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环保养猪配套技术
2011-04-13谭善杰张树村山东省临沂市畜牧局276003
谭善杰 张树村 (山东省临沂市畜牧局 276003)
生物环保养猪技术是根据微生物发酵理论,在特殊的猪舍内铺设稻壳、锯末、发酵剂等混合组成一定厚度的垫料,猪饲养在上面,其粪尿等排泄物持续与垫料混合,经微生物发酵、降解后,免冲洗、无臭味,从源头上实现了环保养殖。生物环保养猪技术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粪便处理的难题,而且比传统养殖节约劳动力50%,节约用水80%以上,育肥猪提前出栏10~15d,每出栏1只育肥猪多增加60~90元的经济效益。临沂市自2006年研究推广生物环保养猪技术,到2010年底,全市生物环保养猪场1960处,发酵床面积137万m2,出栏生猪430万头,多增加农民收入3.44亿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物环保养猪配套技术。
1 生物环保养猪场址的选择与规划布局
1.1 场址选择 (1)场址地势高燥、排水好,通风向阳,有利于防疫。在丘陵山地建场选择向阳坡,坡度不超过20°,土壤质量符合规定。场址应位于居民及公共建筑群的下风向处,远离居民区、养殖区、加工企业、工矿学校、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500m以上,距交通主干线200m以上。不能建在环境污染严重区、畜禽疫病常发区和山谷洼地等易受洪涝威胁的地方。(2)水电资源充足方便,水质符合饮用标准,用电符合规定要求。
1.2 场区内规划 (1)按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规划,各功能区界限分明,联系方便。隔离区要设在场区下风向处及地势较低处。(2)场区净道、污道分开,生产及生活污水采用暗沟排放,空闲处有树木、花草等绿化,场区环境美化干净。(3)场内有卫生防疫、消毒和病死生猪及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主门和生产区入口要有消毒池和消毒室。消毒池与门口同宽,长、深300×20cm。消毒室内有紫外线灯或喷雾消毒设施,有工作帽、工作服和水靴或塑料袋脚套等。
2 猪舍设计与建造
猪舍建筑要科学合理,排列有序,冬暖夏凉,便于通风和管理。
2.1 猪舍类型 生物环保猪舍适用于种公猪、母猪、育肥猪和仔猪;猪舍顶棚可分为单坡式、双坡式,双坡气楼(天窗)式和不等坡式,形式可灵合多样。
2.2 育肥猪舍的建设 单列式猪舍跨度以8~12m为宜,后墙内侧留出1m宽的人行道,用铁栅隔开,铁栅内侧留出1.2~1.8m宽的水泥平台,剩余空间为发酵床;发酵床每隔10~15m用铁栅分圈。双列式猪舍人行道设在中间,猪舍跨度以12~16m为宜,其他设计与单列式相同。猪舍前后檐墙高度以2.6~3.5m为宜。
2.3 母猪产房的建设 分为单列式和双列式。单列式一般跨度5.5~7m,后墙内侧留出1m宽的人行道,用铁栅隔开,铁栅内侧留出2.3~2.8m宽的水泥平台,平台的坡度(向发酵床侧倾斜)3%~5%。平台内测到南墙做发酵床,发酵床的深度在80~120cm。每个产床宽在2.2~2.6m,相互之间用栅栏隔开。在水泥平台和发酵床之间设置一个活动的栅栏,栅栏离水泥平台约30cm,在母猪产下仔猪7d以内时,仔猪在发酵床上活动,母猪喂奶时仔猪自主从栅栏下通过(防止母猪在发酵床上压死仔猪),仔猪有躲避能力时(一般7d以后)拆掉活动的栅栏,母猪和仔猪都可在发酵床上活动。双列式走道一般设在中间,其它与单列式相同。
2.4 种公猪舍的建设 分为单列式和双列式。单列式一般跨度6~7m,后墙内侧留1.5m宽的人行道,用铁栅隔开,铁栅内侧留出2.5~3.0m宽的水泥平台,平台的坡度(向发酵床侧倾斜)3%~5%。平台内测到南墙做发酵床,发酵床的深度在80~120cm。每个产床宽2.5~3.0m,相互之间用栅栏隔开。双列式走道一般设在中间,其它与单列式相同。
2.5 猪舍窗户与通风 生物环保猪舍以自然通风比较经济实用,猪舍前后墙留窗要大,床面低于窗台10~20cm,通风效果好;在每个后窗上安装上一个引风机,猪舍顶棚安装电风扇,便于夏季抽风降温;在发酵床一侧设置1.2~1.5m宽的水泥平台,便于猪到水泥台上乘凉。
2.6 饲养密度 保育猪每头0.6~1.0m2,10~60kg的后备猪0.8~1.5m2,60kg以上的猪1.5~2.5m2。
2.7 猪舍温度和湿度 一般仔猪舍温度控制在25~34℃,育肥猪舍17~24℃;湿度一般在60%~75%,有利于猪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3 发酵床制作
3.1 发酵床类型 发酵床一般分为地上式、半地上式和地下式三种类型,应根据地下水位高低确定。地下水位较高的场地,发酵床应采用地上式,防止因水位过高造成发酵垫料霉变;山区丘岭地下水位较低,可采用半地下式或地下式。无论哪种形式,发酵床底面必须是土面或沙土面,不能抹水泥地面,四周墙皮可用水泥抹平。发酵床高(厚)度以80cm左右为宜。
3.2 发酵垫料选择 发酵垫料是关系到发酵是否成功和成本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般选择稻壳60%、锯末40%,发酵剂0.1%~0.15%,加入3kg细米糠。也可加入20%~30%的玉米秸等农作物秸杆、粗糠代替部分稻壳和锯末。
3.3 发酵垫料制作 发酵垫料的制作主要包括在猪舍内制作和在猪舍外集中制作两种方式。在猪舍内制作是将稻壳、锯末、草粉、细米糠、发酵剂等按比例混合均匀,在搅拌过程中不断洒水,含水量在45%~50%之间,搅拌均匀后堆成梯形,周围盖上麻袋布保温。集中垫料制作就是将垫料原料和发酵剂按比例放在一起搅拌均匀后,移入发酵舍内。
3.4 发酵时间 一般为7~15d,冬天气温较低时,发酵时间可稍长些。发酵温度逐渐升高到55℃即为发酵成功。发酵成功的垫料铺开后有酒曲香味,发酵床厚度为80cm左右,24h后即可进猪。
3.5 发酵床条件 要营养、透气、保水、保温、并具有适宜的酸碱度。营养就是要有充足的碳源和氮源,垫料透气性好,有利于发酵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猪粪尿分解。初次发酵垫料手握成团,指间不出水,松手后垫料自然散开,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发酵;发酵垫料保持30℃以上的温度,温度过低影响发酵。发酵垫料中的微生物适宜生长在中微酸性环境,过酸或过碱都不利于垫料微生物生长繁殖。
3.6 垫料的日常维护 进猪后如发现圈舍内有粉尘,说明水分偏少,可向垫料表层适当喷水,消除粉尘。每隔7~10d用铁耙或旋耕耙将垫料翻耙一遍,便于充分发酵,以无氨无臭味为宜。一批猪育肥出栏后,要将发酵床垫料翻起,搅拌均匀,堆积发酵1周左右,杀死垫料中的寄生虫卵和病原微生物,然后摊平备用。若发酵床垫料压实变少,应在发酵床上层撒上一定的稻壳、锯末、草粉等填平,厚度始终保持800mm。发酵床可连续使用2~3年,待发酵垫料腐烂,猪的排泄物比例过高,发酵效果不好时停止使用,彻底清除。
4 饲养管理
4.1 养殖档案 依法规范建立养殖档案。原料购进、使用、配种繁殖、销售等有详细记录并建立档案,保存2年以上。
4.2 防疫消毒 有系统的饲养免疫程序,按程序定期防疫、消毒和检测。配备专用消毒设施。按省畜牧局统一要求制作的监管责任牌。
4.3 无害化处理 对病猪要进行隔离饲养和治疗, 对因病死亡的生猪要进行无害化处理,有专门的场地深埋或有专用处理设施。
4.4 疫病诊疗 对发病猪要查明原因。购买使用的药品要有详细记录,不能使用国家规定的禁用药品和添加剂,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病猪治疗结果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应记录在案,严防病原扩散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