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学人
2011-04-13
施 军
施军,1963年生,江苏洪泽人。文学博士,现为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教授,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期小说叙事与象征诗学研究”(09BZW057)。
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象征化的现象普遍存在。象征作为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它带给作者以及小说文本有关人类与世界终极价值的深度思考,而这正是使新时期小说具有哲学与诗性、抽象与形象、个性与共性相统一品性的主要因素所在。因此,“新时期小说叙事与象征诗学研究”这一课题当有良好的研究空间和前景。但现有研究并不充分,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研究面比较狭窄。研究者多集中于对小说主题、人物形象的象征性作出分析,而较少从象征诗学本身的美学视角出发来解读文本的双层结构与象外之义的关系以及象征诗学在功能指向上的意义等问题;(2)现有成果对象征诗学理论的探讨较少。象征是个复杂的概念,曾引起黑格尔、桑塔耶纳、鲍桑葵等众多美学家的探讨。象征与不同文体创作融合后,将产生不同的文学表现形态,因此必须厘清一些理论问题,才能推动新时期小说象征诗学研究的深化。
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新时期小说象征诗学的生成。界定象征小说、小说中象征手法等诗学概念,重点阐释进入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为什么会出现普遍的象征化倾向;(2)新时期小说作家的诗学理论及其批评实践。论述新时期以来小说家对象征诗学的理论探讨,寻绎以象征诗学视角进行文学批评的文本,从而总结新时期创作主体理论倡导与批评实践对推动新时期小说象征叙事的意义;(3)新时期小说象征诗学叙事形态与审美特征。论述象征诗学如何与新时期小说融合的问题以及象征诗学所带来的小说审美的深度变化;(4)中西文化视野中的比照。从文体视角以及与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比照中,比较小说象征与诗歌象征、新时期小说象征与西方小说象征的异同;(5)具体象征小说文本的破译。通过个别文本阐述新时期小说象征的丰富性。
通过研究,施军认为:(1)新时期小说象征叙事的生成受四个维度的影响,即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现代小说象征诗学传统、新时期小说内在发展的本质诉求以及新时期小说作家认知世界的深刻性。因此,象征诗学的兴起不仅是文的自觉,更是人的自觉的结果;(2)新时期小说象征叙事形态体现在题材、结构与功能三个层面上。日常叙事的诗意表达、神鬼世界与动物世界的营造是新时期小说象征题材形态的主要类型,而圆型象征、线型象征与点式象征的分类则是其结构形态。新时期小说象征的功能形态主要呈现出指向现实世界的政治型象征、指向抽象的人生哲理的文化型象征与指向心理意识的情绪型象征;(3)新时期小说对象征诗学的借鉴,通过表层事象与深层意蕴的二元结构模式对传统单一写实层面叙事进行颠覆,带来小说审美的想象性与含蓄美、多义性与朦胧美、开阔性与深沉美等特点。
施军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小说。近年来,他还主持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高校社科基金项目3项。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2部,在《文学评论》、《学海》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李相银
李相银,1973年生,江苏涟水人。文学博士,现为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上海沦陷时期文学研究”(10CZW057)。
上海沦陷时期文学(1941.12—1945.8)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存在意义正在被重新估价。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海外学者在分析沦陷时期的文学现象及作家作品时,常跳出道德困境与政治禁忌,作出不同于国内文学史家的论述。上海沦陷时期文学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1)对文学的生存与生产状况的探究不够深入。个别研究虽注意到罗列期刊,却未能就期刊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作出深刻阐述;(2)对文人心态与文学姿态分析不够,未能充分揭示出不同的文人群体从事不同题材与体裁写作的政治与文化意图;(3)对各种文学现象缺乏整体观照,未能充分描绘出沦陷时期上海文学的常态与变态。
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殖民背景下的都市文学生态。日本占领者和汪伪政府对上海文艺界进行控制与利用,处于政治禁忌、精神危机与生存压力之下的文人不得不作出艰难选择,这导致了文学生态的新改观,各种力量借助文学发声;(2)上海沦陷时期文学期刊的三种基本类型。《古今》型期刊体现了亲汪文人的文学姿态与聚合特点,《杂志》型期刊演绎了左翼文人的生存之道与传递文化使命的特殊手段,《万象》型期刊则展示出通俗文学家与新文学家在特殊状态下的融合互动;(3)阴郁时代的写作。着重分析4个问题:一是周作人与沪上散文热;二是通俗文学的转型;三是女性写作的繁盛;四是沉沦都市中的蛰居写作。
通过研究,李相银认为:(1)上海全面沦陷后,日本占领者与汪伪政府都有意识地引导文学创作,但是收效甚微。在日本殖民文化与上海海派文化的对峙撞击中,文史考辨、清谈忆旧类文字、婚恋与家庭题材、侦探悬疑小说与历史演义成为许多作家的写作和生存方式,而杂文、报告文学、新文艺小说等的存在则显示了写作者难能可贵的直面现实的勇气;(2)在上海沦陷时期的文学场域中,除政治力量外,杂志、编辑、出版机构、读者、图书审查制度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学的方向。作为上海沦陷时期文学期刊的三种基本类型,《古今》、《杂志》、《万象》同时也是不同政治立场与文学倾向的代表。三种类型的杂志都试图引导当时的文学创作,但都无法占尽优势,于是促成上海沦陷时期各种文学力量之间的微妙平衡;(3)上海沦陷时期几个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表明:在现代国族意识与文化意识的观照下,当时的各种文学现象不能仅仅视作那一个时空里的偶然,而应视为中国现代社会里文学所承担的众多功能集中碰撞的结果。
李相银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上海沦陷区文学与当代文学批评。近年来,他还主持江苏省高校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哲社规划项目各1项。出版专著1部,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陈树萍
陈树萍,1973年生,江苏淮安人。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现为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书业与新文学的生成研究”(11CZW057)。
丹·雷斯在考察美国出版业时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新的文学贡献并不能赢得大型的、占主流地位的出版社的支持,只能在出版业前沿探索的数以百计的小型独立出版社名单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中国新文学的传播也有着相似的历程:北新书局等由于“小”与精干,它们成了新文学出版的先锋,引领了新文学出版的风尚。在现代中国,北新书局、开明书店等因为资金规模偏小,有意识地选择新文学书籍杂志为出版方向,成为新文艺专业出版机构,时称“新书业”。1928年12月,北新、开明等20家出版机构联合成立“新书业公会”。但由于史料的匮乏与研究视角的不够多元和开放,当前的研究,对于新书业与新文学之间互惠互利又互相牵制的关系并未能做出清晰的描述。
该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北新书局的“书”与“人”。北新书局出版的书籍以冰心、鲁迅、周作人、郁达夫等人为最多。鲁迅则是其“精神教父”,鲁迅的出版思想正是通过北新书局而获得了实践机会;(2)《语丝》与现代散文格局的形成。从《语丝》可以发现中国现代散文逐渐出现了两个取向:鲁迅的杂文与周作人的小品美文;(3)乡土小说、浪漫抒情小说——现代小说类型的培育。北新书局一直对乡土文学情有独钟,泰东、创造社出版的郁达夫、郭沫若等人的小说则将浪漫抒情推向极致;(4)新诗的艰难起步及其守护。通过新书业,湖畔诗人、冰心、刘半农、冯至、李金发等人的诗集得到了传播;(5)“左翼文学”面前。鲁迅参与“革命文学”论争,是五四文学话语遭遇“革命”话语的生动注解。蒋光慈、柔石、白薇等人著作的问世标示着新书业对左翼文学的判断。
通过研究,陈树萍认为:(1)新文学的成长与新书业出版机构之间存在着密切互动关系。“把关人”的角色需要出版者具有培育新文学的理想与眼光。新书业长期追随鲁迅等人,思想的新锐与高远让它们成为新文学出版中的重镇。就此而言,新书业既有力地支持了新文学的发展,又在无形中规约了新文学的发展路向;(2)就文体而言,新书业在散文、小说、诗歌方面的出版业绩相当显著,有力地催生了新文学最初的繁荣之景;(3)文学与出版是互为依存、互相成就的,作家和出版机构应有自己的战略眼光和主体精神,充分认识二者互动的价值与意义,谋求文学与出版机构双赢格局的形成,这对文学创作和出版机构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陈树萍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学与传媒关系研究和新世纪文学批评。近年来,她还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社科基金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出版专著2部,在《新文学史料》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朱德慈
朱德慈,1963年生,江苏宿迁人。文学博士(后)。现为淮阴师院文学院教授、图书馆副馆长,兼任中国词学会理事、淮安市诗词协会副会长。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地域文化与清词流派研究”(11BZW068)。
词自宋代辉煌之后,至清再度中兴。清词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形成了诸多鲜明的特色。其中,各派词流之众多,乃学者共识(钱仲联《全清词序》)。对这些流派进行个别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成果问世。他们多重点从时间维度切入,探究其发展过程、理论与创作成就,罕见从空间维度研究其特色成因,未能深入探讨某地独特的地域文化是如何孕育出新的词派,这些地域文化的特征又是如何在词作中表现出来的。“地域文化与清词流派研究”试图改变这种现状,对清词流派的地域文化特色进行综合考量,为清词研究开辟新路,并警醒当下歌坛词作淡化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现象,为当代词坛百家彰显个性、整体保持良性发展提供史实支撑与理论指导。
该项目研究内容主要有:(1)地域文化·地域文学·清词流派。界定地域文化的内涵指涉(主要包括自然山水、风俗民情、文化传统、家族联姻、方言、历史等),辨别地域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关系,梳理清人对于地域文学特色的自觉追求,综论地域文化对清词流派形成的给力特征;(2)自然山水之滋润。薛时雨论梅里词派形成之自然因素曰:“水泽之气灵秀钟焉,故词人往往杰出”(《〈梅里词辑〉序》),其他词派亦正似之。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的词作群体特色,逸出者或有,然甚少;(3)风俗民情之濡染。严迪昌先生尝言:“在词的领域里,写风物人情的篇什向来罕见,偶有所作,也大抵触发雅情,娱兴而赋。阳羡词人以赤诚的乡情写下大量风土民俗之作,为词苑增添了一束弥满泥香的鲜葩。”(《阳羡词派研究》第五章)不独阳羡派诸公,它如临桂、浙西等众派吟家无不着意竞将当地风物民情摄入小词。正是这一束束“弥满泥香的鲜葩”,使得清词诸派特色鲜明,各呈异彩;(4)文化传统之启示。常州派经学,尤其是公羊学的兴盛对于常州词派品格的形成起着决定性影响。另如杭州深厚的戏曲积淀对于西陵词派追求本色的影响,苏州重乐律的文艺史对于吴中词派创作专重声律的影响等,无不昭示着地域文化传统对词派的作用;(5)家族联姻之促动。清词诸派之精英多来自当地的文化世家,他们于闲暇雅好填词,按拍填词成为其家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内部进行代际传授,而且将醉心填词的精神及艺术扩散到其姻族师友,“时时过从,相与论词”(曹贞吉:《李良年〈秋锦山房词〉序》),从而自然地形成相近的审美趣尚,于是词派应运而生,并保持较为稳定的发展态势;(6)词业承续之担荷。对于光大本地词业的自觉担当心理是各派词人创作的强大内驱力。他们坦陈自己的责任就是要“踵事而增华,后来之势日上”(王庭:《〈槐堂词〉序》),“使里中词派一线可寻”(赵怀玉《〈梅里词绪〉序》)。集体使命感催生如林的郡邑词选,郡邑词选激励着后来者更上层楼,以至该词派不断演进;(7)创作地迁移与词派风格变化。随着文化场的移动,清词流派的特色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8)环太湖区域与京师——清词流派之密集地。吴熊和先生曾谓环太湖地区为明末清初全国词学重心(《〈柳洲词选〉与柳洲词派》),实则终清之世皆然。京师亦如是。京师与太湖是清词流派形成与发展的两大轴心。
通过研究,朱德慈认为:(1)清词流派纷呈,后来学者多以郡邑命名,其因正在于其具有各自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地域经济的稳固繁荣是孕育、维系词派的必要条件;(2)并非由经典文本构成的文化大传统,而是由地域文化拧结的小传统的浸润,才是构成清词各派特色的关键因素;(3)地域文化的方方面面对一个词派的形成与发展都起作用,相对而言,某一方面在具体词派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更突出些。地域文化对清词流派的影响并非单一静止的,而是变动不居的,随着创作主体所处文化场的迁移,该词派的风度色彩也就随之产生变化;(4)地域文化与清词流派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词派的兴盛与名作反过来也会成为地域文化传统的新质;(5)太湖文化有功于清词流派巨大,皇城文化对清词流派具有凝聚作用和升华作用。前者拥独特富饶的灵湖滋养词人,后者以无可替代的政治中心广聚天下英才。湖水之灵秀与词体“要眇宜修”(王国维《人间词话》)之性质同构,政治中心气候的瞬息万变最易触动词人“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张惠言《词选序》)。
朱德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诗词学、明清小说和淮安地方文学。先后在《文学遗产》、《中国韵文学刊》、《词学》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常州词派通论》(中华书局2006年)、《潘德舆年谱考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等6种,整理出版《养一斋诗话》(中华书局2010年)等古籍2部。近年来,还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晚清词派研究”(07JA751031)、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古籍整理资助项目“潘德舆全集”等。