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黎语量词研究述评、展望及价值

2011-04-13李清桓

关键词:数词量词方言

冯 青,李清桓

(海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黎语量词研究述评、展望及价值

冯 青,李清桓

(海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对于黎语的研究,目前主要是宏观上的共时平面的描写,很少进行历时的比较与分析,虽然有少数的专著或论文论及了微观问题,但是都觉不够深入和全面。文章在指出黎语量词研究成就与不足的基础上,主要讨论了黎语量词研究的方向与价值。

黎语;量词;价值

一 黎语量词研究述评

(一)研究的成就

对于黎语的研究,国外开展得比较早,如1892年杰里迈森的《海南岛的黎族土著及其语言》、1931年法国萨维纳神甫的《黎-法词汇》及1937年德国史图博的《海南岛的黎族》等,国内学者对黎语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成果还是比较丰富,主要讨论了黎语的系属、音系、词汇、语法、借词、方言分区以及黎语地名、词汇与文化等相关问题。研究成果主要是调查报告、专著、词典和发表于国内期刊上的一些单篇论文,如《黎语简志》、《黎语调查研究》、《黎语语法纲要》、《黎汉词典》、《黎语古音构拟》、《黎语话语材料》、《黎语方言形成原因摭谈》、《村语与黎语词汇差异成因初探》、《黎语方言数词表示法》、《黎语虚词的语法功能》、《临高语黎语关系词的文化内涵》、《试谈海南黎语地名》、《从黎语词汇看黎族社会的发展》,等等。由此可见,目前对于黎语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宏观方面,其中以研究黎语音系和黎语的方言居多;词汇方面的研究以《黎汉词典》为集大成,语法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黎语语法纲要》一书,但这些都是共时平面的描写,很少进行历时的比较与分析,虽然有少数的专著或论文论及了微观问题,但是都觉不够深入和全面。关于黎语量词的研究,目前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黎语量词进行了简单分类

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一工作队海南分队对黎语进行了田野调查,并编写了用黎文方案记音的《黎汉简明词典》(油印本)。以此为基础,很多学者对黎语的量词进行了分类研究。在黎语量词的分类问题上,学界没有太大分歧,一般都将黎语量词粗略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其中名量词分为三小类,即一般量词、度量衡量词、借用量词(借用动词作量词)。持此看法的有《黎语简志》、[1]《黎语调查研究》、[2]《黎语语法纲要》、[3]《中国黎族》[4]等。

2.揭示了黎语量词的特点及用法

对量词进行分类就是为了揭示其特点和用法,由于受到体例的限制,欧阳觉亚、郑贻青、王学萍等的论述较为简略,而苑中树的《黎语语法纲要》一书的相关章节则比较详细,认为:(1)黎语量词的类别作用很强,通常某一类事物只能带某一特定的量词而不能乱用。(2)有一些量词有好几个同义词。他们之间意义差别很细致。往往同一样事物因长短、粗细、形状等不同而用不同的量词来表示。(3)要表示每一的意思时,通常只能用ran2置于量词的前面表示,但量词与数词结合后能以ABAB格式重叠。(4)量词不能单独用在名词之前,必须与数词结合后才能修饰名词。(5)动量词和数词结合后,能在动词之后做补语,表示行为动作的数量,有时可以放在动词前。(6)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量词也可以单独地或者与数词、指示代词结合成词组,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苑先生也只是作了静态的描写,没有进行动态的比较与解释。

3.进行了初步的黎语量词比较研究

较早进行比较研究的要算郑贻青,《黎和壮、傣、侗、水等语言的比较试探》一文虽然不是专门研究量词的,但其中涉及了黎语支、壮傣支、侗水支三者之间的横向比较,认为:(1)壮傣、侗水两语支的语言量词可以重叠,表示“每一”的意思;黎语和傣语量词不能重叠。(2)壮傣、侗水两语支大多数语言(除傣语外)量词可以单独修饰名词,甚至一般名词单独出现时,也习惯冠以相应的量词,否则听话人不易听懂;黎语的量词不能单独修饰名词。(3)壮傣、侗水两语支(除傣语外)量词能接受动词、形容词、代词等的修饰;黎语量词受动词、形容词、代词修饰时,前面必须同时有数词出现。(4)数量词修饰名词,壮、布依、毛难等语言的次序是“量词+名词+数词”或“数词+量词+名词”,傣语的次序是“名词+量词+数词”或“名词+数词+量词”,黎语与侗语、仫佬语、水语的次序是“数词+量词+名词”。(5)数词和动量词的用法,壮傣语支和侗水语支语言都用在动词之后作补语,而黎语的数词和动量词一般用在动词之前作状语,也可以用在动词之后作补语。郑先生的研究开了黎语量词比较研究的先河。2007年中央民族大学的硕士学位论文《汉语量词和黎语量词对比研究》算是比较成功的范例,主要从量词语义分布、量词短语结构形式、量词短语的句法功能三方面考察汉语量词和黎语量词在语义范畴、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上的差异。

(二)研究的不足

黎语的现有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黎语量词的某些特征,这对全面研究黎语量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现有的成果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而言,对黎语量词的研究都还远远不够。不足之处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研究内容的局限性

现有量词研究成果要么是从理论上进行简单分类,并列举了为数不多的量词作代表;要么就是简单的静态比较。黎语量词比较完整的面貌不得而知,学界对黎语量词的词法特点、句法结构和句法功能的种种表现都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

2.调查地域的局限性

专著或单篇论文的田野调查也仅局限于某些地方,如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镇保定村、抱显土语等,对量词使用的事实,没有进行过穷尽性的描写与统计,很多具体情况只能是若明若暗。这样对黎语量词的数量不能做到心中有数,研究缺乏整体性,此其一;其二,缺少黎语内部的跨方言比较和跨语言比较,如黎语哈方言、杞方言、本地方言、美孚方言、加茂方言之间的量词比较,黎语量词和海口方言量词甚至是现代汉语量词的比较。因此,我们无法通过现有成果来了解黎语量词的全貌和特色。

3.理论解释明显不足

现有成果无论是对黎语量词的本体研究,还是对黎汉量词的对比研究,大都局限于平面的描写和简单的举例,缺乏全面的对比考察,从语系和语言类型学角度的研究和解释还处于空白。

4.研究基础薄弱

与汉语研究相比,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能够明显感觉到深度上的差距。比如黎语语法方面的研究,还只停留在一般的或初步的描写上。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有:民族语言研究的历史短、人数少、战线长。

二 黎语量词研究展望

(一)研究的内容

研究的成就与不足从侧面反映出黎语量词研究的薄弱,其中还有很多重要内容没有涉及到,因此尚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鉴于黎语量词研究的现状,我们认为可以采用同一谱系内的跨语言比较和同一语言内的跨方言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黎语量词进行多角度的对比考察与分析,包括量词的分类描写,名量结构、动量结构的描写分析,量词结构(如量词的重叠式、数量结构、数量名结构等)的语法等级、句法功能的分析研究,量词的语义特征和语用特色的描写分析,黎语五大方言中量词使用的差异,并力求揭示出产生这种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在对黎语量词作以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对黎、汉量词作进一步的对比分析,探讨两种语言中数词与量词的搭配关系,量词与名词、动词、数词、代词的修饰限定关系,量词结构的语法等级序列等方面的异同,探讨两种语言的量词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因素,等等。

(二)研究的方法

量词是黎语中一个重要的词类,其意义、用法及其来源渠道、构词理据、发展变化理应是语言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认为,黎语量词研究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田野调查法

搞田野调查能探索语言的现状与特点,迅速弥补对语言现状认识的严重不足。在原来已经调查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对黎语的量词进行尽可能全面的调查,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这是不可或缺的工作。目前我们正在努力调查黎语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叙事诗、谜语、谚语、童谣等口耳相传、世代传承至今的口碑材料,发掘了大量过去没有发现过的特点。

2.文献查找法

历史发展长河中的黎族是一个有自己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1975年曾有黎族文字但至今未使用),但有一本用黎文方案记音的《黎汉简明词典》(修订后改名为《黎汉词典》)值得重视,它里面明确记录了50年前的黎语量词。我们可以在穷尽性数量统计后进行多角度的比较研究,如:黎语量词的历时研究、黎语量词与现代汉语的量词比较研究等。

3.共时描写和历时分析相结合

当代语言类型学注重把共时描写和历时分析结合起来,注重语言演变的规律对共时类型的解释作用。在共时描写的基础上,对所用材料作历时的考察,有助于深入挖掘黎语量词的一些规律性因素,也会给量词的对比研究提供充分的语言事实。在共时描写研究上,应强调微观的、有新意的研究,鼓励新理论、新方法的运用。

4.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这种方法可以比较精确而形象地描写出黎语量词发展变化的过程。通过考察《黎汉词典》、《海口方言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辅之以《汉语方言语法调查手册》、《现代汉语八百词》等,我们可以统计各自的量词,用数字分析异同,说明黎、汉量词在类型上的对应性和非对应性,有助于加深对黎、汉量词之间关系的认识。

5.系统性研究和典型性研究相结合

语言是一个系统,也蕴含了量词的系统性及其内部成员的典型性问题。在汉语量词的研究中,运用系统性研究和典型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而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来对黎语量词系统进行研究。这样既把握了黎语量词的整体性,又不抹杀量词的特色。

三 黎语量词研究价值

语言是民族的基本特征之一,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是我国民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从语言结构角度探讨语言学的基础理论问题,还是从语言的社会功能角度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发展问题,在我国都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化黎语的研究,对于促进黎族的繁荣与进步,促进多民族的共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一)本体研究价值

本体研究是指对语言结构内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的语言学研究。研究黎语量词的本体价值,主要有以下三点。

1.有利于透视黎语的共性与个性

黎语本身比较复杂,它不是一个统一的“族语”,其内部方言、土语的分歧较大,特点各异,不同黎语方言区的人在交际中常常会有各种交流上的障碍。选择量词的视角,从整体上透视黎语,寻找其内部方言的共性与个性,无论是对黎语本身的研究,还是对不同方言区黎族同胞之间的交流沟通,都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

2.为黎语的系属分类提供理据

汉藏语系属问题,是我国语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非常棘手、长期困惑人们的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戴庆厦先生说:“应加强语支之间、语族之间的历史比较,语言亲属关系的有无、远近的判定,除了靠语音对应和词的同源关系外,还应有语法关系的参照。汉藏语的语法特点,有不少存在不同层次的同源关系,远的可以追溯到原始母语阶段,因此,语法关系也应是判断语言亲属关系的证据。”[1]要确证黎语的系属归类,对黎语量词进行考察是一个科学的观测点,因为汉藏语是量词型语言。通过对黎语量词的研究,从语言类型上寻求黎、汉量词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为黎语的系属归类提供直接的科学依据。

3.可以提供汉语史的参证

由于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少数民族语言中保留了许多汉藏语古代的特点,有些当然也是古代汉语的特点,因而古汉语和汉语史的研究能够从中获取有用的证据。从语言类型学视点选择量词作为与汉语比较研究的对象,对黎语史和汉语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相关问题可参考戴庆厦先生的论述 。[2]

4.解释语言的族群现象

各少数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过外部接触,这种接触必然会对语言结构产生侵蚀,甚至会形成区域性的类型特征。现代少数民族语言是长期发展的积淀,其中包括不同时期和不同因素所产生的语法现象。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地区环境等社会属性的影响表现出自由的或者规则的语言变异现象,这种现象越来越会受到语言变化学者的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关系的研究会成为新的热点问题。

(二)应用研究价值

应用研究是指对与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历史、民俗、宗教等社会现象进行的跨学科研究。我们认为,黎语量词研究的应用价值主要有以下三点。

1.构建语言和谐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要求和发展思路,不仅仅要注重自然资源开发,而且更需提高文化的品位。为了弘扬海南本土文化,必须加强对黎族地区的教育的投入,普遍提高黎族文化教育,这将助于跨文化的交流。黎语量词的使用是语言口头交际的瓶颈之一,因为黎语量词及量词短语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语法功能,语义色彩均与海口话、普通话有不同,最易引起使用的偏误。

2.促进双语教学

各少数民族都面临着如何学好汉语的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活、工作的汉族也要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在语言相互学习中,如何掌握好另一语言的语法是个重要内容。语法比较有表层和深层之分,表层的粗线条的对比,对语言学习是帮助不大,只有微观、深入的对比才能解渴。

3.加强民族语文信息处理

量词的数量一般是定量的,即不是开放的,是可以穷尽的,这样选择量词来研究便于操作,适合建立黎语量词的语料库。黄行先生指出:“利用自然科学手段研究少数民族语言可以促进语言使用和科研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为信息处理和人工智能的开发提供必需的语言工程产品,是语言学研究方法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也是研制为社会服务的语言应用和教学系统的重要手段。”[3]民族语言的研究目前还跟不上民族地区的应用需要。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发展与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民族团结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

[1]欧阳觉亚,郑贻青.黎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30-31.

[2]欧阳觉亚,郑贻青.黎语调查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547-548.

[3]苑中树.黎语语法纲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87-90.

[4]王学萍.中国黎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5]戴庆厦.关于汉藏语语法比较研究的一些理论方法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2):5-10.

[6]戴庆厦.古汉语研究与少数民族语言[J].古汉语研究,2008(4):2-8.

[7]黄行.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现状与发展[C]//许嘉璐,王福祥,刘润清.中国语言学现状与展望.西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216.

Studies on Classifiers in the Li Dialect:Review,Prospect and Value

FENG Qing,LI Qing-hua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571158,China)

Studies on the Li dialect are now centered on a macro description in a synchronic and plane manner rather than diachronic comparison and analyses,thus having appeared not thorough and complete enough despite a few mongraphs or papers which have touched upon some micro issues.As such,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ound on the orientation and the value of studies on classifiers in the Li dialect in the context of revealing its achievements and defects in this aspect.

the Li dialect;classifiers;value

H07

A

1674-5310(2011)-05-0039-04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黎语、海口方言、现代汉语三者量词比较研究”(项目编号:HNSK10-60),“海南民俗歌谣语言研究”(项目编号:HNSK-93)。

2011-07-05

冯青(1979-),男,江西都昌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李清桓(1970-),男,湖南常宁人,文学博士,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方言、音韵、训诂研究。

(责任编辑:李 莉)

猜你喜欢

数词量词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量词大集合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数词
量词歌
对联中数词的艺术运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