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瘟的流行特点与防制措施
2011-04-13杨杰梁方印尹利香裴顺强
杨杰,梁方印,尹利香,裴顺强
(1.濮阳县畜牧局,河南濮阳 457100;2.中国农村科技濮阳通联站,河南濮阳 457100)
鸭瘟是鸭的一种死亡率高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高热、肢软、流泪和排绿色稀粪。因一部分病鸭的头颈部肿大,故俗称“大头瘟”。
一、病原
鸭瘟的病原体属于疱疹病毒属的病毒。鸭瘟病毒存在于病鸭体内各内脏器官、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肝、脑、食道和泄殖腔含毒量最高,本病毒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例如在-10℃~-20℃环境中,能存活347 d,50℃时经90~120 min才能灭活,在室温22℃时,需30 d才能失去感染力,但对一般浓度的常用消毒药敏感。1%~3%火碱溶液等能很快地杀灭病原。
二、流行特点
鸭瘟对不同年龄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在自然流行中,成年鸭和产蛋鸭发病和死亡较为严重,一个月以下雏鸭发病较少。鸭瘟在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一般以春夏之际和秋季流行最为严重。
鸭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鸭和潜伏期的感染鸭,以及病愈不久的带毒鸭(至少带毒3个月)。健康鸭和病鸭在一起放牧,或是在水中相遇,或是放牧时通过发病的地区,都能发生感染。被病鸭和带毒鸭的排泄物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和运输工具等,都是造成鸭瘟传播的重要因素,本病流行均在低洼多水的地区,当新的易感鸭群到达污染水域往往造成鸭瘟流行。
鸭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其他还可以通过交配、眼结膜和呼吸道而传染,吸血昆虫也可能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
当鸭瘟传人一个易感鸭群后,一般在3~7 d开始出现零星病例,再经3~5 d陆续出现大批病鸭,疾病进入流行发展期和流行盛期,整个流行过程一般为2~6周。在初次发病的地区,死亡率高达90%以上。
三、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3~4 d,开始发病时,病鸭表现精神萎顿,食欲减少,体温升高到43℃以上,高热稽留。全身体表温度增高,特别是头部和翅膀最显著,以后病鸭的食欲完全消失,或见口渴增加。两脚发软,翅膀下垂、伏坐地上不愿移动。病鸭的一个特征性的症状是流眼泪和眼睑水肿,眼睑周围的羽毛沾湿,起初是流出一种澄清浆液,以后变为粘稠或脓样,上下眼睑部分粘着在一起。眼结膜充血,常有小出血点,甚至形成出血性的小溃疡。病鸭鼻中流出稀薄或粘稠的分泌物,呼吸困难,叫声变粗厉。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时,都见有部分病鸭的头颈部肿胀,俗称为“大头瘟”。除此之外病鸭还发生下痢,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的羽毛玷污和结块,肛门肿胀和扩张,翻开肛门可见泄殖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出血点,严重病鸭的黏膜表面覆盖一层假膜,不易剥离。本病的病程一般都很急骤,平均为2~5 d,到了发病后期,病鸭精神极度衰竭,不久即行死亡。
四、病理变化
体表皮肤有许多散在出血斑,皮下组织有黄色胶样浸润。喉头部和口腔黏膜有淡黄色假膜覆盖,剥落后露出出血点和浅溃疡,食道黏膜有纵行排列的灰黄色假膜覆盖或小出血斑点,假膜易剥离,剥离后食道黏膜留有溃疡斑痕,这种病变具有特征性。肠黏膜充血、出血,以十二指肠和直肠最为严重。泄殖腔黏膜的病变与食道相同,黏膜表面覆盖一层灰褐色或绿色的坏死结痂,粘着很牢固,不易剥离,黏膜上有出血斑点和水肿,具有诊断意义。肝脏不肿大,肝表面和切面上有大小不等的灰黄色或灰白色的坏死点,少数坏死点中间有小点出血,或其外围有环状出血带,这种病变具有诊断意义,胆囊肿大,充满粘稠的胆汁,黏膜见有充血或散在浅小溃疡。雏鸭感染鸭瘟时,法氏囊呈深红色,表面有针尖大的坏死灶,随着病程发展,囊壁变薄,颜色加深,囊内充满白色的凝固性渗出物。
五、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症状和病理变化等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可以做出初步诊断。但在该病的初发地区,应按要求采取肝、脾组织,送兽医检验部门进行实验室诊断。
六、防制措施
目前对鸭瘟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为防止该病发生,鸭场应健全常规的卫生防疫制度,种鸭、种蛋应购自非疫区,新调入鸭群应接种鸭瘟弱毒疫苗,并隔离饲养,经2周以上观察未发现有病鸭方可混群饲养,应避免到疫区放牧,严格执行消毒制度,装运鸭只的车辆和笼子在使用前后应当进行消毒。要定期注射鸭瘟弱毒疫苗,肉鸭在3~4周龄注射一次即可,种鸭、蛋鸭需在开产前一个月重复注射一次,以后每年再接种两次。
一旦发生鸭瘟,必须迅速对鸭进行全面检疫,采取严格隔离和消毒,对鸭群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实践证明当一发现鸭瘟,立即用鸭瘟弱毒疫苗进行注射,一般在接种后一周内死亡显著降低,随着就停息下来。在受威胁区内,全部鸭和鹅应注射鸭瘟弱毒疫苗。用鸭瘟弱毒疫苗对鹅预防接种,剂量为鸭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