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新课程下农村化学教学的误区

2011-04-13

化学教与学 2011年11期
关键词:课件新课程新课改

沈 庆

(四川省南江中学 四川 南江 636600)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农村地区广大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新课改,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新课改创生了许多新的理念,其中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名词, 如 “对话”、“互动”、“生成”、“建构”、“自主”、“合作”、“探究”等等,新的理念层出不穷。一些教师还没有真正领会新课改的实质,对新教材的把握程度不够,这些理念在传播过程中常常被曲解变味,失去它本真的含义,教学方式表演化。

表演一 自主学习异化为自由活动

在新课改的实施中,许多教师把学生自主学习理解为“自己学习”,有的教师实行特别“优惠”的待遇——“三自一独”,即自订学习目标,自选学习方法,自找课外资料,独立完成作业,“大权”下放。认为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表面看这似乎是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解放了教师。事实上由于教师放弃了课堂主导的角色,做了旁观者,学生缺乏教师必要的讲解和引导,结果做了许多无用功,却没有真正理解知识点,教学效果成了“水中月,镜中花”。而新课改要求的“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参与,要求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主学习体现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并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能够对学习内容产生多元化的理解;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质疑,并能及时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能够参与评价指标的设计并自我评价。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它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比如对于抽象的概念性(例如摩尔)的知识直接由教师讲授即可。当然课堂上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来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以实现学习多元化、个性化。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对话、提问、比照、分享观点、合作反馈等交流环节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层理解,帮助学生不断克服由于自身认识局限性所导致的主观性偏差,引导学生的思维进一步聚合到主题含义和最优的解决策略上来。因为教师的“主导”是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

表演二 问题探究变成探而不究

为了展示新课程的风采,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认为,在活动中学习就是探究式学习。于是化学教学中课课安排活动,认为这就是“探究”。笔者并非反对在课堂中组织这些活动,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组织这些活动。有些公开课中的表演是教师提前排演好的;动手操作完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完成的,学生只是完成教师的操作指令;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从选题、制订计划到活动的实施都是教师一手包办,学生只是参与“表演”。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来讲毫无探究可言,更谈不上创新。而新课改对探究式学习过程要求是:首先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产生问题,然后围绕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问题的解决进行推测、猜想、规划,找出可行性方案,最后由学生根据设计的方案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从而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亲历探究的全过程,获得探究的积极体验,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和成果,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比如在“原电池”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创设教学情景的,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金属作正极,这是学生熟知的。在这基础上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能否设计出比较活泼的金属作正极、不活泼的金属作负极的原电池?”

问题一提出,马上有学生认为不可能设计出这样的原电池。我把镁、铝作电极,浸入NaOH溶液中进行试验,电极的正负极是什么?此问题一解决,学生就联想到铝遇冷浓HNO3钝化,又设计出另一种方案:铝、铜作电极,浸入浓HNO3溶液或稀HNO3溶液中,电极正负极学生都能准确判断。然后再用电流计验证,果然符合。通过化学实验诱发学生突破常规,跳出原有知识的框框,能使学生的思维激活到最佳状态,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品质都得到了培养。

表演三 尊重学生异化为吹捧学生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独特体会,真诚恰当的鼓励会使学生迸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在课改中,许多教师一提到“批评”就讳莫如深,唯恐被扣上“伤害学生自尊”的帽子,有的教师却走极端,忽视了文本的价值取向,以致于学生的见解离题万里时,教师也会言不由衷地称赞一两句,课堂上鼓掌之声不绝于耳,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到头来学生各自乐观,飘然欲仙;教师心满意足,宽宏大量,成了十足的“好好先生”。然而,在热闹的背后,我们不得不思考,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赏识教育吗?事实上,表扬与奖励的滥用和泛化使我们看到的结果和我们的预期大相径庭,学生们在频繁的表扬和奖励面前已变得不再激动兴奋而几近麻木,他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已转化为对毫无意义的表扬和既得物质利益的追求,过多的表扬和奖励对学生来说就像吃腻了山珍海味一样,激不起半点兴趣,也就使表扬失去了激励的意义。这种做法实际上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长此下去只会助长学生的傲慢情绪,同时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使学生习惯于生活在赞扬声中,接受不了来自任何一方的批评,有了错误也不愿意承认,从而影响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表扬和批评要真实,有针对性,要恰如其分,把握好良好的度,任何事物过犹不及。诚然,表扬是维护学生自尊心、树立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方法,但批评指正有时比表扬显得更为珍贵,有时让孩子体会失败也绝非是一件坏事。正如马丁·斯利曼在《乐观儿童》中写道:“孩子想要成功,必须学会失败,接受痛苦,然后不断努力直至成功来临,每一个过程都不能回避,失败和痛苦是构成最终成功和喜悦的基本因素。”

表演四 电教手段娱乐化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确实能够创设情境,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往往适得其反。有很多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一堂课都在用鼠标点击代替老师的粉笔板书,几乎没有板书。尤其是农村地区教师上课时,往往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初步感知后,就迫不及待地展示课件内容。他们展示的课件画面背景复杂,按钮奇形怪状,界面五颜六色,字体千变万化,使用了大量的动画和音响,似乎不如此则显示不出档次。但恰恰是这些“躁音与躁画”,画蛇添足,喧宾夺主,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对学生起了不良的导向作用,影响了教学效果。也使多媒体课件由“辅助”变为“主宰”。

多媒体可以辅助教学,但它在教学中应始终处于从属地位,使用多媒体务必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能喧宾夺主,用课件代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阻碍师生的互动交流;二是不能代替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三是不能滥用视听手段;四是要合理选择课件内容,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以下教学内容比较适宜使用课件:

1.难以实现的化学实验的模拟。如装置复杂、操作技术要求高的实验、反应速率过快或太慢的实验等。

2.深奥抽象难理解的内容的模拟。如“钢铁的吸氧腐蚀”的教学,可采用三维立体动画演示Fe失去电子,电子移向有C的一极,而O2在C的一极与H2O作用生成了OH-离子。

3.微观物质结构及其运动的模拟。如NaCl、SiO2、金刚石、干冰等晶体结构;较复杂的分子结构;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化学键;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等。

4.化学化工过程模拟。如,化学平衡、晶体溶解平衡、反应速率与化学动态平衡;乙醇分子间脱水和分子内脱水、酯化反应中乙醇脱氢等化学反应历程;工业制硫酸、硝酸、氯碱工业、合成氨等化工生产过程。再加上教师的讲解,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些难点知识了。

在新课改中,这种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现象还有很多。改革不是对传统的全盘否定,而是对传统的批判、继承与创新,创新要以继承为基础,继承要以创新为导向,对于传统的好的做法我们仍然需要认真总结,并发扬光大。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指导课程改革,课改中需要“打假”,需要“返璞归真”,需要“诚信”,需要“平常心”,尽量避免重犯形而上学片面性的错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改革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新旧思想的碰撞还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尤其农村地区要在教育发达地区指引下脚踏实地走好新课程改革的每一步。

[1] 龚正元.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4)

[2] 钱雪燕.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2009,(8)

猜你喜欢

课件新课程新课改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