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肉牛肉羊产业发展思路
2011-04-13王新颜山东省菏泽市畜牧工作站274020
王新颜 (山东省菏泽市畜牧工作站 274020)
菏泽市是畜牧大市,牛羊业在菏泽畜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菏泽市通过大力宣传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和推行标准化养殖等措施,使群众饲养牛羊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截止目前全市共有200只以上的小尾寒羊专业村117个,100只以上的小尾寒羊集中育肥场29个,100只以上的青山羊场36个,50头以上的肉牛场85个,2个鲁西黄牛保种场的存栏均超过100头。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肉牛肉羊加工企业,出现了成武海辰、郓城神舟、单县百寿坊、鄄城伊诺等肉牛肉羊加工企业,产品远销德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但是,随着牛、羊肉加工企业加工能力的逐渐增大,菏泽市牛羊的存养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多数加工企业总是“吃不饱”,不得不去外省市调运。以羊为例,单县百寿坊食品公司是生产加工羊肉企业,但是一半以上活羊是从新疆、内蒙古、青海一带调运,且数量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在牛羊价格一路攀升的情况下,牛羊的存出栏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加工企业吃不饱,这种现象值得深思。
1 发展中存在问题
1.1 缺乏发展牛羊的良好外部环境 (1)养殖牛羊效益比较低。农户饲养一头母牛,从怀孕到出售牛犊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利润也就在2000元左右,育肥一头架子牛,饲养周期5个月,只能赚到500~600多元,养殖一头母羊一年只能赚1000元,不如外出打工挣钱多,年轻人大部分外出打工,在家养殖的几乎都是老人及留守的妇女,所以养殖数量比较少。(2)农村牛羊被盗现象屡有发生。群众不是不想养,而是不敢养。在调查中了解到,郓城县一家羊场护场的2只狗在两周内相继被投毒致死;东明县陆圈镇的一个农民,很想养牛,但就是怕偷,不敢养。一些养殖户晚上要睡在牛棚、羊圈中,农村的治安问题成了制约发展养殖的障碍。
1.2 规模化程度低 本市的牛羊业的生产仍然以千家万户的分散饲养占主导地位,虽然饲养成本低,但营养不均衡,管理粗放,饲料转化率低,一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应用受到影响,因而育肥周期长,育肥效率低、育肥质量差,产品缺乏竞争力,导致牛羊肉的品质和规格难以统一。全市有各类畜禽规模饲养场6000多个,并且大多是猪场、禽场,牛羊的规模饲养场较少,年出栏1000头肉牛、500只肉羊的场几乎没有,专业化规模化养殖总体水平较低。
1.3 育种繁育推广体系不完善 由于能繁母牛数量大幅下滑,原有的肉牛改良站点逐步萎缩,肉牛的改良工作受到很大影响,有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私交乱配现象,优良品种的推广受到一定影响。肉牛良种的推广程度降低,母牛品质下降。而育肥的犊牛和架子牛大部分由全国各地购进,品种混杂,生产性能高低不一,难以根据品种特点开展育肥。在羊的引种上缺乏宏观调控,引种的羊品质参差不齐,被引入品种羊,多以炒种形式出现,质量差,价格高,甚至杂交羊当作种羊出售,使羊群改良面不广,数量不大,羊的良种化程度依然不高。所引进的肉羊品种除小范围的纯种选育和杂交优势利用外,未形成规模化的杂交肉羊生产体系。
1.4 产业化程度低 本市的牛羊肉的加工企业数量少、大部分为中小企业,规模小,档次低,对畜牧业的拉动作用不强,产品大多为初加工产品,精深加工产品少,品牌产品不多,高附加值的产品更少。养、加、销各环节衔接不紧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利益连接机制不健全。本市的牛羊肉加工企业的发展主要是立足于本地丰富的优质的鲁西黄牛、小尾寒羊、青山羊资源。但近几年来,随着农民饲养牛羊的数量的减少,有些加工企业总是吃不饱,不得不去外省市调运牛羊,如成武海辰食品有限公司去年屠宰加工牛仅4000头,占生产能力的4%;鄄城汇康食品公司和单县百寿坊食品公司都是加工羊肉,羊大部分都是从新疆、内蒙古、青海一带调运,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工企业对农户养殖牛羊的带动力不强,产业发展的基础仍有待夯实。
2 建议和对策
2.1 创造发展养殖的良好外部环境 (1)鼓励农民工返乡养殖。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当前本市农民工返乡比较多,对于畜牧业发展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牛羊肉作为高档食品,没有进入国家重点扶持的行列。但是一个现实的情况是,越是发达国家,畜牧产业越发达,如美国、澳大利亚。本市部分牛羊加工企业负责人提出,国家应该象抓生猪生产一样重视牛羊的养殖,设立牛羊养殖补贴经费,并与保险公司合作,给牛羊上保险,提高养殖户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吸引更多的返乡农民工投入到养殖这个行业中来。(2)加大对偷牛盗羊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以公安部门为主力,定期组织开展打击盗抢牛羊等大牲畜犯罪活动,提高牛羊盗窃案件的破案率,千方百计为农民挽回损失。同时农民自己组织成立巡逻队,进行夜间定期巡逻。创造一个发展养殖的良好外部环境,提高人们发展养殖的积极性。
2.2 搞好良种繁育和推广体系建设 实施良种工程,实现良种的繁育、供应、推广产业化。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功能完备的市级良种供应的畜禽良种服务中心,鲁西黄牛、小尾寒羊、青山羊要建成原种场,并以此为基础搞好品种选育,加大育种工作力度,提高牛羊的产肉性能,在保种的基础上创名牌。加强鲁西黄牛肉用新品系的选育,同时,积极引进世界最好的肉种公牛改良鲁西黄牛,生产高档牛肉;利用小尾寒羊多胎特性作母本,引进国外大中型肉用绵羊品种作父本,进行经济杂交,生产肥羔,在广泛开展杂交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肉羊新品系(种)的培育工作。加强青山羊的品种保护和开发利用,利用青山羊多胎高产和肉质优良的特点,开展肥羔生产。
2.3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1)搞好科学技术饲养推广,畜牧科技部门要搞好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指导养殖户按照母牛、犊牛、架子牛、育肥牛、成年母羊、羔羊、种公羊等不同的生长阶段的饲养标准,提供相应的饲草饲料,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生产速度,增加养殖效益。(2)积极发展种草养畜。实践证明,种草养畜所取得的循环经济效益是种粮食的2倍以上。发展紫花苜蓿、饲料玉米、黑麦草等牧草的种植,加大玉米秸秆的青贮力度,加快牛羊业的发展。
2.4 鼓励适度规模养殖 一家一户传统养殖模式无法取得饲养的规模效益,也不利于饲养出品质优良的牛羊。应该在稳定千家万户大群体小规模的基础上,发展规模饲养,着力培育以肉牛肉羊饲养为主导产业的专业村,辐射带动关联村庄的发展,推动肉牛肉羊养殖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转变。鼓励加工企业积极参与肉牛肉羊饲养中来,单县百寿坊食品公司提出“车间养羊”,成武海辰食品公司业提出建立自己的养牛基地等等,仅仅依靠企业的力量难以支撑一个行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拿出切实可行的扶持意见,建立龙头企业带基地连农户模式。鼓励农民转变养殖方式,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规模场、养殖小区等适度规模经营。国家应对规模养殖户给予财政补贴,或在贴息贷款、活牛保险等方面给予优惠。
2.5 尽快发展专业合作社 组织养殖户和提供服务的相关单位或个人,成立合作社。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为社员提供饲料兽药供应、疫病防治、养殖技术指导、犊牛肥羔销售等服务,搞好调查摸底,建立肉牛肉羊饲养、加工、销售档案。建立饲养成本跟踪分析场、户,分析产销形势,进行产销调控。把分散的养殖户饲养、生产、加工、销售及流通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衔接起来,进行必要的专业分工和生产要素重组,实施资金、技术、人才和物资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成产业的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产品标准化、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一体化和产业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