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直观教学的课件开发思想
2011-04-13□李强
□李 强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广东 广州 510225)
试论直观教学的课件开发思想
□李 强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广东 广州 510225)
直观教学主张学习者通过多种感官,对客观物体进行直接观察、体验,形成认知能力。直观教学的课件开发思想秉承了直观教学的精神,遵从认知规律,以多媒体形式展示事物和现象,将学习者获取感性认识的任务交由课件来实现,获得理性认识的任务交给教师来完成,这在课件的素材设计和内容组织等方面旗帜鲜明发挥了指导作用。
课件;直观教学;课件开发思想
上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是我国课件开发思想的兴起阶段,出现了直观教学、认知结构化和积件的课件开发思想,在各种思想激烈的碰撞下,我国课件开发思想逐步走向繁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引入,国内外实践活动的探索,共同影响着这一时期的课件开发,使得这一时期的课件开发思想在多方面得以展开,并在反思中走向成熟。直观教学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有深远的影响,首先进入了课件开发者的视野。20世纪50年代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传入我国,其中直观性教学原则是其原则体系中的一个,从此,直观教学的思想陆续传入国内,直观教学的思想也延续到90年代课件开发中。
一、直观教学及思想
直观教学思想,即向学生展示一切可观察的事物。利用教具作为感官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或效果。关于直观教学的观点,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Amos·Comenius 1592-1670)有比较系统的观点,17世纪50年代,他编写了第一套带插图的课本《直观的图画世界》。他认为“事物先于文学”(Things before words),提倡感官教学,充分利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及触觉的功能,并提出感官是知识教学的媒介,而实物教学是最主要的方式。在此之后的教育家如赫尔巴特、裴斯泰洛齐、乌申斯基等,都阐明过直观教学及直观教学原则。直观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感官,对客观物体进行直接观察、体验,接受教学信息,形成认知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利用实物或提供感知材料,以多样化的可感事实,不断增加学生的感性经验,为建立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的认知体系打下扎实的感知基础。植根于感性经验上的直观教学的主要观点是:
第一,直观是人类认识的第一阶段,是知识的源泉,智慧的起点。人们对所学习的事物和现象的感性知觉是形成观念和概念的基础,人们只有通过感性认识的阶段后才能进入理性认识,获得事物现象背后的真理。教学首先是要关注和重视教学现象,在丰富的现象中认识教学的性质和规律,而学习者首先是通过辨别对比概念、食物等形象活动进行学习。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概念的简单方法是直观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大多数教育是走在学习者认知能力前面的,遵从了“邻近发展区”的教学理念,因而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是任何一个学习者必需面对的困难,如何解决抽象内容的困扰是教育者夜以继日思考的问题。通过一些插图、实物模具,教学短片或是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一些抽象的东西容易以形象简单的形式留在学习者的记忆中。可以说,直观教学克服了一些教学中的词、概念和事物及其形象之间的矛盾关系,摆脱了抽象概念脱离具体现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等矛盾的失败。在小学教育中,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抽象思维水平较低,而形象思维形成较早,因此直观教学在小学教学阶段中往往广泛运用。
第二,教学要充分调动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多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多通道强化感觉印象,认知活动中的第一环节感觉登记就越清晰,激起大脑活动的区域也就越广泛。因此。在直观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动口 (说)、动手(操作)、动眼 (观察)、动耳 (倾听)。
第三,教学最终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获得抽象思维。直观演示,操作不是目的,通过活动积累感知并由此上升到规律、定理、判断等抽象思维活动才是目的。直观教学理解绝不仅仅是单纯引起学生兴趣的手段,更是获得理性认识的阶梯。
二、直观教学课件开发思想
90年代,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多媒体已经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传媒渠道充盈着数字技术带给人们的欢乐,从娱乐消遣到日常办公,数码照片,数码电话,数码电视,人们处处享受着数字化的便利,以致有人提出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时代”。数字多媒体是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导,以大众传播理论为依据,以现代艺术为指导,将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到文化、艺术、商业、教育和管理等社会领域的计算机技术。数字多媒体以图文声并茂的华丽外观轻松进入了课件开发者的视野中,直观教学的思想在课件开发中已经具备了技术实现的条件,由此直观教学在课件开发中的应用便揭开了新的一页。
直观教学是对教学活动的原理和规律进行解释的思想,还不能直接拿来对某个具体课件进行指导。直观教学思想还无法指导课件开发的具体的操作性活动,只能是以带有该思想的学习法则和教学法则来指导课件设计,从而完成该思想对具体活动的指导。因此,直观教学思想影响下的教学法则和学习法则,以及这些法则对课件设计的影响就成为课件开发重要的研究领域。
所谓直观教学课件开发思想,是指秉承直观教学思想,尽可能以多媒体形式展示事物和现象,增加学习者感性认识为目的的课件开发理念。直观教学是古代和现代教学的基本思想之一,历经社会变迁,时代发展之后,在今天披上了现代化教育媒体的华丽外衣,为人们所继承,产生了直观教学的课件开发思想。于是人们在借鉴了美术、摄影和电视艺术的方式、方法后,来设计开发多媒体课件。
1.打破时空限制,尽可能给学生展示事物。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呈现一切可以感知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尽可能接近自然、接近生活现实、接近事物本质的机会,提供尽可能多的直观生动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准确、具体、广泛的表象,迅速建立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联系,通过形象表述性的学习过程,引发想象,促进知识的迁移,为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比起传统的直观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能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将所讲对象在大与小、远与进、快与慢、零与整,虚与实之间互相转化,从而使教育、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
2.以多种媒体符号展示事物和现象。在直观教学的课件开发思想的指导下,课件的突出特点是教学内容的多媒体表现性。相对于传统教学的言语表述和形象描绘,直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充分的采用数字技术处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元素,尽可能使一切教学内容能够在课件中显示,它是对传统的直观教学材料的继承和发展。直观教学思想与课件结合,直接推动了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和发展,多媒体课件首先是以形象化、具体化的信息呈现给学习者,尽量模拟教师的言传身教,如果不能充分体现多媒体性,此类课件不仅存在缺憾,甚至还不能完成课件应当具备的功能。如在英语的单词学习中,没有声音的课件无法帮助学生练习正确的发音,小马过河的课件中小马、老马、老牛和松鼠的形象展示必不可少,笔者还察觉到许多历史课课件中常常以视频或者动画作为情境导入。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以计算机代替或辅助教师的教学功能,实现学习者的有效学习的。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较,计算机不具备教师的听觉和视觉能力。更不具备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对教学的组织和控制的智能性。从学习者的学习情况看,面向计算机的显示屏幕进行学习比面向教师的学习更为单调,很容易疲劳。对于学习自觉性较高的学习者尚可坚持一段时间,对于学习自学性较差的学习者,由于没有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这种学习不可能持续下去的,计算机的多媒体性,模拟教师的言传身教,不但能提供学习的范例,也能提供声音、图片等具有亲和力的多媒体信息,试图将学习者注意力始终集中于学习任务中,弥补了这种课件的不足之处。
3.作用于学生多种感官。一般情况下,课件中包含感官感知,感知引导,练习互动的基本环节。感官感知是为学习者提供充分感知的直观材料,学习内容通过视觉、听觉充分进入学习者感官,必要时也会设计一段引导性文字材料,作为定向观察的提示,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进入下一步的学习。直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具体表现如:第一,强调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日常物品,自然现象,科学探索,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从形象认识到抽象概念,一切的学习起点和出发点均是形象化、直观的教学材料。第二,多媒体的充分运用,尽可能地满足学习者多感官的学习通道,为耳濡目染的学习创造优良环境。第三,在直观的呈现教学内容之后,多感官通道可帮助学习者总结提高,获得抽象教学内容,这是直观教学的目的所在。展现形象,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是课件开发始终围绕的依据。
4.课件内容的组织具有选择性和策略性。直观教学的运用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教材难度、教学目的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设计。第一,教学对象在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其“运算”能力有显著差异,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学习者,虽然已经开始频繁的用表象符号代替外界事物,但是他们的词语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基本上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脱离出来,这就要求课件能够提供给学生可以感知的具体事物,使他们的思维活动有可以加工的信息;达到具体运算阶段的学习者形成了守恒观念和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所以课件的开发者不但要在适当时机提供形象事物,还要考虑使学习者获得逻辑推理和抽象概念的目标;达到形式运算阶段的学习者形成了解决各类问题的逻辑推理,不论有无具体事物,都可以了解事物形式中的相互关系,课件应当尽可能地提供给学习者形成各种抽象概念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作为课件的开发者,最关键的是参照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在课件的开发上恰如其分地关照学习者的“运算”水平。第二,直观教学以形象化、直觉的事物作用于学习者的感官,形成直接经验。而感性经验的获得,不能离开教师的启发和点拨,直观教学的课件开发思想,遵从着这个规律,即将直接经验的获得尽可能地交给课件,而将感性经验的获得尽可能地交由教师完成。课件开发不同直观教学课件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上因素,因此,直观教学的课件开发思想在低年级的课件或者以言语知识为学习目标的课件中更加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5.课件内容的呈现策略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直观的学习经验需要上升为理性认识,不能为直观而直观。使学习者通过使用课件达到学习目标,是课件开发的第一要务,对于学习单元的学习目标以认知技能、认知策略等较高的学习结果作为目标,课件的开发则需要更多的将重心放在对学习者的感知进行引导方面,在这个环节上课件需要尽量模拟教师的课堂讲解,课后总结等活动,对于课件开发者来讲是对教学技能的挑战,需要相关教学经验的支持。直观教学对学习者产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是显而易见的,有经验的教师会巧妙的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之间转换,使教学过程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借鉴这个教学原理,感知引导的环节是引导学习者做直观材料的再认识,一般采用指导性的文字指引学习者的思维朝着抽象化过度,达到认识、理解、掌握的程度。无法使学习者获得更高层次认识的课件不能算作成功的课件。最后,课件往往会设有练习或者简单的拼图、连线等游戏,作为练习巩固和检验学习结果的环节。
6.遵循视听媒体应用的规律。课件中的多媒体开发归根结底属于电教教材开发的范围内,作为一种媒体用于教学传播活动,取得好的教学传播效果,应当遵循应用媒体的规律,在传播层面,受到共同经验原理,抽象层次原理,重复作用原理,信息来源原理,最小代价原理的作用,在学习者心理层面,以态度率,对比率,差异率为指导规律。直观教学的课件开发用于教学传播活动,是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决定于在开发时是否依据这些规律。
三、直观教学课件开发思想的评述
学习的经验可分为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包括观摩示范、野外旅行、参观展览、电视、电影、照片、幻灯、广播等,其中的视听教具很容易通过计算机技术处理,转化为课件中的多媒体素材,这些素材,较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又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它直接经验方式的不足,观察的经验是连接具体经验和抽象经验的桥梁和纽带。直观教学的课件开发思想,以形象化、直观式的呈现事物形成直接经验,适当给一些点拨提高,促成学习者感性知识的获取,并且将极具抽象的概念和逻辑运算交由教师去负责完成,形成三位一体的知识结构。直观教学的课件开发思想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课件的开发在90年代迎合了现代教育资源应用的趋势,在幻灯投影等电教媒体的衰落中迅速崛起,为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开拓了新天地。
直观教学固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也容易使教学流于形式和肤浅,使教师和学生停留在满足感官刺激和视觉享受这一表层,容易出现学生在课堂上不顾教师讲解,只顾看热闹或急于动手操作,在学习者单独使用课件时,因缺少监督更容易失去学习的方向。这就要求课件开发者虚心借鉴教师在教学时的纪律维持,课堂控制,通过语言,进行教学内容分析与讲解,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技能与知识,但是这些教师的活动很难由课件完成。更为重要的是,直观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远没有反映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对学习者的认知结构,认识过程没有做回答。
值得一提的是,直观教学的课件开发思想,向学生展示信息、现象的观念并未因网络的兴起,新思想的介入而消失,只是被后起之秀的光芒所遮盖,但是却有更加长远的发展,一方面在个人学习的课件中,伴随着超媒体技术的应用而存在;另一方面是在课堂教学中有所发展,如一些实验演示性课件就秉承了这种思想,尤其是目前教学中普遍使用的PPT(电子幻灯),更是继承了这种开发思想。
[1]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李康.教育技术学概论——基本理论的探索 [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3]梁斌.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4]李康,孔维宏.现代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思想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7,(6).
[5]祝智庭等.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制作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On the Thought of Courseware Development of Object Teaching
Li Qiang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Guangzhou,Guangdong,510225)
Object teaching insists that learners observe and experience objects through various senses to form cognitive competence.The thought of courseware development of object teaching inherits the spirit of object teaching,and complies with cognitive rules to show the phenomena of things by multimedia,that is,the task of learners get perceptual knowledge is finished by the courseware while the task of obtaining rational knowledge is accomplished by teachers,which plays a guiding role in material design and content organization.
courseware;object teaching;ideas of courseware development
G640
A
1008—8350(2011)02—0054—03
本文责编 安春娥
2010—11—03
广东省哲学社科规划教育项目“现代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思想研究”(08SJY022)的子课题。
李 强 (1982—),男,山西临汾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验员,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