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1例
2011-04-13刘存志石广霞
刘存志,石广霞
针刺治疗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1例
刘存志,石广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
多神经根神经炎;针刺;医案
患者,女,29岁,于2010年3月4日就诊。双下肢无力2个月,加重2星期。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急性起病,无前驱感染史,无腹泻史,外院诊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腰骶神经根丛病”,予以强的松等治疗,病情未见明显好转,后双下肢无力症状加重,不能独立行走,于我院针灸科门诊求治。肌电图检查提示腰骶神经丛受损可能性大。体感诱发电位(SEP)-下肢示皮层(P40)波形分化尚可,潜伏期长。提示双下肢外周深感觉传导通路障碍。双下肢肌力3~4级,肌肉萎缩,T8以下浅感觉减退,腱反射减弱,巴彬斯基征(-)。西医诊断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中医诊断为痿证。针刺取穴分两组,①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阳陵泉、丰隆、梁丘、解溪、悬钟、丘墟、足临泣、太冲。后期改悬钟为三阴交,梁丘为血海。②肾俞、腰阳关、秩边、次髎。气海、足三里针用补法,丰隆、秩边针用泻法,其他穴位均用平补平泻法。其中足三里、解溪加用电针仪,选疏密波(2/100 Hz,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型号HANS-200),留针30 min。肾俞、腰阳关、秩边、次髎快速针刺,不留针,其中秩边深刺3~4寸,使针感沿足太阳膀胱经向下传至下肢后侧。针刺结束后,采用注射用腺苷钴胺1.5 mg,溶于灭菌注射用水2 mL进行穴位注射,两组穴位交替使用(①足三里、悬钟;②阳陵泉、丰隆)。每星期针刺2~3次。治疗9次后患者能在家属搀扶下室内行走。经2个月治疗,患者能独立行走。3个月后患者活动自如,临床痊愈。
按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属中医学“痿证”范畴。遵循“治痿独取阳明”,针灸主取足三里,配合上巨虚、下巨虚,扶脾胃以振后天之源。循经选取丰隆、梁丘、解溪等穴,激发经络之气,中脘、天枢、气海,益气养血,使气血畅顺,营卫和调,脉络充盈,肌肉、经筋得以充养。阳陵泉为筋会,主诸筋而利关节,悬钟、丘墟、足临泣、太冲,疏肝利胆,通经活络。肾俞、腰阳关、秩边、次髎快速针刺不留针,以加强刺激。结合腺苷钴胺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能维持较长时间的针刺效应,起到营养神经、促进修复的作用。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2011-03-02
刘存志(1976 - ),男,副研究员
1005-0957(2011)06-0413-01
R246.6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1.06.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