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防制研究进展
2011-04-13谭萍张清均
谭萍,张清均
(重庆开县镇安镇畜牧兽医站,重庆开县 405416)
近年来,猪瘟在美洲、亚洲、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呈现复发的趋势,一些宣布已消灭猪瘟的国家(如法国、荷兰、德国、比利时等)又见猪瘟复发的报道。在我国,猪瘟流行呈现典型猪瘟和非典型猪瘟共存、持续感染与隐性感染共存、免疫耐受和带毒综合征共存等现象。猪瘟新的流行形式给全世界养猪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免疫接种仍是防制猪瘟的重要措施,疫苗对预防猪瘟起重大作用。因而通过加大免疫力度防控猪瘟的发生,为了检测猪瘟免疫效果,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为各级动物防疫主管部门和养猪场场主制定猪瘟免疫计划提供依据。
一、防治措施
(一)预防为主是控制猪瘟的主导思想猪瘟的预防必须是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要严格执行各项预防措施,定期消毒,严防病原传入。要购买质量可靠的疫苗,注意运输过程和使用前疫苗的保存,因为高温和温差变化大易使疫苗失效,已过期或已失效的疫苗不要使用;防疫注射要做到头头免疫,在疫情流行的猪场最好能做到“一猪一针”,如不能,至少得做到“一栏一针”。
(二)做好伪狂犬病等的控制与净化猪场存在免疫抑制性病原如伪狂犬病病毒、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等时,容易造成猪瘟免疫的失败。如要在猪群中进行伪狂犬病免疫接种时,注意猪瘟免疫在前,伪狂犬病免疫在后,一般采用猪瘟免疫至少1周以后再进行伪狂犬病的免疫。
(三)紧急免疫一旦发生猪瘟,为减少损失可用加倍剂量的活苗进行紧急接种。
(四)隔离或淘汰带毒母猪可用猪瘟诊断试剂盒或活体扁桃体荧光抗体等方法检出猪瘟带毒母猪。对检出的带毒母猪进行隔离,加强免疫或淘汰。在猪群中开展免疫监测时,如发现经准确免疫或多次免疫而抗体水平仍然低下的母猪,应予以扑杀。
(五)防止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猪瘟的发生常会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其他疾病,在临床上应全面考虑,特别是细菌性疾病,常增加猪群的死亡率。可用抗生素予以防治,有条件的可做药敏试验筛选有效的抗生素,如不能,应轮换用药,常用的有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等广谱抗菌药物。
二、免疫失败原因
在我国,由于庭院式饲养还占有很大比例,规模化猪场规范程度差,各猪场技术水平不高和防疫设施不健全,长此以往便形成了CSF带毒母猪持续感染,为CSF的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提供了前提条件,而CSF带毒母猪持续感染,可以产下经胎盘感染的仔猪,这种猪如果存活则成为持续感染者,并对猪瘟疫苗的免疫形成免疫耐受。
(一)免疫程序不合理随着生产的发展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原有的猪瘟免疫程序已不能解决生产问题。往往加大免疫剂量而没有根据猪群抗体水平制定免疫程序,造成母源抗体干扰等免疫失败。
(二)免疫剂量不足猪瘟疫苗的剂量与疫苗的保护性密切相关,当接种疫苗剂量少、疫苗抗原含量不足时,可造成猪瘟免疫不足,给免疫不足猪攻击猪瘟强毒,强毒能在猪体内繁殖,成为带毒猪,呈现亚临床感染。
(三)疫苗质量与操作不正确生产中应用的猪瘟冻干疫苗是经过效检合格后出厂的,但运输和保存温度过高,疫苗失真空,疫苗超过有效期,稀释液不合格及疫苗稀释后不能尽快用完,常常影响疫苗的质量。另外,注射疫苗时消毒不严格,接种剂量不准确,接种部位和方法不当,都会造成疫苗免疫效果降低。
(四)母猪持续感染带毒妊娠母猪感染猪瘟病毒以后,常不表现临床症状,可经胎盘感染仔猪,造成这些仔猪持续感染,产生免疫耐受性,往往出现免疫失败的现象。
(五)其他疾病等因素的免疫干扰 当猪群中存在伪狂犬病、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等免疫抑制病原以及饲料霉变时,均可造成猪群免疫抑制,从而造成猪瘟的免疫失败。
(六)毒株变异与疫苗保护性尽管猪瘟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猪瘟兔化弱毒与流行毒株在保护性抗原上有程度不同的差异,这种差异影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免疫保护力,但加大免疫剂量可获得免疫保护。
对猪瘟抗体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包括疫苗种类、免疫剂量、免疫抑制性疾病、环境因素个体差异等,其中免疫剂量和疫苗类型尤其重要。
三、猪瘟疫苗的发展
目前,在我国由于制造工艺的不同,利用猪瘟兔化弱毒株生产的常用猪瘟疫苗有:猪瘟淋脾苗、猪瘟细胞苗以及新型疫苗。
1.猪瘟淋脾苗,是猪瘟兔化弱毒株接种成年家兔,无菌收获含毒量高的淋巴结、脾脏制备而成的疫苗。其特点是免疫原性强,免疫效果最好;免疫后抗体产生快,持续时间长;淋脾苗中含有某些免疫相关因子,起到免疫增强作用;可用于紧急预防接种,效果好于细胞苗;使用计量相对较小,一般是1~2头份;但由于用活体动物生产,生产量非常少,所以成本高。
2.猪瘟细胞苗,猪瘟兔化弱毒株接种犊牛睾丸细胞培养,收获细胞培养物,冷冻干燥制成的疫苗。其特点是免疫后抗体产生慢于组织苗;一般使用剂量相对较大,2~4头份,甚至更多;细胞生产,生产量大,价格便宜;可用于超前免疫。乳兔苗禁止与菌苗同时注射。该疫苗要在-15℃以下避光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细胞苗大小猪都可使用。注射4 d后即可产生免疫力,注射后免疫期可达12个月。该疫苗宜在-15℃以下保存,有效期为l8个月。注射前应了解当地确无疫病流行。断奶前仔猪可接种4头份疫苗,以防母源抗体干扰。
猪瘟脾淋苗稀释后,应放在冷藏容器内,严禁结冰,如气温在15℃以下,6 h内要用完;如气温在15℃~27℃,应在3 h内用完。猪瘟细胞苗随用随稀释,稀释后的疫苗应放冷暗处。并限2 h内用完。以上三种疫苗使用时按瓶签注明头份用无菌生理盐水按每头份1 ml稀释,肌肉或皮下注射。注射以上三种疫苗后,均可能有少数猪在1~2 d内发生反应.但3 d后即可恢复正常。注苗后如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注射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等。疫苗注射的时间最好是进食后2 h或进食前。猪瘟脾淋苗建议在加强免疫(如商品猪的第二次免疫和母猪的常规免疫接种)时.或者在紧急接种时使用。猪瘟细胞苗建议在首次免疫或乳前免疫(超免)时使用。猪瘟疫苗与蓝耳病疫苗免疫至少要间隔一周以上时间。
我国现用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对预防目前流行的CSFV是完全有效的。用不同剂量的C株苗免疫猪,证实免疫剂量与保护水平密切相关。剂量不足时,攻毒后不能阻止强毒在体内复制和带毒。免疫剂量提高到80~ 100PD (约 320~ 400 RID,RID为兔体反应量),攻毒后能制止亚临床感染,所有耐过猪均不带毒。
3.新型的猪瘟疫苗。
(1)猪瘟病毒基因缺失型弱毒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强毒株毒力相关基因切除构建的活疫苗。病毒编码的基因可以删除,当某些与病毒复制无关的毒力基因缺失突变后,病毒毒力丧失,同时还保持着良好的免疫原性,该类疫苗安全性好,不易返祖;其免疫接种与强毒感染相似,肌体可对病毒的多种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免疫期长,免疫力坚实,尤其适用于局部接种,诱导产生黏膜免疫力,因而是较理想的疫苗。
(2)猪瘟病毒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是用DNA重组技术,将编码病毒原微生物保护性抗原的基因导人原核细胞或真核细胞,使其在受体细胞中高效表达,分泌保护性抗原肽链,然后再提取保护性抗原肽链,加入佐剂而制成的。这种抗原是病毒粒子的一部分,不含有核酸,因此非常安全,但是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原性通常较低,需要佐剂合用,或偶联到适当的载体上应用,从完整病毒粒子上制备具有免疫原性的亚单位疫苗,往往过程复杂,成本较高,而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克隆得到编码病毒保护性抗原基因,在体外对其进行改造和修饰后,重新转移到异源生物宿主体内或培养细胞中,可使病毒蛋白获得大量表达,利用真核细胞高效表达系统来表达猪瘟病毒免疫原蛋白,并以此作为抗原可获得猪瘟病毒亚单位疫苗。
(3)猪瘟病毒活载体重组疫苗。基因工程重组活载体疫苗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保护性抗原基因(目的基因)转移到载体中使之表达的活疫苗。病毒基因组的某一核苷酸序列被切除、突变或在该区域内插入外源性基因片段,而不影响病毒复制,这一序列称为病毒的复制非必须区。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复制非必须区克隆出来,体外改造后再将异源性病毒的保护性抗原基因及启动子调控序列插入其中,通过体内同源重组技术获得重组病毒,利用该组病毒接种动物,不仅可以诱导肌体产生针对异源性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而且能够使宿主获得针对载体病毒的免疫力。
(4)猪瘟病毒核酸疫苗。核酸疫苗包括DNA疫苗和RNA疫苗,由编码能引起保护性免疫反应的病原体抗原的基因片段和载体构建而成。其被导入机体的方式主要是直接肌肉注射,或用基因将配有原核复制组件和真核表达调控组件的粒为载体,将免疫原基因插入该质粒中,用裸核酸接种动物即可产生免疫保护。
猪瘟病毒核酸疫苗经临床观察证明,可以抵抗强毒攻击,但是会出现40℃以上的高烧,免疫后可以检测出轻微的T、B细胞反应。余兴龙等分别构建了包含猪瘟病毒E2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并且证明它们对猪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5)猪瘟病毒全长感染性cDNA标记疫苗。全长cDNA标记疫苗是在分子水平上,将具有选择性标记的基因,替换或克隆到致弱病毒全长cDWA中,获得了重组病毒,以重组病毒接种动物后,可以区分抗体来自于自然感染还是标记疫苗免疫,从而鉴别出感染猪群和免疫猪群。
四、猪瘟疫苗使用注意事项
1.超前免疫。在进行超前免疫时一定要真正做到仔猪不吃初乳,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超前” 免疫,如果做不到这点,最后的效果还不如20日龄以后免疫。超前免疫一般使用猪瘟弱毒细胞苗免疫。不建议使用组织苗,但有的淋脾苗上也有超前免疫的说明。所以这就要看疫苗使说明书了。
2.猪瘟疫苗的选择。对于饲养管理条件较好、无疫病流行的猪场,使用猪瘟细胞苗和组织苗的免疫效果相当。但对于一直使用细胞苗免疫的猪场。如果饲养环境、管理条件较差,CSF免疫抗体水平参差不齐,效价不高,又有散发性CSF存在,可考虑用组织苗替代细胞苗进行CSF免疫。以提高猪群整体CSF抗体水平。
3.猪瘟疫苗的免疫剂量。猪瘟淋脾组织苗免疫剂量应以不低于150RID为宜。猪瘟细胞苗剂量应以不低于750RID为宜。不必要盲目的再加大免疫剂量,造成养猪生产上的经费投入。
4.猪瘟疫苗的免疫时间最好要通过对免疫抗体的监测做出决定,但多数人们采用:仔猪22~25日龄首免,60~70日龄二免。种母猪在断奶后配种前免疫,种公猪每年免疫2次。
5.加强疫苗的运输、保存和使用等环节上的管理这是确保疫苗使用有效性不可忽视的环节。
6.选用信誉度高的疫苗生产厂家生产的疫苗这是防止CSF免疫失败的前提。CSF的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防治或消灭CSF不仅要坚持合理的免疫原则,还要制定对CSF的定期监测制度。随时淘汰CSF持续感染猪是CSF净化的有效手段;提高猪的福利待遇, 防止其它疫病的感染也是防止CSF发生的辅助手段。
五、结语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猪瘟疫苗对猪瘟的预防、控制及净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就疫苗的发展方向来说,灭活苗的使用已经成为历史,弱毒苗虽然仍在使用,但如果要消灭猪瘟,弱毒苗应该禁止使用;重组疫苗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功,但要达到临床应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亚单位标记疫苗因能区分疫苗接种猪和野毒感染猪有强大的优势,如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可以对最终消灭猪瘟助一臂之力,但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鉴别诊断方法才能显示其威力,在临床上使用和推广。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