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崩漏临证 2则

2011-04-13武定义陕西省汉中市

陕西中医 2011年1期
关键词:治则升阳益气汤

武定义 陕西省汉中市

西乡县堰口中心卫生院(西乡 723507)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崩漏临证 2则

武定义 陕西省汉中市

西乡县堰口中心卫生院(西乡 723507)

补中益气汤,为补脾益气重要方剂。研读医籍,先李东垣提出:“妇人崩漏,多因脾胃虚损,不能摄血归经,补中益气汤”;笔者在临证工作中曾治一例长期漏下不止,病涉虚寒,切诊脉软大无力,运用本方加味,患者服 2剂,漏下已止,经转正常。以后临床单独运用此方,或稍事加减,每获良效,故缓引治验病例 2则于下。

例 1:女,48岁。主诉:经水淋漓不断半年,病史:月经漏下淋漓不断,颜色淡红,头昏晕,体困乏力,四肢疲软,语音低微,食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无力。

辨证:综观脉证,中气虚陷,脾失统摄,冲任不固而漏下。东垣治崩漏,首重脾胃,漏下日久失血过多,气陷血脱。“按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须当急顾”,笔者认为血附气而行,借气乏行而血耐以受成,此为阴生阳长之理。治则:益气摄血,温经止漏。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味。蜜黄芪 30g,蜜党参、炒当归各 20g,焦白术、蜜柴胡各 15g,蜜升麻、陈皮、焦艾叶、东阿胶 (烊化 )、蜜柏叶炒焦各 10g,蜜甘草、炮姜各 6g,广三七 5g(分 3次)、大枣 4枚 (去核炒焦)。 水煎温服,每日 1剂,连服3剂。3d后随访 2诊:诸证悉减,经水似有似无,食欲增加,舌质红润,脉象由大稍敛束,软而稍有力仍用上方加芥炭 10g,先后连续服 10剂,月经正常。

按:经血量少,非时而下,持续不止,或止而又来,淋漓不断,名曰漏下。本例仍中气虚弱不能摄血。古今医家用补中益气汤,益气摄血,乃通常之法。笔者用本方,益气升阳药均蜜制,干姜易炮姜,荆芥炒炭,柏叶蜜制再炒炭。遵《济阴纲目》“血见黑则止”之意;继应用补中益气汤剂量不变,以期达到益气摄血目的。

例 2:女,41岁。主诉:每月经行 2次,或淋漓不断,已经 5月。病史:7个月内经行紊乱,近五个月淋漓不断,颜色淡红,头昏头晕,全身无力,食欲不振,易出汗,易感冒,咳嗽吐自痰,四肢不温,面色萎黄,殷殷汗出,唇色淡红,脉虚浮无力。辨证:因漏下而致虚,体虚则卫表不固,每易感冒。治则:益气固表,摄血止咳。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 30g,党参、柴胡各 15g,白术、焦艾叶、升麻、陈皮、柏叶各 10g,炒当归 20g,干姜、炙甘草各 6g,蜜紫菀、蜜冬花各 9g,生姜 3片,大枣 4枚。水煎温服,连服 5剂。 2诊:漏下已止,咳嗽咯痰减轻,头已不疼仍昏。仍服上方加羌活、防风各 10g,再服 2剂。以后,经来正常,后服补中益气蜜丸两合,随访已半年再未感冒。

按《妇科经论》曰:“妇人有先病而致经不调者,有因经不调而生病者。先因病而后经不调,当先治病,病去则经自调;若因经不调而后生病,应先调经,经调则病自除”。本例先病漏下,致中气日虚,气血化源无继,气血双虚,卫表不固,正不胜邪“治病必求于本”用本合方扶正止漏,兼以解表,正胜邪祛;病遂痊愈。

体会1 崩漏原因 有因寒、因热、因瘀、因虚。古今医家审因论治,立法,用方,选药见智见仁,各有千秋。本主提出李东垣匠心独运,创造的益气升阳代表方,补中益气汤,专为中虚气陷而设,笔者用此方加味加减应用脾胃气虚,不能摄血归经之崩漏,确有良效,实只愚者之一得。

2 崩漏辨证 病、因、脉、证在诊断中似应以脉象为主,治则用益气升举摄血法,更参舌质,淡、红、青冷言辨别正虚、热、瘀情况,兼外邪以舌苔为主,作到审证求因,才能做到治病求本,认请病变的本质,才能做到正确的治疗。

3 崩漏治法 一般应遵守塞流、澄源、固体三法次第,崩势急当以塞流治标为要,漏势缓,以澄源固本为主。升阳益陷,补中益气乃升举人身清阳下陷之气,抑隆病邪之气,尺脉弱者,宜补益肝肾之气,不可一味升举。

R25

A

1000-7369(2011)01-0100-01

(收稿 2010-10-09;修回 2010-11-11)

◦实验研究◦

猜你喜欢

治则升阳益气汤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培土生金”治则的临证经验
孔伯华治疗眩晕用药与治则的数据研究
疏风升阳治失眠
小儿湿疹的中医临床治则探微
升阳益胃汤的临床应用
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40例
金杰教授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经验
胸痹治则治法源流探析
补中益气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两虚型低血压性眩晕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