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痘的诊断与治疗
2011-04-13何勇
何 勇
(重庆市涪陵区珍溪镇畜牧兽医站,重庆涪陵408000)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山羊的常见传染病,对我区新兴的养羊产业造成极大的影响。经笔者粗略统计,我镇养羊规模在20只以上的农户,羊痘的发生率在40%以上,从外地引进的山羊,羊痘的发生率超过60%。
一、发病情况
2010年7月,我镇某村农民从我区青羊镇购回麻羊15只,3 d后,发现有几只羊精神不振,不爱吃草,鼻流脓涕,身上出现红斑和痘疹,畜主在村防疫员指导下,用青链霉素治疗无效,并有蔓延之势。求诊到我站。现将诊治经过介绍如下,供同行和养殖业主参考。
二、临床症状
全群羊精神不振,食欲减少,反刍迟缓,结膜潮红,从鼻孔流出粘性或脓性鼻漏。连续检查5只病羊,体温均在40℃以上,最高达42℃, 呼吸26次/min以上,最快的32次/min,脉搏60次/min以上,最快的76次/min。在眼的周围、唇、鼻翼、颊、四肢和尾的内面、阴唇、乳房、阴囊及包皮上,有豆大的红斑和丘疹,突出皮肤表面,用手触摸,感觉很硬,切开痘疹,可见豆腐渣样较硬的物质。有2只病羊痘疹密集,互相融合连成一片,极度消瘦,贫血,全身病状十分严重。
三、病理变化
将一只体况差,估计治疗价值不大的病羊进行剖检,发现除外观变化(唇、鼻、颊、眼角、腿部等部位皮肤上有痘痂)外,还见口腔、咽喉、舌头等有多处溃疡,严重化脓;前胃和真胃黏膜上有大面积出血性炎症,明显可见溃疡或红斑;肠充血充气,肠壁变薄, 内容物少;头颈部、肩前、腹股沟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充血、化脓、坏死现象。
四、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羊痘。无菌采集肠系膜淋巴结和痘痂,用灭菌生理盐水浸泡,以快递方式送到成都坤宏动物药业集团进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羊痘。
五、防治措施
本病由病毒引起,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以中药为主,从提高羊抵抗力,控制继发感染入手,进行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内服抗病毒药物。抗毒免疫肽(四川健特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以黄芪粉为主要原料)、健特5号(四川健特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以清瘟败毒散为主加减)、金芪参苓散(四川精华企业集团生产,以补中益气散为主加减)、抑毒肽(四川川龙动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以亚硒酸钠维生素E为主)各10 g,黄芪多糖原粉(江苏欧克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含量98%)1 g,兑温水灌服,或拌料服,每天1次,连续5~10 d。
2.全身注射抗菌抗病毒药物。痘毒5号10 ml(四川健特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主要成份为黄芪多糖)、痘泡康10 ml(成都坤宏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主要成份为板蓝根和千里光)、地塞米松磷酸钠5 ml、头包噻夫粉针0.1 g,混合,肌肉注射50~100 kg重羊,每天1~2次,连续2~3 d。
3.对羊体和环境进行消毒。聚维酮碘消毒剂,用温水按1:400倍比例稀释,给羊群和场地进行喷雾消毒,每天1次,连续5~7 d。
经过以上处理,7 d后病情基本得到控制,除严重的两只死亡外,其余病羊症状缓解,疹块变暗,有的结痂脱落,食欲和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六、小结与体会
1.外地引进羊只要隔离观察15~21 d(该病潜伏期为21 d),无病才能混群。
2.加强羊舍和用具的定期消毒,出现病羊要隔离治疗,还要对圈舍、用具、羊体表及蹄部多次进行消毒。病死羊尸体要焚烧或深埋。
3.妥善处理好购进羊只的应激反应,提高羊只抵抗力。
4.每年秋季用羊痘疫苗给断奶后的羊只进行预防接种(注意:怀孕母羊不注射疫苗,因易发生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