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化学有效问题的设计途径
2011-04-13樊荣
樊 荣
(阜宁高等师范学校 江苏 盐城 224000)
有效提问是指教师在精心预设问题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生成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对话,全面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对问题及时进行反思与实践的过程。当前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问题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课堂提问不断,问题表面化,追求有问有答;课堂貌似热闹,实则学生思维的质量低下,流于形式;问题单向,缺少互动性,提出问题后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不足;问题过于收敛,缺乏发散性,教师只接受期待的答案等等。面对各类情况,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问题设计环节做好充分思考,真正做到有效提问,实现有效教学。
课堂提问是化学课堂中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有效手段。美国教学法专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西方学者德家默也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准确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有效问题设计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
一、设计层次化的有效问题
设计问题要考虑问题的层次和类型。适当地创设一些适合于学生、有一定思维梯度的问题,使学生感到这是对他们智慧的挑战,让他们有“跳一跳,摘桃子”的感觉。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
【案例1】 在研究“苯酚的酸性”时我采用的是问题连续启发、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我设计的问题如下:
[问题1] 如何用实验证明苯酚的酸性?
[问题2] 如何证明苯酚与NaOH反应后生成的产物是盐?
[问题3] 如何证明苯酚的酸性强弱?
[问题4] 过量的CO2与苯酚钠溶液反应只能生成NaHCO3,而不能生成 Na2CO3,说明什么?
[问题5] 水和乙醇都能与钠反应,苯酚可以吗?试比较分析。
[问题6] 从苯酚的分子结构出发,分析苯酚为什么呈酸性?
以上提到的问题是根据行为复杂性层次进行分类的。在探究型的课堂上,教师要提出一些具有更高思维层次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能进行更高层次的认知分析、综合和评价。比如问题1、3就是较典型的开放性问题,它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回答。以上6个问题连环相扣,层层深入,螺旋上升,使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讨论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也使知识沿着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的轨迹融入学生的知识体系。恰当地应用认知复杂性不同的问题,对于提问的艺术来说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二、创设情境化的有效问题
在明确了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恰当设置学习的情境,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教学策略。而问题的设置与课堂情境是密切联系的,问题设置本身要体现在某些情境中,有效的问题情境能促使学生产生问题,最终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经过同化和顺应进行整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从而促使学生的能力形成和智力发展。
1.挖掘生活素材情境,创设有效问题
在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不仅仅是做些趣味实验或演示实验,举几个物质或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等,而是要充分挖掘生活素材的内涵,从中创设出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思考的驱动性。
【案例2】 在学习“苯酚的化学性质”时,我先让学生阅读一则含苯酚软膏的药品说明书,发现其中的有用信息并分析苯酚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苯酚软膏
【性 状】黄色软膏,有苯酚特臭味。
【药物组成】每克含苯酚 0.02 克(2%)。
【作用类别】皮肤科用药品。
【药理作用】本品为消毒防腐剂,其作用机制是使细菌的蛋白质发生凝固和变性。
【贮 藏】密闭,在30℃以下保存。
【药物相互作用】不能与碱性药物并用。
【注意事项】
①6个月以下婴儿禁用,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②避免接触眼睛和黏膜。
③用后拧紧瓶盖,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尤其是色泽变红后。
④ 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1周,如仍未见好转,请向医师咨询;涂布部位如有灼烧感、瘙痒、红肿等症状,应停止用药,洗净。
学生能找出的有用信息有:苯酚软膏中苯酚浓度很低,低温、密封保存,久置变红,不能与碱性药品混用,能消毒杀菌等。基于学生的发现,我紧跟着追问为什么要采用密闭的条件保存苯酚软膏?苯酚软膏久置变红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苯酚软膏不能与碱性药品混用说明什么问题?学生从而推测:苯酚可能具有酸性和还原性(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接着这节课就围绕着这两点性质展开。
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健康、材料、环境等问题入手,创设一系列生活化情境,学生会很感兴趣。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化学问题,在学习化学过程中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实践性和深刻性。
2.利用化学实验情境,创设有效问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不仅能充分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还能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挖掘实验的内涵与外延,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使得实验不单纯是实验,而是成为学生建构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桥梁。
【案例3】 在引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时,我先展示了一个“水果电池”的趣味实验,学生一下被吸引住了,随即我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问题1] 你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
[问题2] 实验现象说明水果装置起到什么作用?
[问题3] 水果装置提供的电能是从哪来的?
由此引出原电池的概念,列举一些常用的化学电源,并且结合一个简单的物理电路图提出。
[问题4]:请根据外电路的电子流向分析电池两极的化学变化。
这一做法充分抓住相关学科知识交叉点,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分析新问题的科学方法。也为学生理解原电池两极的化学变化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既将原电池这部分内容的难点分解,也为解释随后的实验现象提供了理论支持。
3.利用化学史料情境,创设有效问题
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说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而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化学史料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使教学不再局限于现成知识本身的静态结果,而且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过程,揭示出反映在认识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使学生学到形成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
【案例4】 在“元素周期表”一节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追寻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做一次探索和发现的尝试。
我先向同学们介绍元素周期律是反映元素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固有规律,从18世纪开始,科学家们就一直在探寻元素的变化规律,直到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终于将看似杂乱无章的化学元素编排成一张秩序井然的元素周期表,被后人称为“原子世界的地图”。再要求大家尝试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将1—18号元素排列成一张有规律的表格。
利用典型的化学史料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感悟科学家发现问题、推理分析、验证假设的科学思维过程。利用化学史料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化学课堂效率,促进化学教学。
三、激发自主化的有效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的“敢问”精神,悉心爱护他们主动发问的积极性,评价要适当,要激励、唤醒、鼓舞他们的质疑意识,给学生问的机会,营造一个学生“敢问”的氛围。
【案例5】 在学习“常见的酸和碱”一节时,我通过事故处理决策,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学片断如下:
师:请同学们思考:某硫酸运输车发生车祸,出现大面积“硫酸泄漏”事故,如果你作为事故处理技术人员,将会提出什么方案,供现场指挥决策?
(学生讨论后发言)
生:用碱中和。
生:用石灰水冲洗污染的地方。
生:撒生石灰粉。
……
师:同学们都能积极思考想办法,现在发给大家两份材料,看看有关技术人员、专家是如何处理这类事故的。一份是2007年1月7日的报道——发生在312国道一辆承载27吨的卡车翻下山坡;另一份是1月9日的跟踪报道——出事的卡车昨成功起吊。请同学们思考,你能提出多少与化学有关的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整理出9个问题写在黑板上)
①制造硫酸罐的金属是什么?为什么浓硫酸没有与金属罐反应?
②“白色烟雾”可能是什么? 它是怎样产生的?
③硫酸是不挥发性酸,为什么媒体报道“空气中残留着硫酸的味道?”
④被硫酸侵蚀的路面为什么是黑色的?
⑤为什么硫酸罐内进入氧气可能会发生爆炸?
⑥为什么处理时向硫酸罐内投放固化碱和石灰粉?它们的化学式是什么?
⑦浓硫酸是怎样腐蚀农作物的?
⑧事故发生后,怎样检测泄漏的硫酸是否污染地下水?
⑨硫酸罐起吊时,产生的“砰砰”两声巨响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师:真不简单,提了这么多问题,这里我要告诉同学们的是:固化碱——NaOH(块状),石灰粉——CaO(粉状)或 Ca(OH)2(粉状)。 请大家再讨论,结合我们学过的化学知识和你们知道的其他相关知识,你能解释和说明什么问题?事故处理过程中,可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你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吗?
对于学生的观点,教师不急于表态,而是提出“看看有关技术人员,专家是如何处理这类事故的?”以引起悬念,激发学生产生问题。为了避免学生“就事论事”,避免在报纸中“简单从事”找答案的这种浅表性思维的倾向,教师又要求学生根据媒体提供的信息提问,掀起学生思维的高潮。最后要求学生不但要提出问题,还要解决问题,还要用化学术语表达出来,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有效问题的设计是启发学生思维,引领学生探究学习的一项重要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问题设计途径,主导学生快乐、高效的学习。
[1] 易东平.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柳世明.创设问题情景,激活学生是过程教学的关键[J].化学教育, 2005,(1):35-36
[3] 林佩君.课堂提问的设计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6,(6):12-14
[4] 李志红.运用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J].化学教育,2004,(7):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