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副刊特色
2011-04-13肖涵
肖 涵
(湖南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我党在国民党统治中心公开出版的唯一的全国性大型日报。在八年抗战中,它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作为《新华日报》一个组成部分的副刊,在经历四年的试办后,被读者公认为国统区最出色的副刊。它通过自己的办报经验,鲜明地彰显出“副刊不副”的特色,成为《新华日报》这个强大舆论阵地里一支有力的部队。
一、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新华日报》从诞生时就自觉地将自己划归到大时代的滚滚洪流中,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一)紧扣国际大事,反映时代风云。纵观抗战期间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各类报纸的副刊,只有《新华日报》的副刊从一而终,坚定不移地高举抗日救亡的大旗,与党的方针政策、工作重点紧密结合,准确地把握时代风云和国际变幻的脉搏。如1942年2月23日的副刊版面就鲜明地反映出这一点。当时正值苏联红军建军24周年庆典,这个消息对当时的反法西斯战争形势以及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运动都是巨大的鼓舞。为此,2月23日的《新华日报》头版安排刊登了毛泽东的文章《庆祝苏联红军廿四周年》,并刊登李济深等各界著名人士的贺文,表明自己的态度;副刊则积极配合,用诗歌、歌曲、漫画和群众签名等各种形式热烈表达对苏联红军英勇抗击法西斯的褒扬和鼓励。
(二)结合抗战任务,紧密团结青年。《新华日报》的副刊经常针对抗战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举办专刊,这些专刊一般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论述,用散文、时评、诗歌和杂文等文学形式针砭时弊,鼓舞大众,指明方向。如1839期的社论是《永保这个光荣》,号召青年们团结起来为抗战胜利而努力,副刊配合成立了五四纪念特刊,在显要位置刊登《我们的呼唤——加强青年的团结》一文,刘少奇同志也发表了一篇关于青年时代参加革命回忆的文章《感想和回忆》。针对当时青年意志薄弱、暮气沉沉等不良情绪,《新华日报》副刊从不同角度来鼓舞青年读者为抗战贡献力量。
(三)举办纪念专刊,呼吁团结抗战。《新华日报》的副刊经常会开办各种纪念专刊,在国统区文化艺术界纪念作家的活动之中,《新华日报》起到了组织和引导的作用。自1938年以来,每逢鲁迅祭日或诞辰,配合纪念活动,《新华日报》通过发表社论,编辑副刊纪念特刊,宣传继承鲁迅的精神,坚持鲁迅的方向,呼吁团结抗战,将新文化运动进行到底。
这些积极配合新闻版面的副刊,如同一支轻骑兵,灵活机动,在敌人的阵地里左冲右突,宣传抗战,宣传团结,鼓舞斗志,动员大众,紧紧与时代主题联系在一起,成为时代的风向标。
二、贴近群众,贴近读者
《新华日报》副刊不以文艺性、消闲性、专业性文字来招揽读者,而与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学生、农民、兵士建立最紧密的血肉联系。还在武汉时期,报纸第一次进行读者调查的时候,发现学生占读者总数的24%,工人占19%,曾把学生、工人作为主要的读者对象,在1940年初,第二次进行读者调查时,发现工人已经占读者总数70%。[1]
(一)设立《新华信箱》,鼓励读者给报纸写稿写信。《新华日报》创刊之日编辑部就设立《读者信箱》,专门刊登读者来信,解答读者提出的问题。“凡是看本报的人,都是替本报写文章的人。只有工人、农民、店员、兵士、学生,将他们所想的东西都写出来,我们的报纸才能真正反映出全国在抗战中的动态。”[2]这个宣言既欢迎各界群众来信来稿,又暗含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期待。《新华信箱》的编者与读者真诚对话,共同关注时局。报纸刚出第二期时,编者就以《不必往西北去》为题回答了两名报国无门,意欲到西北根据地闯一番天地的青年读者的来信。在32期的《新华信箱》里,编者回答《工人没空参加救亡》的来信时,既肯定工人们的爱国热情,又细心地为工人们提出建议。从1943年3月到1944年3月的《新华信箱》,除去一些知识性的复信不散,在约20篇复信中,大多都是社会思想方面的,有九篇是谈读者所提出的切身问题的。[1]这些信件从多个侧面出发,从多个群体入手,坚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鼓舞了军民斗志。
(二)积极开展互动活动,密切与读者联系。《新华日报》的副刊从来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训示读者,而是以学生的谦虚态度向鲜活的生活和充满智慧的群众征稿,这种做法得到了如活水般新鲜的好素材,也密切了与读者的联系,扩大了报纸的影响。在1943年“七七事变”六周年之际,改版后的《新华副刊》以“抗战中的好人”为题向读者征稿。尽管面临国民党的严密检查,征文活动还是收到了很多读者来稿和来信,比如《在沦陷区中所听到的抗战中的好人》。副刊中还开办《读者和编者》栏目,为读者和编者直接交流共商办报大计提供了渠道。
(三)开办各种专页,团结各阶层读者。《新华日报》副刊积极开办各种专页丰富版面,力争从各个生活层面吸引读者。除从创刊之日起就有的《团结》和《星期文艺》外,还先后创办了《青年生活》、《工人园地》、《日本研究》、《妇女之路》等专页。这些专页既有普遍性,又有针对性,让各阶层的读者都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其中拥有最多读者和最多作者的专页莫过于《青年生活》和《工人园地》。如副刊编辑呼吁所言“要使《青年生活》真正成为青年自己的刊物”,它所采用的稿件,都旨在关心青年生活、引导青年进步。而《工人园地》专页一直办到《新华日报》终刊,并始终是最受欢迎的专页之一。它想工人之所想,急工人之所急,为了工人的利益坚决斗争,热情支持工人争人权、争自由、追求进步的基本权利,同时也勇于揭发大后方工人的悲惨生活。
三、文艺作品坚决服务于斗争
《新华副刊》创刊时《编者的话》为文艺作品指出了方向:一方面是反法西斯激烈战斗中文化武器的担当者,一方面又是一切读者在工作与战斗之余的“文化公园”。
(一)高屋建瓴,发挥指导作用。一些文化界的领军人物在《新华日报》副刊上发表的文章往往高屋建瓴,发人深省。如1944年抗战胜利前夕,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在《新华副刊》上连载四天,通过明皇朝覆灭的事实,诫告一党专政的国民党如果专制独裁下去,其法西斯本质必会被人民识破,其下场必会与即将覆灭的德日意一样。这篇文章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巧妙宣传,吸引进步群众。《新华副刊》还经常利用对比的手法,刊登生活在国统区人民和边区人民两重天一般的生活状况。如《团结》第10期、11期特派员发表的通讯《延安进行曲》展现了边区人民团结、紧张、活泼、进取的精神风貌和圣地延安丰富多彩的学习、工作、劳动情况,表达出“一个真正要求‘学习’,要求‘工作’的抗日志士,如果他到了这里,准会舍不得离开这里”的留恋之情。同版对应刊登出国统区人民苦不堪言的生活记录,这样强烈的对比,在政治宣传上的作用不言而喻。
(三)积极讨论,提倡健康文艺。《新华日报》副刊注意报道全国各地区的文艺动态,组织文艺问题的讨论,或开展对错误的文艺主张的批判。如1938年创办之初,《星期文艺》就刊登了《关于大众文艺》的理论文章,讨论文艺大众化问题。第40期的《星期文艺》大标题就是《诗人们,你们往哪里去》,批驳当时的“少壮派诗人”不关心战事,企图在所谓的“高雅氛围中”超脱烽火连天、生灵涂炭的现实,提出诗人们应该与时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写出深入人心、脍炙人口的作品的文艺主张。
(四)题材多样,丰富文化生活。《新华副刊》辟有《书评专页》、《戏剧专页》和专栏《杂志摊上》,及时对当时出版的文艺及其他书刊进行评价,针对戏剧活动发表评论文章,对《文艺先锋》和《民族文艺》等御用刊物进行抨击。副刊还有效利用杂文、杂感、随笔这几种短小精悍、战斗力强的武器作为匕首、刺枪投向敌人。也因为如此,中华大地上的进步文化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紧紧地团结在这份报纸的周围,为《新华副刊》撰稿。他们或主持或参加副刊编辑工作,或为副刊撰稿,或经常发表文章,极大地扩大了《新华日报》在全国读者中的影响。
四、普及文化,传播新知
《新华日报》副刊在努力宣传坚持抗战、坚持进步的同时,也承担了普罗大众文化,传播新知识、新文化、新思潮的重任。它同时开办多种专栏和专页,搜罗与抗战紧密相关的教科文工农方面的最新实用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改版后的《新华日报》副刊增添了经济讲座专页和日本研究专页。前者主要从抗战时期两个同盟各国的经济现状、走势、问题角度来进行分析,让专业人士撰稿,提出了很多发人深省的想法。如《中国银行资本往哪里去》一文,指出抗战时期沿海大城市的相继陷落和殖民化对银行业的巨大冲击,分析了当时银行资本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严厉批驳了战时投机事业。在中日交战之际,《日本研究》专页也应运而生。它真实而客观地对日本军国主义、日本面对的国际国内形势、日本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现状进行介绍。如1499期,有草然执笔的《日伪政治攻势之分析》一文,也有《英国海军与日本——日本海军史料》、《米骚动——日本革命运动史话》、《统制下的日本出版事业》等文章,力争全方位、多角度地介绍日本。
在长达八年的光辉历程中,《新华日报》副刊在为党、为人民服务方面探索出许多经验和方法。它树立高度清醒的政治观,坚持为抗战团结的大目标服务;积极配合宣传工作,彰显副刊的特色和个性;具有自觉的读者意识,积极为大众谋福利;提倡报格与人格的统一,坚守道德准则;大力传播先进科学文化知识,贴近百姓生活和社会现实。这使《新华日报》副刊在中国副刊史上留下了光彩的一笔,同时它也为新形势下的副刊探索新出路提供了重要启示。
(责任编辑 陶新艳)
[参考文献]
[1] 郑之东. 《新华日报》的回忆[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225-227.
[2] 吴敏. 我们的信箱[N]. 新华日报,1938-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