,这也是造成仔猪高死亡率的另一因素。这些严重症状可能与感染的仔猪密切接触造成的或是体内激素的变化增强了易感性。

病变的主要部位在胃和小肠。胃内充满乳凝块,胃底黏膜充血。小肠充血,肠壁变薄发亮,内充满黄绿色或灰白色液状物,内含泡沫和未消化的乳凝块。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

2.2 猪流行性腹泻(PED) PED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以水样腹泻、呕吐、脱水和新生仔猪的高死亡率为特征。

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流行主要发生在冬季,也有发生于夏季或春秋季节。病毒存在于肠绒毛上皮和肠系膜淋巴结,PEDV随粪便排出后,污染周围环境、车辆、衣服、鞋、用具等而散播传染。PEDV主要通过被感染猪只排出的粪便或污染物经口途径自然感染。哺乳仔猪、架子猪和育肥猪的发病率可达100%,尤以哺乳仔猪受害最为严重,母猪发病率为15%~90%。

病变主要在小肠,小肠充血,肠壁变薄发亮,内充满黄色的液体。肠系膜充血,肠淋巴结充血、水肿。实验室诊断可采取猪小肠黏膜作抹片,进行荧光抗体染色,发病猪小肠各段可发现多量的荧光细胞。成猪经3~7d腹泻后,可逐步康复。

2.3 猪轮状病毒(RV) RV是包括猪在内的多种新生动物的重要肠道病原。轮状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

轮状病毒在猪群中呈地方性流行,病毒经粪-口途径在猪群中传播。自然感染后,猪可以产生循环抗体和分泌性抗体,对同种轮状病毒的感染具有免疫力。抗体可经初乳和奶传递给新生仔猪。这种被动获得的抗体持续期随最初后获得的抗体含量不同而有差异,可持续3~5周。初产母猪比经产母猪所产仔猪更易感染轮状病毒。通常在7~14日龄被感染。

仔猪发病后开始出现厌食,精神迟钝,继而出现下痢,粪色暗黑或黄白色,较腥臭,持续2~4d。个别猪出现呕吐。病猪消瘦、脱水,若无激发感染,死亡率不会超过10%。病变主要表现为胃充满乳凝块和乳汁,大小肠黏膜呈条状或弥漫性充血,肠壁黏膜易脱落,肠壁变薄。实验室诊断最可靠方法是腹泻24h以内的粪样作电子显微镜检查,可见似车轮砖的病毒粒子。也可用荧光抗体、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方法检测病毒抗原。

3 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3.1 免疫预防 仔猪腹泻症大多数发病日龄小,发病急,病死率高。因此,靠发病后进行免疫防御是来不及的。给母猪预防注射疫苗,仔猪通过吮吸母乳获得母源抗体,以保护仔猪不发病。(1)猪传染性胃肠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1985年试制成功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疫苗,该疫苗主要用于妊娠母猪的免疫,可在母猪分娩前20~30d后海穴位接种,仔猪可通过乳汁的被动免疫而获得保护。对本病的流行区域或受威胁区域的仔猪,也可以进行主动免疫,一般在免疫5d左右可以产生免疫力。(2)猪流行性腹泻。最好在流行季节前全群免疫,TGE、PED二联灭活疫苗:后海穴(即尾根与肛门中间凹陷的小窝部位)接种。接种疫苗的进针深度,按猪龄大小不同而不同,3日龄仔猪为0.5cm,随猪龄增大则进针深度加大,成猪为4cm,进针时保持与直肠平行或稍偏上的方向。妊娠母猪于产前20~30d接种疫苗4ml;其所生的仔猪于断奶后7d内接种1ml;体重25kg以下的仔猪1ml;体重25~50kg育成猪2ml;50kg以上成猪接种疫苗4ml。TGE、PED二联弱毒疫苗:后海穴接种。妊娠母猪于产仔前20~30d接种疫苗1.5ml;其所生仔猪于断奶后7~10d接种疫苗0.5ml;未免疫母猪所产的3日龄以内新生仔猪接种疫苗0.2ml;体重25~50kg育成猪1ml;50kg以上成猪接种疫苗1.5ml。(3)猪轮状病毒感染。已试制成轮状病毒弱毒疫苗和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疫苗用于预防。轮状病毒弱毒疫苗可以在产前15d和产后7d对母猪进行2次免疫,其所产仔猪可以通过母乳获得较好的被动免疫。

3.2 药物治疗 严格的讲,上述几种病都没有好的治疗办法,尤其是病毒性腹泻,治疗是徒劳的。但为了防止继发感染和脱水造成衰竭,可以采取对症疗法。如给发病猪注射5%碳酸氢钠及葡萄糖生理盐水以解除酸中毒和脱水。应用肠道抗菌药如痢特灵、氟派酸、新诺明、庆大霉素等预防继发感染有一定效果。也可以用干扰素或高免血清进行治疗。

3.3 综合防制措施 (1)把好引种关。引种时要注意腹泻性疾病的检疫。如果猪群存在腹泻疾病,引种后一定要进行免疫接种,1个月后观察无异常再混群。(2)早期隔离断奶技术、全进全出和多点分阶段饲养可减少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发生概率。超早期隔离断奶技术,其核心内容是母猪在分娩前按常规程序进行有关免疫注射,初生仔猪保证吃到初乳后,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注射。在2~21d之间进行断乳(最常见的断奶日龄为14~18d),然后将仔猪在隔离条件下进行保育饲养。保育仔猪舍要与母猪舍及生产猪舍分离开,即三点式生产模式(配种+产房、保育、生长育肥)和二点式生产模式(配种+产房、保育+生长育肥),隔离距离3km左右。仔猪特定疾病消失以前,进行断乳,移到清净并良好隔离条件的保育舍进行养育。保育舍、育肥舍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彻底清洗消毒后14d后再进新的猪只;当然配制好早期断乳的仔猪配合料,保证仔猪良好的消化和吸收是本项技术实施的必要措施。

4 腹泻病认识的几点误区

(1)腹泻的概念不清,腹泻只是一个征候群,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病,引起腹泻的原因极其复杂,包括营养性、细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虫等腹泻。对腹泻的具体情况一定要具体分析。如流行性腹泻是一种病毒性腹泻,不能把传染性腹泻归结为流行性腹泻。(2)传染性腹泻病近几年呈上升趋势,流行规律也有很大变化,以前冬春季节多发,而近几年也有在夏季流行的情况出现,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在集约化的养殖场中。(3)对混合感染的认识不够。对腹泻病的复杂多样认识不够,表现为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腹泻,都归结为一两种病原,而实际往往存在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这就给腹泻病的诊治带来困难,贻误了最佳诊治时间,同时对疫病的防制也不能有的放矢。混合感染的现象比较严重,并且混合感染率逐年上升,在防制与治疗中只针对一两种疫病已不能很好的控制腹泻的发生,应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的防疫计划,才能收到良好的防制效果。

(2011–03–30)

S858.28

B

1007-1733(2011)07-0034-02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流行性猪只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猪流行性腹泻研究进展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流行性感冒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