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殖与环保治污
2011-04-13赵培培
规模养殖与环保治污
1月26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全国首例环保公诉案”做出一审判决:判令两污染企业立即停止对环境的侵害;支付417万元用于对污染区域的环境治理。令人意外的是“两污染企业”不是通常人们所熟知的化工厂、造纸厂等“排污大户”,而是两家以发展规模养殖为主的“牧业公司”。关于此案的最终结果,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相信大家一定都还记得发生在2007年5月的“太湖蓝藻”污染事件,事件发生后,当地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解决措施,其中有一条就是调整太湖一级保护区内所有畜禽养殖场和传统养殖业。我们姑且不去讨论养殖业在环境污染中所占的比重有多大,但是养殖场特别是规模化养殖场排污会污染环境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养殖模式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趋势。但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污染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养殖企业(农户)不同于其他工厂。长期以来在我国从事养殖的大多是农民,养殖业是其在从事种植业同时选择的“致富”门路。近年来,随着疫病的发生、饲料成本的增加、经济环境的影响等因素,使养殖利润降低、养殖风险加大。很多人因此放弃了养殖。因此,表面上看起来,规模化养殖在我国越来越有“市场”,加上政府对规模养殖场的鼓励政策,很多没有从事过养殖业,甚至对养殖业一无所知的人都想在其中“挖一桶金”,致使各路“资本”纷纷进驻。规模养殖场如雨后春笋般建了起来。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周全、长远的计划,导致这些养殖场在建成之初就带有“先天不足”的缺陷。“排污治理”就是其中之一。之前因为是“散养”模式,这个问题还不突出,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现在随着养殖模式的转变,环保治污已经成为养殖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了。
政府正在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对于刚刚兴起的“规模养殖业”,在建场之初就应该把环保治污系统规划好。不管其他行业的工厂目前排污状况如何,环境治理好了,对于养殖业本身就是一件好事。近年来动物疫病频频发生,抗生素用量不断增加,各种疫苗纷纷登场,但是发病形势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控制,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开始思索:我们在对抗动物疫病方面以往所采取的这些措施是不是合理?是否太过注重动物的个体环境和养殖场内的消毒工作而忽略了大环境对动物的影响?
环境好了,动物本身的抵抗力增强了,远比每天消毒、疫苗免疫、给药预防有效的多。所以“环保治污”对养殖业所具有的意义远不止“保护公共环境”。
要发展规模养殖就要有配套的环保治污系统,只有这两者的协调,才能带动我国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赵培培
2011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