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赤鳞(螭霖)鱼现状与保护发展对策
2011-04-13李旭光刘永进山东省泰安市水利和渔业局271026
李旭光 刘永进 (山东省泰安市水利和渔业局 271026)
泰山赤鳞鱼是一种小型野生鱼类。据《泰山药物志》记载“本品因螭头喜霖而得名”,又名螭霖鱼。因鱼翅上有红边,鳞片闪金光,故称“赤鳞鱼”,古称汶鱼。当地也有人把此鱼叫作时鳞鱼、石鳞鱼、斑纹鱼等等。赤鳞鱼形体虽小,但光彩熠熠,美丽动人。赤鳞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刺少,无腥味,营养价值高。自然条件下,赤鳞鱼生长于海拔270~800m的泰山山涧溪流中,它与云南洱海的油鱼、弓鱼、青海湖的湟鱼、富春江的鲥鱼并列为国内“五大名鱼”。赤鳞鱼是泰山的著名特产,鱼类中的稀世珍品,唯泰山独有,清代为宫廷“贡品”。为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珍稀资源,农业部设立了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泰安市政府也设立了保护区,颁布实施《泰安市泰山赤鳞(螭霖)鱼保护管理办法》,加强了对泰山赤鳞鱼资源的保护。笔者针对泰山赤鳞鱼目前的现状,提出以下保护发展对策。
1 泰山赤鳞鱼现状
1.1 泰山赤鳞鱼野生资源量不足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过去人迹稀少的泰山山涧变成了人们常来常往的旅游圣地,山坡上土地的开垦,饭店、旅馆的修建,使山涧溪流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赤鳞鱼生活空间越来越小,野生数量越来越少,自然资源濒于枯竭。考察证明:自然条件下,泰山赤鳞鱼只生活在海拔270~800m区段的泰山山涧溪流中,由泰山主峰泻下的各条河流中,均曾有赤鳞鱼存在,但在海拔270m以下没有见到赤鳞鱼生存。群众有“赤鳞鱼东不过麻塔,西不过马套”的说法(麻塔、马套皆为地名)。目前的分布区域大致如下:(1)三岔:三岔位于泰山西北部,在南麻套至龙角山的山谷中,沿溪上行,经核桃园、牛糟湾、黄石崖到三岔林场。过去核桃园、牛糟湾处有赤鳞鱼,现已不复存在,直到黄石崖以上三岔附近才有少量存在。(2)黄溪河:指泰山西路西溪上游马蹄峪湾至中天门的溪流。存鱼极少,近于绝迹,现在黑龙潭附近已无赤鳞鱼存在。(3)延岭河:位于大津口西南,明家滩至天井湾一段溪流,天井湾、牛角洞以前有赤鳞鱼,目前已见不到踪影。(4)樱桃园:位于大河水库以上,溪流短,水势小,时常断流,现已无赤鳞鱼存在。(5)扫帚峪:位于泰山东侧,经扫帚峪林场沿溪上行至脖湾,天烛峰顶湾有十余个水湾以前可见到赤鳞鱼,现已看不到。
1.2 保护开发措施 为搞好泰山赤鳞鱼的保护与开发,泰安市政府于2007年6月1日正式颁布出台了《泰安市泰山赤鳞(螭霖)鱼保护管理办法》,为泰山赤鳞鱼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养殖提供了法律依据。围绕泰山赤鳞鱼保护与开发,市、区渔业部门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建设国家级泰山赤鳞鱼原种场,保存泰山赤鳞鱼的纯正种质,为泰山赤鳞鱼开发养殖提供种质保证。2008年建成泰山赤鳞鱼原种场并投入运行,建成蓄水池300m2,培育池8500m2,温室230m2,饵料池1000m2,管理房和孵化室150m2,原种场的建成为赤鳞鱼的保护和开发创造了条件,也为赤鳞鱼养殖业发展壮大铺好了路子。(2)组织成立“泰山赤鳞鱼养殖合作社”,将赤鳞鱼养殖的场户联合起来,通过相互协作,促进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形成有序生产,避免恶性竞争,增强渔民的自我保护能力,促进这一行业稳定健康有序发展。(3)加快新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广,从种苗、饵料、喂养管理以及水产品质量等方面着手,探索出适宜泰山赤鳞鱼养殖的综合配套技术,并加以推广应用,不断推进养殖技术的提高,加强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使赤鳞鱼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有了新的提高。(4)突出品牌宣传推介,拓宽市场销售空间。积极组织宣传推介泰山赤鳞鱼品牌,通过政府、合作组织、养殖场、养殖户这个纽带,逐步培育泰山赤鳞鱼销售市场,挖掘生产潜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5)成功申办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家质检总局以(2007)第195号公告,正式批准对“泰山赤鳞鱼”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是泰安市首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泰山赤鳞鱼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拥有了知识产权和身份标志,作为旅游城市的泰山也由此拥有了较高层次的知识品牌。
1.3 科学研究与人工养殖 多年来,泰安市水利和渔业局、泰安市水产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泰山区水务局、岱岳区水务局的领导和渔业科技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承担了6项省市科研课题,对泰山赤鳞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泰山赤鳞鱼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的基本特性,人工驯养和繁育养殖先后取得了成功,获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建设了赤鳞鱼繁育养殖基地,研究推广了赤鳞鱼养殖技术。市、区渔业部门本着以研究促养殖,以养殖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原则,制定养殖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将研究成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加强技术指导,向养殖户传授新的养殖技术,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使赤鳞鱼的养殖面积不断扩大,2010年,泰山赤鳞鱼的养殖已发展到近百家,养殖面积超过200 000m2,年繁育苗种近200万尾,养殖商品鱼100多万尾,一部分渔民通过养殖赤鳞鱼实现了发家致富。泰山景区大津口乡沙岭村陈光辉一家就建设了3处养殖场,年收入可达100多万元,不仅实现了脱贫致富,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并自己购买了小汽车。大津口乡张继顺拥有2处养殖场,养殖面积超过4 000m2,年收入在20多万元以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1.4 建立保护区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变化、泰山降雨减少、旅游资源开发、人工过度捕捞等因素的影响,泰山赤鳞鱼野生资源急剧减少,濒临灭绝。1991年,山东省将泰山赤鳞鱼列入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收录《山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泰山赤鳞鱼是目前山东省受重点保护的唯一淡水鱼类。赤鳞鱼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了一种以改变体色而实现自我保护的能力,在浅水中,亮度较大,鱼体呈沙黄色,而在有青苔的深水中,光线较暗时,则体色变暗,从暗处移到光亮处,体色又由暗变浅,这种适应性变化瞬息呈现,又称“变色龙”。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泰山赤鳞鱼保护与开发力度,2005年赤鳞鱼列入泰安市名牌培育计划和山东省特色农产品(水产品类)区域布局规划。在泰山风景名胜区的桃花峪、黄溪河、天井湾、大直沟、天烛峰等泰山赤鳞鱼的主要生息繁衍区域和水域,划定了20km2的泰山赤鳞鱼保护区,划分了核心保护区、缓冲保护区和实验保护区。2007年泰安市人民政府以(123)号政府令颁布实施《泰安市泰山赤鳞鱼保护管理办法》,为泰山赤鳞鱼的保护管理提供了法律法规保障,使赤鳞鱼的保护管理逐步走上了依法管理的路子。
1.5 泰山赤鳞鱼文化价值 泰山赤鳞鱼之所以得名的历史根源,现已无从考证。但在其生长的各个时期,从未出现过红鳞,这一点是肯定的。《泰山药物志》(齐 高宗岳1937)中关于“泰山螭霖鱼”的记载:螭霖鱼方头巨口,龙须龙目,全首似龙而无角,因得“螭”字;以其性喜雨而得“霖”字。螭霖鱼又名石鳞鱼、斑纹鱼,这与赤鳞鱼的别名相同。由此推测,“螭霖鱼”这名可能是出自文人墨客之手,过于文雅,在长期的民间口头流传中逐渐通俗化,或以讹传讹,随成为现在的“赤鳞鱼”了。至于螭霖鱼又名石鳞鱼、斑纹鱼,前者可能因为其常出没于山涧石间而得名;后者可能因其在沙底浅水中呈沙黄色,而在苔青深水中,体色变暗,清风徐来,波光影动,岸上观之似披一身斑纹而得名,或因繁殖季节雌鱼身具暗色斑块而得名。
赤鳞鱼之所以名贵,一是它生长在五岳独尊的泰山。泰山山溪,溪流泉清,砂石为底,常年潺潺的石山溪水,富生藻类;苍松翠柏蔽荫下的曲径流水,低温高峰。这种优美的自然条件,为赤鳞鱼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环境,使赤鳞鱼成了泰山的特有珍贵生物,自古有“泰山赤鳞鱼不下山”之说。早在1200多年前,唐代大诗人李白漫游到山东,亲尝了赤鳞鱼的美味后,颇为感慨,曾写下了一首《赠中都小吏》的诗,诗曰:“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鳞。山东豪吏有俊气,手携此物赠远人。意气相倾两相顾,斗酒双鱼表情素。双鳃呀呷鳍鬣张,拨剌银盘欲飞去。呼儿拂几霜刃挥,红肌花落白雪霏。为君下箸一餐饱,醉著金鞍上马归。”。诗中所提的汶鱼,即赤鳞鱼,非到泰山,难得此味。二是它体态细小,柔若无骨,并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把活鱼放置石头上让烈日暴晒,肉质可化油而流,残留下的只有细小的骨架,这是任何鱼种所不能及的。三是由于泰山文化源远流长,历代以来,从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到普通百姓,都对泰山赤鳞鱼推崇倍至,使其成为进贡佳品,并留下刘老翁龙潭钓鱼、虎儿救母、秦皇为母治病等许多美丽的传说。
1.6 赤鳞鱼药用价值 赤鳞鱼是泰山一宝,以肉质细嫩、味美不腥、营养丰富而著称。古代皇帝来泰山,赤鳞鱼为御膳中的必备之菜,现在国内外游客来泰观光,赤鳞鱼更是酒席宴桌上的名贵佳肴。据《泰山药物志》记载:“赤鳞鱼去内脏入药,性温而降,味苦而清,其功能补脑益智,升清降浊,养颜补气,延年益寿,明目聪耳,坚齿健身,为滋补佳品。主治头晕,男子小便不利,女子宫冷腹痛等。”最新研究证明,赤鳞鱼含有12种以上的矿物质,尤其是含有丰富的调节人体代谢平衡的微量元素;含有18种以上的氨基酸,尤其是含有丰富的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含有18种以上的脂肪酸,尤其是含有丰富的抗衰老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它可使血糖含量正常,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治贫血、食欲不振、生长停滞、性功能发育不良、味觉及嗅觉迟钝、创伤愈合慢等症,并对乙型脑炎、支气管炎有疗效,能使血液的各项指标达到生理平衡,对治疗心血管病起重要作用。民国时期,泰安著名中医高宗岳认为,泰山乃天地之精华,其中必有灵丹妙药。多年研究泰山的一草一木,著成《泰山药物志》一书,其中对赤鳞鱼描述极多,充分肯定了其药物价值。泰山赤鳞鱼不仅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科学文化价值。在这种背景下,赤鳞鱼得到了升华,它不再是一种鱼,更是一种载体,一个美好事物的象征。
2 保护发展对策
2.1 编制修订泰山赤鳞鱼保护发展规划 目前,农业部已批准设立泰山赤鳞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泰安市政府也颁布实施了《泰安市泰山赤鳞(螭霖)鱼保护管理办法》,为加强对泰山赤鳞鱼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应组织人员编制泰山赤鳞鱼保护发展规划,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发展措施,为泰山赤鳞鱼的保护管理和产业发展提供规划支撑,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突出重点,持续发展,把泰山赤鳞鱼保护好发展好。
2.2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 围绕泰山赤鳞鱼种质资源保护,重点是加强保护区管护和原种场建设,保护泰山赤鳞鱼赖以生存的水域生态环境,尤其是要真正保护好泰山赤鳞鱼的索饵和繁育场所,为种群繁衍提供最基础的保障,组织开展泰山赤鳞鱼种质研究,保存泰山赤鳞鱼纯正种质,为物种保护和人工养殖提供种质保证。
2.3 创建泰山赤鳞鱼健康养殖示范区 近年来,泰山赤鳞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但松散的养殖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为解决这一问题,应积极创建健康养殖示范区,制定健康养殖技术规范,大力推行渔业标准化,搞好示范带动,促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养殖技术的推广普及。认真落实《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推行“两项登记、五项基本制度”的建设,从抓渔业环境、健康苗种、使用合格的鱼药和饲料、安全加工运销入手,实现渔业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成立赤鳞鱼养殖专业合作组织,推行“四统一”做法,即统一育种、统一养殖标准、统一商标品牌、统一技术服务,推进泰山赤鳞鱼养殖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提高经济社会效益。
2.4 培植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化发展 以产业化发展为目标,形成“基地﹢企业﹢市场”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理念。为此,(1)要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将运营机制灵活、辐射能力强、善于把握市场的企业培植为“龙头”,以基地、农户以及其它企业为基础,采取订单、协议等形式,形成产业链条,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打造利益共同体。(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凝聚力和控制力,利用协会组织,促进平等竞争;加快市场、产业开拓步伐,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促进产业效益的提高。
2.5 打造旅游文化品牌 泰山是世界名山,为五岳独尊,是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每年来登山的中外宾朋达千万人次,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登泰山保平安、走御道观历史文化、赏泰山风光品泰山美食已越来越成为广大游客追求的目标。泰山赤鳞鱼这个泰山精灵正逐步被世人所认识,许多美丽的传说也在相互传颂,泰山赤鳞鱼这一珍稀物种正受到世人的推崇。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列入了政府的议事日程,泰安市政府将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确定为泰山赤鳞鱼增殖放流日,增殖放流活动已连续举行了2年,各大媒体进行了活动的相关报道,泰山赤鳞鱼放生文化宣传也逐步开展。市、区渔业部门正围绕着打造放生文化这一目标,加强与旅游业的联合,同心协力,打造登泰山、游岱庙、放生赤鳞鱼、保平安健康的旅游文化,形成泰山赤鳞鱼独特的放生文化品牌。
2.6 走生态文明健康发展之路 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强了对泰山赤鳞鱼的保护,先后投资建设了泰山赤鳞鱼原种场,制定了相关标准,设立了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施了濒危物种增殖放流,有力地促进了泰山赤鳞鱼的保护。下一步,要切实加强对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合理养护和开发利用这一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严格实行禁渔制度和许可制度。建设泰山赤鳞鱼人工增殖站和监测站,做好水域环境和资源监测,开展人工资源修复,打造生态文明放生文化,加强保护管理,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促进泰山赤鳞鱼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